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空港经济加速产业提升转型

本报记者 周雪松

航空枢纽已经成为把握全球资源的战略性“武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支撑。专家认为,未来新型航空枢纽的打造可以在发展枢纽经济、吸引新兴资本、打造城市形象、提升经济效益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日前,戴德梁行在北京举办THINK-IN“大航空,新机遇”论坛,并发布专题报告。本次论坛聚焦的主题是“大航空,新机遇——从交通枢纽到经济枢纽核心引擎的转变”,汇集国内航空产业专家、知名建筑师,共同探讨如何通过航空枢纽和空港经济区,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航空枢纽,在其传统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已经进入多元、高效、复合、立体化发展的新阶段。戴德梁行大中华区副总裁暨大中华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陶汝鸿表示:“空港经济不仅仅是机场枢纽+周边邻近区域这么简单,机场其实是一种催化剂和加速器去推动城市发展,加速产业提升和转型,把整个机场周边片区的产业链带动起来,成为有健康产业体系支撑的一个空港经济区。”

参与本次论坛主题演讲环节的嘉宾主要有知名航空产业专家孙沪江、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副总经理孔越和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总监大桥·谕,他们分别从临空经济区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案例分析、航站楼规划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如何依托通达的航空交通枢纽,驱动临空经济区发展。戴德梁行“大航空”平台专家组组长、华东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陈学海强调:“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受不同航空枢纽区域要素禀赋影响,空港经济区的发展也呈现不同的模式与功能,成功的航空枢纽经济都具备一个核心驱动力X因素,机场交通枢纽只是一个催化剂和加速器,‘空港枢纽+X’因素,才构成我们所说的航空枢纽经济。”

中国航空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取得了巨大的腾飞,2017年中国旅客乘坐飞机的出行量高达11.47亿人次,几乎相当于每位中国人每年至少乘坐飞机出行一次。在这惊人数字的背后,不仅体现了航空业务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为Travel Retail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从欧美、东南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荷兰史基浦机场、伦敦希思罗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东京羽田-成田机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级空港综合交通枢纽的成功代表。2007-2017年十年间,中国航空业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与“世界第一航空大国”美国相比,我国虽在数量上仍与其存在一定差距,但就增长率而言,十年间,我国凭借11.5%的平均增速高居美国之上。

专家认为,打造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必须前瞻性地统筹规划枢纽片区的物业开发和产业导入。在临空经济区综合性航空枢纽开发的过程中,科学布局产业空间,对提升土地价值、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新闻

日本重启入境游,30天仅接待1500名观光客,为何遭冷遇?

下一篇新闻

入境上海国际航班调整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