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 星期六

好书·新书|顾史考《上博竹书孔子语录文献研究》

好书·新书|顾史考《上博竹书孔子语录文献研究》

《上博竹书孔子语录文献研究》

顾史考 著

中西书局

内容简介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为二十余年前发现的一批珍贵先秦竹本文献,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即孔子语录类文本,记载孔子与弟子、时人及鲁国执政人物的问答与对话,绝大多数为两千年来已失传的逸书,文献价值非凡。本书以文本整理为主,以义理分析、思想史和文献学探讨为辅,对《从政》《君子为礼》《弟子问》《仲弓》《颜渊问于孔子》《民之父母》《子羔》《鲁邦大旱》《相邦之道》《孔子见季桓子》《史蒥问于夫子》及《季康子问于孔子》等十二篇孔子语录类文献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将诸篇与《论语》《礼记》等传世古籍中的相类文献加以对读,不仅为先秦儒家思想史研究提供了更为准确、可靠的释读文本,也为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探讨揭示了更多可能的方向。

作者简介

顾史考(Scott Cook),1964年10月生于美国底特律市。美国密歇根大学中文博士,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Yale–NUS College)陈振传汉学研究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文献及思想史,著有《郭店楚简先秦儒书宏微观》(台湾学生书局,2006年;再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郭店楚简综合研究与英译》(The Bamboo Texts of Guodian: A Study and Complete Translation, Vols.I & Ⅱ,康奈尔大学东亚系列出版社,2012年)及《上博等楚简战国逸书纵横览》(中西书局,2018年)。另在中、英文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序言

《庄子•胠箧》云“圣人生而大盗起”,以致“绝圣弃知,大盗乃止”。诚哉此言也!亦悲乎其悲!同篇又云“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然则窃国宝者何如?以近事验之,实亦得重赏而逍遥法外耳。奈何!然师古重道之学者,焉可“绝圣弃知”?隐没已久而得以重逢之古典,岂能废而不学?不研究之,则诚如将几于绝圣门而弃遗知,非自欺欺人之学者则莫能为也。然纯然安心于此研究而一无以大盗之逍遥为忧,则实亦近于盗钟掩耳之类。可不深思乎?

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楚竹书,实堪称国家之大宝,而上博购之以保存于后世,亦不能谓非明智之策。上博楚简的众多竹书当中,孔门文献为数不少,而其中直接记载(或假设)孔子之言者,即有十余篇之多,且除了《民之父母》与《缁衣》两篇外,其他皆为今世所未见的宝贵逸书。虽未必实皆圣人之遗论,然至少乃其后学所尊奉以相传者,非先秦文献之珍而足征者而何?此其为重宝无可置疑,而发墓以窃之者,其为盗亦大矣。

盖吾辈愈加珍惜而重视之,盗徒亦愈加受鼓励以再盗,此乃难以否认之事实。然与其速断盗墓之财路以永绝千年一得之圣书,宁愿保存前世之瑰宝于未亡而聊以讨贼当后日之务。此种取舍并非黑白分明之事,然其间之轻重则尚可量也。鉴此,笔者如同许多方家一样,托诸不得已而择其后者。余研究上博楚简的孔子语录文献已有年矣,从二〇一四年至今,对其中的《从政》《君子为礼》《弟子问》《仲弓》《颜渊问于孔子》《民之父母》《子羔》《鲁邦大旱》《相邦之道》《孔子见季桓子》《史蒥问于夫子》及《季康子问于孔子》等十二篇各写过专文。今略加整理而汇集于此,以就正于同道。

本书诸篇以文本整理为主,而余力则致之于义理分析、思想史探讨及文本形成等研究领域。竹本各篇残损情况严重,缺文甚多,竹简顺序往往不明,正确编联难以论定,再加上文字释读处处遇到难解之迷,因而其文本整理诚非易事。余基于他人研究基础之上,舍短取长以奠定新释文而为之集释,然简序编联及个别处之文字释读亦时而采取出于己意者。凡此种与众不同之处,尽管皆是经过深思及全盘性之考虑而或有偶得,然失诸过信甚或几于荒诞者盖亦在所难免,读者请海涵而自行斟酌焉。至于本书诸篇对义理、思想史、文献学等方面之探讨,则亦皆基于所采释文而得失与共,且仅足以指出若干初步结论与研究方向,而未暇及于深入探索。以此,余乃另外撰写《上博楚简孔子语录文献与〈论语〉对读》一文,以进一步从较大的视角探究竹本各篇对先秦孔门思想史上所带来的意义。只是大体上仍限于其与《论语》一书之出入,而更广的研究则托诸后日。今聊将此文当本书之首篇,以代替导言,而他篇则以“弟子接闻于夫子及孔子应答弟子之短语”、“孔子应答弟子的长篇对话”、“孔子应答鲁公及弟子的长篇对话”及“孔子应答公卿士大夫的长篇对话”为分类而依次列于其后。最后,由于《孔子诗论》与《缁衣》两篇虽性质与他篇有别但亦记许多孔子之言论,因而为了全面性起见,余亦为之各作新编释文或简注而列为本书之附录。

本书诸篇除了首篇(及附录《〈缁衣〉简注》一文)尚未正式刊登外,皆曾经收入学术论文集或发表于学刊上,详情请见各篇首注,在此特谢相关学刊及学术单位。凡此已发表者,除了格式统一所需的一些微小修改外,则基本保持各篇原貌,而对篇中内容或简文释读偶有改动之处,则皆在注脚中以六角括号“〔〕”注明之。如上所述,书内各篇之顺序主要是以体裁及内容决定的,而并非以撰写时间或竹本问世之先后为序。

本书诸篇的撰写与修改,多依赖于其他学者的指教与帮助。于此,必须特别感谢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刘钊主任多年的支持,以及该中心的大师裘锡圭老师以往所赐的宝贵指点。陈剑教授亦抽暇过目于两三篇,给笔者指出若干遗漏之处,余在此亦特示感恩。此外,也要致谢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退休教授季旭昇累年的鼓励与指点,及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颜世铉先生历年的指示与友谊,而特别要对台湾大学今已升天的周凤五老师往年所赐的指教与辅助表示低徊不已的感谢。在此亦不得不特别感谢淡江大学的知音马铭浩教授,给本书封面题字以便美化其外观且借之以风骨焉。在欧美的学者当中,亦要特谢芝加哥大学夏含夷教授以往的支持。有助于我者尚多,然为了避免遗漏,恕不在此一一指出。然至少也应该感谢中西书局的各位编辑,在一种全世皆无法预料的困难情况之下,仍不遗余力地尽责而继续给学术界服务。

本书写作期间的学术交流,得到陈振传基金会所资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汉学研究基金的支持,而本书的出版亦承蒙陈振传基金会的丰厚资助,余在此特致莫大的谢忱。最后也必须感谢家人:贤妻婉莹一向所给予的精神支持,及女儿文羚与文蓝的不断用功,始终为我研究背后的心理靠山。

如今瘟神疫鬼肆虐天下,正当保家卫国、救世济民之际,而并非行有余力以学文之时。但望拙作出版问世之日,天下庶几其已归乎泰平,方家将有余闲再次论今说古,以学术为乐。届时,诚心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二〇二〇年四月八日阴历庚子三月既望

顾史考于新加坡自序

实拍书影

好书·新书|顾史考《上博竹书孔子语录文献研究》好书·新书|顾史考《上博竹书孔子语录文献研究》好书·新书|顾史考《上博竹书孔子语录文献研究》好书·新书|顾史考《上博竹书孔子语录文献研究》

资料:中西书局

编辑:徐诺

上一篇新闻

2019全球最佳机场榜单出炉,新加坡樟宜机场7年蝉联top1!

下一篇新闻

宁德时代美国子公司在底特律成立;瑞幸咖啡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