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祝贺|《城市的精神》作者贝淡宁获国际性学院奖“会林文化奖”

祝贺|《城市的精神》作者贝淡宁获国际性学院奖“会林文化奖”

  • 一份沉甸甸的荣誉

2018年1月19日下午,由会林文化基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会林文化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加拿大知名比较政治哲学家、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与苏世民书院教授贝淡宁(Daniel A. Bell)与著名哲学史家、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来共获该奖项。

“会林文化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国际性学院奖,它由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特别设立,旨在表彰全球范围内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成就卓著的中外在世人士。每一届评选出中国籍和外国籍人士各一位。

祝贺|《城市的精神》作者贝淡宁获国际性学院奖“会林文化奖”

“会林文化奖”已成功举办三届,产生了6位获奖者,分别是第一届得主瑞典汉学家、斯德哥尔摩大学荣休教授罗多弼,中国艺术家韩美林先生;第二届得主美国汉学家、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博古睿讲席教授安乐哲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专家乐黛云教授;第三届得主法国国民教育部汉学总督学、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白乐桑与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学勤。

第四届会林文化奖,经124位提名人提出候选人56位,其中外籍候选人来自10个国家,共21位。与贝淡宁教授同时入围终评的外国籍人士有加拿大籍华人古典文学家叶嘉莹、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美国著名翻译家葛浩文等。经过全球范围内7位权威专家的审慎评选,贝淡宁教授最终获得该奖项。

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专家司副司长王嵩为贝淡宁先生宣读颁奖词:“贝淡宁先生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儒家哲学,撰写或主编了多部有关中国儒家哲学、中国文化、中国社会政治的学术专著,并被翻译成中文及其他22种文字,在全球获得广泛传播。三十年来,他秉持着对中国文化的真挚情感,和对中国儒家哲学的深入研究,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祝贺|《城市的精神》作者贝淡宁获国际性学院奖“会林文化奖”

重庆出版社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有幸出版了贝淡宁教授的两部著作:《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与艾维纳教授合著)《城市的精神2:包容与认同》(贝淡宁主编),为传播贝先生的文化理念尽过绵薄之力。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回顾贝淡宁教授的学术历程,进一步了解贝先生的思想与理念。

  • 当西方遭遇东方

贝淡宁历任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希伯来大学等多家世界顶尖大学的教学科研岗位,现任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普林斯顿-中国”丛书编辑。

贝淡宁早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社群主义。社群主义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新发展,产生于对自由主义的批评过程中。博士毕业后,贝淡宁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任教。新加坡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在那里,贝淡宁开始研究儒家思想。他发现儒家思想和社群主义有相似之处,而且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比社群主义思想更为深刻。

早在1990年,贝淡宁在夫人宋冰的支持下开始学习中文。夫人宋冰根据他的英文名Daniel的音译,为他取了“贝淡宁”这个中文名字,背后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处世哲学: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2004年,贝淡宁接受了清华大学的邀请,加入清华大学哲学系,讲授伦理学与政治学。在课堂上,贝淡宁还经常将中国的孔子、孟子和西方的洛克、奥古斯汀做对比,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外国人,贝淡宁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信奉者。他认为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核心价值,认为儒家文化中的仁爱、和平等具有普世价值。

多年研究儒家文化,以及对中国国情的研究和观察,贝淡宁写作并出版了大量比较哲学方向的书籍。他的三部政治学著作《东方遭遇西方》、《自由民主》和《中国新儒家》,全部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这三部著作中,他都强调地方性文化的重要性。

《自由民主》主要探讨了适宜东亚文化特点的几个政治问题;《中国新儒家》则完全从当代中国政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探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东方遭遇西方》则是以对话的方式,通过一位虚构的美国人“德谟”,与来自香港、新加坡和大陆的三个东亚人展开讨论,使我们看到东亚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

贝淡宁的学术研究对推动东西方的对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推动了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和政治议题的讨论。

  • 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

贝淡宁教授长期在西方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卫报》上发表有关中国政治与文化的评论性文章,让西方民众对中国有了更多的了解。

从小生活在多元化的城市蒙特利尔,成年后在许多知名城市学习和工作,贝淡宁形成了从当地的历史文化出发来研究问题的习惯,因此他反对某些学者用普世的框架来研究中国的政治制度。

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之后,有感于中国对西方民主的了解要远远超过西方对中国政治体制的了解,2015年,贝淡宁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专著《贤能政治》,系统阐释了政治尚贤制这一中国特殊的政治治理模式,以作为平衡东西方交流的一种努力。《贤能政治》甫一问世,便在西方世界引起广泛关注。

在《贤能政治》一书中,贝淡宁对西方“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进行了反思,认为“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存在四大缺陷(少数派暴政、多数派暴政、选民共同体暴政、竞争性个人主义者暴政),认为这种选举方式很难遴选出优秀的领导者。而在中国,“贤能政治”这个概念有很长的历史。《礼记》中记载有“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贤能代表儒家的政治理想。选贤任能的政治尚贤制,更加适合像中国这样面临复杂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的大国,甚至也能成为西方可借鉴的替代方案。

但贝淡宁教授也强调,贤能政治与民主政治并不矛盾。贤能政治和现代的民主政治都是对血缘贵族制和特权制度的否定,是在公民概念和平等政治的基础上讨论选贤任能。“贤能政治”是将民主与尚贤有机地结合起来,实际上也是中西政治模式相互借鉴的成果,只是更多地以中国特色为主导。

2016年9月,贝淡宁加盟山东大学,成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院长。为了提升学院的国际化程度,2017年7月,他带领六个学生到挪威参加由挪威南森学院、北欧亚洲研究院等发起的NEWDAY项目,与国际学者、外国青年学生一起探讨政治、文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等当今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类似的国际交流还有和英国的伦敦政经学院、澳洲国立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的合作。他竭尽全力给学生带来更多国际交流的机会,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为未来能让世界听到更多的中国声音打下基础。

  • 街头漫步探索“城市的精神”

城市的精神,是贝淡宁教授近年来研究的重点课题。

在贝淡宁教授看来,城市如同人一样,有独特的个性。有些城市的确表达和优先选择了不同的社会价值观,贝淡宁称之为城市的“精神”或“气质”。 他认为,我们并不喜欢所有城市,而是更亲睐有独特气质或有独特身份认同、有独特精神的城市。我们也看到市民往往为他们的城市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感到骄傲。

2012年,贝淡宁和艾维纳教授合写的《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由重庆出版社推出中文简体版。在书中,两位哲学家用街头漫步和聊天的方式考察了世界最具吸引力的九大城市:耶路撒冷、蒙特利尔、新加坡、香港、北京、巴黎、牛津、柏林、纽约,不仅描绘了每个城市丰富多彩的历史,还从小说、诗歌、传记、旅游指南、建筑标记及作者的亲身经历等多种素材中撷取资料论证其观点,论述了每个城市的精神是如何体现在各自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生活中的,阐明了市民对城市精神的自豪感是如何抗衡全球化带来的同质化倾向和遏制民族主义泛滥的主题。

祝贺|《城市的精神》作者贝淡宁获国际性学院奖“会林文化奖”

▲《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修订本)立体封

《城市的精神》出版后,影响很大,不仅获得了当年的“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大奖,还被江苏、广东等省一些城市的领导人指定为当地公务员必读书。

时隔五年,为展示世界更多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核,贝淡宁和艾维纳联合全球十余位知名学者及媒体人,深入研究自己常住或常往的城市的历史、人文和现状,写就成《城市的精神2:包容与认同》。所选取的十四个城市,既包括中国的上海、曲阜(与孔新峰合写)、青岛(与汪沛合写)、成都,也包括具有全球联系和远大抱负的世界城市如东京、孟买、迪拜等,还有一些特色小城市如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这些城市规模上各有不同,却都有独树一帜的身份。

祝贺|《城市的精神》作者贝淡宁获国际性学院奖“会林文化奖”

▲《城市的精神2:包容与认同》立体封

城市的精神是驱动城市演进的灵魂。有些人更愿意生活在同质化的社会里,他们湮没在人群中默默无闻。有些城市只是简单地屈从于全球化的要求,它们会城市的演进中逐渐败落下来。

贝淡宁先生的“城市的精神”系列图书为改变中国城市千篇一律的现状,从历史和文化出发重塑城市的精神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思路。

  • 结语:

在“会林文化奖”颁奖典礼上,贝淡宁教授发表获奖感言时谈到:“中国文化是一种表现形式丰富多元的文化,促进这种文化的国际传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能保证的是,我将继续尽我最大的努力,在我的余生弘扬中华文化,而且让世界上的其他人参与进来。”

感谢贝淡宁教授曾经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所做的贡献,期待他在未来能让更多的外国人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的多样化和丰富多彩,让中国文化不只是在中国生长,更是在天下蓬勃发展!

相关推荐

祝贺|《城市的精神》作者贝淡宁获国际性学院奖“会林文化奖”

城市的精神 : 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修订本)

[加]贝淡宁 [以] 艾维纳著 著 吴万伟 译

重庆出版社

55.00元

  • 内容简介:

从乡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全球,人类正在经历高度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落脚城市,漂泊和乡愁成为人类共同的命运。城市不仅要成为人们的生存空间,更要担负起安顿人们心灵的重任。当我们脱离乡土,如何在都市丛林中寻找归属感?如何在城市中成就自己的美好生活?

两位哲学家用街头漫步和聊天的方式考察了世界最具吸引力的九大城市:耶路撒冷、蒙特利尔、新加坡、香港、北京、巴黎、牛津、柏林、纽约,不仅描绘了每个城市丰富多彩的历史,还从小说、诗歌、传记、旅游指南、建筑标记及作者的亲身经历等多种素材中撷取资料论证其观点,论述了每个城市的精神是如何体现在各自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生活中的,阐明了市民对城市精神的自豪感是如何抗衡全球化带来的同质化倾向和遏制民族主义泛滥的主题。

祝贺|《城市的精神》作者贝淡宁获国际性学院奖“会林文化奖”

城市的精神2:包容与认同

作者:[加]贝淡宁 [以]艾维纳 主编

重庆出版社

58.00元

  • 内容简介:

全球著名政治学者贝淡宁和艾维纳在成功合著《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一书后,为展示世界更多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核,他们联合全球十五位知名学者及媒体人,深入研究自己常住或常往的城市的历史、人文和现状,写就成《城市的精神2:包容与认同》。所选取的十四个城市,既包括中国的上海、曲阜、青岛、成都,也包括具有全球联系和远大抱负的世界城市如东京、孟买、迪拜等,还有一些特色小城市如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这些城市规模上各有不同,却都有独树一帜的身份。

在《城市的精神2:包容与认同》中,学者们以个人经历为基础,在大量阅读资料的同时,以“漫步城市”这种方式获得的感想和对当地居民的采访和讨论为创作素材,力图描绘出更为全面的城市特性画卷。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此时此地”的现场经历以通俗易懂的笔触表达出来,引人共鸣,发人深思。

【END】

上一篇新闻

获得商业教育的6个最佳国家/地区

下一篇新闻

史无前例!中方为何密集访欧?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