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安倍的遗产:结束通缩,让日本重新融入世界

本文转自作者 | 邢予青

安倍的遗产:结束通缩,让日本重新融入世界

安倍执政期间的财富效应,仅仅让富人获益?日本人在追忆安倍遗产时,一定不会忘记其带领日本走出通缩阴影,重新融入世界的历史。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以被刺身亡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这的确是太突然了。安倍遇刺身亡的消息,不仅震惊了日本,也震惊了世界。印度总理穆迪宣布全国为安倍的去世哀悼一天;美国《时代》杂志推出专刊纪念安倍;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在纽约时代广场的液晶屏幕上打出了悼念安倍的画面。

7月10日是日本国会议员改选的投票日,依然处于震惊和悲伤的日本选民,没有向暴力屈服,他们在这一天把更多的票投给了安倍曾经领导的自民党,让自民党获得了63个议席,远超获得55个议席的目标,为自民党实现安倍未竟的事业--修改和平宪法,扫除了一个重要的制度障碍。

安倍曾经两次担任日本首相。2006年安倍第一次担任首相,此时他年仅52岁,创下了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的纪录。一年后,安倍就以健康为由辞职,毫无建树地黯然下台。但是,辞职后的安倍并未脱离政坛,而是潜心修行,等待时机卷土重来。此间,学习经济学,拜访经济学名师,例如,耶鲁大学的日裔教授滨田,是安倍修行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为日后“安倍经济学”的出台打下了基础。

2012年12月,安倍领导的自民党,通过向选民积极推销以“安倍经济学”为核心的执政纲领,在大选举中击败民主党,重新夺回政权,自此开启了安倍长达7年零8个月的第二次执政。

进入2012年的日本,已经失去了房地产泡沫崩盘后的第一个二十年。日本人曾经敢于对美国说“NO”,为“Japanas Numberone”而自豪的精神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不安的恐慌和信心丧失的末日心态。长达15年的通缩,让日本经济陷入了螺旋式下跌的恶性循环中,而无法自拔。更为不幸的是,一年前日本刚刚遭遇了三重灾难的打击:震级为9的东部大地震,波浪高达40米的海啸,以及超过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福岛核电站爆炸。

此时日本的利率几乎为零,处于传统货币政策失灵的流动性陷阱之中。财政政策则受制于日本超过GDP200%的公共债务,无法发挥刺激经济增长,摆脱通缩阴影的作用。长久以来,经济学理论以研究通货膨胀为己任,经济学家也未曾见过持续通缩十几年的宏观经济现象。因此,经济学教科书中没有任何可以治愈日本通缩的良方。

安倍在获得政权后,不失诺言,大胆地向停滞和持续通缩的日本经济放出了三支箭:(1)货币供应的量化宽松;(2)灵活的财政政策;(3)维持经济长期增长的构造改革。为了顺利实现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安倍撤换了保守的央行行长白川方明,委任原亚行行长黑田东彦担任新的行长。在黑田的领导下,日本央行以2%为通胀目标,通过购买国债,企业债券和股票基金的方式,直接向经济体内注入货币流动性。2013年1月,日本央行持有的国债为89.2万亿日元,大约为全部国债的12.2%;六年之后的2019年1月,央行国债的持有量上升到460.7万亿,是全部国债的一半,成为了日本政府最大的债主。尽管在2020年安倍辞职时,日本的物价水平依然没有达到2%的目标,但是,在安倍执政期间,日本物价指数每年都是正的,这标志着日本彻底走出了通缩的阴影。

更为重要的是,从2012年12月安倍开始执政后,日本经济实现了连续71个月的经济增长,这是二战后,日本经历的第二长的经济增长周期。与此同时,日本低迷多年的股市,也恢复了增长。日经225指数从2012年12月9500点的水平,增长到2019年12月的23800点。股市的恢复,不仅给日本社会带来了财富,也重塑了日本投资者的信心。

一些评论者认为,安倍执政期间股市带来的财富效应,仅仅让富人获益,没有让普通家庭或者低收入家庭获益。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偏见。首先,日本政府对股市的投资收益和股息征收20%的税。从理论上讲,日本股市从9500点到23800点的增长的20%,是属于日本政府的收益。因此,从税收再分配获益的低收入家庭,显然是可以分享日本股市增长的红利。

另外,为了鼓励更多的家庭直接参与股市分享股市增长的红利,安倍政府在2014推出了NISA账户(日本个人储蓄账户)。日本居民可以利用这个账户,每年最多投资120万日元(大约6万人民币),五年之内从这个账户获得的投资收益都是免税的。为了照顾愿意长期投资的微小投资者,2018年安倍政府又引入了小额NISA账户,每年投资上限是40万日元(2万人民币),这个账户的投资收益,可以在20年内享有免税的待遇。

日本人偏爱储蓄,怕风险是出了名的。2015年日本家庭金融资产的中位数是1050万日元,股市的投资仅占金融资产的15%,而利息为零的银行存款则占据了金融资产的60%。日本人过度担心风险的心态,显然不利于他们分享日本股市增长的红利。

安倍政府构造改革的一个重点是,以开放日本市场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日本产品的出口市场,来弥补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日本曾经是发达国家中对农场品保护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米,小麦,牛肉,猪肉和奶制品的国内市场,曾经被日本农民认为是不可对外开放的“圣域”。日本农民曾经是自民党的重要票仓。为了保护不到人口2%的农民的利益,日本自民党政府过去一直不敢在开放农产品市场上越雷池一步,被称为“农民党”。更为有趣的时,安倍领导的自民党在野的时候,把反对TPP作为竞选纲领之一,大张旗鼓地反对开放日本农产品市场,从而赢得了日本农民的选票,从民主党手中夺回了政权。

然而,在美国退出TPP后,安倍政府就扛起了推动TPP-11的大旗,在11个国家间穿梭来往,推动亚太地区自由贸易的发展。开放日本的农产品市场,则变为安倍政府向其他国家表示开放市场诚意的筹码。安倍在开放农产品市场上出尔反尔的态度,成为了反对党攻击的把柄。面对反对党的的攻击,安倍则坦然的说: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舍弃面子而豹变。

2018年3月在安倍政府持续的努力下,太平洋沿岸的11个国家签署了横跨太平洋两岸的自由贸易协定—CPTTP,显示了没有美国,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也会继续的决心。为了给日本产品打开欧洲的市场,安倍政府又以开放农产品市场为交换,在2018年7月与欧盟签订了“日本-欧盟经济伙伴协议”,促成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圈的诞生。这个协议规定,自生效之日起,欧盟对日本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就降为零,对整车征收的10%的关税,将在七年之内逐渐消减为零。

CPTTP和日本-欧盟伙伴协议的签署,不仅推动日本与亚太和欧盟各国的经济一体化,也奠定了日本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领导地位。这两个协议的签署,同时也为日本和美国在2019年10月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奠定了基础。日本以与CPTPP同样的优惠关税,对美国的牛肉,猪肉,小麦等农产品开放市场,以此换取了美国对日本牛肉配额从每年200吨到6.5万吨的增加,以及不对日本汽车增加关税的保证。

安倍政府在向贸易伙伴开放日本农场品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日本的农业,而是鼓励日本农民转变思维,重新认识日本高价农产品的竞争力所在,利用日本农产品高质量的特点,服务海外高端消费者,回避与廉价进口农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例如,日本新泻产的越光米,在中国的零售价高达99元/公斤,是最好的鱼沼产的越光米在日本零售价的3倍;日本产的桃在新加坡可以卖到12新元一个。积极向海外富裕层推销日本农场品的策略非常奏效。2012年日本农产品年出口量为4500亿日元,2018年几乎增加了一倍,达到9068亿日元。日本和牛、清酒、草莓和苹果在2018年的增长都超过了20%。香港是进口日本农产品最多的地方,中国内地紧随其后,美国排在第三。2021年日本农产品出口第一次超过1万亿日元。来自国际市场对日本农产品的需求,已经大大减轻了日本农民对进口廉价农产品的担忧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安倍经济学是他和许多经济学家推崇的,包含货币,财政和结构改革的全面经济政策。当然,没有一个政策是完美的,是可以让人人都获益的。但是,笔者认为,日本人在追忆安倍留下的遗产时,一定不会忘记安倍带领日本走出通缩的阴影,重新融入世界的历史事实。

上一篇新闻

头条诗人 | 郑小琼:域外十四行之法国

下一篇新闻

第二届黑龙江国际大米节开幕,国内外大米齐聚竞逐最强米香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