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6日 星期三

新加坡炉内人的潘家村

新加坡炉内人的潘家村

汤申路上段曾有个潘家村,是福建南安炉内潘姓族人南来安家时聚居的村落,也是华南乡村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社会结构,被移植到新加坡乡村地区的典范。

汤申路上段的罗弄汉达兰已从地图消失,但那里的兴利芭(又名潘家村)一直是学者研究福建南安炉内潘姓族人南来安家时,如何把祖籍地聚落结构移植到新加坡早期乡村的典范。

这个建于1914年的本地南安人聚落,顶峰时期有百来户家庭,村民人数约千人,绝大部分是炉内潘,故称潘家村。村子在1981年受新发展规划影响,最后一户人家于1994年搬走后,潘家村从此走入历史。

南安地区的村镇,经常以同一姓氏族人聚居组成村落。早期南安人移居我国时,也把这种聚落文化带到本地,潘家村只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其他包括傅孙潴、傅维扁在甘榜菜市所建立的聚落,发展义顺港脚的李玉麟、李玉荣,以及推动乌鲁实里达柑仔园发展的李瑞金、李瑞文等。随着城市化发展,这些聚落已无迹可循。

源自炉内的潘姓族人,19世纪末到我国谋生时,最早聚居在汤申路七英里的牛担湾(靠近贝雅士)。1904年时因英殖民地政府扩建贝雅士蓄水池,族人只好暂时搬到杨厝港11英里的大伯公口,十年后又因卖地而迁移,这才搬到兴利芭。

1914年,潘姓族人在潘春膑、潘南山父子带领下,在兴利芭内重建潘家村与横山庙,并以祖庙为聚落核心,组成一个把地缘(炉内)、血缘(潘氏)和业缘(农耕)相结合的家族社会。

潘家村虽不复存在,留下的史料相对完整。本地文史工作者林源福说,南洋大学历史系学生于1969年至1971年之间,首次对潘家村展开田野调查,并留下《传统延伸,落地不生根——兴利芭潘家族历史调查报告初稿》。

1987年,义顺区基层组织联合口述历史馆和国家档案馆,展开另一项社区历史计划,出版义顺社区发展史图片集和论文集。到了1991年,潘家村消失在际,本地文史工作者林孝胜再编写出版《潘家村史》,比较完整的留下一部早期乡村史。

林孝胜在《潘家村史》中指出,潘家村让大家具体看到华南乡村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社会结构,被移植到新加坡乡村地区。但在新加坡的不同政治、经济及社会条件下,家乡社会结构随时空变更而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环境。

他指出:“潘家村的族权族规,以及传统职业都起了变化,但是族产和祖神却保留下来。潘姓族人最高权力机构横山庙理事会在现代社会中放弃传统族权,而以谋族人福利,以及管理庙产为首要任务,使象征族人香火延续的横山庙继续成为族人连系和祭祀活动的中心。”


新加坡炉内人的潘家村


横山庙是本地南安炉内潘氏族人的信仰核心

横山庙——潘氏族人信仰核心

潘家村消失20年后,潘氏族人散居全岛各处,但是迁到义顺A工业园的横山庙依然是他们的信仰中心,是维系族人的感情纽带。每年一到横山庙主神潘府大人的神诞,昔日村民便回到庙里祭祀一番。

横山庙名称之由来,是因为炉内祖庙建在乐峰乡一座走势向横的山上。横山庙供奉着潘氏族人的杰出人物,曾在明代中晚期担任过兵部、刑部和工部尚书的潘季驯。这位潘府大人因治水有功,被族人尊为祖神。

福建各地的潘氏奉潘源(或称潘源节、潘节,字执中)为入闽始祖。据福建各地的《潘氏族谱》记载,潘源乃河南光州固始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应召为府兵校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乱。炉内潘的开基祖是生于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年)的潘佛惠。

《注:文字图片来源自网络》

上一篇新闻

中国首日0奖牌!游泳世界杯新加坡赛中国军团遇冷 最佳仅两项第5

下一篇新闻

韩国一名八旬女性接种第二剂辉瑞疫苗后死亡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