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日本重启入境游,30天仅接待1500名观光客,为何遭冷遇?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8月1日报道,尽管日本在6月重新开启了入境游的大门,但从官方数据上看,国际游客赴日观光的兴致似乎并不高,日本旅游业要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也仍有相当大的距离。报道称,日本诸多的旅行限制,以及中国游客的缺席,都妨碍了客流回升。

依旧萎靡

6月10日,日本正式放开因防疫而停止的外国游客入境,但至今却并未迎来期望中的热闹景象。

根据日本移民服务局数据,在6月10日-7月10日期间,日本一共接待了约1500名入境观光游客,较2019年同期大幅下滑95%。同时,距离日本政府设定的每天接纳2万人次的入境游客上限也有很大距离。

据日媒报道,虽然大阪市的日本环球影城、首都圈的主题公园等景点都已恢复营业,但境外游客数量依然不见回升迹象。昔日因外国游客而热闹非凡的关西地区,如今还是萎靡不振。在京都八坂神社,同样游客寥寥。

在东京从事餐厅预订服务的凯蒂·丹(Katie Tam)表示,自6月以来,外国游客的需求并没有明显反弹。她说,过去有很多游客为了一品东京顶级美食而挤破头,但自新冠疫情以来,公司业务被迫中断,目前只有少量商务旅客预定。

CNN指出,日本入境游遭冷遇的一大原因在于,其“半开放”的模式对游客的吸引力骤减。

目前日本政府只允许旅游团入境,而且,疫情下的赴日旅游团受限较多,包括按照指定路线观光,不得擅自离队,要全程佩戴口罩,自行购入医疗保险等。对于很多喜欢自助游的西方国家游客来说,“跟团”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

“我们不需要临时看护(指陪同导游),”来自纽约的梅丽莎·木斯克(Melissa Musiker)说。她很喜欢日本,曾和丈夫去过六次东京。听闻入境政策放开后,夫妇俩决定再次前往,但烦琐的规定很快让他们打消了念头,并最终决定去韩国。“度假无非是为了吃好玩好,而不是为了去遵守规定。”

另一方面,“缺席的中国游客”也对日本旅游业产生较大影响。

官方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大陆赴日游客超过900万人次,是日本旅游业的第一大市场。但在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下,目前国内出境游人数寥寥。

“以前来自中国的外国游客最多,但最近六周我见到的都是日本人,”一名东京晴空塔的工作人员说。

根据日本移民服务局数据,目前日本入境游的头两大市场分别是泰国和韩国。当然,所谓的“大市场”也是相对的——自6月以来,泰、韩两国各有约400人赴日旅游,与疫情前不可同日而语。

CNN称,中国游客骤减不仅影响日本,对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韩国等其他国家的旅游业也造成打击。

期待复苏

据日本国家旅游局统计,疫情前的2019年,访日外国游客人数为3188万人。受疫情影响,2021年这一数据锐减至25万人。业内人士坦言,日本旅游行业要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仍尚需时日。

眼看难以吸引外国游客,日本政府又将目光投向国内旅游业。7月上旬,日本启动了一项新的全国旅游支援项目,包括为餐饮、购物、交通费、住宿费提供优惠折扣,以支持本土游客。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6月报告称,随着各国在出境游政策上的不断努力与探索,全球旅游业局部升温的趋势越发明显,但亚洲地区明显落后。

数据显示,2021年,国际旅行仅占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25%,但今年一季度这一比例已恢复至48%。其中,欧洲、北美和拉美的国际旅行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60%,但亚洲地区的恢复水平仅为17%。

在亚洲,目前泰国旅游业回升较快。据泰国旅游和体育部数据,今年上半年,泰国抵境外国游客超200万人次,并预测今年全年接待游客有望达900万人次,旅游收入将达1.27万亿泰铢(约合2380亿元人民币)。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泰国旅游业迅速回暖与其大举放宽政策有关,目前外国游客入境泰国仅需提供疫苗接种证明或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随着入境政策逐步放宽,东南亚地区及东亚部分地区的旅游业,有望恢复生机。

根据全球在线旅游公司Expedia的调查,今年以来,全球对旅行和消费的热情正在升温。有60%的消费者计划在今年进行国内游,有27%的人计划出国游。

对日本来说,一个好消息是,在全球旅客的“报复性旅游”心愿单上,日本依旧很受欢迎。日本的航空、酒店、零售业也在盼望,待政策进一步放宽,未来将拉动消费,提振日本经济。

也有分析认为,随着日元贬值创20年以来最低水平,或许会是吸引外国游客赴日观光的一个契机。

不过,“后疫情时代”下的全球旅游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媒体指出,欧美等部分地区遭遇极端高温,航空公司运力不足导致航班取消,人流回升后机场秩序混乱,疫情及防疫政策反复等,都可能成为阻碍游客走出家门的诱因。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项建英

题图:6月10日,在日本东京附近的成田机场,旅客从日本旅游推介视频画面下方走过。

来源:作者:杨瑛

上一篇新闻

大兴机场的外航故事:什么因素在困扰外航?

下一篇新闻

空港经济加速产业提升转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