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嫚儿”到“大力女水手”:她从海上来
2014年7月12日,32岁的宋坤走下了“青岛号”远洋帆船,自此,她收获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国女子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2019年的夏天,她把自己314天的远航经历——《不为彼岸只为海》带到了上海书展,将4万英里中的欢笑和泪水分享给了更多的人。
2014年7月“青岛号”荣誉归来 视频来源:宋坤团队(01:12)
从“小嫚儿”到“大力女水手”
尽管已不是第一次讲述自己如何与大海结缘,宋坤仍觉得这是一切的起点,“青岛是我的家乡,大海就是孩提时代的‘玩伴’,记得很小时候就跟着爸妈一起洗海澡、抓小螃蟹,与海的亲近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对海的渴望”。
宋坤在2019上海书展《不为彼岸只为海》分享会现场讲述自己与大海结缘的故事
24岁那年的暑假打工,原本只是为了以翻译身份找份工作的她,加入了一个帆船俱乐部培训,但短短的2个月后,宋坤就感受到了扬帆起航的吸引力,也开始了职业生涯。她开始参与大量培训,陆陆续续参与国内外小帆船的航海比赛。
因为扎实英语和日语功底,她参与了《离岸赛规则》和《离岸竞赛与休闲航海安全指南》》的官方翻译,在理论学习上打基础。漂亮的样貌和出口成章的能力让她成为了国内首个国内外大型航海赛事的现场主持人。这默默积累下的一切都在引领她前往更远的远方。
2011年,她报名参加被誉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航海赛事”的克利伯环球帆船赛2011-2012跨越大西洋(纽约—英国)的赛段。赛前到英国进行了英国皇家游艇协会(RYA)专业培训,学习到了更多关于洋流、季风、国际交通规则、无线电通讯、自救与他救等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之后,她顺利地完成了一个半月的比赛,同时也做了更大的决心,实现一次环球帆船。
当时亲朋好友以为那只是“小嫚儿”(青岛话“小姑娘”)妄言,但她其实已做足了准备。
“保持干燥和温暖”
2013年9月1日,她带着25公斤的行李登上了70英尺长的“青岛号”,扬帆启航。
“青岛号”从伦敦出发 图 江泳涛
她向一位资深帆船前辈请教了航行秘诀,对方回答的并不是坚持不懈、合作精神之类鼓励、积极的热血话语,而是“保持干燥和温暖”。“我花了一年时间,理解了这句箴言”,宋坤在分享会上恳切地说着,把7个字仔仔细细地念了一遍。
不论是看北京卫视年播放的当年追踪跟拍她远航的《我的航海日记》纪录片还是阅读她的书,就会发现,“浪”真的就是没有约束,任性的“麻烦”。
BTV《我的航海日记》纪录片中宋坤在船上控制室学习的画面 网络视频截图
宋坤擅长掌舵,然而“风暴中掌舵时,一个接一个浪劈头盖脸打过来,我只能扭头躲,两手扶着舵轮,脸湿答答的,连擦一把的工夫也空不出来。海水吹干后一抹脸,全是细细的盐粒……山一样的大浪频繁地打上甲板,值班的船员全都湿得像被水桶浇过一样”。
风浪中飘摇 图 克利伯
睡觉的穿舱底也是一片狼藉,海水从各个细小的缝隙渗进来,舷窗、甲板、头顶绞盘齿轮的边缘,甚至睡袋,“湿得让人心烦意乱,恨得牙根儿都痒痒,可一点招儿也没有”。
11月,帆船行驶到了南大洋,是环球比赛中最凶险的赛段,这里西风咆哮,狂风巨浪在此“作威作福”。宋坤说她在这片疯狂的海域度过了最虐心的生日。“当天我掌舵接近一个小时,体力渐渐不支,心里还想着要和我妈通电话,走神之间,一个巨浪打来,不由分说把船推偏离了航向接近30多度,‘哐当’一声,整个巨大的帆杆挣脱安全绳束缚,从一舷甩到另一舷,我让船过帆了,而且控制主帆的缭绳崩断了”,哪怕她再平静的语气,都无法掩饰那场面的惊心动魄。
风浪里的“青岛号” 视频来源:宋坤团队(00:41)
当然免不了加洛夫船长的一顿骂,拯救了危机后,船长和友善的队友一起为宋坤唱响了生日歌。愧疚、自责、惊喜、兴奋,夹在一起,她也不知道心里有多少种滋味,只记得那时的眼泪稀里哗啦。
回首往事,她说:“大家用这样的善意和理解,互相安慰和扶持,除了体感保持的热度,那些暖在心里的瞬间,成了我前进的动力,也让我再一次明白了‘保持温暖’的意义”。
队友们欢乐时光 图 Brain Carlin
克利伯帆船赛的主题是“挑战自己,改变生活”(Challenge yourself. Change your LIFE),宋坤也真正做到了,她成为了克利伯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值班长,还是个女值班长。从布里斯班到新加坡的路上,她扛起了责任,用更多努力和更严谨的态度,事无巨细地一一确认,赢得了一次次的掌声。克利伯帆船赛创始人罗宾·诺克斯—约翰斯顿爵士评价宋坤,“不仅因为她开朗友善的个性,还因为她认真对待航海的态度,她很快就被认为是200多名船员中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之一”,赛事后半程,她再一次被推举成了值班长,就是最好的证明。
勇敢的女水手
“谁说女子不如男”,用在她身上也是恰如其分。尽管航海长期以来被认为男性占优势的项目,但英国传奇人物艾伦·麦克阿瑟、“欧洲英雄”法国莫德·芬特尼、中国航海史第一位远洋轮女船长孔庆芬等女航海家都打破了偏见,在环球帆船赛结束后,宋坤在英国考取了RYA近岸船长(Yacht Master Coastal)资格,如今正为考取离岸船长(Yacht Master Offshore)不断努力。
在接受澎湃新闻的访问时,宋坤提到了船员们的“海陆相对论”。环球帆船参赛选手们,或多少都有一点想逃避现实。那时的她想逃避离婚后遗症,但其实在船上,每天都在想陆地上的事。“有点儿像围城的感觉,陆地上呆久了,我就想回海上,到了海上劈风斩浪吧,你又想回陆地。不过可贵的是,海陆的经历能给我一段距离,审视在每一边的自己。但不论如何,要活下去的方法是一样的,站起来,迎接困难”。
“青岛号”乘风破浪
宋坤说,十余年的航海经历,让她深刻地体会到,一个真正的户外人,是不会用“征服自然”、“挑战自然”这样的字眼,因为“在浩瀚的海洋面前,我知道了自己是何等微不足道,是多么的沧海一粟。生与死之间的距离,可能只是甲板和海浪之间那仅有的5公分的距离”。
明亮的星
这位女水手是帆船界耀眼的星,她也是浪漫、细腻的人。书里有无数次她仰望星空的美妙经历。中秋节的晚上,她和只参与第一赛段的中国选手段文菲清唱了《明月几时有》,在如霜的夜色中,让月光覆盖着每一寸肌肤;风平浪静的夜晚,她躺在甲板上望天,一灰亮色的长带悬在空中,那是银河。
在船上看到的浪漫夜色 图 潘平
对宋坤而言,环球帆船赛还有一份更深的意义,是她与身患肝癌母亲共同完成的心愿。虽然母亲在她比赛回来后的一年不幸病故,但她写下了远行途中每一寸的思念和见面时的每一幕,“献给我挚爱的母亲,您就像遥远夜空中用微光温暖我的星星”,扉页上的几行字让人看到了她心底最深的爱。
一生一航路 图Brain Carlin
这份爱激励着她不断向前,她帮助成立了青岛首支女子大帆船队,鼓励更多女性加入到帆船队伍;她活跃在各类推广帆船事业、航海节目制作、公益活动上。在“宋坤爱航海”的公众号上,她分享着航海世界里的所思所想,有自己的新书书摘,有航海科普知识,还有对老一辈女航海家的致敬。
《不为彼岸只为海》 宋坤 著,中信出版社,2019年8月
“几百年前,古人用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瓷器、茶叶和丝绸带给了世界。如今,我们面向海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会让世界看到我们中国超越自己、展示自己的能力”,宋坤相信,“帆船就像是一个精巧的载体,让我们能直面大海,感受自由、勇敢还有令人惊叹的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