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儋州升学“彩门”:寄托百年乡村教育梦!
新华社客户端儋州8月14日电 “只要考上大学,父母、亲戚们就会在进村路上显眼当道的位置搭一个彩门。考得越好彩门就搭的越大越漂亮。”在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水井村,18岁的李绍迅笑着说。李绍迅今年考上了安徽建筑大学,他的父母按照当地传统习俗为他在村口搭起了一座高七八米、宽五六米的升学彩门,以示庆贺祝福。
8月是中国高考成绩揭晓、录取公布的日子,这时候走进儋州市大大小小的村庄,特别是在中和镇、新州镇、木棠镇一带的中北部地区,几乎在每个进村的主干道上都能看到火红耀眼、彩旗招展的升学彩门,多则并排矗立二三十个,少的也有两三个。
彩门一般用竹木或钢管搭成“一梁二柱”的门楼形状,用红布写就楹联挂于其上,还要用灯笼、彩旗等装饰,彰显喜庆吉祥的氛围。
↑儋州市水井村村口的升学彩门。新华社记者 严钰景 摄
据儋州本土文史研究专家谢有造介绍,升学搭彩门是儋州地区特有的文化习俗,起源于明清时期,最初是为了迎接参加皇帝主持的考试载誉归来的读书人,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彩门作为一种隆重的具有仪式感的象征,表达了儋州人民对文化和知识的崇敬,以及对读书人的尊崇。” 儋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刘长健介绍说:“通过彩门的个数就能知道
这个村今年考上了多少大学生,还能从贴挂在彩门上的楹联中了解到考生的姓名和所考上的大学。”。
2018年水井村有42人考上大学,去年也有33人。全村4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大学生。历年高考中不乏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而且还出过两任儋州市高考状元。据统计,近10年的高考录取率保持在72%左右,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975万。
尽管读大学对于儋州农村学子早已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为升学的孩子们搭一座充满荣耀的彩门的百年习俗,延续至今。
“去年我上高二,每次从村口那十多个彩门下穿行,触动都挺大。看着那些熟悉的人名和大学校名,暗暗下决心要考的比他们都好。”水井村今年考上大学的李述唐说。
↑儋州市东成镇洪山村的升学彩门。新华社记者 严钰景 摄
据了解,为了奖励村里学业优秀的学子,2008年由村里的外出干部李思发等3人发起成立了“水井村海棠助学基金会”,以外出干部、离退休老干部捐款的形式筹集资金,对每年考上大学的优秀学子和贫困学子给予资助,圆他们的大学梦。基金会成立至今已累计发放“助学金”近80万元,约400名学生受益。
“我是从村里考出去的,在外发展的每一步都深刻感受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巨大力量,办基金会的目的也是希望良好的学风代代相传,村民们永远崇尚教育、敬畏知识。” 64岁的李思发感慨到。
李思发表示当年的3名发起人中已有一位去世多年,还有一位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自己会一直把基金会主持办下去直到动不了为止。“接力棒要传下去,年轻一代要接替我们把基金会办得更好,鼓励更多的学生考出去。”
如今,基金会成员已从原来的3名发展到120名,增加了外出经商人员和村里的普通村民。更可喜的是,曾经受到过资助的大学生在学成毕业找到工作后,也开始为基金会捐款。“等我大学毕业工作后,也要向基金会捐款帮助村里的其他学生,把这种爱心一直传递下去。”李述唐说。
从2010年开始,水井村委会也开始从集体经济中拿出一部分,和基金会一起向大学生发放助学金,过去8年间已累计资助近100万元。
“我们村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连续四十年给考上大学的学生搭彩门。从村里考出去的大学生,有的成了中科院的博士后,有的成了世界软件专家,有的留学法国、美国、新加坡、日本。”水井村党支部书记李绍番自豪地说。
来源:新华社
记者:严钰景 编辑:亮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