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公元1271年8月25日,一位名叫雅各·德安科纳(Jacob D’Ancona)的意大利犹太商人,沿着后来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海上通道,来到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座海港之城。他在那里度过了充满传奇色彩的半年,并用古意大利文写下了一部厚厚的东方游记。七百多年过去后,一位英国学者在偶然的机会获得了这部手稿,并将其译成英文,取名为《光明之城》。在书的扉页,他写道﹔“在马可·波罗之前,一位意大利犹太商人冒险远航东方,他的目的地是一座中国都市,称作光明之城。”

雅各·德安科纳所抵达的“光明之城”,就是今天的泉州。在过去,它还有另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名字——刺桐城。它是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公元10到14世纪,世界各地的商人、旅行家、传教者纷至沓来,在这里见证“东方第一大港”的繁荣景象,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等等货物,从这里出去,抵达世界各地。

纪录片《重返刺桐城》,历时4年制作,以神秘的雅各·德安科纳撰写的东方游记《光明之城》为引线,全面梳理了从古刺桐城到今天泉州城的历史沿革。虽然“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时代早已远去,但或许从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了解刺桐城,这座曾经的世界大港的繁荣秘密。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纪录片《重返刺桐城》海报

从蛮荒之地到刺桐之城

7000年前,一个古老的族群第一次进入中国东南的沿海地带。他们居住在近海的沙地和小丘上,后世将其称为“闽人”,而福建最早的名称就是“闽”,闽人是福建人的祖先。

到了公元前334年(周显王35年),越王勾践六世孙无疆被楚威王打败,越国瓦解,其王族分散在江南海边,各踞一偶,有的称王,有的称君。其中的一支南奔入闽,他们带去了中原和吴越文化,并与当地七闽土著发生融合,“闽越部落”由此形成。

由于沼泽环绕、丛林叠嶂,闽越部落一直处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直到“永嘉衣冠南渡”, 闽南地区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大增长。东晋将领林禄率领子孙跟随着统治者南移,从山东济南,徙迁至徐州下邳梓桐乡,而后被封为黄门侍郎,奉命出守晋安郡(今福建省福州一带),入闽定居。林禄,被视为林姓开闽始祖,他死后便葬于温陵九龙之岗(即今天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清美村九龙岗)。如今闽南林姓的大部分族谱似乎都可以追溯到这位东晋将领。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林禄,被视为林姓开闽始祖。 视频截图

王审知也是泉州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秦国名将王翦的后代,出生于河南光州固始县。唐朝末年,他和长兄王潮、次兄王审邽带着一支义军路过泉州,因当时的泉州刺史廖彦若横征暴敛,残忍无道,当地百姓恳求他们为其除害。王氏兄弟便顺应民意,占取了泉州城。而后王审知又攻克了福州,唐王朝任命其为威武军节度使,后又封其为琅琊郡王。公元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都闽侯,“开闽王”由此而来。

据说王审知在统治时期,轻徭薄赋,修筑道路,兴办学校,深得民心。如今在泉州承天寺西畔,就有一座始建于五代末的开闽三王祠,后世尊称王氏三兄弟为“开闽三王”,以此纪念他们在闽地所留下的丰功伟业。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开闽三王祠 视频截图

泉州之所以被叫做刺桐城,不得不提留从效和陈洪进两个名字。留从效出自寒门,年轻时为泉州城衙兵,后升任泉州散指挥使。在闽国灭亡前后的福建动乱中,留从效相继夺取泉、漳二州,名义上隶属南唐,实为割据一方。在统治闽南的十余年内,他采取息兵安民、保守疆土的政策,重视文教,积极发展农业,又在泉州整建城港,招徕海外商贾,发展海运。

在扩建泉州城郭的过程中,他和继任者陈洪进遍栽刺桐树,于是泉州便以“刺桐城”闻名于天下,甚至在一些海外的古老文献里也出现了Zayton(刺桐)的名字。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刺桐花 视觉中国 图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留从效和继任者陈洪进在泉州城内遍栽刺桐树,于是泉州便以“刺桐城”闻名。 视频截图

马可·波罗眼中的世界大港

“安史之乱”之后,衰落的唐王朝对陆上丝绸之路逐渐失去了控制,于是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发展起来。到了开闽三王统治期间,泉州已是福建的一座良港,海上贸易发达,北至新罗、东洋,南达印度、三佛齐以及阿拉伯等国。泉州逐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泉州曾以“四湾十六港”著名于世。如今,位于泉州市石狮蚶江石湖西南侧的林銮渡,是至今还在使用的唐代渡口,又叫作通济桥。

林銮渡,以唐代航海家林銮而命名,是其为通勃泥(北婆罗洲)而建的码头。据说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舰队曾停靠在这里。解放后,考古人员还在渡口的淤泥中,发现了郑和船队遗留下的铁锚,重达758.3公斤,现由泉州海上交通博物馆收藏。

古老的码头建于两座天然岩石间,由巨石砌成、全长113.5米,末端向东,呈曲尺状,后在宋元间重修。想来当年番舶靠岸时,各国商贾、水手们就是从这里上岸的。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林銮渡,以唐代航海家林銮而命。 视频截图

为引番舶入港,拓展对外贸易,林銮还在唐开元年间斥巨资,请工匠在沿海造了七座塔,作为引航航标。塔高六丈有余,五层石砌结构。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林銮拥有大船数十艘,航行东达夷州、琉球;南达菲、蒲端、甘棠、渤泥、三佛齐;西南达维力、扶南、占城、交趾一带。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以彩缎、竹编、陶器等换回楠木、象牙、茴香、犀角、樟脑。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古码头仍然可见千年的巨石。 视觉中国 图

崎岖走折的海岸线和支离破碎的水网,虽然为泉州提供了天然良港,但无疑对物流运输造成了困难。于是,为了联通内陆与沿海,“造桥热”在泉州兴起。

泉州的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是世界上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桥梁全长2255米,东起兴安路,上跨安海湾,西至水头街,整座桥上的东、西、中部分别置有五座凉亭,供人休息。凉亭两翼的水中筑有对称方形石塔四座,是为“防波塔”,以减轻潮水对桥的冲击。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安平桥,是世界上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视觉中国 图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桥上的东、西、中部分别置有五座凉亭,供人休息。 视觉中国 图

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的洛阳桥,虽然有一个中原的名字,但它也是泉州著名的跨海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该桥始建于1053年,是由宋代官方主持建造,桥梁全长834米,宽7米,北起蔡襄路,上跨洛阳江水道,西至桥南路。据说,洛阳桥建成后,将港口与内陆之间的物流时间缩短了近10倍。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洛阳桥 视觉中国 图

泉州的海上贸易在宋元时代达到顶峰,港口繁盛的景象不但让意大利人雅各·德安科纳为之惊叹,也让他的同乡马可·波罗称刺桐港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他在游记里写道,“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这个地区风光秀丽,居民崇信佛教,民性和平,喜爱舒适安逸,爱好自由”。

航运的发展更离不开造船业的发达。据说五代时期,福建已能制造长二十丈,载人六七百的远航大船,而泉州是当时福建造船最发达的地方。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泉州当地还有熟悉福船制作工艺的老师傅 视频截图

1987年,考古人员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的“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上载有文物6万至8万件,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专家推测,从出土文物和船体造型来看,它是属于南宋中晚期一艘“福船”类型的古船,其始发港口可以肯定是福建泉州。它从泉州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

在开元寺内的泉州湾古船陈列馆中,陈列着一艘13世纪泉州造的中型远洋货轮,长度为34米、宽11米、型深4米,分为13个水密隔仓,载重量达到200余吨。水密隔仓的技术早在唐代就开始在中国运用,比欧洲提前了一千一百多年。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的古船陈列馆 视频截图

1087年(北宋元祐二年)是泉州海外贸易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因为应泉州知州陈偁的请求,朝廷在泉州设立了市舶司。市舶司就相当于现在的海关,据说当时泉州市舶司的舶税收入占到了全国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以上,带来了大量的财富。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泉州竹街附近的市舶司遗址 视频截图

多元文化共生的自由港湾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到底有多繁盛?仅以进口商品为例,在北宋前期全部品种不超过50种,到了南宋末年则增至300余种。而当时福建大量的陶器、铁器也都运销国外,有史料云“闽陶器、铜铁泛于蕃国,取金贝而返,民甚称便”。

从南海沉船出土的文物中也可以发现,从中国出口最多的就是瓷器。在今天泉州市德化县,还散落着一百八十多处从宋到清的古代窑址,这里曾经是福建沿海地区古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

泉州德化窑一般长20米,由窑头、窑室、窑尾三部分组成,呈长条形,依山坡所建,自下而上。因建在山坡上,火焰抽力大,升温快,同时装烧面积大,产量高。宋元时期,德化窑以烧制青、白瓷为主。明代达到高峰,烧制的白瓷胎、釉浑然一体,光润如白玉,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中国白”等等,是当时中国白瓷的代表。甚至许多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认识,不是从景德镇窑开始的,而是从德化窑开始的。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泉州德化保存完好的古窑——月记窑。 视频截图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德国迈森瓷器博物馆的泉州德化窑白瓷。 视频截图

据说,马可·波罗回欧洲时带走了一些德化瓷,这些瓷器后来被称为“马克·波罗瓷”,现部分珍藏于意大利的博物馆。而德化瓷的制作工艺和烧制配方也随着《马可·波罗游记》传到了欧洲,迅速在西方引发了一场模仿德化白瓷的热潮。

在17世纪的德国,奥古斯特大帝因痴迷德化白瓷,命令炼金术师研烧,这就是后来的德国白瓷,而为了保护瓷器的制作秘方的秘方,奥古斯特大帝下令把制瓷厂搬迁至迈森的艾伯特堡。如今,迈森瓷器厂依然是全世界最佳的瓷器制造厂之一。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1730年,迈森瓷器厂的画师以中国传统图案为原型,创作了一批“洋葱图案”的德国青花瓷。 视频截图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将中国优质的产品和文化带了出去,也涌现出了许多位杰出的航海家。元文宗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年仅20岁的汪大渊首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经澳大利亚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前后历时5年。他将经历记录在《岛夷志略》中,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岛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他也被称为“东方的马可·波罗”。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蟳埔村是距泉州市区10公里的一个小渔村,据说这里的村民是古代阿拉伯人后裔。村中女性保留中亚的遗风,喜欢戴簪花圈,插象牙筷,住蚝壳房。蟳埔也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港口。 视频截图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有一块1975年在泉州东门外的仁风街出土的元代景教四翼天使墓碑石。该墓碑石用泉州当地出产的辉绿岩制成,碑面雕刻这一尊具有敦煌飞天特征的“菩萨”,但手捧莲花十字架在腹际,背后还有两对展开的羽翼。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元代景教四翼天使墓碑石 视频截图

这种特殊的“天使”在泉州景教石刻中很常见,因为宋元时期的泉州既是东西文明的重要交汇点,也是多种外来宗教的传播中心之一。于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许多西方宗教石刻艺术中融入了不少中国佛教及世俗元素。

泉州鲤城区西街的开元寺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在大雄宝殿背后的回廊中央,有两根雕着特殊图案的廊柱,浮雕里的神像不是释伽牟尼,而是印度教里的毗湿奴。佛教与印度教文化在这里共存,并不影响信众们的虔诚。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开元寺双塔。视觉中国 图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开元寺浮雕里的神像不是释伽牟尼,而是印度教里的毗湿奴。 视频截图

而在距离西街不远的涂门街,这里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能看到独一无二的景象:始建于宋代的关帝庙是福建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紧挨着它的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清净寺。清净寺的对面是一座始建于唐代的文庙,而文庙的旁边是一座清代的基督教堂。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涂门街关帝庙 视觉中国 图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清净寺是伊斯兰教礼拜堂。 视觉中国 图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始建于唐代的文庙 视频截图

跟着纪录片《重返刺桐城》,认识这座中世纪东方大港

清代的基督教堂 视频截图

据说泉州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6000多座庙宇,供奉着500多种神灵。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交流是相互的,不光是有人走出去,自世界各地的番舶也将不同文化带到这片土壤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徐颖

校对:张亮亮

上一篇新闻

每周奇趣掠影 | 全球各地年味渐浓,迪拜世博会迎来中国国家馆日

下一篇新闻

12.18赛事:澳超还是澳甲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