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20日 星期一

伊朗掠影(上篇)

【前言】近期美伊矛盾加深,伊朗当局反美情绪高涨,在美国加强制裁的情况下,伊朗货币贬值几近废纸。本人去年底去伊朗旅行了一次,回来写了一篇游记,年初初发表在新浪微博头条文章上。现将其原文照搬,分上、下两篇在此重发,趣文逸事聊搏一阅。

伊朗掠影(上篇)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国旗,1980年采用。旗地由上中下排列的绿、白、红三个相等平行的长方形构成;中间白色长方形的上下边用阿拉伯文白色字体各书写“真主伟大”字样11次;白色旗地中心为红色国徽,由四弯新月、一把宝剑和一册经书组成。【百度百科】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称伊朗,十六世纪之前很长一段历史时间称波斯,位于西亚,为中东国家,其中北部紧靠里海、南濒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 ,素有欧亚东西走廊之称。

现在国人去伊朗非常方便。该国对中国完全免签,而且是电子签,护照上不留痕迹,不影响日后去美、加等国。 上月底,我参团到朗旅游,走了半个伊朗,留下一些雪泥鸿爪浮光掠影的感触,现今象脑海中的电影镜头一样,粗粗将印象较深的镜头过滤一遍,回味这个神秘面纱笼罩下的波斯古国。

伊朗掠影(上篇)

▲马汉航空老旧空客机上的空姐在服务

从广州搭乘伊朗马汉航空公司A340一600空客,被称作"法国棍″(面包)的世界最长飞机,据说是航龄20多年的旧机翻新的,很多座椅调节开关坏了,难以前后调控仰角。整个航程中,机上没有手机充电插孔,且所有的液晶显示屏和音响设备无一开机,这在国际航班上也够奇葩了(中国民航几十架此款机型,因经济性能差,最后一架也在几年前退役了)。机上食品和饮料均档次偏低,空乘服务员男女参半,包头巾的空姐没给人惊羡感,且服务质量也比中国空姐差一截。总而言之,第一印象似乎回到国内改开早期。幸好10个钟头后飞机平稳降落在伊朗首都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飞机降落前,来自世界各地的女性旅客会纷纷用头巾遮住秀发,怀着或新奇或无奈的心情步下飞机。

马汉航空是伊朗最大的私人航空公司,美国财政部2011年已因马汉航空跟伊斯兰革命卫队关系匪浅,对这家企业祭出制裁,致使该公司因缺少零件,在飞行营运上碰到相当大的难题。近日,美国司法部控告印尼企业违反对伊朗的出口管制,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全新或翻修飞机零件,透过新加坡、香港及泰国转运,非法供应给被列入黑名单的伊朗马汉航空以牟取暴利。伊朗航空业一片愁云惨雾。

伊朗掠影(上篇)

▲11月份伊朗民众抗议示威浪潮一景

就在我此行前半个月,2019年11月15日,伊朗行各地开始爆发一连串抗议游行,导火索是政府宣布提高油价50% ,这消息为我这次旅行罩上阴影。然而出了德黑兰机场,街上平静祥和,没有丝毫动乱迹象。原来政府迅速出动革命卫队镇压,並切断全国互联网,使各地示威群众无法联络,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政府运动很快平息。如果没有亲身来过,你永远不了解什么是真相。

伊朗掠影(上篇)

▲德黑兰旧城区街道两旁都是这样破旧低矮商店

伊朗掠影(上篇)

▲街上挤满低档的小车,杂乱穿插,常常堵车。

伊朗掠影(上篇)

▲单薄得象铁皮盒子的公交车,车架还是几十年前进口的德國"奔驰″。

伊朗掠影(上篇)

▲ 垃圾筒常有人翻捡杂物

我们的"沃尔沃”(VOLVO)旅行大巴是一部车龄超长的翻新车。大巴掠过伊朗首都德黑兰街头,从车窗望去,街景破旧杂乱一如印度。马路上行驶的公共汽车象是车架蒙上一层薄铁皮的火柴盒,一问导游才知,原来还是德国奔驰名牌,不过是几十年前的老车翻新蒙皮的。街上小汽车很多,都是低档小型车,从后面望过去一个款样,颜色不同而已。仔细辨认,大多是法国、日本、韩国车,不知是二手车还是合资生产车,几乎看不到一辆中档以上的车,那怕只是丰田卡罗那也难得一见。更看不到一部美国车,大概与伊美几十年来的交恶无进口配件有关。欣慰的是,我们倒几次看到中国奇瑞小车,还在闹市看到过奇瑞经销店。据悉奇瑞在伊朗设厂,还是该国最大的外商合资企业,品牌保有量占该国汽车市场的5%左右。闹得沸沸扬扬的华为品牌手机,据说和三星不分伯仲,加起来占这里安卓手机销量八成以上,但民间美誉度能否赶上苹果,不得而知。网上有文章指出: 工业产品在伊朗人心中地位排列大致如下:德国产品>日本产品>美国产品>中国产品>伊朗产品一一可能华为手机是例外。街上市民衣着普遍一般,女性大多一袭蒙面黑袍,看不出年龄美丑。还看到有人在翻捡垃圾箱。下车后,空气弥漫着浓浓的废气味,尤其在不易散开的停车场,几乎要把人呛暈。近日有消息,鉴于污染严重,德黑兰省省长宣布,除继续执行货车单双号限行规定外,首都大部分地区学校放假三天。伊朗这个石油大国,炼制的成品油质量之差令人惊讶。当然,这与OPEC(欧佩克)中有些中东国家出产的原油含硫量高,品质是世界三大石油组织中最差的也有关系。

伊朗掠影(上篇)

▲我们乘座的这辆看不懂车牌的旅游大巴

伊朗掠影(上篇)

▲我们下车后第一个飞奔到我们面前的乞讨小男孩,后面还跟随一群年龄相仿小孩。

我们大半行程都是乘坐上面那辆大巴展开。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整个行程下来,没看见有几个旅行团。我们大巴所到之处,人们都向我们招手欢呼。伊朗人的热情是它的历史传统,见到外国人尤其是东亚面孔的亚洲人特别热情,让我们有点受宠若惊,顿生一股我们闭关守国的年代看到洋人一般稀罕的情愫。由于来伊朗的外国游客少,我们每次在景点下车,都有一群衣衫褴褛的小孩冲上来向我们乞讨(上图是跑得最快的较斯文的一个儿童)。有一个团友于心不忍,拿出十元毛币悄悄地给了一个"乞儿″,谁知旋即有一群小孩围上来不让他走,其中有个女童还表演式哭出声来,这个团友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费力突围而出,狼狽极了。

伊朗掠影(上篇)

▲车窗外几百公里驶过几乎都是戈壁荒原

伊朗国土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和我国新疆差不多大,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国家,海拔一般在千米以上,中部是盆地,常年少雨,形成许多荒凉的沙漠和戈壁,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

我们沿着高速公路,从北部德黑兰到南部旅游城市设拉子,全程500余公里,纵穿中部大半个伊朗,公路两旁赤地千里全是上图景色,几乎看不到人烟,视线单调乏味之极。唯一的一点生机是树捎上一种黑色的鸟一一不受中国人待见的乌鸦。可恨的是,贫瘠之地偏偏不是伊朗产油区,这国的"黑黄金″集中在北部和西部,尤其以西南部与伊拉克接壤的胡塞斯坦省卡伦河流域最丰富,而农业则是集中在北部里海和南部波斯湾沿岸平原地区。一向认为伊朗南部千余公里的波斯湾沿岸丰产石油,是固有思维误导。

伊朗掠影(上篇)伊朗掠影(上篇)

▲随处可见的伊朗美女(下图根据网网络)

伊朗掠影(上篇)

▲公园里写生的伊朗俊男

伊朗掠影(上篇)

▲去年评出的 "世界最美女孩″Mahdis

伊朗掠影(上篇)

▲Mahdis与她帅哥父亲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现时人口八千多万,古称波斯,自古就是欧亚陆路交通要冲,历史上多次受到外族入侵,因而是西亚中民族成分较复杂的国家,混杂有阿塞拜疆(突契)人、阿拉伯人、土库曼人、亚美尼亚人等,但伊朗人主体属于雅利安人的一支。在历史上他们和印度雅利安人属于一个共同体。雅利安本意为“高尚的人”或“贵族”,最初大概是部落首领的称号。公元前3000年,由南俄罗斯草原迁入伊朗东部地区,组成部落联盟。公元前2500年以后,共同体解体。一些部落侵入印度,称印度雅利安人。

伊朗普遍五官鲜明,鼻梁高挺,长相精致,是“盛产”俊男美女最多的国度。但奇怪的是,我们在街上不时看到鼻子包着医用胶布的男女。原来,伊朗恐怕是全世界最钟情于鼻子美容的国家了。尽管他们长着令东方人艳羡的高耸鼻骨,深凹的眼眶,但是这些波斯人似乎对此并不满意。如今,时髦的伊朗人热衷的不是于把鼻子垫高,而是把它削低缩小。他们认为好莱坞影星那种精致小巧的鼻子更有魅力。大多数伊朗人都认为,鼻子是否美观对外貌影响很大。如果鼻子完美,那么在与异性接触时会显得更加自信。所以平均每年有20万伊朗人(绝大部分是女性,因为女性包头,露出五官中鼻子最显眼)会削矮削瘦鼻梁,每例花费2000一4000美金,约普通人半年工资。许多穷人为炫富,即使花不起这笔整容费,上街也要用纱布包鼻子,一如国内有些大妈上菜场提假名牌包包的心态一一伊朗人的骚操作简直让人看不懂。

上面最后两张图引自网上,据说是去年评出的来自伊朗的世界最美小女孩。

这位跌落凡间的小仙女名叫Mahdis Mohammadi,来自伊朗的乌尔米耶城市,她完全吸收了爸爸妈妈的波斯基因。看Mahdis和爸爸的合影后,也明白了Mahdis为什么会长的那么美了,因为爸爸也是个帅哥啊。

伊朗掠影(上篇)伊朗掠影(上篇)

▲上两图为我们旅行团团友与伊朗大学生合影。

伊朗人的热情真不一般,尤其见到外国人都会主动打招呼,见到亚洲人都会用简单日语韩语或汉语主动问好。伊朗的年轻美女见到外国人,往往双眸顾盼生辉,甚至还会主动抛出挑逗的媚眼。这时游客若提出与她们合影,她们都会欢欣雀跃过来配合,一路上我还未见过拒绝的。导游说,你若理解为她们轻浮或淫荡,那就错了一一她们在公众场合真正交往异性朋友,受囿于伊斯兰严苛的教法,不敢逾矩,还是相当保守的,但关门闭户,立马脱去袍罩,放浪形骸。据说在宗教帷幕之后,现时伊朗的年轻人对性持相当开放的态度,或许与波斯文化甚至他们的食物构成(牛羊肉)有关,这也解释了穆斯林社会为何有畸高的人口增长率。波斯美女在国内鲜见有嫁给异教徒的,但网文上看到迪拜的娼妓多是伊朗美女,她们赚钱挺可观的一一这或许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至于盛传的一夫多妻制,确实有伊斯兰教法可依,但在伊朗真正实行的男人並不多,据说只占人口百分之几。一是贫穷限制了人们的想像力,谋生艰难,男人有时自身难保;二是娶第二妻以上必经大妻同意,並要付出一定的补偿,简单来说,丈夫给妻子们买任何礼物,都要一视同仁,否则可告上法庭,不胜烦恼。据说两伊战争后产生大量寡妇(一说光德黑兰就有20万),当时政府曾出台类似包二奶之类的临时婚姻法规,允许男人变相租妻来养活这些为国捐的军人遗孀。这一法律流通至今,男人被允许在正式婚姻之外,可以和其他的非处女实行短则几小时长则数年的契约婚姻,也叫临时婚姻。我不明白这和卖淫嫖娼有何实质区分一一而卖淫嫖娼是伊斯兰法律绝对禁止並要严惩的。

伊朗掠影(上篇)伊朗掠影(上篇)伊朗掠影(上篇)

▲以上几图为德黑兰闹市区纪念两伊战争中阵亡将士碑位和宣传栏。

在伊朗各地街头,不时看到这些印有人像的墓碑式的纪念碑,开始不知何解,后来才知道源自1980年始的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起因纷繁复杂,首条原因是边界纠纷:两伊边界长1200多公里,历史上两国为了边界问题大打出手。其次是种族和宗教问题。伊朗是波斯人,伊拉克是阿拉伯人,历史上两个民族冲突无数。在中东地区,虽然他们都信奉同一个宗教伊斯兰教,但伊朗的伊斯兰教徒以什叶派为主,伊拉克虽然什叶派穆斯林占多数,但掌握国家政权的是逊尼派。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其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什叶派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号召伊拉克民众推翻萨达姆的政权。伊拉克南部确实爆发了一些反政府骚乱。其他阿拉伯国家也害怕伊朗,所以暗中支持武器精良的伊拉克,促使萨达姆入侵伊朗。双方大打八年,战死逾百万,损失5400亿美元财富。直到1988年8月20日双方才在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下正式停火。在战争期间,装备劣势的伊朗军队死伤远超伊拉克,用精神洗脑弥补不足。伊拉克军队惊讶的发现,高呼真主伟大倒在他们阵地前的无数伊朗年轻官兵,他们身上有两件东西:第一是霍梅尼的照片,第二是一把塑料钥匙一一带着钥匙战死,就可以直接进入天堂,享受美酒和美女。

原来以上这些像碑就是伊朗各地纪念两伊战争的战殁者。

伊朗掠影(上篇)

▲我们就餐的美轮美奂波斯-伊斯兰风格餐厅

伊朗掠影(上篇)

▲餐厅空堂堂,平民在大排档。

伊朗掠影(上篇)

▲这就是"烤爸爸″,羊肉串旁是烤黑的味道怪异难以下咽的西红柿,也不知为何要将它烤黑。

伊朗掠影(上篇)

▲我们就餐的餐厅里,旁边一对吸水烟的青年男女。据说专门的水烟店里往往座无虚席。

连说三次,伊朗无美食!我们旅行团被当作贵客,所进饭店都富丽堂皇,甚至被满屋伊斯兰装饰亮瞎眼,极少有本地人进来。所吃的食品都是被本地叫做"Kebab"(中国人叫烤爸爸)的快餐类食物。而“烤爸爸”的主流吃法,是用羊肉肉糜(不怀好意揣测是整肉切下的边角料搅碎而成,块状羊肉在当地是较贵的)捏成小饼状穿成一串串烤得焦黄,加上一大盘白米饭,上面撒一撮染黄的番红花饭,再加两个烤得焦黑难吃的西红柿,半个柠檬+几根烤薯条,再配上馕(大饼)作主食,这就是走遍伊朗都有的烤爸爸了。烤羊肉糜的味道吃过一次不想再吃第二次。当然也可换成烤鸡脯肉,肉质干硬,不符合大部分中国人的口味。我们有团友干脆吃自带即食面,带走"烤爸爸"去喂外面的流浪猫。

伊朗的餐厅,经常会碰到很奇特的场景一一抽水烟。一支烟架下端连着一个软管,软管再连着烟嘴。烟草由烟草叶、干水果肉和蜂蜜等製成。抽水烟是伊朗人一項很重要的消遣和社交方式,德黑兰除了水烟店和影院,几乎找不到任何娱乐的场所。按伊朗規矩女人是不能在公共場合抽烟的,但我却看到很多時髦的姑娘在餐厅吞云吐雾一一也许她们並不都是真的喜欢抽烟,是想在這個保守的社会显示自己的存在而已罢。

伊朗掠影(上篇)

▲正宗波斯猫,伊朗街头也难得一见(网络图)

伊朗掠影(上篇)

▲公共场所尤其是景点常见被游客喂养的流浪猫

伊朗掠影(上篇)

▲会爬树的流浪猫,此猫毛长明显有波斯猫血统。

在伊朗公共场所很少见到有人牵狗溜达,或许与民众生活水平低下有关。但凡游客所至的参观场所,都见到成群的流浪猫,嬉戏打闹,还"表演″爬树斗殴,十分吸晴。爱心满满的女团友们,常拿出餐店吃剩的"烤爸爸"或零食喂猫,成为旅途一景。虽说是流浪猫,以国内眼光看也不差,大概多少有些波斯猫的杂交基因。我问过地陪导游,一只正宗的波斯猫仔,在伊朗要卖三百美金,加上办各种手续,带回国內起码四、五百美金一一比国内价还是便宜多了。

据介绍,波斯猫长毛短耳塌鼻阔脸,毛色多种,有点类似咖啡猫。 可惜我在伊朗旅途中未见过一只正宗的波斯猫,大概养在深闺不示人。

伊朗掠影(上篇)

▲闻名世界的波斯地毯,用料和工艺繁多,制作复杂。这是巴列维王宫的大地毯,价值千金,绣入世界上百余位名人。其中能找出我国毛伟人吗?

伊朗掠影(上篇)

▲古都伊斯法罕的街上,除了地毯店几乎看不到时装店。代替时装店的是无处不在的贩卖黑袍的摊档,乍看被这些站立的人偶吓一大跳。

伊朗掠影(上篇)

▲我们买的藏红花,价格便宜质量杠杠的!

伊朗掠影(上篇)

▲藏红花取自这些粉红色小花的花蕊

伊朗掠影(上篇)

▲旅行团地陪毛先生的妻儿在藏红花种植地里。他们都是我国新疆回族人,现已成为波斯通。

波斯地毯的闻名并不是商业炒作或偶然,名闻遐尔的《一千零一夜》里波斯飞毯故事,也绝非"凭空″杜撰。事实上,伊朗的地毯是继石油之后第二大出口产业。在每一张图案精美,色彩绚丽的小地毯背后,都需要数名熟练工人,耗费多时才能编制完成。上乘的波斯毯通常融合了羊毛、棉、真丝、金丝和银丝等多种珍贵材料。在染料上,使用的是纯天然染料,如靛青、姜黄、橡子壳、石榴皮、葡萄叶等植物或矿物。这些染料能够抵御时间的侵蚀,历久而弥新,所以,在世界各大市场和拍卖会上,越是古老或面积越大的波斯地毯,价格就越是高昂。

据悉世界最大的地毯面积5627平方英尺,重35吨,价值600万美金,是伊朗1200名匠工耗时三年织就,如今平铺在阿联酋著名的谢赫扎伊德清真寺的主祈祷殿大厅内。当时动用了两架运输机由伊朗运往阿布扎比。

伊朗是藏红花最早出现的国家之一。由于自然选择的原因,世界上的动植物都最早出现在最适宜其生长的地区,就如茶叶的始祖在中国云南澜沧江一带的横断山脉,当地的普洱茶是保留茶基因有机物最丰富的例子一样。所以,伊朗的藏红花是世界上质量最好产量最高的藏红花。藏红花或番红花只是中国人叫法,很多中国人自然以为藏红花(英文名:Safran)是产自西藏,其实不然,世界九成以上的藏红花产自伊朗,西藏产量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藏红花最早是从西藏流入内地,所以我们习惯性地认为西藏就是藏红花的原产地。查实,现在中国的藏红花最大产地在浙江。上图是我花20美金买的5克铁盒装,回家试用,质量真没说的,比以前在西藏买的好多了。

伊朗掠影(上篇)

▲伊朗最大面额的法定纸钞(十万),别看印制如此精美,也就买一公斤多点的土豆。

伊朗的货币叫里亚尔。上图是伊朗发行的面值最大的法定纸币10万里亚尔,仅相当5元多人民币。由于近年通货膨胀太快,伊朗高层想了个办法,同意主要国有银行发行“定额支票”。支票按印钞技术制作,分20万、50万、1百万、2百万、5百万五种面额。其中,20万、50万和100万面额的“定额支票”无需别的任何手续,可以和纸钞一样使用,等于变相发行了更大面额的纸钞。三年多前,里亚尔对美元汇率约是35000:1,但美国去年退出伊核协议,并对伊朗重新施加更严厉制裁后,里亚尔对美元实际汇率(非官方价)剧贬,最低贬至180000:1,引爆挤兑潮。为应对汇率危机,伊朗内阁批准一项法案,将国家货币重新命名为「托曼」,并把面额消去4个零。但民众在以托曼为单位交易时,只会自动将金额删去一个零,这一点常让外籍访客感到困扰。

伊朗从2012年开始受到严格的金融制裁,全境无法使用境外电子交易,所有消费仰赖本地货币里亚尔,人民币还没有强大到成为这里的通用货币。伊朗社会美金稀缺,是民众争要的首选货币,但市面购买商品一般不允许外币流通。私底下黑市兑换猖獗,贩子们公开聚集在银行门外招徠,很方便用美金或欧元兑换本地货币,人民币有时也受。现时比价是1美金兑120000比亚尔左右。游客如不熟悉黑市行情很容易上当,只兑换到一半,即使这样还比官价高一截,官价是1比43000上下。

最近,伊朗总统鲁哈尼在印尼举行的伊斯兰会议上提出,在穆斯林国家之间建立专门的银行和金融体系,避开美国制裁,创建一种加密货币进行贸易,仅得到东道国响应。挑战一种建立在超级国家信用基础上的国际流通货币,逃避铸币稅,谈何容易,否则这世上也没有穷国了。

伊朗掠影(上篇)

▲便宜到难以置信的伊朗主食一一馕(饼),1美元可买到11~12张。我买下的这张饼。

伊朗的主食是饭粒细长的米饭和馕饼。之所以我叫馕饼,是因为它厚薄介乎于我们印象中的馕和饼之间。伊朗各地街头,密布这种烤馕店。该国人民生活水平低,为保障穷人的基本生存,国家施以补贴,街坊就近买来当主食。那天我们行走德黑兰街头,闻到饼香,恰好肚子有点饿,于是在这家饼店驻足观看,拿出一元美金(钱包里无本地货币)比划着要买一张饼。店员端祥美金,并和另一个店员商量一下,同意成交。结果是: 他递给我们这张饼,并找还一张十万里拉尔的本地货币。粗算一下,一美元当时能买11一12张这样的饼,折合人民币每张饼6角多。

回到旅游大巴,和七、八个团友趁热分享了这张饼,它大概有两斤重,又香又脆,比餐厅又冷又薄的饼好吃多了。

伊朗掠影(上篇)

▲这是街头一辆普通出租车,能看懂它的车牌号码吗?

(下篇续)

上一篇新闻

「青花的故事」特展将于保利艺术博物馆5月盛大启幕

下一篇新闻

“奔跑”的豪华酒店,全球最壕的六大火车旅宿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