• 11月05日 星期二

史无前例!中方为何密集访欧?

战疫友谊加深了彼此的了解。

文 | 海上客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的访欧之旅,从8月25日至今天(9月1日),出访意大利、荷兰、挪威、法国和德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则从今日(9月1日)开始至9月4日外访。除了第一站缅甸以外,杨洁篪还将访问西班牙和希腊。

不难看出,近一阶段,中国外交的一大重点是欧洲。海叔注意到,香港《南华早报》评论称,中国高级别外交官连续访问欧洲是“史无前例”的。


1


中国高级别外交官密集访欧,且是踏在中国恢复“面对面”外交,并进行了一轮周边外交之后。在王毅访欧之前,杨洁篪曾连续前往新加坡、韩国。当时,印尼外长访华,巴基斯坦外长库雷西也在海南与王毅共同主持中巴外长战略对话。之后,才是王毅、杨洁篪连续访欧。

史无前例!中方为何密集访欧?

法国总统马克龙8月28日在巴黎爱丽舍宫会见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

海叔要说,各位看官注意节奏——此番中国高级别外交官密集访欧,已经是中国恢复“面对面”外交后的第二波相同级别外事活动。之所以会给人以“史无前例”的印象,起码有两点原因——

第一,因为疫情的关系,之前不少外事活动改为网上进行。当中国和一些国家疫情管控或者有所管控以后,不少原定今年早些时候举行的外事活动重启,加之原定下半年举行的外事活动正常开展,由此给人以外事活动相对密集的感觉。

第二,在疫情之后,出于现实国际政治的需要,出于中国和相关国家的外交考量,一些外事活动不得不迅速展开。从王毅出访的第一站意大利,到杨洁篪出访的最后一站希腊,相关国家都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与中国共同合作。甚至可以说,战疫友谊加深了彼此的了解。


2


不得不说,当今国际局势下,中欧加强交往,对世界格局稳定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美国疫情管控不力,与此同时,特朗普当局一些政客极力甩锅中国,且如今已发展到通过南海问题、台湾问题等不断骚扰中国,确实有种极限施压的感觉。

史无前例!中方为何密集访欧?

今年美国军舰前八次穿越台湾海峡 图:央视截屏

8月31日下午,有消息指,一艘美国军舰当天自北向南航经台湾海峡。这已经是美国军舰今年第九次穿越台海。8月30日,“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平台甚至发布消息称,有一架美国海军的EP-3E电子侦察机(AE1D91)疑似从台湾省起飞,飞到台湾北部,然后经由东海前往日本,航迹颇不寻常。

另一方面,印度又做出出尔反尔背信弃义之事。8月31日,印军破坏前期中印双方多层级会谈会晤达成的共识,在班公湖南岸、热钦山口附近再次非法越线占控,公然挑衅,造成边境局势紧张。

史无前例!中方为何密集访欧?

德方强烈反对美国制裁“北溪-2”项目 图:央视截屏

对于欧洲来说,不少国家也受到美国威胁。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在8月中旬举行的一场欧盟代表团与美国外交部门之间有关美国制裁“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的视频会议中,与会的欧盟24国联名向美国提出抗议,反对美国罔顾国际法单方面对这一项目施加新制裁。

在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在全球范围扑灭的时候,如何管控疫情,如何恢复全球产业链,如何让全人类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去,才是题中之义。可美国一些政客,罔顾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只为自己的小集团利益啪啪啪打算盘,并调动各种国家资源围堵他国。而诸如印度等少数国家也因为自身小利而亦步亦趋。这时候,中欧之间的合作的大方向不变,确实对世界来说,有定海神针般的作用。


3


也要注意到,中国高级别外交官密集访欧,还在做一些“排雷”的事。譬如王毅在法国期间,法国媒体《星期天日报》注意到,近日台湾方面计划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艾克斯市设立新的代表处,而法国外交部辩称此动议符合法国法律。该报认为,王毅会就此进行斡旋。

史无前例!中方为何密集访欧?

王毅在德国发出振聋发聩之声

王毅访欧期间,捷克参议院议长维斯特奇尔于8月31日带着一支89人的团队抵达台北,进行所谓的“访问”。正在德国访问的王毅发出了振聋发聩之声——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就是与14亿中国人民为敌,就是国际背信行为。对于杰克参议长的公开挑衅及其背后的反华势力,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决不会听之任之、坐视不管,一定要让其为自己的短视行为和政治投机付出深重代价。

海叔不知道在台北的维斯特奇尔之流是否听懂了中国的声音。当中国的高级别外交官在欧洲如此发言时,相信欧洲一定有人能够听明白王毅说的是什么意思。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一定是寸步不让的。中国高级别外交官密集访欧,除了谈合作,也一定会让全世界更明白这一点!

上一篇新闻

祝贺|《城市的精神》作者贝淡宁获国际性学院奖“会林文化奖”

下一篇新闻

2022亚洲百强城市榜:日本入榜13个,韩国入榜7个,我国呢?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