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 星期五

40年总资产增长2.4万倍!看深圳市属国企如何长成“城之重器”

40年总资产增长2.4万倍!看深圳市属国企如何长成“城之重器”40年总资产增长2.4万倍!看深圳市属国企如何长成“城之重器”

国资国企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深圳国资国企立足“服务大局、服务城市、服务产业、服务民生”定位,积极开展综合改革试验,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有力的贡献。

40年的时间,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奇迹,蝶变为一座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性都市。在特区发展中,深圳国资国企走出了一条体现时代特征、具有深圳特色的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之路。

40年来,高质量增长背后,不仅仅是一连串亮眼数字,更重要的是,作为产业支撑的深圳国资国企始终为民营企业、科技企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深圳国资国企主导的重要产业及基建支撑下,深圳经济蓬勃发展。由此,深圳国资国企成为经济特区实现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缩影。

40年总资产增2.4万倍

深圳市属国企效益居全国前列

一直以来,深圳国资系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两个一以贯之”,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改革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国资国企改革道路”。

目前,深圳市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30家,拥有上市公司30家,全系统就业人员24.5万人。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深圳国资国企呈现出三个鲜明特点。

1979年-2019年,深圳国资国企以年均28.7%的速度实现了总资产增长2.46万倍。2019年,深圳市属国企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上缴税金创“六个历史新高”。在全国37个省级国资监管机构中,市属企业总资产排名第4位,利润总额、净利润、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均排名第2位。

从2004年深圳市国资委成立到2019年底,深圳市属国企总资产从1447亿元增至3.6万亿元增长了23.9倍,突破“三万亿”大关;净资产从677亿元增至1.3万亿元增长了17.7倍,突破“万亿”大关;利润总额从63亿元增至1275亿元增长了19.2倍,突破“千亿”大关。

2020年上半年,深圳国资国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企业经营企稳回升。2020年6月市属国企总资产达到3.82万亿,总资产、净资产分别比年初增长4.8%和2.5%,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3031亿元,同比增长5.1%;利润总额475亿元、净利润351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上缴税金564亿元,增长2.9%。深圳市属国企承担全市重大项目76个,占全市投资总额的近1/3,1—6月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4%。

深圳市国资委主任余钢表示,围绕“服务大局、服务城市、服务产业、服务民生”的功能定位,深圳国资将77.6%的产业布局在以保障城市运行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为主体、以金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当中。

40年来,世界一流企业涌现

深圳国资国企成“城之重器”

8月10日,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公布。积极对标新加坡淡马锡的深控投以1993亿元的营收位列榜单第442位,成为深圳市第8家世界500强企业。

除深控投外,深圳国资国企对标全球,打造了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如深圳地铁集团携手万科集团开展战略性深度合作,代表中国制造首次向海外输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经验;深圳机场集团在全国率先实现海、陆、空联运,“机场服务与设施”满意度位居国内第一;盐田港集团单港吞吐量全球第一,获评“亚洲最佳码头”;深圳燃气集团成为A股销售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城市燃气企业;深创投投资企业数量居国内创投行业第一,年度培育上市企业数量创全球纪录。

40年来,深圳国资国企成为“城之重器”的功能更加彰显。进一步发力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地铁集团开通5号、9号延长线,运营总里程突破300公里。深圳机场国际客运通航城市突破60个,年旅客吞吐量、国际旅客吞吐量分别突破5000万和500万人次,航班放行正常率排名全球大型机场第六位。能源集团助力深圳在全国超大型城市中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全焚烧,与德国欧绿保公司签约共建深圳“无废城市”。巴士集团助力深圳成为全球首个公交全电动化城市。燃气集团保障全市燃气应急储备能力从2天提高到7天。环水集团落实深圳“水污染治理决战年”治理任务,深圳河水质达到近年最优水平。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内,深圳国资国企构建最严密的防控体系。公交地铁高速、水电气、海空港、菜篮子、米袋子等企业春节期间一直处于运转状态。2月26日,直管企业全线复产。3月6日,在建重大项目基本实现全面复工。对外,深圳国资国企构建最有力的保障体系,在城市运行和民生保障方面,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类企业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加大保障力度。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深圳国企推进新兴产业“大整合”

2020年是深圳国资国企新阶段高质量发展“全面攻坚年”。深圳国资委将推进“大整合”再突破,重点打造城市保障、城市建设、金融投资、新兴产业四大板块,加快推进八大类企业整合,做强做大实体经济。

深圳国资在支持民营企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民营企业出现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深圳国资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四个千亿计划当中承担了三个千亿计划,包括征信、发债、基金,覆盖了8.5万家企业,推动国企和民营资本共同发展。数据显示,深圳国资国企累计为55家民营上市公司提供支持,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项目230个,高效运营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

国企民企相融互补、共生发展还有另一重要体现,2018年,一批经营状况良好的深圳制造类上市公司出现股权质押平仓危机。随后,深圳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由深投控旗下公司出手,以股权债权两种方式,用市场化手段帮助一批符合规定的民营企业渡过难关。

近年来,国资入主上市公司渐成主流,2019年占比接近七成,国资入主成为了纾困上市公司的重要渠道。而在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过程中,国资国企则灵活运行了一些市场化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如深投控2018年在深交所发行的10亿元纾困专项公司债券等。

全国率先综改试验

一年来推动39条改革举措落地实施

深圳市属国企参与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编制实施,湾区发展公司成立,同时,大力推进空间格局优化、科创中心建设等8大行动和122个项目,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开放创新中心、科创综合服务中心启动建设。

在支持深圳高科技产业发展上,深圳国资通过空间保障、科技金融、人才服务、场景应用和平台支撑五个方面进行支持。比如,在科技金融方面,构建天使基金孵化、创业投资、融资担保、上市培育、并购重组等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累计为6.7万家科技中小微企业提供1万亿融资支持。同时还设立100亿天使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70亿,投资项目130个。

此外,深圳也正在加大国资国企改革力度。2019年7月,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正式批复《深圳市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深圳成为全国率先开展综改试验的两个城市之一。《方案》明确,制定市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结合城市国资特点和企业实际需求,在企业数量、企业范围、企业层级、持股对象、持股比例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其中,重点推进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和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类企业持股工作,允许上述企业结合实际开展先行先试,放宽有突出贡献的领军人物个人持股比例。

方案发布一年来,深圳全力推动9个方面、39条改革举措、106项具体任务落地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比如,通过重组、整合和新建,搭建了城市特区建工集团、食品物资集团、要素交易集团、智慧城市集团等几大平台。推动6家企业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比例达到82.1%、资产证券化率达到57.1%。完成3家商业类直管企业和78家二级及以下商业类企业经营班子整体市场化选聘,今年又面向全球选聘7家直管企业11名高管人员。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黄良东

上一篇新闻

京投最新消息传出!位置定了!燕郊最大地铁商业群即将开建

下一篇新闻

对话淡马锡:新加坡贡献去年主要投资回报,对中国一直逆势加仓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