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装甲战》富勒,叫你指挥装甲部队,成为陆军之王。(一)

1. 引言  今天各国军队正面临陆战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此次革命相当于或可能超过用于海战的蒸气动力的革命。确实,蒸气动力的采用明显地扩大了军队的规模,增大了武器射程和破坏力,增强了军队后勤补给和战略机动能力。尽管武器有了改进,但军队的组织编制没有大的改变,战术基本上也没有变化。  直到出现了内燃机,战术才开始出现意外的新样式。首先,飞机的发明产生了一个完全新的兵种,其次摩托化车辆大大增强了军队的后勤补给能力,并直接导致重新使用装甲。再则,已把致死性毒气、糜烂性毒气、催泪性毒气和化学战剂列为一定的兵器编制。十五、十六世纪火药的出现,十九世纪蒸气动力和化学科学的发展,均引起当时军队编制装备的改变;同样,在当今年代,油料、电力;高爆炸药、蒸气动力和化学的发展,必然会引起战争的全面改变,以致建立新的军事体制。  因此,毫无疑问今天在后勤、战略、战术组织编制、指挥和纪律等方面,我们面临一次急剧的发展或变化,这次发展形成了一次革命,从而使我们现用的战争艺术变成陈旧的东西。除非我们认识到这种陈旧的战争艺术会带来不良后果,不然我们在下次战争中使用它,可能比全面否定它的军事价值会遭到更大的危险。这是因为一种公开宣传的思想在各种情况都会被采用,因此内容陈旧的思想必须及时予以废除,以免广泛流传。  在这本讲义中,我试图论述内燃机引起的新的军事理论——一种基于新的运动方式的军事理论。  过去,约一百年以前,所有部队运动都是徒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除了用铁路运送兵员和补给物资外,其余都是徒步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摩托车辆的使用立即开始引起战略和战术的改变。首先把铁路铺设到战场,后勤运输的范围就显著增大,从而不仅扩大了当时炮战的规模,而且使野战工事比过去更加坚固。其次,加强了互相联系和个人观察的手段。虽然将军及其参谋可骑马参战,但把骑马换乘汽车,他们就能及时与敌保持接触。如果没有汽车,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在汽车基础上逐步发展了装甲车,进而又发展了履带装甲车或坦克。装甲车增大了侦察距离,因而影响到战略;履带装甲车或坦克能挡住射来的子弹(子弹是当时较老式战争中使用的主要武器),因而对当时战术产生很大的影响。虽然至今子弹用于防御仍比用于进攻更为有效,但用子弹打装甲则毫无作用,因此,当时只有火炮和威力不大的反坦克武器可对付坦克。没有装甲防护的火炮用炮弹为步兵提供薄弱的防护,以对付坦克的攻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最大变化大概是飞机的威力。从战略上讲,飞机开辟了一个侦察的新领域;从战术上讲,飞机不仅根本上改变了炮兵的战术,而且由于它能超越敌方地面部队,攻击敌人后方的民用目标和军用目标。飞机为战争艺术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有人认为,随着飞机威力的增大,很可能最终会使陆军和海军失去作用,即使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也肯定会改变陆军和海军的作用。


2. 战争的性质  正象作战武器发生变化一样,战争的特点也发生了变化,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但在战术上不可忽视的是,武器是因为文明的变化而变化的,武器的变化不是孤立形成的。今天促使战争发生的原因是经济因素,因为我们现时的文明主要体现在经济上,而其核心是机器。当今的时代是机器时代,现代的战争也会相应地出现复杂情况,因为军事组织形式直接受社会状况的影响。当欧洲缺少道路时,马是民用和军用的运输工具,因此骑兵应运而生。当道路改善,田地增多,摩托化步兵就成为主要兵种。同样道理,今天由于文明国家的主要产业已不是农业,而是机器工业,因此可以断定,军事组织形式也会随之改变,军队将逐渐以机器——目前出现的民用发动机——改变军队的编制装备。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军队将改变长期以来从农业人口中征召强壮可靠士兵的做法;今后平时直接接触机器的人——特别是直接接触汽车、卡车、公共汽车、拖拉机和民用飞机等可直接用于战争的机动工具的人——将成为军队征募兵员的主要对象。  从战术角度来看,这意味着什么呢?由于驾驶过摩托车辆的人能很快学会新的步兵课程或很快通过机枪训练,因此这意味着,将来我们可能面临两种作战形式:一种是由严密组织的部队实施的作战,另一种是由临时组织的游击部队实施的作战。   [注:读者应把文中的摩托化游击部队从头到尾理解为独立遂行作战任务的摩托化步兵。]  在1899至1902年的南非战争中,由于每个荷兰系白人都会骑马,因此他们随时都可充当骑兵。同样,今天每个驾驶员都可在战时成为一名摩托化游击部队的士兵。有鉴于此,在下一次战争中,这种非正规的游击部队将可能充分发挥作用。它们很可能会象十八世纪的情况那样,逐步发展起来,斯拉夫步兵、潘都尔步兵和蒂罗尔步兵会被卡车、汽车和摩托车的驾驶员所替换。在攻、防作战中如何充分利用这种部队,这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个新的极为重要的问题。  由于工业是机械化的基础,因此,将来只有工业国家才能成功地进行有组织的战争。当战争采取骑马和徒步方式进行时(如在中世纪的战争那样),马匹少的国家难以战胜马匹多的国家。同样,在过去,拥有装甲装备多的国家比装甲装备少的国家会具有更强的实力。今天也是如此,缺乏工业、制造能力和机动车辆的国家将无力抗击外国的入侵。


3. 武装部队  如果我假设的工业是现在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是正确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对于武装部队的所有观念必须予以改变和修正。在我命之为“农业战争时期”期间,力量强弱求之于数量,规模大小是受限于补给手段。在出现火车和铁路以前,军队的规模仍是较小的,因为军队的补给和撤退依靠道路。一旦蒸气机用于加强军队,军队的规模就扩大,以至为了控制其运动,受补给条件制约的战略与战术变得非常规则化,组织编制也相应发生变化。所以在十八世纪,营地练兵往往是决定性的战斗因素。十九世纪后期,为了便于控制部队,强调的不是个人发挥主动性,而是遵守条令和原则。和指挥官和领导者要求思想统一,通常不考虑实际的或可能发生的情况。其结果是,意外事件或失误往往导致混乱,就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头十二天内发生的情况一样。  军队的摩托化和机械化改变了组织战斗的程序和思想方法。首先,如上文所说,游击战这种初级的作战形式可能再次广泛采用,进行这种作战要有高度的积极主动性,这就要求组织严密的部队指挥官必须具有这种重要的素质。其次,组建机械化部队费用大,其规模将受到限制。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国家可以动员几百万步兵,而在下一次战争中,一个国家在战场上很可能至多投入几千辆坦克。   [注:1939年的情况证明,当时除俄国外,德国约有五千辆坦克,波兰有几百辆,意大利约有一千二百辆,法国和英国约有四千辆,其中大部分是陈旧的坦克。在战争爆发时,上述几个国家的坦克总数中约有四分之三是轻型坦克。]  由于坦克能比步兵以更快的速度运动,为了在战争爆发时能夺取主动权,就必须在平时保持足够的机械化部队,以备战时迅速动员。这就导致第三个结论,即为了适应作战的需要,应组建受严格训练的职业部队,取代目前由短期服役的应征士兵组成的部队。这并不是说,要取消征兵制,而是说,这类短期服役的应征士兵,作为所谓“二等”士兵,即二等战斗人员,他们将用于占领、巩固和控制机械化部队所攻破的地域。因此,可以设想,这些士兵将包括工兵和警卫兵。   [参见第二讲第10节]


4. 武装部队的使用  综上所述,我们已提出了三种基本士兵,这三种士兵不是骑兵、炮兵和步兵,而是摩托化游击部队,第一线机械化部队和第二线非装甲部队(一部分人员乘摩托车运动,另一部分徒步运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个奇妙的军队组织结构,类似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统率的马其顿军队的组织形式:摩托化游击部队可比作他的轻骑兵,机械化部队可比作他的重装甲骑兵和方阵队形中的装甲步兵;第二线非装甲部队可比作他的轻步兵和营地警卫部队。  这里我想离题说几句:如果学员希望研究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我可向他推荐古代的,中古时代的和十八世纪的最好的战例。其中最后一次战争广泛采用了流动部队或游击部队。另一方面,我认为通常人们研究的最坏的战例发生于1870年的什布赫尔恩战役至1917年11月20的康布雷战役这段时期。  在康布雷战役中,坦克有什么明显的作用呢?坦克的作用表现在对敌人士气的影响。在此次战役中,坦克的作用表明,武装部队的真正企图和目的在于使敌方产生恐惧心理而不是摧毁敌人,也就是说,攻击敌人的神经系统,进而瓦解敌指挥官的意志,这比粉碎敌士兵的肉体更为有利。飞机的作用也表现在这方面,甚至更明显,因为飞机不仅可以不摧毁敌方军队来瓦解其士气,而且能瓦解作为军队后盾的政治意志和国家意志。因此,航空兵部队形成了第四种部队,它必须与其它三种部队密切配合。  鉴于下述三种瓦解敌士气的手段,即用飞机的威力瓦解敌方民众士气,用机械化部队的威力瓦解敌军队的士气,以及用摩托化游击部队的威力给敌方造成恐怖和混乱,我们可以预断,用军事力量摧毁敌人的方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方式被广泛采用)将被瓦解敌士气的某些方式所取代,这样,不仅可以瓦解军队,而且可使民众丧失斗忘。   [注:现在我们已认识到心理战是德国战争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德国运用这种心理战在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和英国都取得了异常的成功,随后又使法国陷落,但在俄国却失去了作用。因此,上述这种预断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5. 部队的指挥  不难判断,上述许多变化必然会对军队的指挥产生深远的影响。离现在时间不很长的年代发生的战争——如克里米亚战争、印度叛变 [ 译者注:孟加拉之乱(1857-1858年)。 ] 和美国内战表明,危险之处就是最光荣之处,也正是将军显示其才能之处。自1870年以来,由于军队规模日益扩大,其组织编制日趋复杂,将军们不得不放弃其指挥官的崇高职责而成为行政管理者。军队组织的复杂性很快加强了参谋机构,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发现,曾被废除的战争委员会那样的陈旧指挥系统又以新的公开的名称(如专家会议或专家委员会)重新复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种指挥系统没有产生出一位最有权威的将领,不仅没有出现过这种人物,而且将军们指挥军队作战所处的条件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在机械化的战争时代,飞机每小时航行两百英里,摩托车辆每小时行驶四十英里,坦克每小行驶二十英里,因此,设立这种指挥系统是荒唐可笑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种指挥系统使军队付出了很大代价;在机械化战争中,它简直无法承担指挥任务。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再次采取过去历史上将军们亲临前线指挥部队,鼓励土气、与部队共患难的做法。现在采取这种做法不会象过去那样困难,因为,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部队编制将缩小,不会扩大,而且会产生一种更加完整的师。这种师既有我所说的第一等遂行战斗任务的士兵,又有第二等遂行占领任务的士兵。后者基本上仍需由一名行政领导者和一个组织严密的行政参谋机构进行控制;前者则需由一名具有机断行事的将军和一个小型作战参谋机构进行指挥。将军将与其作战部队生活在一起,亲临战场指挥作战,而不是置身于战场之外。   [注:事实证明,这个观点对装甲部队,尤其是对德军来说是正确的。正因如此,德军有许多将级军官在战场阵亡。]


6. 指挥官的计划  除攻城战外,各种作战的成功秘诀不仅是作战方法,更重要的是机断行事。因此,指挥官的作战计划必须简明扼要,并具有灵活性。计划应留有充分余地,使下属指挥官能机断行事。为此,必须把作战总的企图传达给所有人员,而且必须考虑部队作战预备方案。例如,总的企图是向敌人右翼,即已知的甲地迂回,但如果驻甲地的敌部队是摩托化或机械化部队,能在一或两个小时内运动至乙地,那么除非甲地敌部队驻守原地不出动,不然迂回敌右翼的计划就会被破坏。为了防止计划被破坏,应考虑到三种情况:1.如果敌人驻守甲地不出动,它就不会向乙地运动;2.如果敌准备出动,则必须不间断地观察敌人的行动,以便及时掌握敌人出动的征侯;3.作战计划必须包括预备方案,以便敌人一出动,能及时改变已方部队运动方向,不然会丧失许多时间,而浪费五分钟就会使己方部队少行进一或两英里。  上述情况给我们有什么启示呢?指挥官制订地面作战计划与制订海战计划非常相似。最初计划主要是简明扼要地说明总的作战企图,并据此制订兵力部署方案。然后将总的作战企图与敌人可能采取的作战行动进行比较。我们假设敌人可能采取1号、2号、3号和4号这四种作战行动,并根据其中每一种作战行动制订己方的兵力部署,我把它们称为甲、乙、丙、丁四种兵力部署方案。每个下属部队指挥官均要熟悉己方总的作战企图和各种兵力部署方案。这样,当敌人运动时,就可将己方确定采取的兵力部署方案通知所有部队,按此方案行动。在开进、进攻、追击或后退时必须不停顿地运动,避免丧失时间。总之,在作战中充分利用时间将成为作战计划的核心。   [注:每次利比亚战役的报告表明,虽然隆美尔将军的目标始终是一个,即占领埃及,但他的作战计划却包括有许多备用的方案,最后采用哪一个方案,则根据当时清况确定。]  现代作战要靠快速运动才能取胜,或才能节省兵力。我们现在的文书工作和制订详细作战命令的做法必须废除,应采用我前面所概述的制订作战计划的方法。通常的情况是,对敌人可能采取的作战行动,不可能百分之百地估计到,如果敌人采取的某一种作战行动可能破坏己方的作战企图,那么我认为最明智的做法是,采取我称为“重整旗鼓的方案”,也就是说,一旦敌人采取的运动方向可能使己方所有预定的方案都失效,此时不应再利用失效的方案,这样做会导致摩托化部队和机械化部队的混乱和失控,而应停止作战,进行战斗的部队应立即转入防御。   [注:我认为,如果在1941年11月18日坎宁安将军的部队在进攻隆美尔将军的部队之前能预先确定了上述的这种作战方案,那么在作战头几天,也许不会发生那样严重的混乱状态。在更早的年代,这种作战方案也适用于骑兵作战,例如,克伦威尔在马斯顿、穆尔和内兹比等地进行的骑兵作战。]  总之,作战计划的核心是在不失去控制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并以各种作战方案为基础实施指挥,这些作战方案应以代字或代码传达给下级部队指挥官。作战计划的执行必须遵循机断行事和履行职责相结合的原则,而不是以单纯按命令行事为准则——单纯按命令行事适用于运动速度慢的步兵和炮兵部队。


7. 军事原则  上面我论述的关于军事组织形式与指挥方面可能发生的变化表明,这些变化将是大的变革,这些变体同我们目前的训练内容是不一致的。这可能要求整个训练内容必须进行修改。那么是否没有可继续保持不变的东西呢?幸运的是,我们的军事原则可保持不变。可以明确指出,这些原则不仅是徒步步兵作战的基础,也将是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基础,因为改革实际上要有个逐步演变的过程。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不是一种与现时战争样式截然不同的新式战争,而是一种由于采用内燃机而引起的一种新式战争,这种内燃机明显地加快了运动速度,提高了运输能力。世界上没有绝对新的东西,我曾说过,学员只要研究一下历史,就可看出,战争的许多阶段将再次采用基本相同的作战形式。只需进行一些研究和思考,就会认识到,过去所采用的所有战略和战术,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是根据军事原则制订的,由此可以推断,本届政府也将继续这样做。无论军队是由徒步步兵、骑兵,还是由机械化步兵组成,节约兵力、集中、突然性、安全、进攻、机动和协调等原则总是适用的。总之,摩托化和机械化只是改变了战争的条件,即改变了将军使用的工具,而不是他的军事原则,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我希望我的听众承认现有的军事原则,而不予以修正,并在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战争时,把这些原则作为他们必须学习的主要内容。


8. 军事原则的运用  目前的改革就是要针对变化的各种情况,运用这些军事原则。其中主要的变化是机动和防护力的加强,即速度的提高和装甲防护的加强。速度的提高表现在,从马每小时跑二十英里到飞机每小时飞行两百英里,从人每小时走四英里到摩托车每小时行驶四十英里,或坦克行驶二十英里。装甲已能顶住一般的枪弹或穿甲弹。虽然还有许多战争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但就上述这两个条件的变化,足以说明这场变革是多么深刻广泛。  关于运用军事原则,主要取决于敌军的编制装备。  我们面临三种情况:(1)一方部队没有机械化;(2)双方只有部分机械化部队;(3)双方部队全部机械化。  如果面临的是非机械化的敌部队,而地形适用机械化部队运动,那么显然所有各条军事原则都能被己方机械化部队迅速利用。由于机动和防护安全能保障集中使用兵力,达成突然性和实施进攻作战,从而能以更快的速度夺取目标。由于敌人进攻力量弱,己方部队就更易节约兵力和协调一致。对付这种敌人,己方部队能不费力气地完成战斗任务。己方部队应如1494年法国查理八世进攻意大利那样顺利完成作战任务。马基雅弗利 [ 译者注:意大利政治家与著述家。 ] 告诉我们,查理八世征服法国只用了一枝笔。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由于查理有强大的火炮,无论是城堡、城市工事、还是野战部队,都不能阻挡他的进攻,他所要做的,只是在地图上用笔标上他要进攻的地点,然后他就在那里实施进攻。机械化部队如与非机械化部队作战;将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好比用现代战舰去攻击十九世纪的舰船。   [注:例如1940年法国的陷落]  当双方只有部分机械化部队时,起主要作用的原则是节约兵力,因此军事原则的运用取决于根据地形正确部署兵力。非机械化部队应占领已被突破和包围的敌地区,以避免受敌机械化部队的攻击,而机械化部队应在障碍少的地区实施远距离机动,但仍应与非机械化部队协同作战,非机械化部队应被看作是机械化部队向前推进所依托的基地。机械化部队应集中兵力兵器攻击敌人翼侧或后方,力求达成突然性。  当双方都是机械化部队时,突然性、机动和集中兵力兵器攻击目标等原则将起主要作用,进而运用安全、协调进攻力量等原则,以取得节约兵力的效果。出于双方部队可能具有相等的机动能力,达成突然性就极其重要,因此,夺取制空权是一个重要因素。

9. 概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困难在于我们处于一个时代的末尾,今天的困难在于我们处于另一个时代的开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防御力量非常强大,步兵的进攻除非有坦克引导,或强大火炮的支援,否则难以奏效。此次战争表明,较老的兵种有强大的固守阵地的力量,这就导致堑壕战。正如我所指出的,较新的兵种的主要特点是它的机动力和防护力,据此,可以推断,只要目前的过渡时期持续下去,就会出现新老兵种混合的状态。把坦克与步兵结合在一起好比把拖拉机与马连在一起。要求它们在炮火下协同作战是荒唐可笑的。   [注:当我写这一段时,我把步兵看作是通常所理解的徒步步兵。保留步兵的理由是可用它与敌徒步步兵作战。装备反坦克武器的摩托化步兵不是一般步兵而是反坦克步兵。]  为了充分发挥步兵和坦克的作用,我们应根据什么原则将这两者分开使用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考虑机动和防护这两个因素。当地形不利于坦克运动,或运动有困难时,显然使用步兵较合适,但步兵应力避与坦克作战。如果己方防护力量可保障步兵不受坦克攻击,例如在筑垒地区、反坦克地区或远离敌坦克、靠近自己的坦克部队,那么仍可继续使用步兵。但在一切易受敌坦克攻击的地方,步兵几乎不起作用,反而是一种累赘,使己方经常为之担忧。  在坦克能自由运动的地区作战时,我们必须完全摆脱目前使用的战术,因为作战情况发生了变化。首先,枪弹将不起作用,尽管它是一种主要武器,其次炮弹和枪弹密切协同使用的情况将不再出现,因为进攻部队使用的主要是炮弹和穿甲弹,而不是枪弹。坦克之间的作战,在某种程度上将具有海战的特点,但主要的不同点是:舰只的基地在岸上,而作战在海上,坦克的基地和作战都在陆上。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了设防的海港和海岸堡垒是不能随舰只在海上作战的,而与之相当的陆上防御工事却能在战场上配合坦克作战。如果设防的海港能随舰队活动,那么海战就会与未来陆战情况相似。  我在上一讲中已谈到这个问题。我提到了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军队组织编制,他的重骑兵是以步兵方阵(一种慢速行进的、“长矛堡垒”)为基础的。即使今天我们仍可看到与此类似的东西:步兵以炮兵为基础;但在坦克作战中没有步兵,而是坦克炮互相直接交战。那么这些武器应以什么为基础呢,应以我所起名的反坦克部队(中世纪的车阵和古代的方阵在现代的代表)为基础。   [注:反坦克部队分两大类。一类是装备有反坦克火炮的炮兵——反坦克步兵或装备自行反坦克火炮的反坦克炮兵。另一类是工程兵,遂行敷设地雷,设置反坦克陷阱和障碍物等任务。二十五磅的野战榴炮是非常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我认为,将来会告诉我们机械化部队一定由两种坦克部队组成:一部分是具有进攻能力的坦克部队,只一部分是具有防御能力的反坦克部队。第一部分装备机动战斗车辆,第二部分装备车载的反坦克武器,这些武器能随伴坦克部队,并在其后方或附近建立一个现代的“车阵”。要记住这个概念,因为在下文的适当场合我还会论述它。今天步枪和机枪的地位已被坦克和反坦克武器所代替,因为装甲已能顶住子弹。   [注:应说明的是,坦克本身是一种进攻性的反坦克武器。有防护或没有防护的自行火炮则是防御性的反坦克武器;不能自行的火炮以及地雷等是固定的防御性反坦克武器。用于攻击坦克的俯冲轰炸机则是一种进攻和机动防御相结合的空中反坦克武器。]


10. 步兵  在装甲车战斗中,步兵不起作用,反会遭到危险,但前面我已指出,坦克在山地或丛林地是不能运动的,也不可能用很大数量的坦克去占领和控制一个地区。由于不可忽视山地和丛林地战斗,因此需要受过良好训练的步兵或轻步兵进行这种战斗。鉴于在战争中占领敌方地区通常是必要的行动,而且一直是取胜的明显标志,我曾把担负此种任务的士兵称为“二等”士兵。这样,我们把步兵分成两类,即一线士兵和二线士兵。   [注:今天更正确的做法是把步兵分成三类:   (1)轻步兵——主要在不适于坦克运动的地区作战。   (2)通常的步兵——其训练和装备主要适用于占领被攻破的地区。   (3)摩托化步兵——其训练适用于游击战斗,但其训练和组织水平应高于我1932年所提出的要求。]  第一类步兵的装备适于进行“枪弹战斗”——使用机枪和步枪进行的战斗。第二类步兵的装备,如我所提出的,适用于遂行轻工兵和宪兵的任务。第二类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在已攻破的地区维持秩序,保护交通线,防止被敌袭击部队破坏;构筑筑垒区和有防护设备的仓库。


11. 骑兵和乘车步兵  今天骑兵已类似乘车步兵,因为骑兵的武器已不是剑和矛,并去掉了传统的装具。当步兵部队行军时,可能使用骑兵。当步兵部队乘车行军或考虑到后勤问题时,也可能不使用骑兵。理由很简单,给人员配车辆是可行的,但给马配车辆不是不易做到,而是没有任何价值。一个骑兵师如尾随几百辆运马车和大量运马料的车辆,就不可能组成战斗队形,而只能成为一种不伦不类的东西。  骑兵将会逐步消亡,自然淘汰,但骑兵的概念肯定不会消失。它将体现在摩托化步兵和机械化步兵中。  关于摩托化步兵部队,必须区分摩托化游击部队和摩托化骑兵(侦察)部队之间的差别。摩托化游击部队是一种组织简单的非正规部队,战争爆发时将被动员参战,在其本国作战时,遂行特种任务。   [注:我曾指出,摩托化游击部队的训练的编成应适于在世界各国有效地遂行作战任务]  摩托化骑兵(侦察)部队是受严格训练的侦察部队,是第一线部队的一个组成部分。   [注:对摩托化游击部队,如果不是象我原先那样只考虑其必要性,而是从更高的作战角度来考虑,那么它与摩托化骑兵(侦察)部队之间的差别会逐渐消失。“骑兵”这个名词。如同“武装士兵”,“掷弹兵”一样,现在已成为古词。也许除遂行“警戒”任务外,骑兵已成为一种过时的兵种。]  侦察部队搭乘轻型摩托车虽然不如骑马那样能到处运动,但能以更快的速度在更远的距离上运动,也就是说,它能在一定时间内比现在的骑兵部队完成更多的侦察任务。这就完全弥补了其微小的缺点。  关于机械化骑兵部队,军内有些人认为,我们现在具有的装甲车最终将被轻型坦克所代替,因为轻型坦克具有更强的越野机动能力。这可能是正确的,但不能忽视的是,为了配合对孤立据点、桥梁、火车站、机场和司令部实施攻击,机械化骑兵部队通常要遂行远距离侦察任务,因此车辆的损耗相当大,在坦克的耐耗性能没有进一步改进的情况下,用轻型坦克替代装甲车的做法是不恰当的。何况机械化骑兵(侦察)部队要实施侦察或进攻都取决于道路,而且通常要求有非常快的运动速度。这一点是不应忽视的。  机械化骑兵(侦察)部队的另一个可能执行的任务是,组成摩托化游击部队的坚强核心。摩托化游击部队如得到机械化骑兵(侦察)中队的支援,就会增强作战的信心,而且那些仓促组建的摩托化游击部队通常存在的纪律不严、行为不端、组织松散等缺点可以更好地得到纠正。


12. 炮兵  在装甲兵战斗中,步枪、机枪只能起很小的作用,炮兵战术和装备也将发生很大变化。现在我们有四种主要火炮,即重型攻城炮、中型攻城炮、山地高射炮和野战炮。头三种火炮即重型攻城炮、中型攻城炮和山地高射炮将仍需使用,可以预料,这些火炮今后不会有大的变化。第四种野战炮将有明显的变化,因为,目前的发射十八磅炮弹的火炮和四点五英寸榴弹炮是用于配合步兵,而不是配合坦克作战的。   [注:用于支援坦克的野战炮应是自行火炮。]  必须记住,坦克就是一种野战炮的运载工具。它装备小口径火炮(如发射三磅重炮弹的火炮),因为这种火炮的威力足以摧毁较薄的装甲。随着装甲厚度的增加,火炮的口径也可能会增加。   [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六磅重的炮弹已代替了两磅重的炮弹。]  我们是否需要装备一种威力更大的发射三磅重炮弹的火炮呢?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战术的需要。在现在的战斗中,发射十八磅重的炮弹和四点五英寸口径的榴弹炮能以直瞄射击掩护步兵远距离进攻。在坦克战斗中,即使不使用烟幕,这种火力支援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这种火力支援必然会导致坦克混战——有些坦克每小时可行驶二十至四十英里。   [注:这方面的战例是,1941年11月利比亚托布鲁克南部的战斗。]  烟幕作为一种遮蔽视线的手段,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坦克能产生大量烟雾,但发射烟幕弹掩护进攻车辆最为有效。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装备榴弹炮的坦克仍将是需要的。   [注:此种装备可称为“近距离支援坦克”,它是在此次战争爆发前不久设计的。今天我主张使用一种发射二十五磅重炮弹的火炮代替这种榴弹炮。]  坦克还可用于攻击坚固据点,包括地面工事、房屋、村庄等。对此类目标,用发射三磅重炮弹的火炮进行攻击是不起作用的,而要用装备有榴弹炮的坦克攻击,并掩护坦克攻击这些目标。  在坦克对坦克的作战中,需要炮兵的支援和配合。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需要反坦克部队(支援坦克的机动堡垒)火炮的掩护。  由于反坦克部队的大部分火炮既能拖曳又能运输,因此采用轻型火炮就能充分发挥作用,由于小型炮弹能击毁一辆坦克,因此使用小口径火炮显然是恰当的。   [注:这一点已不适应目前的情况,因为坦克装甲厚度已有明显增大,1932年为十五毫米,至1942年发展为九十毫米。]  因此,我们可选用装在越野机动车(具有装甲防护或装有炮塔)上的发射三磅重炮弹的火炮。这种火炮将发射穿甲弹,其效果取决于射击的命中精度。  除射击精度外,我们还要求这种火炮能发射猛烈的火力,特别是在远距离战斗时更是如此。虽然可能设计一种发射三磅重炮炮弹的火炮,但由于弹药补给困难,更切实可行的是使用能发射一英寸或四分之三英寸穿甲弹的反坦克机枪。   [注:这种武器现在即使没有废除,也已陈旧。]  由此我们可以给坦克师编配以下几种火炮:   (1)坦克团:配备发射三磅重炮弹的火炮和野战榴弹炮   (2)反坦克团:配备发射三磅重炮弹的火炮和反坦克机枪  使用的炮弹为三磅重穿甲弹、榴弹炮发射的烟幕弹、高爆弹和机枪发射的穿甲弹。


13. 装甲部队  关于装甲车辆,我要指出的第一点是,中型、轻型和近距离支援坦克这些正式名称是含糊不清的,因为一种武器的名称应尽可能反映其用途。   [注:这种武器名称现在实际上已取消。今天我们有两种坦克,即步兵坦克和巡逻坦克。第一种坦克配给步兵师,第二种坦克配给装甲师。]  谈论中型坦克和轻型坦克的贵贱是合情合理的。而重要的是坦克的功能,首先由这种功能引出一个观念,围绕这个观念研制出坦克,并予以名称。那么什么是设计坦克所遵循的战术思想呢?  那就是:发现目标、防护和击中目标。因此,我们所需要的是能发现目标、能防护和击中目标的坦克,也就是需要侦察坦克、火炮坦克和战斗坦克。  关于侦察坦克,应该是什么样的坦克呢?解答这个问题取决于侦察距离的远近。如果是远距离侦察,我们就需要远距离侦察坦克,因为对这种坦克来说,速度是重要因素,它克服地面障碍的能力比近距离坦克强。一般来说,这种坦克用于近距离侦察过于浪费。由于遂行这种侦察任务的坦克体积越小越不易遭受攻击,因此需要一种与目前我们的轻坦克相似的侦察坦克。   [注:我们原来的轻坦克侧重用于遂行战斗任务,而不强调遂行侦察任务,现已被淘汰。我认为,我们需要有一种设计正确的远距离侦察坦克。]  至于火炮坦克,可能分成两种,一种是远距离作战的,另一种是近距离作战的,如我前面所讲到的包括能发射烟幕弹和高爆弹的大口径自行装甲榴弹炮车。我认为后者应作为我称之为搜索攻击车的一种,该攻击车火力略强于侦察坦克,装有反坦克机枪或半自动小口径炮。   [注:由于装甲的增厚,此种攻击车现已淘汰。每一种战斗坦克应有近距离和远距离战斗武器,例如,具有发射六磅和二十五磅重炮弹的火炮或其它与此威力相类似的火炮。]  这样一种坦克,由于火力强、特别适用于近距离战斗。  第三种坦克即实用的战斗坦克,我认为应包括两种,一种战斗坦克类似我们目前的中型坦克,另一种是追击坦克,类似侦察坦克。战斗坦克比轻型坦克更重要,因为战斗坦克装甲厚、超越障碍能力强,更有利于提高士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已充分认识到坦克能使敌方部队产生恐慌心理,而我们自己却没有完全认识到,现在几乎已被遗忘。现在装备一挺机枪的轻型坦克对士气的影响是很大的,但一辆重十六吨、时速二十英里、装备一门发射三磅重炮弹的火炮和四挺机枪的坦克具有压服敌人的作用。这一点往往被重视轻型坦克的人所忽视。  我们很难想象特种用途坦克会被淘汰,因为随着军队日益机械化,肯定需要一些特种用途的坦克。下面七种坦克将来一定会投入生产:渡河坦克、突击坦克、补给坦克、架桥坦克、施放毒气坦克、敷雷坦克和扫雷坦克。至于渡河坦克,我认为所有侦察和追击坦克应能按其动力自行渡河。我认为突击坦克将类似目前试验的重型坦克,其主要特点不是武器威力或速度,而是装甲。其装甲应能顶住所有炮弹,包括非穿甲野战炮弹的攻击。   [注:今天步兵坦克就是这种坦克的典型,但我认为其装甲应加大厚度,可能增加到一百毫米。]  在我谈下一节以前,我把前面所谈的观点归结一下,使听众对坦克兵团或坦克军团的一般组织有个明确的概念。  它将包括两个联队,一个反坦克联队和一个坦克联队。在行军队形中,反坦克联队将尾随坦克联队,并掩护坦克联队。在驻守时,反坦克联队立即展开,建立防御地区,配置火炮、反坦克机枪,设置雷场和构筑各种工事,以便为勤务部队、坦克军团附属部队和坦克本身提供防护地区。  坦克联队可从此地区出发向敌坦克部队攻击,当坦克联队遭敌强攻或被击败时,可撤到该地区。坦克联队将包括侦察坦克、搜索坦克、火炮坦克、攻击坦克和战斗坦克,其战斗队形有点类似海上作战舰队。


14. 工程兵  现在谈谈皇家工程兵,我们可以预料它也会有很大改变。目前皇家工程兵主要是野战工程兵,其任务包括构筑堡垒、架设桥梁、开辟通路、保障供水和补充弹药,这一切对目前的部队和机械化部队都是相当重要的。我认为皇家工程兵将来对机械化部队的支援应比现在对部队的支援更为直接。工程兵应能支援坦克机动,也能限制坦克机动,此外,还应担负所有野外维修保养任务(这也是坦克手的职责)。因此,工程兵应分两部分,即野战工程兵和机械工程兵。   [注:1942年曾设立一个电子与机械工程兵总队。]  机械工程兵编成工程兵旅和师属工程兵连,如按这样编组,两者均配一个野战仓库和必要的机动野战维修站,重装备维修则由军械兵负责。


15. 飞机  虽然飞机全部摩托化,但没有机械化。要使飞机装甲化,也许不是不可能的,但这样做没有什么价值,因为飞机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和作战半径。   [注: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今天大部分飞机的部分部位是配有装甲的。]  飞机具有立体运动的能力,因此自成体统。它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因为一旦无线电控制更加完善,我们肯定会看到出现一种无人驾驶飞行器——真正的空中鱼雷。一旦发明了这种武器,整个陆战、海战样式就必然又要发生变化。  今天,空中攻击的不足之处是难以击中小型目标。现在轰炸机力求做到的是,在轰炸城市、大型仓库、长的行军纵队或运输舰队等目标时不会出现大的偏差。目标越大,对目标攻击就越有利。  有人会说,击中一个步兵纵队是不容易做到的。如果把击中纵队看作是击中纵队中的所有人员,那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人是有知觉的,对每次飞机的“攻击”都会发出预报,因此,仅仅是一种威胁性的攻击,就会立即引起行军纵队疏散,进行防护,从而发出停止行进的命令。这种阻击敌人机动的做法是一种比击毙几个人员更为有效的攻击手段。持续不断地进行这种攻击,必然会瓦解敌人的士气,打乱其作战计划。  机械化纵队比步兵纵队更不易遭到空中攻击。不仅因为它比步兵纵队目标小、更分散,而且对它进行威胁性的攻击通常(或一定)不会使它停止行进。要摧毁它,就必须切实进行攻击,而摧毁其一挺机枪,其它机枪不一定也会被摧毁。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对付空中力量是装甲部队。陆上的装甲部队对空中战术比对空中火力有不利的影响。一颗子弹或炮弹可击落一架飞机,但装甲部队“攻击”空中力量就会瓦解敌士气,会使敌机的轰炸失效。  就飞机的活动与配置来说,其战术弱点不在空中而在地面。飞机的“后方”会遭到敌空袭或地面攻击。在这两种攻击中,第二种攻击可能是致命性的,尽可能把机场和机库等向后配置,必须给向前配置的飞机构筑坚固的抗击敌坦克和摩托车攻击的工事设施,这样,飞机不能经常出航。飞机越是不出航,就越可能遭到空中攻击。  从上述简短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地面机械化与空中摩托化是密切相关的,事实上,坦克和飞机是相辅相成的,在今后一个长时间内,在作战中一方如得不到另一方配合,其安全就得不到保障。用飞机发现敌坦克,就可给己方坦克指示目标,攻击或压制敌坦克,从而保护机场。没有坦克,飞机的后方基本上不能得到保护,而没有飞机,坦克在战场上基本就会失去打击的目标。由此可以推断:在未来战场上,坦克与飞机的协同将比步坦协同更为重要。有鉴于此,我们可以预料,坦克与飞机将合编成一种部队,而步兵则完全是一种独立的部队。   [注:俯冲轰炸机的出现,使这种坦克与飞机的密切协同更加重要。]  现在我仅就防护的角度谈防空问题。  我认为,由于防空装备和火炮的效能将日益提高,飞机攻击严密设防的地区是十分危险的。但究竟有多少地区能有严密防护呢?能有严密防护的地区是为数很少的,而且在工业中心,政治中心与军事要地都处于与敌长期作战的情况下,在防护先后顺序方面,可能把军事要地置于第二位。因此,应尽力限制有利于敌机攻击的军事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削减部队规模,即采取以质代量的方法。  下面谈谈处于运动状态部队的防护问题。现在陆军部队装备的大量慢速运输车辆不仅将为敌机提供有利的攻击目标,而且会遭到敌游击部队的袭击,还往往面临敌机械化部队攻击的威胁,因此,有效防御敌空袭的问题尚难解决。其主要原因是,对处于运动状态的防空火炮的组织、控制和防护比固定配置在阵地上的防空火炮要困难得多。  由此可以看出,不管军事思想多么保守,由于空中力量的影响,那些较陈旧的武器必然会被防护能力较强、重量较轻、运动速度较快的武器所代替。这些武器不是完全依赖飞机,而是在飞机协助下掩护其运动。需要掩护的是作战中运动速度慢的武器装备。


16. 烟幕  烟幕对直瞄武器的防护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对密集火力的防护效果很差。在步兵部队实施进攻时,防者的炮兵观察哨被烟幕迷盲,有利于攻者防护防者的炮火射击。但在进攻部队正面施放烟幕是没有作用的,因为所有敌机枪可齐射穿透烟幕。用坦克代替步兵,防护能力就会提高,因为通常不可能提供非常多的反坦克机枪;而且只有直瞄火炮才能击毁坦克。总之,烟幕和坦克是相辅相成的防护手段,而烟幕和羊毛外套就没有这种相辅相成的作用。  至于施放烟云问题,可以肯定,在某些情况,从快速运动的车辆施放烟云比发射烟幕弹更为经济有效。一辆坦克能施放一英里长的稠密烟云,只需费用几先令,而发射一发烟幕弹则需费用一千镑。这并不是说,烟幕弹应被淘汰,我曾指出:在坦克战斗中,烟幕弹可能是非常有价值的。


17. 毒剂  致命性和糜烂性毒剂以及催泪化学毒剂和毒烟,对较老式武器装备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不需赘述。戴上防毒面具的士兵,只是一半象士兵。穿上防毒衣的士兵情况更糟,他基本上成了个潜水员,完全不象士兵。坦克是装有履带的金属箱,它能防毒,如同它能防水一样,因此具有防毒能力的坦克并不害怕毒剂攻击,相反,它能装载大量用于进攻的毒剂。坦克进行毒剂攻击的方法是:在坦克后面拴上若干个装有液体毒剂的大桶,坦克手从坦克仓内操纵并快速投放这些大桶,桶里的定时引信起爆,毒剂就施放出来。现在中型坦克可装十个总重二百吨的大桶能在几分钟内施放一吨的毒剂。在施放毒剂时,坦克可以逆风运动(如果发射毒气弹,就不能逆风发射),因此这种毒剂攻击方式对敌人具有致命性的杀伤效果,而且特别适用于包围战斗。


18. 概述  在第一讲中,我谈到“战争的性质”时,曾指出工业对军事组织、军事组织对战略与战术的重要性。由于机器控制着社会生活,它最终也将控制军事思想。在近代史上军事思想比社会技术发展至少要落后一代。蒸气动力船是在1812年出现的,但直到约1840年才被海军采用。雷管是在1814年发明的,但直到1842年英国步兵才装备带击发装置的步枪。如果不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可能现在才开始设计坦克,我们完全可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坦克的产生不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是由于社会文明的发展。  机器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有两个方面,即增加了产量,减少了劳动量。虽然一百多年以前,麦收用镰刀,打谷用连枷,收割一亩田约需四十小时,今天一部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收割一亩田不到一小时。在机器制造业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比,这种因用机器代替人力劳动而提高工作效率的情况,肯定也会在军事领域发生,其结果必然是,随着武器威力的增长,战斗人员将减少,直到机械化部队的人数逐渐恢复到中世纪部队的人数。那时,五百名穿盔甲的骑土可组成一支强有力的部队,因此将来五百辆坦克也可组成一支强有力部队。   [注:这个观点需作修正,因为现在坦克是以千辆为单位计算的。但五百辆坦克仍能组成一支强大的部队。鉴于指挥控制的困难,在一定时间和地点要组建拥有五百辆以上坦克的部队往往是不可能的。]  部队规模,尤其是战斗部队规模的缩小,将会增强部队作战计划和行动的灵活性,随着部队越野机动能力的提高,这种灵活性还将进一步加强。   [注:战斗部队数量减少了,其后方勤务部队人数却增加了。1914-1915年战斗人员与非战斗人员的比伺一般为60:40,现在可能是50:50,将来军队的一个战斗人员或非战斗人员,需要有五个非军人提供后勤保障,也就是说,一支四百万的军队需要两千万非军人(男人或女人)为它提供后勤保障,而军队的战斗人员与非战斗人员的比例为1:1。]  过去战略的制订曾以交通情况为基础,今天的交通情况如何呢?今天的交通不仅是道路和铁路,而且有广阔的空地。在平坦的地区例如俄国南部大部分地区,除江河、森林外,没有影响履带车辆运动的障碍物。因此在这些地区,未来的作战很可能类似海上作战。   [注:例如利比亚战役。]  如果国家的交通形成广泛的战略道路网,(其宽度可能达几十英里),那么显然对它进攻就较困难。但进攻部队由于编成规模较小,机动力较强,就易于迂回敌部队翼侧,攻击其后方。   [注:应经常记住的是,在本《讲义》中,我所提到的规模较小的部队是指机械化部队而不是步兵部队或驻守的部队。]  我认为上述这两个论点都是正确的,但必须记住,当部队进攻敌后方时,要切断其后勤补给,当攻击其交通线时也应达到这个目的。攻者攻击防者的道路、铁路或地区,其目的在于切断防者与其基地的联系。如果作战趋势表明,切断敌后勤补给非常困难,会遭危险,或不起作用,那么应选择攻击敌基地,而不是攻击其交通践。基地(包括主要基地和前进基地)可能日益重要。  必须记住:机械化部队拥有基地越多,其机动力就越大,就如在海上作战一样,蒸气机舰只的巡航和活动半径是与加煤站、油库和设防港的数量成正比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野战工事的作用增大了,它不仅能用于防护补给基地,而且能用于封锁窄道,如同中世纪的城堡和坚固据点的作用那样。可以肯定地说机动力越强,野战工事的作用越大。   [注:如果机动力的增强提高了野战工事的作用,那么不能由此得出结论:机器时代的野战工事应重复手工时代的野战工事。]  野战通常会导致攻城作战,在上次战争中是如此,在未来的装甲部队战争中,也将如此;不同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场前沿构筑绵亘的工事,而在未来战争中,将在机械化部队作战地区构筑工事。这就是说,在作战地区四周都构筑防御工事,防御工事的设置方式将迫使进攻部队沿道路进入危险地区。上述两种防御工事体系的不同之处,一种是中国万里长城式的,另一种则是中世纪城堡式的。   [注:马其诺防线的错误在于把防御力量用在逐渐消耗敌进攻力量上。该防线如果不作绵亘配置,而是纵深分散配置,我认为就可达到防御的目的。]  防者力图防止攻者进攻,攻者就不需这样做,而是建立一系列基地(实际上是补给基地),以便攻者能依托这些基地安全地实施机动。  把上述这些一般的考虑用于研究部队机械化对我们大英帝国战略(当前的战略思想)的影响,会使我仍看到部队机械化对我们是非常有益的。首先,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之一,我们有雄厚的机器设备,可生产我们所需的各种武器。其次,除了维持大英帝国本身的法律和社会秩序外,我们的军队还担负两项任务:(1)在欧洲大陆发生战争时,支援盟国;(2)保卫大英帝国的国境。就遂行第一个任务来说,我们军队的组织从未适应此种战争的需要。虽然我们的教范谈到了军队训练应适应此种规模战争的需要,但是我们并没有为此种可能爆发的战争召募兵员和编组部队。1914年我们在几周内向海外调运了六个正规师,今天(1932年)我们却缺乏准备,不能在几个月内向海外调运两个师。今天要考虑的不是调运师规模的部队而是调运一个小型的高度机械化军,它编有三万兵力,配备装甲和非装甲车辆,并保持战备状态。这样,我们不仅能立即给予盟国增援,而且能以对盟国最有效的方式给予增援。这种规模的军虽然在兵力数量上仅为1914年我们远征军的五分之一,但其实力却超过其兵力规模,尤其是在敌人依靠征召大量兵员而不是依靠改进武器装备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注:下面列举一个假设性的例子:如果1940年5月戈特勋爵率领四万五千人的机械化部队(即三个装甲师),那么他就不会比当时他率领三十万人的非机械化部队处境更好吗?如果他当时率领九万名机械化部队,我认为就有可能击败德军。六个装甲师需要约两千辆坦克,约需耗资四千万磅,或相当于三天战争的费用。]  现在谈谈上述两个问题的第二个问题。我们是否需要建立一支大规模的军队?我们也许需要这样一支军队,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一届英国政府不会在平时维持这样一支军队。如果我们需要这样一支军队,那么只有在战争爆发后才能组建。鉴于平时我们必项保持一支小型军队,我们应尽一切力量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这支军队要具备什么力量呢?首先它要有快速机动能力,象救火机那样在火灾未发生之前就能迅速予以扑灭。部队摩托化和机械化的优点就在于,以节省时间来缩短空间,换言之,我们运动的速度越快,我们所要防御的地区范围就越小。在战略上,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正如战争历史一再表明的,只在短时间内停留在一个地点的部队,要比长时间(二十四小时以上)停留在同一个地点、兵力比之大九倍的部队对战争的作用更大。如果你能比敌人的机动速度快四倍,那么,敌部队须用六十分钟才能行完的路程,己方部队需用十二分钟,也就是说,敌部队行一英里等于己方部队行不到四分之一英里。  从我们自己的情况来看,我们也会面临大部分大陆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发现,机械化战争的需要与征兵的制度发生矛盾。这一点在我的第一讲中已谈到。其结果可能是,组建职业军队的国家在改革方面要比推行征兵制的国家快。最终必然出现这种情况不仅大部分步兵部队完全过时,而且与机械化部队作战它们将不起作用。   [注:这里的步兵部队不是指反坦克步兵部队而是一般的步兵部队。]  当步兵部队变成机械化部队时,这对国家战略会产生深远影响,因为部队实现机械化经费开支大,不仅陆军部队规模要缩小,而且政府用于空军和海军部队的经费也会减少。这样,国家现有的军事力量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注:这就要有一定条件,因为1939年德国采用的财经体制是以劳动力而不是以通常的财务开支为基础的。所以直接有关的因素是劳动者,而不是经费开支。它主要考虑的是人力而不是资金。]


19. 战略侦察  搜索的机动手段和攻击的机动手段是两种相辅相成的力量,这两种力量在下一次战争中,将互相影响。例如,除非用飞机能立即发现目标,不然冒险用飞机去搜索目标是没有价值的,尤其是在战略作战行动中,更是如此。飞机的航行和地面部队的运动是不一致的,因为两者的运动速度是不相同的。这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加快地面部队运动速度的理由,地面部队运动速度加快了,战争初期的作战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注:把明显的变化改成“革命性变化”更为正确。有关的战例是:德国进攻挪威、荷兰、比利时和法国。]  在非机械化战争时期,通常的作战计划是,战争一爆发就立即出动大量独立行动的侦察部队,主要目的是保障尔后开进的步兵部队能自由实施机动。由于独立行动的侦察部队须得到后勤保障,因此,除非有充足的补给线(过去是道路,现在是铁路),不然侦察部队向前方运动是没有作用的。因此必须从补给的条件来考虑战略。当战区只有一条铁路时,如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那样,战略就不那么复杂。  战略上的这种简单情况将逐渐消失,因为战略虽仍以补给为基础,但受补给的制约已不那么直接。虽然步兵的补给半径非常有限,它行走几英里后就必须得到补给和休息,但飞机一次能连续航行几百英里,坦克一次能连续行驶几十英里。这就增强了实施远距离机动的能力。此外机械化车辆能装载备用补给品,如配有履带,就可不依赖道路,使战略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应强调的是,掌握情报,而不是补给条件,因为不能确切掌握敌情,战术机动会相应受到阻碍。  用飞机侦察敌情肯定会导致空战,但我认为,除非双方空中力量相当,或具有某种不为对方知道的技术优势,不然不可能在战争一开始就直接进行这种空战。更可能的是,在某些方向上造成对对方严重威胁,以掩护其他方向上的战略侦察。这种行动需要的是高速度的飞机而不是飞机的数量。我认为,除情况特别有利外,航空兵本身不会冒战斗(不是指小规模和一般性战斗)的危险,只有在地面发生决定性作战后才投入战斗。   [注: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历史上曾发生过。1940年5月,英国皇家空军曾避免战斗,并不是因为它不能实施进攻,而是考虑到地面作战情况。德国空军只是在法军崩溃后,才开始攻击英国诸岛。战争指向俄国时,此种攻击再次被放弃。]  瓦解敌人的斗志,这是压倒一切的决定性打击。将来为了达此目的,肯定会同时在地面和空中进行这种打击。   [注:这意味着,空中和地面部队要协同作战,直至取得地面作战的胜利。]  如果我的这种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战争一开始,空军力量的优势不在于采取决定性的战斗行动,而是实施侦察,因为取得掌握情报的优势,就能获取主动权,而只有掌握了这种主动权,才能确定作战行动的计划。   [注:正如战争所表明的,这种作战行动是轰炸敌人的机场。]  在空中侦察进行过程中,地面机械化部队很可能分散部署在广阔的地区,而不是集中部署,因为具有摩托化、机械化车辆的小型分散的部队,比密集配置的战斗车辆更便于机动、也易于集中。为了保障分散部署的战斗车辆的安全,有必要在前沿整个正面部署摩托车辆分队、反坦克分队和飞机编队,以形成屏障。这种兵力部署的目的是:(1)配合航空兵与战略侦察,发现敌人的开进运动;(2)占领具有重要战略、战术意义的阵地;(3)迟滞敌人的前进。  在此屏障(应与前方取得密切协同)后方纵深,地面部队将在宽大正面上向前推进,直至形成一定的战斗队形,以便根据命令能在规定方向上迅速集中。兵力部署就绪后,取胜的关键就在于机动能力。   [注:这方面的一个战例是,1939年的德波战役。]


20. 关于海外作战的几个问题  近些年来,向海外远征已日益困难。今天远征军基本上已不能对付装备良好的敌部队,因为敌人可在几小时内通知其舰队用摩托化工具集中大量部队,保卫其受威胁的岸上地区。由于现代部队不能向敌漫长广阔的海岸登陆,所以受威胁的岸上地区是很少的。事实上,现在的部队机构庞杂,补给纵队、医院和服务机构,确实是象一个流动城市。带着这么多包袱,部队能在没有良好港口的海岸登陆,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在此情况下,要有效地实施突然登陆,不仅是困难的,而且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能达成突然性,登陆大抵就成为一种自杀的行动。   [注: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至少由1942年8月迪耶普登陆突击战所证实。圣纳泽尔突击战虽规模较小,但达成了突然性。日本的登陆进攻,除新加坡岛登陆战外,属于不同范畴,它是对不设防海岸和道路条件差的国家实施登陆的。]  部队机械化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切实有效和简便易行的手段。第一辆坦克的发明是为了在两道堑壕之间建立一个坦克机枪射击地带,坦克作为机动的堑壕,它在高于固定堑壕的地面上机动。登陆作战的问题与此相同。实施登陆时,需扩大舰只对水域至海岛(或敌阵地)这片空间的掩护范围。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相同的,至少是类似的。自行两栖登陆坦克不是从任何一种舰船上下水,而是从坦克运输舰上驶入水中,就如同飞机从航空母舰起飞那样。1917年12月提出了研制两栖坦克的设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艘实验性的水陆两用坦克,直到去年(1931年)才制造了真正的自行两栖坦克。虽然其装甲较轻,但制造水上坦克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不再是一种设想,而是事实。我认为没有理由认为,将来大部分陆军坦克不能依靠自身动力渡越江河和宽大的海上堑壕。  有了可从坦克运输舰下水的两栖坦克,就有可能达成登陆突然性,可以克服对舰到岸的间隙区掩护的困难,就可在任何一般的海岸有效地登陆,并可同时在几个地点登陆。登陆时也就不需要航空兵的掩护,补给困难也会减少。除非敌人也用两栖坦克对付登陆部队的两栖坦克,不然,可采取合围战术攻击敌港口的后方,迫使敌投降,从而为主力部队夺取登陆场并攻占敌后勤基地。  除了上述的登陆作战外,两栖坦克还可有效地用于海岸登陆袭击和强渡江河。今天英国四分之三的地区处于欧洲大陆飞机的航程以内。在下一次欧洲战争中,用于轰炸英国的大部分飞机将以其海岸机场或海岸附近机场为基地,而海岸也将是敌潜艇基地的所在地。如果这些机场和基地遭到坦克部队的袭击,那么敌方显然要实行对坦克防御,这样就会从其主力地面部队中抽调兵力。  两栖坦克不需要架桥就能渡河,这是非常明显的优点,无需强调说明。这种坦克不只是一种重要的障碍物,而且可用于组成巡逻线,因为一辆两栖坦克能往返行驶,不仅能破坏敌架桥,而且能在水上攻击敌方两栖坦克,如同在美国内战中,炮艇在密西西比河互相攻击那样。  总之,两栖坦克的用途非常大,尤其对我们岛国来说,更是如此。毫无疑问,这种坦克不久就会被人们充分认识,它将成为我军战时武器装备的组成部分。


21. 概述  战略的目的是以武力而不是以文字来维护一种政治主张。这通常以作战来实现,其真正的目的不是摧毁物质力量,而是在精神上压倒敌人。必须消灭敌人的这一观点,只是在它能导致有益的和平状态时才是合理的。这样如果敌人是不文明的野蛮人,它遭屠杀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对人类是有益的,如果它是有文化的民族,对世界有作用,那么它遭屠杀,即使这是不可避免的,也应看成是不幸之事,如果它遭屠杀是可以避免的,那么这就是一种罪恶。  了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作战的最终目标是歼灭敌人这一点已成为当今一个普通原则。在上次战争中,这种作战目标不仅使德国及其盟国遭到失败,而且也毁坏了战争目的本身,因为歼灭敌人的行动会严重扰乱民众的精神和思想,以致在精神失常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这种和平也受到了破坏。  作战的最终目标是歼灭敌人这种有害的信条,在理论上否定了战争的真正目的,即建立更加美好的和平生活。这种理论之所以盛行,是因为人们不深入思考问题。当然,象动物那样简单反应,比象哲学家那样思考问题,要轻松得多。这种理论认为步兵的进攻力量弱,强调使用大量的步兵,因为在军事史上兵力多的军队,是战争中最有破坏力的手段。  要实现战争的真正目的,就必须终止使用破坏性手段,这就是说,战争必须逐步地由武力争斗发展到智谋与士气斗争的阶段,换言之,指挥艺术必须基本上代替暴力,用瓦解士气或精神上的打击,代替武力争斗或肉体的攻击。   [注:阿道夫·希特勒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理论,见赫曼·劳舍宁著《希特勒的演说》第15-21页。]  由于步兵部队运动速度慢,需不断休息和取得给养,因此要求改革作战方法,发挥指挥才能。事实上,步兵部队不能适应激烈紧张的运动(这是指挥艺术的核心),于是只好以一种消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结果强调后勤补给,忽视了发挥指挥才能。  为了重新强调发挥指挥才能,就需改变部队的编制装备,并基本上以打击士气(即实施出敌意外的突击)代替破坏性攻击,部队必须高度机动化,并须尽可能小型化。因为部队小型化,其后勤补给组织就可缩减;一般来说,后勤补给组织缩减了,其机动性就会加强,就易于防护,其安全保障的困难和弱点也可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具有一支编配均衡、机动灵活的小型军队,一支能适应激烈紧张运动且不经常在固定的交通线上活动的军队,指挥官的指挥才能就可得到高度发挥,就能运用智谋指挥作战,而不只是把作战当成一种流血的行动。在这一方面,部队摩托化和机械化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可使我们通过改变组织编制,重新发挥指挥才能。较重要的改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装甲:我曾指出,子弹已成为我们目前面临许多困难的基本原因。子弹阻挡步兵逼近敌人,迫使炮兵远离步兵阵地前沿,并使骑兵丧失突击力。装甲则可顶住子弹,进攻中,坦克能代替步兵,因为它能顶住步兵的防御火力。步兵难以攻击坦克,但如步兵没有充足的武器,缺乏坦克难以对付的防御工事,那么坦克能在任何适于机械化部队机动的地点攻击步兵。这就是说,当与坦克遭遇时,步兵就失去了机动性,就不再是野战部队,而应作为固守堡垒的部队。  虽然装甲能抵抗子弹,但可被炮弹击毁。这不是说装甲失去作用,而是说,装甲的价值与射弹威力有关,它能抗住威力小的射弹,但不能抗住威力大的射弹,这就是说,炮兵将日益压倒步兵,但炮兵要防子弹攻击,就要配备装甲。因此对付坦克的手段是坦克,目前的步兵作战将被机动的装甲炮兵作战所代替。虽然在作战中,所使用的装甲也许不能顶住炮火攻击,但仍须使用装甲,以防子弹的攻击。   [注:在所有开阔地形上,这是完全正确的。]   (2)机动力:在野战条件下,防护如不与机动力相结合就会明显削弱其作用,而机动力的任何改变,尤其是有防护机动力的改变将会引起战术的改变。当把有防护的机动力在没有道路的地区进行越野运动时,战术将会引起剧烈的变化,因此现在的线式战术将被地区战术所代替——这一点我已提到过。在地区战术中,部队正面不再能如现在那样有效地保卫其后方勤务部队和交通线。进攻不只是在前沿而是在地区纵深进行,而且会从各个方向实施进攻。因此突击的威力明显加强。瓦解士气将日益重要,其目的是通过瓦解斗志而不是破坏杀伤,引起敌方部队的混乱。   [注:1940年法国陷落,就是一个典型战例。《参谋军官的日记》的作者(无真实的姓名)写道:“盟国总参谋部被异乎寻常的运动战所瘫痪……1914年负责制定盟军作战计划的法国将军们的头脑的已不能应付这种新的突如其来的情况”。]  由于攻击后方的行动将日益盛行,威胁日趋增大,其必然的结果是,不仅在驻地,而且在运动时均须组织环形防护。   [注:俄国似乎已意识到这一点,所以1942年德军多次进攻俄军后方均遭失败。]  后方仓库必须构筑防御工事,在后勤系统中机动的后方部队或警戒线,机降场以及防空设施,必须有对付敌人袭击的防护力量。部队在驻守时将越来越变成一个固定的堡垒,运动时将成为一个机动的堡垒。   (3)地形:我曾指出,装甲车辆的机动受地形的影响。地区作战日益重要。这就更有必要联系地形来考虑装甲车辆的使用。由于武器使用只有与地形条件结合起来才能在作战中减少损耗,由于将来在很长时间内,坦克和步兵将成为两个主要的战斗兵种,因此战场可能会分成两个地区,即坦克地区和步兵(反坦克)地区或分为坦克易于运动的地区和地形有利于步兵防护的地区。前一种地区一般为开阔、平坦或起伏地,后一种地区一般为丛林、沼泽或山地。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从总体上确定未来作战的特点:逐步用坦克——机动装甲炮代替步兵。   [注:虽然远在1925年,我们已拥有设计良好的发射十八磅重炮弹的自行火炮,但在1941年利比亚的秋季战役中,我们受到德军七十五毫米火炮(装在PzKw3型车底盘上)的攻击而大为吃惊。]  其结果是:子弹降到次要地位,炮弹升到主要地位。为了保障越野机动力的安全,强调达成灾然性,提高了组织环形防护和设置地面和坦克障碍物的重要性,这些因素是将来发挥指挥才能的基础。


22. 从集结地区的开进  宣布战争之前,或与此同时,根据制定的作战计划,部队将从战略部署地区(将用以代替目前的集结地区)开进。如果交战国双方都有坚固的反坦克防御配系,那么双方也许不会突破这些防御配系,也就是说,在主力部队未开进之前,双方会坚守其边境。如果其边境防御较弱,则须立即出动大量配有反坦克武器的摩托化部队去占领和防守敌坦克接近路和对完成作战计划有重要作用的地区。这种摩托化部队应及时得到由坦克和装甲车辆组成的强大特遣队的加强,坦克担负掩护任务,装甲车辆协同飞机担负侦察任务。  由于翼侧和后方受攻击的危险增大,纵队应采取梯次配置,(见图一)。应根据地形和道路的数量来确定开进队形,因为必须记住,坦克和装甲车辆虽具有强大的越野能力,但它们只有在避开江河、丛林、围墙和铁栏时,才能在道路上运动。如果在进攻部队的右翼存在不可通越的障碍物,那么可采取图1所示的队形,如果没有这种障碍物而道路很少,那么可采取图2所示的队形;如果道路多,则可采取图3所示的队形。不论采取哪种队形,后方勤务部队,可在作战部队与障碍物之间行进或位于作战部队之中行进。一般来说,部队开进时应避免使用过多的机动车辆,因为运动速度与部队规模是成反比的,各个小规模部队以互相能支援的距离在宽正面上行进,如不发生阻塞现象,就能加快运动速度,因为机动的兵力十之八九不如集聚在一起的兵力好集中。

《装甲战》富勒,叫你指挥装甲部队,成为陆军之王。(一)

图一 纵队队形


23. 接敌运动  与普通行军不同,接敌运动是在先头摩托化部队的掩护下实施的。部队分别编成许多小的纵队,利用多条路线越野运动,行进中保持环形防护,而不采取由特种警戒和特遣队掩护的大的纵队队形。当部队到达国境并进入敌国领土时,可以不改变部队前进的正面宽度,但为了加强部队攻防作战能力,多半使各纵队向内靠近,在主要接敌路上形成强大的战斗群,每个战斗群由大群的摩托化游击分队掩护。  我认为战斗群的正常队形应是箭头式(见图一3),或四角队形(见图一2,拿破仑采用的菱形队形),最接近敌人的战斗群应作为前卫。如果采取菱形队形(见图二),a首先与敌接触,它应力图牵制敌人,而b和c则机动到敌翼侧攻击敌人。

《装甲战》富勒,叫你指挥装甲部队,成为陆军之王。(一)

图二 接敌运动  重要的是部队部署的序列(区域式部署)就是战斗队形,也就是说,部队根据战斗需要来部署,而不局限于行军的序列


24. 与敌首次接触  航空兵或先遣摩托化部队将与敌首次接触。我认为在冲突开始后的某个时候,任何一方通常不会立即取得决定性胜利。我认为,此时双方将力图使对方惊慌失措,而不是击败对方。   [注:现在我考虑这一点是不正确的。相反,只要有可能,前卫的战斗行动应力争取得迅速的压倒一切的决定性胜利。这好比是装甲骑士开始冲锋那样。]  因此,这种进攻也许是为了影响敌方士气,而不是歼灭敌人。  在施放的烟幕掩护下,前卫部队(图二中的a战斗群),将尽快向前运动,与敌交战,不是消灭敌人而是牵制它,不是攻击它,而是迫使它陷入困难地域或面临障碍物。通常用火力阻止敌步兵前进,但火力往往不能阻止敌机械化部队,而是靠已方部队机动来阻止敌机械化部队。   [注:这就是在俄国的1941年战役中德军装甲部队往往不能完成任务的原因。详见我所著《机械化战争》第171-173页。]  值得注意的是,战斗群的队形必须尽可能灵活。由于通常须靠部队机动来阻止敌前进,因此a战斗群必须在任何方向能迅速实施机动,b、c和d战斗群将随a战斗群机动的方向运动。这时,问题不在于跟随先遣梯队行进,而在于在一个地区保持正确的运动方向,因为地区的一边即a战斗群的运动方向是迅速变化的。如果地形象一个台球台,就如同在海洋上航行那样,保持一致是易于做到的,但实际上往往受丛林、高山和谷地的影响,开进的部队不能保持一致的运动方向。   [注:换言之,战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地形条件的影响。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在俄国战场采用的战术与在利比亚战场采用的战术有明显的不同。]


25. 作战计划  兵力部署是计划的萌芽阶段,作战行动则是计划的充分发挥阶段。将来作战的速度会比现在的作战快四至九倍,因此将来我们制订计划、修改计划、下达命令和指令的时间将由现在的一小时下降到十二分钟至六分钟。不能以一成不变的思想来制订计划,而必须用灵活机动的思想来制定计划,也就是说,计划必须包括若干个预备方案。计划中也许没有正式的进攻或防御作战方案(虽然一般来说,能从各个方向威胁敌人的进攻作战方案,或能粉碎敌人一系列的防御作战方案是理想的作战方案)。其原因是,未来的作战可能更多的是地区防御而不只是阵地防御。  除敌人的行动外,影响作战计划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条件——即给机械化部队运动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其它影响的因素是风和阳光,风影响毒气和烟幕的散布,阳光影响视力和射击。   [注:据报道,隆美尔将军主张在傍晚发动进攻,使军队背向太阳。同时须在战场上增加尘埃和尘暴。]  将来,作战计划必须主要以机动而不是以进攻行动为基础,这不是说,进攻的重要性降低了,而是说,其作用将更加取决于正确和快速的机动,一旦出现实施攻击的机会,必须用信号而不是用作战命令迅速通知部队实施机动。   [注:很明显,在利比亚,德军很重视这种做法。]

《装甲战》富勒,叫你指挥装甲部队,成为陆军之王。(一)

图三 进攻样式  对敌人发起决定性进攻之前,应将敌人包围在一个地区内,除了这个一般通用的进攻样式外,选用其他进攻样式是比较困难的。   [注:英国和法国在敦刻尔克三面被围。在俄国和北非的战役表明,要实施这种包围的机动样式是多么困难。此种战术见我所著的《机械化战争》第103-104页。]  但下列的进攻样式值得重视:   (1)突破:如果对敌人扼守的防御阵地己方部队不能迂回,那么须对其正面实施突破。实施突破时宜采取菱形队形。a战斗群打开突破口,b、c战斗群扩大突破口,d战斗群向前急速推进,进攻敌后方(见图三1)。   [注:在1940年5月,德军曾用这种战斗队形突破法军在色当的防线。]   (2)一翼包围:如果把敌人调动到斜向难以通过的障碍地带,则可向其实施一翼包围。这样,如图三2所示。如果z是一片沼泽地,那么a战斗群可从正面进攻敌人,而b战斗群可机动至y处,这样,就可切断敌人的退路。   [注:直至1942年夏季,由于有盖塔拉洼地,南部翼侧没有广阔平坦的地形,这就为在利比亚战役中采用一翼包围机动样式创造了条件。]  不难看出在这种进攻中,取胜的基础主要是机动,而不是进攻。  实施这种进攻时,还可通过主动退却,诱敌进入障碍地区,或两面受围的地区,然后攻击之。   (3)两翼包围:如果没有障碍物,机械化部队则必须在其所在地区实施机动,如图三3所示,当a战斗群向敌正面推进时,c战斗群向x处机动,当b战斗群向y运动时,a战斗群就猛冲敌人。   [注:这种机动样式在我所著的《机械化战争》一书(第98-104页中有更为详细的论述。]  还可采取主动退却来实施这种进攻样式。a战斗群后撤,诱敌人跟进,在敌人向前运动时,b战斗群和c战斗群分别向敌人运动,实施分进合击(见图三4)。这种进攻是向心夹击而不是翼侧攻击,因为使用的是不同方向的两支部队而不是一支部队。实施这种进攻,值得注意的是,要隐蔽己方进攻部队,以便给敌突然袭击。   [注:在埃及西部沙漠地的开阔地上,隐蔽大量机械化和摩托化部队的一个明显的例子是,1940年12月7日夜,韦维尔将军即将向格拉齐亚尼元帅的部队实施进攻之前,将部队进行了这种隐蔽部署。]  进行这种隐蔽部署需要做三件事:(1)必须取得制空权;(2)以当地丛林、山谷和洼地作为隐蔽地;(3)使用摩托化游击部队去寻找这种隐蔽地。


26. 战斗展开  在接敌运动中,所采取的多路纵队队形将变为疏开的或密集战斗队形。部队以纵队队形行进,其主要困难是,部队疏开时由纵队展开投入战斗,或远距离行军时,部队不能快速行进。机械化部队基本上能克服此种困难。虽然机械化部队在前进或后退时,如有可能将利用道路,但部队不能只依靠道路运动。


27. 后方补给组织  从战术上来说,目前战场的补给问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军队的前方部队通常会保卫其后方。在地区作战中,由于侧翼和后方较易受敌人进攻,因此难以保障后方的安全。其结果很可能是,重新采取十七和十八世纪行之有效的补给系统,即用护卫队来保卫野战仓库。   [注:虽然对德军进攻俄国时的补给系统情况了解很少,但可以看出,由于苏联采用游击战,在某些地方德军采取了野战仓库和护卫队的补给体制。]  部队的机动主要依赖油料,显然,护卫队对后勤补给的护卫将日益重要。因此,保卫后勤运输交通线的部队,必将成为野战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保卫系统的组成情况可能是:基地仓库配有强大的防空力量,通过设防的各个前方仓库,保持与野战集团军之间的联系。每个战斗群或军将从前方仓库得到后勤补给,并负责保卫补给纵队。如同过去的独立骑兵部队那样,军的补给纵队可能配有两套重复的组织:载有补给品的运输部队随军运动,不载补给品的运输部队则返回基地仓库装载补给品,以便轮换。设在补给运输线上的仓库应由其建制部队保卫。  虽然补给物资通常通过道路或铁路输送到前方仓库,但往往需要越野运输,因此后勒补给线的组织可能需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越野运输工具——能在通常坡度向上拖运上百吨物资的马力大的拖拉机。   [注:我认为,如果德军补给纵队的运输车(配属给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是履带式而不是轮式,那么1941年冬季来临之前苏军很可能遭到惨败。]  这些后勤运输工具好比是现已废除的运输马队,但在采用运输货车后的几年内,仍保留马队作为后备运输工具,以便在货车的补给被破坏或失效时,遂行补给任务。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可能重新采取掠夺敌国物资的手段。这种做法约在一个世纪以前是相当普遍的,但现时已废弃,因军队规模增大了,靠掠夺物资不能解决问题。鉴于未来摩托化部队和机械化部队的规模将缩小,而且油料已成为这种部队日常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资,因此将想方设法掠夺敌国领土上的储备物资。   [注:某些统计表明,1940年5月至6月,德军的坦克和车辆使用的完全是未摧毁的法国油料。]  实际上,西欧每个城市和村庄现在都有一个或几个加油站,毫无疑问,这些加油站战时可用于补充油料而且不需运输。


28. 指挥官的位置  指挥官应位于最重要的地点,但这种重要地点不是一成不变的。   [注:隆美尔将军多次获得成功也与此因素有关,坐在办公室的将军(除非其办公室就是坦克)在坦克战斗中是没有其位置的,他只能指挥固定的阵地战。]  因此,当部队进行作战准备时,指挥官应处于最有利监察作战准备的地点,当部队向前开进时,他应尽量靠近先头部队,当部队发起进攻时,他应处于最适于组织陆、空部队协同作战的地点,当部队遭到突击时,他应在遭突击的部队的先头或后尾指挥部队。  由于机械化部队规模较小,一般来说,在进攻中,其指挥官应亲临前线指挥部队作战。事实上,对他来说,不远离部队而与部队在一起是最安全的。对舰队司令官来说,他在战舰上比在远离舰队的小艇上更为安全。同样机械化部队的指挥官也必须坐在坦克里,而不是坐在远离其部队的办公室里。

29. 情报的一般原则  情报是战斗的基础,而战斗则是交战部队采取的战术行动。因此情报随着参战部队的特点、武器装备、机动和防护的手段,实际上是参战部队的编成与一般组织等因素而变化的。例如,步兵部队受道路和铁路等交通条件的影响,而机械化部队则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此种条件的限制。因此,机械化部队能越野运动,并能用越野车辆输送补给物资。机械化部队的行动或其作战企图不易暴露,因为其运动速度快、不十分依赖交通条件,它能在较宽的正面和更大的纵深实施机动。它掩护一个地区而不是绵亘的战线,能以更快速度交互掩护行进,能在夜暗掩护下迅速改变其位置。  在飞机发明以前,步兵作战的最大困难之一是发现敌人。飞机发明后,发现敌人就不难做到。步兵部队规模大、运动速度慢,因而一旦被发现,不易疏散。机械化部队虽然规模小,运动速度快,但不难发现其坦克和其它部队,真正的困难在于与它们保持接触。除非能握有制空权,不然将展开一场隐蔽与侦察之间的斗争,而且在夜间变换阵地,往往不易被敌空中侦察所发现。   [注:这方面的战例是,韦维尔将军指挥的第一次利比亚战役,当时他的部队利用夜暗实施机动,终于彻底战胜了格拉齐亚尼元帅率领的部队。]  特别是在战役开始时,由于摩托化和机械化部队广泛疏开,运动方向难以掌握,此外,还存在另一个困难:虽然在步兵作战中其战略、战术和军事原则一般是有明确规定的,并以交通条件为依据,但在我们现有的地图没有作大的修改以前,对机械化部队的战略、战术和军事原则往往不作明确的规定。  目前的地图在战略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显示了道路、铁路,在战术上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显示了江河,山脉等,但机械化部队需要掌握更多的情况。它要了解哪些地区可实施机动,哪些地区不能实施机动。山坡、地面、河岸、丛林地等地形条件均影响其机动。一般来说,它要了解哪些地区坦克能顺利运动,哪些地区有困难,哪些地区坦克完全不能运动。  机械化部队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及时报告敌部队运动情况。更重要的问题是,能充分利用这种情报;因为随着机动力的增强,情报的有效时间将会缩短。还可设想,飞机和无线电通信的发明将消散“战云”。确实可消散某些地方的“战云”,但我认为,大部分“战云”仍然是稠密的,因为增强的机动力会使情况发生迅速变化,会使一个指挥官在不断从空中和地面获取的自相矛盾的情报当作完整一致的作战情报使他不知所措。最后,我认为,否定性的情报日益重要,因为了解到敌人不在某个地区,往往比矛盾重重的肯定性的情报更为重要。
30. 侦察的一般原则  虽然几年以前,侦察的方法限于骑兵和步兵巡逻,现在则必须增加:(1)飞机,(2)固定侦察气球,(3)汽车和摩托车,(4)装甲车,(5)坦克。由于侦察手段明显增多,就必须更精确地分工,以便最大限度地节约使用力量。过去侦察只包括两种范围,即外层战略侦察和内层战术侦察。第一种侦察由骑兵部队实施,第二种侦察由骑兵和步兵部队协同实施。今天侦察包括三种范围:一是纵深战略范围,二是前沿防护范围,三是这两者之间的广泛的战术范围。第一个范围的侦察由飞机实施,第二个范围的侦察由坦克、骑兵(在适用骑兵活动的地区)和步兵(徒步步兵、步兵乘汽车或摩托车)实施,第三个范围的侦察利用汽车和装甲车实施。第三个范围的侦察是极其重要的。我认为,鉴于摩托游击部队将在下次战争中起重要作用,战术侦察地区将由这种快速运动的战斗部队占领,它不仅搜索前进地区,设防的桥梁、战术据点和阻塞的道路,而且将击退敌部队,清除前进地区的障碍。   [注:这种情况发生在1940年5至6月,当时德国摩托化部队和侦察部队相当于上述那种摩托游击部队,但法军却没有与之对抗的部队。]  如果敌人用坦克加强其摩托游击部队,那么其对方也会这样做。但一般来说,把坦克用于游击战未免代价太高。  在各游击部队之间设有许多流动航空通信站,用以接收空中发回的情报,必要时,可通过这些通信站向前方派出装甲车巡逻队,进行侦察并击退敌摩托化游击部队。  正规部队将在游击部队的掩护下进行运动和休息,当离敌人较近时,游击部队的正面兵力应逐步减少,其翼侧兵力应逐步增多,当与敌接触时,除少数巡逻队外,其正面兵力应全部撤完。  虽然,如我所指出的,侦察手段增多了,但并不能认为实际的侦察工作就非常容易了。主力部队规模小以及游击部队广泛分散活动会使侦察产生困难,敌情判断不准。   [注:德军摩托化部队在法国作战时就出现过这种情况,它们运动速度很快,以至对方报道他们在某一地点行动时,它们却又占领了另一个地点,对方还得再行报道。]  运动速度快将有利于改变运动方向——在丛林地、雾天或夜间运动可能会使判断不正确。
31. 作战前的空中侦察  在机械化战争中,空中侦察的第一个原则是,侦察应不间断地进行。从开战之时起,就必须掌握敌人的空中情况,在与敌接触情况下,须昼夜保持侦察。因此对飞机的侦察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在没有夺取制空权之前,除非在战争开始时己方力量明显超过敌方,不然飞机将不可能对敌城市和工业中心进行持续的攻击。   [注:可以参考下述情况,德国在与法国没有媾和之前,对英国不断空袭;德国在向俄国发动进攻之前,立即停止了对英国的轰炸。]  在与敌保持接触时,摩托化游击部队与装甲车辆应作为先头部队。它们应控制飞机所发现的目标。一旦飞机侦察到敌部队位于某个地点,摩托化游击部队和装甲车辆就须转向该地并占领所有道路和出口,封锁敌人,不管它向哪个方向运动,必须发现或控制它。   [注: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是,1940年5至6月,德国摩托化部队在法国的行动。]  如果敌人的飞机占优势,为了取得空中行动的自由,就有必要使用机械化程度更高的侦察部队,这种部队能独立地在主力部队先头行进,控制和占领一定的地域,并以高射炮和探照灯进行掩护,以建立保护空战用的基地。这样一种侦察部队实际上是一种流动堡垒。它包括由坦克和在外层的摩托化游击部队和装甲车辆快速反坦克防御保护的强大的高射炮部队系统。  现在通常采用的一种方式是,飞机从已方部队后方越过前线向目标攻击。虽然这无疑将是一种正常方式,但在进攻敌人城市时,应将航空兵基地转向部队正面,更可能是转向部队的侧方,以便与部队分开,采取这种方式时,必须有独立补给和防护能力。
32. 战前的地面侦察  根据上述的飞机侦察情况,地面侦察和空中侦察一样,也必须不间断地实施,这两种侦察是相互依赖的。  上面我论述了摩托化游击部队,对装甲车和坦克谈得很少,下面我扼要地谈谈地面侦察的任务。

《装甲战》富勒,叫你指挥装甲部队,成为陆军之王。(一)

图四 地面侦察的方法  如果摩托化游击部队的运动被敌摩托化部队阻滞,这就必然导致处于摩托化游击部队中央位置的主力部队也将被阻滞。由于双方摩托化部队通常正面交战,为了减轻敌游击部队对中央主力部队的压力,最可靠的方法是用侦察坦克或装甲车(更可能是用装甲车)向敌游击部队后方或翼侧实施攻击。图四说明了此种方法:a表示主力部队,周围配有摩托化游击部队b,c和d表示两支装甲车部队,当a和b向前运动时,d和c也向前运动,但是向外层作两个大圈运动。d清扫了a和b将进入的地区,c围绕b的外层运动,向冲入或突破b的任何敌车辆的后方或翼侧实施攻击。当d到达e地时(此时a和b已到达f地区)又一次在外围进行包围,而c(现已处于d的位置)将再次遂行其绕圈任务,实际上,这种绕圈运动不会象图四所示那样正规,而会在b圈外层直接沿道路实施绕圈运动。  另一种方法是对地形进行侦察。为了正确部署机械化部队,指挥官必须详细了解战斗车辆将通越的地区的地形状况。因此地面侦察不应一般说明地形情况就简单结束,而应分析有关地区的地形条件是否适合各兵种部队运动。应用侦察坦克来遂行此种任务。当d(装甲车)绕圈运动时,侦察坦克向前运动至f地区。装甲车能向侦察坦克提供情况,而侦察坦克在装甲车遭敌坦克攻击时可支援装甲车抗击敌坦克。  由于侦察必须持续进行,夜间也应保持侦察。我不是说应保持不停顿地运动,这是做不到的,因为人和机器必须要休息,但务必与白天发现的敌人保持接触。我已说过,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对敌监视。
33. 作战过程中的侦察  一旦与敌开战,主力部队投入战斗,摩托化游击部队应集中在主力部队翼侧,向敌翼侧和后方攻击。由于在接近敌人机械化部队的情况下,采取这种行动可能是危险的,因此,应由侦察和搜索坦克来遂行主要的侦察任务。摩托车辆和装甲车逐步向外运动,在翼侧监视所有的敌接近路,并及时报告向己方进攻的车辆。  虽然作战中最重要的是,大量汇集有关敌人的情况,但只有能预见到敌人可能采取的作战行动并作好对付其行动的准备,这种情报汇集才有价值。这并不是说,如果敌人可能采取六种作战行动,己方也必须制定六种作战方案;已方可以制定一个包括六种有效对策的作战计划。   [注:1941年11月,英国在利比亚的进攻计划的主要缺点是缺乏灵活性。当时有人曾设想,如果隆美尔将军受到突然袭击,他会后退的。当发生这种情况时,隆美尔并没有这样做,其结果是坎宁安将军的计划破产了,他的一系列行动就乱了套。正如《泰晤士报》驻开罗特约记者1941年11月25日所报道的,“他们没有明确的界限,没有明确的计划,而是大量遭攻击的坦克实施机动、进攻和反攻,总之一片混乱。]  如果不采取上述做法,那么就应选择下述一种做法:或者将部队分编成各个支队,或者保持一支强大的预备队,以便对敌人实施决定性的打击。必须有计划地实施侦察,以便对敌人可能采取的作战行动采取对策,排除敌人不会采取的作战行动,从而使预计的敌人可能采取的作战行动基本上与敌人实际的作战行动相一致。如果不能从地面上侦察敌人的预备队,那么必须对它进行不间断的空中观察。侦察飞机不仅要与指挥部经常保持联系,而且要与摩托化部队和装甲部队保持联系,以使它们根据飞机报告的情报进行战斗。  除了上述各种侦察手段外,不能忽视的是,每个部队都负有侦察、战斗和保卫自己的任务。在机械化战争中,更需要这样做,因为部队通常疏开配置和快速运动。今天,部队的侦察速度较慢,侦察工序繁琐。首先根据任务进行侦察,然后将全部情报报告指挥部,指挥部对情报进行摘要,再下达新的或修改的命令。现在我们必须记住,机械化部队每小时可以前进二十英里,每隔半小时作战情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作战部队等待命令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但它们必须根据计划作战。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这种控制呢?我认为解决的方法是:将所有地图划分成许多方格,每个方格标有号码,如果是坦克用的地图,应标明哪些地方适于坦克运动,哪些地方坦克运动有困难,或不能运动等情况。   [注:采用这种方法的目的不是要保守秘密,而是要加快运动和作战行动的速度。]  制定的计划应有几个选择方案,每个指挥官均应知道这些方案。作战一开始,飞机应立即飞入蓝天。此时,指挥官为了指挥作战要了解哪些主要情况呢?他要了解:其所属各部队的位置、敌部队的位置和实力,己方各部队的作战行动、敌人的作战行动以及己方各部队的状况。还有其它各种情况,但作为举例,上述这些情况也就足够了。然后,给这些情况编代号:地图上每个方格标上号码,每个部队标一个代号,如Ex、Zw等。作战行动的代号是,A表示进攻,B表示扼守,L表示后退,D表示运动等。实力则用文字表达。态势的代号是:E表示良好,F表示一般,G表示不佳。接着将电文从前线传到后方或指挥中心。电文是:“Ex100AEnl01fiftyD98F”或“在100地点的第1营进攻101地点的敌人,其兵力估计为50辆战斗车,正向98地点运动,其态势一般。”  在指挥部,在野外,或在坦克内,指挥官将如摆棋盘那样,设置一个标有方格的地图。图上每个方格有几个小孔。在地图附近放一个盒子,盒内装有涂色的标有号码和字盘的塞子或小钉(如玩王牌游戏所用的那种塞子)。作战一开始,就设立地图板,当电文通过无线电陆续传来时,记录员将根据情报在方格之间来回移动塞子,并改变它们的号码或字母。随作战情况的发展,指挥官以同样的代码修改其计划,并将其代码命令发送到所属部队,或由战地指挥官机断行事。这样,他可通过无线电发出如下命令:“ExEyAEzFxBFyFzD213GxD209”,其内容是:“第一营和第二营进攻敌人,第3营和第4营牵制敌人,第5营和第6营向213地点推进,第7营向209地点开进。”  采用此种方法要掌握两个重要环节:(1)指挥官必须不断掌握情况;(2)其下属部队指挥官须参照总的指导思想机断行事,而不能按解释性命令行事。
34. 从战俘和缴获的文件获取情报  由于当前的情报具有军事价值,以及在机械化作战时代,情报往往可能分成五或六级,因此,从战俘和缴获文件所获取的情报将失去价值。同样,由于密码命令和口头命令优于书面和解释性命令,因此士兵可能对他参加的作战行动或整个作战意图了解甚少。参加战斗的士兵将日益成为机器的一个部分,而军官则成为上级指挥官头脑的一部分。   [注:这就是隆美尔将军指挥系统的基础。]
35. 关于情报的保密问题  情报的价值受战术机动速度的影响。在作战开始之前,显然须绝对保守秘密,如我所说,通过作战初期宽正面、大纵深的兵力配置可部分保守秘密。在徒步步兵作战中,由于运动速度较慢,作战部队可在整个作战过程中保守秘密;而在机械化部队作战中,一旦双方接近而发生战斗,除了预备队、翼侧部队和司令部的调动及补给物资的运输以外,在其它方面,明智、大胆和有信心的指挥官会解除保密,而使用公开的代码通信,代替密码通信。   [注:在1941年利比亚战役中,英军司令部坚持用密码下达命令,但德、意军司令部却不这样做,结果丧失了时间,造成了混乱。]  另一个可利用的有利因素是用内容不真实的代码通信迷惑敌人,使敌惊慌失措。应记住,在未来战争中,计谋和策略将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部队运动速度越快,将军的头脑须更加灵敏。如同实力强大一样,足智多谋也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36. 一般性防护  重新采用装甲和广泛使用摩托车辆日益改变整个战术。装甲可直接防子弹,摩托车辆可使装甲防护机动化,因此进攻行动就有了新的防护手段,这是一种新的更强的防护手段,为使用更有效的战术创造条件。在使用子弹作战时,地形是防护因素。为了免遭子弹射击,步兵之间加大了间隔距离。在机械化战争中,机动装甲的防护作用超过了静止的地形,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运动速度提高了疏开配置的作用。过去攻者必须由运动状态转入停止状态才能战斗,现在如同在海上的舰只那样,行进间就能战斗。  摩托车辆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它可以配装甲,也可不配装甲;如我所说,它可把步兵分成两种,即机械化步兵和摩托化步兵。前者是防护后者的箭,后者是防护前者的盾。  由于机械化给突袭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在地区战争中就没有明确受威胁的前线,因此全面防护和局部防护将日益重要。今天部队不论在何处都是不安全的,它可能遭到远距离以外的飞机的攻击,也可能遭到相当距离以外的摩托车辆和装甲车辆的攻击。在离敌人二、三十英里以内,它还可能遭到敌坦克的攻击,因此,局部防护日益重要,在未来战争中,设置一些警戒哨和步哨是很不够的。  兵营应设在离前线一百英里或更远的后方地区,弹药库、铁路、运输终点站须有对空防护和对装甲车辆、摩托化车辆攻击的防护能力。   [注:在各次利比亚战役中,有许多这方面的战例。]  保障司令部、运输线和炮兵阵地的对空和对地面防护日益重要。同时,在反坦克地区也需有这种防护能力,并需进行隐蔽,不被敌观察。  在进攻作战中,第一个防护问题是,正确选择适合配置武器的地形;第二个问题是,适当配置火炮,使它能支援具有重要作用的任何一个兵种部队;第三个问题是,反坦克武器应配置在有利于击退敌人攻击的地点。第四个问题是,坦克应集中在利于发展进攻的地点。整个进攻作战的组织应包括制定防护计划和设置防护基地(由此基地发起进攻)。  防御中的防护与进攻中的防护基本相同,由于主动权掌握在敌人手中,因此,尽力保持一支强大的预备队是极其重要的。阻挡或迟滞敌人的防御配系应包括反坦克武器,并配有作为预备队的坦克部队,以能及时从敌翼侧或后方反击敌人。   [注:1942年5至6月的利比亚战役中,隆美尔将军巧妙地利用了反坦克武器。在作战中,他率领的坦克常有反坦克火炮的掩护,一旦这些坦克遭敌攻击,就在火炮的掩护下后撤;如果火炮遭到敌攻击,这次坦克就可冲向敌翼侧,袭击敌坦克,以支援己方火炮。因此,两者协同颇为密切。1942年10月,当蒙哥马利将军的部队实施进攻时,情况完全不同,因为隆美尔将军的反坦克武器不是实施机动,而是作固定配置,支援反坦克武器的坦克的机动受地雷场(设有反坦克据点)的限制。在此次战役中,隆美尔的错误在于把固定防护和机动防护混同起来。如果他保持反坦克武器的机动,那么这些反坦克武器会迂回地雷场,从而可保持与坦克的密切协同支援。由于没有这样做,结果其坦克和反坦克武器被各个击破。]  如果防护配系能阻挡敌坦克,应记住,敌人几乎肯定会转向己方翼侧和后方实施攻击,因此,在这些方向也须作好对付敌进攻的准备。


运动中的防护


37. 机动部队  由于在机械化部队作战中,部队翼侧与后方是通常受敌攻击的部位,因此采取一路长径纵队行进会招致麻烦,因为部队翼侧会更加拉长,并会给敌空袭提供有利目标。显然,采用象旅群这样的小型纵队更为合适,如我在前面所指出的,旅群应以梯次队形或成箭头队形,或成方角队形行进,使其战略翼侧后退,一旦旅群受大批敌人攻击,应组织防御,等待其他的旅群前来增援。  当我们讲到防护性警戒时采用摩托化游击部队会明显地改变其原来的任务。它们不是独立活动的单位,而是警戒主力部队的核心。有时要突破敌防御地区和其它障碍物,以便保卫车辆防护圈的机动性和完整无损。


前卫


38. 前卫的兵力和编成  机械化部队的前卫将包括各种车辆,即侦察担克、搜索坦克、进攻坦克、战斗坦克、火炮坦克、架桥车和装甲车。机械化部队还会配属有侦察飞机、摩托化步兵(占领和扼守阵地)。在机械化部队先头行进的是飞机和装甲车,在翼侧行进的是与侧卫和后卫保持联系形成防护圈的摩托化游击部队。  与现时的前卫不同,将来前卫的运动将不是从一个战术性重要目标向另一个战术性重要目标运动,而是在主力部队先头从一个作战地区向另一个作战地区运动。在作战地区中,战术性重要目标如同在一个海域或湖泊中的突出滩头和小岛一样。


39. 前卫指挥官  由于前卫不过是防护圈内的一个强大环节,虽然前卫必须有一名指挥官,但整个防护圈应由一个总指挥官指挥其所属的前卫部队,因为不这样做,分散的独立活动会导致混乱。因此,我认为,有必要设一名防护圈总指挥官指挥四个前卫指挥官以及摩托化游击部队指挥官。总指挥官的位置,根据情况而定,但一般来说,他将跟随直接受敌威胁的警戒部队行进,有时跟前卫部队行进,有时跟其它一个警戒部队行进。


40. 前卫的行动  一旦前卫部队的计划下达,防护圈指挥官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要按地区制订一系列实施机动的计划,并给各兵种部队下达有关任务的规定性指令。指令明确各兵种部队的具体任务。指令内容应包括:一般兵力部署,飞机和装甲车的侦察任务,摩托化游击部队的行动以及前卫的行动。  至于前卫,主要问题将是保持防护圈按所要求的方向运动。可采取下述兵力部署方式:装甲车在先头,其后是侦察和搜索坦克部队的前卫以及战斗和侦察坦克的本队,其后是反坦克联队。如与敌人遭遇,敌人会立即被击退,如果不能击退敌人时,侦察和搜索坦克的前卫牵制敌人,本队的坦克向外运动,派出反坦克联队巩固前卫地区,并建立作战据点。依托此据点,可实行一翼或两翼包围,并由摩托化游击部队在其翼侧进行支援。  如果在前卫翼侧的摩托化游击部队被敌阻挡,前卫应放慢运动速度,并派出部队攻击敌人翼侧或后方。实施攻击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快速包围,避免正面攻击,更要避免实施突击。


41. 后退运动中的前卫  在实施后退时,己方机械化部队的后面会有敌方的机械化部队追击,真正的危险在于被迫转向。因此,当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时,前卫(配有反坦克联队,并得到坦克支援,应采取一种我起名的“漏斗状队形”。   [注:1942年5至6月的利比亚战役中,在卡耳特隆地区作战期间,隆美尔将军就是这样做的。他指挥部队摧毁了敌地雷场后,其坦克部队向前推进,坦克部队后面跟随的反坦克火炮部队分别在两翼对坦克进行掩护。]

《装甲战》富勒,叫你指挥装甲部队,成为陆军之王。(一)

图五 后退运动中的前卫  这就是说,前卫部队应组成两个掩护部队(a和b),分别部署在机械化部队(c)的两侧,处于中央的机械化部队随时能迅速从漏斗队形的顶端跃出,向对其翼侧攻击的敌人,从敌翼侧和后方实施反击。(见图五)


42. 变换队形时的防护  一般来说,实施防护时,变换队形对机械化部队是不适用的。如我所说,机械化部队基本上不需要对其原来队形作扩大或收缩性的变动。扩大或收缩队形适用于防护圈,其目的是减轻主力部队在驻守或运动时的防护任务。离敌人远,防护圈的范围可扩大,接近敌人,防护圈的范围可缩小。警戒部队在主力部队外围的先头行进更有利于防护。


侧卫


43. 侧卫的编成与行动  在地区作战中,侧卫的组成应与前卫相似,因为没有明确的前线界限,随时可指定它担负前卫任务,而且如前卫一样,它是防护圈中一个强大的核心。因此,它的行动与前卫相同,即抗击敌人坚决的进攻,或进攻敌人的翼侧,阻止敌人突入己方部队。  如果在战斗中,机械化部队采取特种队形,并以梯次配置行进,那么其翼侧就会减少受敌攻击的可能性。例如,图六所示,b的正面由a掩护,b又掩护了a的后方,c掩护a和b的右翼,而c的左翼又由a和b掩护,c的正面和后方则可由那些能对敌实施侧击的部队来掩护。  当部队停止前进时,如果可能使其侧翼依托在天然障碍物上——反坦克地区。

《装甲战》富勒,叫你指挥装甲部队,成为陆军之王。(一)

图六 对敌侧翼进攻的掩护


后卫


44. 后卫掩护撤退部队的行动  部队撤退时,其后卫的掩护行动与部队前进时前卫的行动相同,它应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运动。但不能把后卫看做一种特遣部队,因为不论在运动或停止前进时,在前进或后退时,它是整个掩护圈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即当敌人被迫以线形队形通过隘路时,后卫可作为特遣队使用。在此种情况下,不再存在防护圈,而应派出后卫特遣队。  后卫也应采取“漏斗状队形”,其外层配置摩托化游击部队,并尽可能保持与敌接触,以便滞迟其行进。   [注:我们可以看出,1942年5至6月,正是因为隆美尔将军在加扎拉-比尔-哈坎姆地雷场东部的坦克部队后方配置了采取“漏斗形”队形的坦克部队;其坦克部队被迫后退时才免遭大的损失。采用“漏斗状队形”的反坦克部队象两个坚固的障碍物在坦克部队左右两侧掩护了坦克部队的后退。事实上,“漏斗状队形”只是一种特殊的车阵队形。]

《装甲战》富勒,叫你指挥装甲部队,成为陆军之王。(一)

图七 在撤退中后卫的行动  图七显示了一种典型的后卫掩护行动。图1表示掩护行动的第一阶段;图2表示第二阶段。在图1中摩托化游击部队仍在外围活动,但逐渐被敌逼向后退;图2中,摩托化游击部队则以字母a1和a2来表示;b1和b2是后卫的反坦克联队,c1、c2和c3是机动部队。一旦敌人d突入b1和b2之间的地区,c2就能向前推进,抗击敌人,同时c1和c3从敌翼侧和后方实施攻击。如敌人攻击b1,c1就能攻击敌右翼,而c2或其部分兵力就能攻击其左翼。此种特殊队形的奥秘就在于:(1)它能建立一种防御基地,机动部队可依托这种基地对敌攻击;(2)它能诱使敌人暴露其翼侧,有利于己方部队实施反击。


45. 在与敌接触情况下后卫的行动  在机械化部队作战中,主要的一个危险是,由于出现与原计划完全相反的情况而导致溃败,因为对快速运动的战斗车比对慢速运动的徒步步兵更难控制。   [注:这方面的明显战例是,1942年5至6月的第六次利比亚战役中英国部队的运动情况和同年10月至11月第七次利比亚战役中德、意部队的运动情况。]  在中古时代,骑兵的攻击结果通常是,双方必有一方被击毁;然而可利用的通畅的道路是很少的,因为每个骑兵部队一般在其后方直接跟随步兵控制的马车车队。   [注:骑兵比现代人更为聪明。现代战争给我们的启示是,适当组织反坦克联队或机械化车队是完全必要的,在战术上是很有意义的。]  这些车队实际上是机动堡垒,骑兵可依托它进行防御。我认为,它本身不是一种能用于摆脱敌追击的简易方法,而是作为一种机械化部队可借以发起攻击的反坦克基地——是一种利于对坦克防御的地区,或利于反坦克联队占领的地区。采用这种方法,战斗部队就能顺利摆脱战斗,在反坦克防御阵地的掩护下后退,重新补充装备和弹药。  保持一支预备队也很重要,因为没有一支充足的预备队,就很难摆脱战斗。在此种情况下,预备队不应在后退部队(通常是步兵部队)的后方而应在其翼侧,掩护撤退,以便敌人进攻时,能从其翼侧威胁敌人。


46. 迟滞敌人运动的爆破计划和方法  如果对爆破没有预作准备,那么战时通常就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准备。   [注:1940年5至6月,在法国已基本作好了简易爆破的准备,而在1941年6至11月,据报道,俄国人准备炸毁他们撤退时所经过的地区。]  炸毁桥梁无疑会迟滞敌人,但敌人装备有两栖坦克,因此这只能暂时迟滞敌人的运动。滞迟敌人更有效的办法是,设置反坦克警戒哨和在退却的部队后方组织对敌防御。其作用将在下一讲内论述。   [注:1940年6月魏刚将军的计划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但此计划的制订为时已晚,因为法国军队已处于解体状态。]


47. 部队前进时的后卫  部队通过已方领土时,后卫部队可能不起作用,它将编在摩托化游击部队中,并得到其掩护。但进入敌占区时,后卫部队可能须实施攻击,因此,须随时作好立即投入战斗的准备。  当部队推进时,后卫部队规模可扩大,因为须建立有防护的交通区。后卫部队可配有用于保卫野战仓库和护送运输队的部队。此问题将在下一讲中论述。

上一篇新闻

中国制造被称为发达国家“粉碎机”,这是为什么呢?

下一篇新闻

美将向法国售先进航母技术,赚钱、拉拢盟友和遏制对手一举三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