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利:直面安全挑战 共谋和平未来
2019-10-25 11:18
直面安全挑战 共谋和平未来——参加第九届香山论坛的几点感想
在国际地区格局深度演变,安全挑战层出不穷的关键时刻,2019年10月21—22日,第九届香山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是观察当前国际安全形势,把握世界和地区安全挑战,认清未来发展趋势的一次重要契机。作为一名关注国际问题的研究人员,笔者全程参加了大会,通过亲耳聆听与会嘉宾的精彩发言,茶歇期间与多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军人、专家学者交流,对于当前世界的安全形势与未来走势有几点深切的感受。
一、失序与动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鲜明特征
在21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和以“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为主题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即将结束时,坐在身边的一位朋友问我,听了发言后有什么感受,我当时不加思索地说出了“世界乱了,礼崩乐坏”。有时候直觉反应真是很奇妙,事后认真想想当时随口而出的回答还真是很精准。因为无论是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大将在发言中提到:在军备控制领域,多年来稳定和权力平衡的多层次安全系统正遭到破坏。我相信促使华盛顿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的真正原因,是美国谋划遏制中国和俄罗斯的威慑力。还是埃及的穆罕默德·扎齐上将指出中东仍旧面临的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特别是美国撒出叙利亚,土耳其进攻库尔德人占领区导致大批被关押的恐怖分子逃离。及至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黄英俊代表东盟对大国竞争给东南亚国家带来的风险表示的担忧无奈甚至是深深的恐惧。这些忧虑都表明一件事,无论是大国竞争加剧,还是恐怖主义、核扩散、气候变化的愈发严严峻,当今世界诸多安全风险的一个集中体现就是失序,而失序必然导致动荡不定。
而论坛主办方在议题设计和议程设置上也充分体现出对于“秩序”重视与“无序”的担忧。此次论坛的主题就是“维护国际秩序,共筑亚太和平”,而全体会议和每个平行分组会议都分前后两节,第一节聚焦形势和问题,第二节关注对策和方案。在讨论对策方案的第二节主题设计方面大多直接或间接地与“秩序”相连。比如,第二次全体会议的主题是“亚太安全风险管控”,“互信机制建设”分组会的第二节主题是“建立信任措施的时代价值”,“亚太地区安全架构”分组会的第二节主题是“面向未来的亚太安全架构”,“科技创新与国际安全”分组会第二节主题是“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国际合作与管控”等等。
嘉宾发言表和会议主题对“失序”的忧虑,鲜明地显示出当前人类正在经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鲜明特征。在“礼崩乐坏”失序动荡的变局时代,每个国家都深切地感到不安、充满迷茫,因而有了军费的成倍增长,高新武器的不断亮相,筑起越来越高的有形和无形的围墙!
二、理念与科技——攸关国际安全的两大根本性问题
参加会议期间,笔者认真研究了一下论坛的议题设置和议程安排。因为它体现了主办方对当前世界安全挑战的认知与如何应对挑战的思考,是把握当前世界安全形势与大会主旨的一个独特路径。此次论坛除了安排海上安全、国际反恐、中东安全等热点问题讨论外,还专门关注了理念和科技议题,设计了“安全理念创新”“科技对国际安全的挑战”“人工智能与未来战争”议题,特别是大会最后的以”国际军控体系与全球稳定”议题结束。笔者认为这种设计深刻地体现了主办方的匠心独具和深刻用意。通过观察,这几个议题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
理念与科技是影响人类进步与安全的两大根本因素,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体现于人类的思想和行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综观近代以来的社会变迁,人类社会的每次大的变局都是以科技革命为先声,这种革命既为人类带来了财富以超出以往的速度增长积聚,加快了生产工具和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亦促进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普及,为更多的国家民族发展带来思想解放和发展机遇,推动社会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是我们也看到,在科学技术、物质生产以空前的加速度前进的同时,社会矛盾也空前地尖锐,给人类带来毁伤能力更强大的武器以及战争、动荡和灾难。由此,有人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这些都是剑的另一面所带来的。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准确,导致战争灾难的根本原因是人而不是剑,因为是人手执剑。那些保守的既得利益者固守沉旧的安全理念,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潮,总想凭借手中执掌的愈加锋锐的“利剑”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维持自身不合理的利益,这必然会产生矛盾冲突,进而导致失序、动荡甚至战争。
资中筠在《冷眼向洋》的绪论中讲到:“综观20世纪的社会变迁,归根到底有两大动力,一是求发展, 一是求平等。前者导致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突飞猛进,后者导致改良和革命……就一个国家,一种社会而言,所谓成功与失败主要不在于政权在谁手中,或是疆土的扩大和缩小,也不是单纯的增长数字,而是要看相对来说,哪个能更好地满足这人类的两大要求,同时较好解决或至少缓解二者的矛盾,取得相对平衡的发展。”这对于当今处于时代变局中的所有国家,特别是担负着特殊责任、有着宏伟目标的大国具有极为深刻的启示意义!
三、和平与合作——与会多数国家的共同祈愿
两天的论坛,令笔者感触最深、印象最为深刻的一节是“中小国家利益与共同安全”的讨论。如果说大国是国际社会的“大鱼”,那么中小国家则就是“小鱼”“小虾”。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了这些“小鱼”“小虾”更多的发展的机遇,他们的声音和意愿在世界有了更强的影响力。笔者认为,论坛专门安排这一议题体现出了主办方对时代潮流的敏锐把握,让与会者在前面听了许多大国的争吵之后,在即将结束前听到来自柬埔寨、尼泊尔、塞尔维亚、新加坡、卢旺达等代表世界多数国家的“真情呼唤”。在柬埔寨国防大臣迪班讲到“在森林时,大象打架,小草遭殃。大象亲热,小草也同样遭殃”时会场发出笑声,但在发言者的心里一定是充满苦楚与无奈。作为一个经历战争并被肢解国家的防长,塞尔维亚国防部长亚历山大·武林对于强权和战争具有独特的体验,他在发言中大呼“如果二战5000多万生命的代价都不足以让人类警醒,那么其他任何都不能做到!”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在列举了美国的印太战略、中国建国70周年阅兵式上的武器装备后,别有深意地引述尼克松1972年历史性访问时向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敬酒词:“我们没有理由成为敌人。你们或我们都不觊觎对方的领土,你们或我们都不想称霸对方,你们或我们都不想把手伸出去统治世界。”接着他又讲到:“世界期待美国和中国的开明领导,为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创造安全、开放、包容的世界。”参加论坛期间,有两个提问令笔者印象深刻。一个是来自西方的女学者向北京大学的王缉思院长提问:如何理解中国防长上午发言中都提到的“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这是不是意味着要将美国逐出亚洲?”面对西方的担忧,作为一个处于崛起进程的大国,中国不仅要用语言更需要以行动向世界证明,我们与当年同样处于崛起进程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美国到底是不同的。这不仅关乎中国未来,更关乎世界的未来!另一个提问是,一位外国嘉宾问外交部乐玉成副部长:美国把中国视为对手,中国把美国视为什么?”乐玉成非常机智地反问,你希望中国把美国视为什么?紧接着,他表示,答案很清楚,世界希望中美做敌手还是做伙伴?中美还是要做伙伴,还是要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国家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交融,没有哪个国家能不依靠,不合作就能实现目标和理想。(作者:王海利,国观智库高级研究员)
责编:刘婕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