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97年香港回归前,英国155年间派了28位“港督”,一个比一个可恨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这首刻在国人血液里的歌曲,每每传唱起来,内心依旧抑制不住地激动澎湃,引发强烈共鸣

97年香港回归前,英国155年间派了28位“港督”,一个比一个可恨

2022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5周年庆典日。1997-2022年,回归祖国25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自从1997年香港回归后,“港督”这个职位和词汇都一起被埋葬到历史的洪流之中,现在甚少被人提起。其实,香港在被英国殖民的155年间,一共经历了28任“港督”。

璞鼎查,第一任“港督”

这个人是职业军人,他从1803年起,在印度从事殖民侵略将近四十年。

1843年4月5日,维多利亚女王签署《香港宪章》,正式宣布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设立香港“总督”,委派璞鼎查为首任香港“总督”兼驻港英军统帅。

6月25日,璞鼎查宣誓就职,并依次宣布成立行政局、定例局,不过定例局最初连他自己在内就只有四名官员。

97年香港回归前,英国155年间派了28位“港督”,一个比一个可恨

璞鼎查同时还定立最高法院,为香港三权分立定下了初形。立法、行政、司法全部都是璞鼎查的人,理论上轻松管制才是最圆滑的做法。可是,璞鼎查身上有着典型的军人特点,完全按照条条框框办事,所以得罪了不少人。

他最先得罪的是英军,由于香港的湿热天气和蚊虫,不少军人得了黄热病,并且死亡率很高,他们将此归咎于璞鼎查管理不当。

得罪的另外一群人就是商人,他们不满璞鼎查严守《南京条约》,只准在五个通商口岸进行交易,加上当时香港治安问题频发,营商环境混乱,这种情况令商人们极为痛恨。

就这样,在一片反对声中,1844年5月,璞鼎查被迫离职。

戴维斯,第二任“港督”

此人18岁就到了广州,可以算得上是一位“中国通”,自己还改了一个叫“德庇时”的中文名字。

他曾经在东印度公司任职,1816年作为英国使团随员去过北京。1844年5月7日,抵达香港,次日宣布就任“总督”兼英驻华公使。

戴维斯任职期间,改组了香港警察机构,规定了通用货币以及相互比值,发布了征收捐税等多种条例。

97年香港回归前,英国155年间派了28位“港督”,一个比一个可恨

1847年4月,他借口有几名英国人在佛山被群众驱赶,而派兵舰突然袭击广州,提出借租广州地方,允许英人进入广州等7项要求。两广总督耆英怕人民反对,只有进入广州这一项暂时拖延,其余各项全部同意。

5月15日-17日,戴维斯派人在广州丈量土地,插旗标界,遭到广州人民的强烈反对和游行示威,最终暂停建立租界。

1848年3月,戴维斯卸任。

般含,第三任“港督”

1848年3月21日,时年44岁的外交官兼行政官般含爵士,接替戴维斯成为香港第三任“总督”。他曾经也在东印度公司任职,之后担任过新加坡、马六甲殖民地的“总督”。

般含任职香港“总督”后,经英国政府批准,在1849年,立法局增设两名非官守议员:渣甸、极加。

非官守议员,是无政府公职的各界代表人物被委派为议员。

1849年2月,般含率3艘英舰,在虎门外,要求广东当局履行耆英之前所应,两年后英人可进入广州的约定,遭到时任两广总督徐广缙的拒绝。

97年香港回归前,英国155年间派了28位“港督”,一个比一个可恨

英舰闯入珠江,要和徐广缙在广州衙署进行会谈,珠江两岸瞬间聚集10万民众,坚决反对英人入城,但在强大压力下,被迫退回香港。

1854年4月,般含任满离职。

宝灵,第四任“港督”

1849年,般含休假回英,宝灵离开广州,到香港暂时代理商务监督。

1854年4月13日,宝灵接替般含担任香港第四任“总督”,当时他已经65岁

不过,这个人喜欢游历,可以讲多国语言和广州话,自己还取了个中文名字“包令”。

1855年1月,他借口护侨,同海军司令史德林率5艘兵船到广州白鹅潭,镇压广州天地会起义军和人民。

1856年10月,他再次以“亚罗号”船事件,与英驻广州领事巴夏礼、英海军司令西摩一道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97年香港回归前,英国155年间派了28位“港督”,一个比一个可恨

在其任职内,英法联军侵占了广州,并在1858年英法代表分别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

1859年3月,宝灵辞职离开香港。

罗便臣,第五任“港督”

1859年9月9日,罗便臣抵港,就任第五任香港“总督”,从他开始,“港督”不再兼任英驻华商务总督和全权公使。

此人是爱尔兰人,原来也是一名军人,曾任西印度殖民地“总督”。

在他的任职期间内,英法挑起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依旧在继续。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逼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给英国。

1865年,罗便臣任满,卸任去锡兰当“总督”去了。

97年香港回归前,英国155年间派了28位“港督”,一个比一个可恨

麦当奴,第六任“港督”

此人曾历任赞比亚、西印度、南澳州等地的“总督”,在香港任职内,1866年,正式规定立法局的规模为:官守议员5名,非官守议员不超过4名。

1867年1月,麦当奴规定船只不能随便出入香港,禁止中国船只携带武器。

11月,清政府与港英当局为稽查税务问题发生争执。

清政府的海关在香港口外截停检查一艘鸦片船,遭到英国政府反对而被迫放行。几个月后,清政府派人在港口检查往来船只,并征收关税。

麦当奴提出抗议,清政府并未理睬。

1871年香港与上海、西贡、新加坡之间的海底电缆敷设完毕,并开始直接通报。1872年2月,筹建3年的东华医院正式启用。

4月,麦当奴任期满离职。

97年香港回归前,英国155年间派了28位“港督”,一个比一个可恨

坚尼地,第七任“港督”

此人也是爱尔兰人,曾在军中服役,后来转为了行政官,两次担任赞比亚“总督”,当时任职香港“总督”的时候,年龄也不小了,已经62岁。

1874年9月,经过长期谈判,清政府被迫同意撤走香港海外的海关站。

1877年3月2日,坚尼地离任。

轩尼斯,第八任“港督”

1877年4月22日,曾任婆罗洲“总督”的轩尼斯抵港履新。

1880年2月,委任伍廷芳为第一位立法局非官守议员;此后,港英当局公布华人归化法案,从此华人可申请加入英国国籍。5月,以“保赤安良”为宗旨的“保良局”成立。

1881年,香港首次装设电话。

1882年3月,轩尼斯任满,去毛里求斯岛担任“总督”,由辅政司威廉·马殊代理“总督”一年。

宝云,第九任“港督”

宝云之前是从事教育事业的,后来才在英殖民地部任职,做过澳洲、新西兰、毛里求斯“总督”,61岁任职香港“总督”。

1883年3月10日,上任后,于4月4日向英殖民地部建议扩大立法局,官守议员由原来的5人增加至7人;非官守议员从4人变为5人。此建议受到批准。

因法国在越南挑起中法战争,法军被刘永福打败,法舰滋扰台湾、福建、潮州、汕头等地区,引起香港华人的强烈反对。

97年香港回归前,英国155年间派了28位“港督”,一个比一个可恨

9月,香港码头、运输工人拒绝为法轮服务,香港法院对14名装卸工人判处罚款而引起公愤。10月,工人罢工遭到港英当局镇压。

1885年,12月,宝云因为身体原因提前退休离开香港。再次由辅政司威廉·马殊代理总督6个月。

德辅,第十任“港督”

任期内,港澳华商合资于1888年组成省港澳轮船公司。

1889年1月,香港电力公司成立,次年12月1日开始供电。

1889年,保罗·遮打发起中区镇海计划,1890年2月,港英当局拨款4万元扩建“总督”府。

1891年5月,德辅退休离港。

威廉·罗便臣,第十一任“港督”

1891年12月,威廉·罗便臣任职第十一任“港督”,他和第五任“港督”同姓。

此人在英殖民地部工作多年,其任期内,一些居港英人于1894年4月上书伦敦,要求“香港地方自治”,“殖民地部”以香港华人占多数而不予批准。

11月,威廉·罗便臣两次书英政府,建议趁中日战争之机,将大鹏湾到后海湾,以及香港3英里以内各海岛等,扩大为英国占领地。

因为他的怂恿,在其离任后的1898年6月,中英在北京签署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我国的大片领土又被占领,新被占去的领土,被他们称为“新界”。

97年香港回归前,英国155年间派了28位“港督”,一个比一个可恨

1896年,威廉·罗便臣下令驱逐孙中山先生出境,第二年6月,立法局废除从1842年开始实施的宵禁。

1898年2月,威廉·罗便卸任。

卜力,第十二任“港督”

上任后,1899年1月开始接管新界,5月16日下午英军攻占深圳全镇,卜力还妄图攻占新安县城,因兵力不足未能行动,11月13日英军撤离深圳。

1900年,港英政府设立警务处。

1903年8月,《香港政府公报》发表接收新界报告书,称:在‘治匪’方面,已派陆军分驻各要冲,充实警力,并在大埔墟设立总警署。

在治民方面,将新界划为8区47分区,由辅政司骆克统制监督。

11月12日,卜力离开香港赶赴锡兰任职“总督”。

弥敦,第十三任“港督”

这个人之前是陆军工程师,对修建广九铁路十分感兴趣,改该铁路不经过惠州,而过罗湖到深圳,经石龙到广州,节省了经费和行车时间。

1904年,设立消防组织的火烛馆。

1906年,鸦片贸易总值超过500万英镑,港英政府的鸦片税收就达到了200万元以上,全港吸毒成风,吸毒人数达到了2.4万多人。

1907年3月,《广九铁路合同》正式签字;4月,弥敦任满离港。

97年香港回归前,英国155年间派了28位“港督”,一个比一个可恨

卢押,第十四任“总督”

卢押来港之前任北尼日利亚专员兼总司令,曾在印度、阿富汗、非洲等地服役多年。

1907年12月,他首次提出将西医书院与香港工学院合并,在增设一个文学院,创办成香港大学

在这种提议之下,各方捐款127万元,1910年3月,卢押主持香港大学建校奠基礼,自己担任校长。9月开课,共有学生72人,其中工学院31人,医学院21人,文学院20人。

1909年,卢押建议将威海卫交给中国,而以永远割让“新界”作为交换条件,英殖民地部同意在适当时候予以考虑。

1911年8月,广九铁路华段通车。

1912年3月,卢押卸任离港。

梅含理,第十五任“港督”

1912年7月4日,梅含理来香港参加就职典礼,路上的时候,曾遭受枪击,但侥幸躲过了一劫。

任职内,1913年公布《禁止通用外国钞券条例》、《禁止通用外国纸币、货币条例》等。

1914年加强岛上道路建设,并利用敌产德国教会房舍设立警察学校。

1916年,港英当局为筹款发行“战争公债”,以支持英国。

1919年1月,在温哥华修养的梅含理电请提前退休被批准,其工作由辅政司史云代理。

司徒拨,第十六任“港督”

此人毕业于牛津大学,曾任锡兰辅政司多年。

1919年9月任职“港督”后,翌年在港设立英皇书院。

1923年初,港英当局宣布在“新界”实行民田建屋补价条例,损害了村民的利益,乡民代表们要求收回成命,却遭受到司徒拨的拒绝。第二年,乡民继续为此而斗争,成立了“农工商研究总会”,此为“新界乡议局”之前身。

1925年6月,省港大罢工,7月,港英当局召开所谓的公民大会,致电英国政府要求出兵广州,以解香港之困。

97年香港回归前,英国155年间派了28位“港督”,一个比一个可恨

10月,以商讨局势为名,伦敦调司徒拨回到英国。

金文泰,第十七任“港督”

此人曾于1899年被招募为官学生来香港,在广州学习两年,1907年任香港助理辅政司。

他于1925年11月来到香港后,为了赢得“新界”人心,一方面将1899年英军抢走的锦田吉庆围连环大铁门,从伦敦博物馆运回安放回原处;另一方面提议把“新界农工商业研究总会”改名为“新界乡议局”,作为港英政府在新界的一个咨询团体。

1929年9月,中英谈判交还威海卫,英国以“新界”作为交换条件,企图永远占领新界。

1930年2月,金文泰任期满,赴新加坡任“总督”。

贝璐,第十八任“港督”

这个人多年工作于马来亚,1930年5月到港,就任香港“总督”。

1931年3月,蔡和森奉中共中央之命,从上海到香港,6月10日,日警方将出席海员会议的蔡和森逮捕,港英当局将蔡和森引渡给广东军阀陈济棠,惨遭杀害。

1933年港英当局以换地赔房之法,令九龙城内中国居民全部迁往狗虱岭,受到居民们的反对。

1935年5月,贝璐卸任离港。

郝德杰,第十九任“港督”

此人在马来西亚工作28年,1935年12月任“港督”。

1936年1月,成立市政局,有13位议员。

9月17日,郝德杰赴广州拜访广东军政当局。

1937年4月,郝德杰离开香港赴锡兰任“总督”。

罗富国,第二十任“港督”

1937年10月,罗富国宣誓就任香港第二十任“总督”。

1939年8月,港英当局宣布《战时征集条例》,征召适龄壮丁加入义勇军即皇家香港团队或海军防卫队。

9月,英法对德宣战,香港拘禁德侨62人。

1940年5月,港英当局将外籍人超过55岁的都组织起来,人称“休斯兵团”。

97年香港回归前,英国155年间派了28位“港督”,一个比一个可恨

6月-7月,港英当局撤退英籍妇孺3400余人,而不关照华人,引起极大不满。为了平息华人怨愤,当局决定暂停撤侨,有600多名英籍妇女儿童留在香港。

罗富国在9月回英国修养,1941年3月返回香港,6月宣布退休离港。

杨慕琦,第二十一任“港督”

1941年9月,杨慕琦担任香港“总督”后,战争形势已经非常紧张,11月,两团加拿大步兵来港,以增加防守力量。

当时全港英军仅有飞机6架,炮艇13艘,英、加、印兵及香港义勇军共1.2万人。

12月,日本空袭香港,日本陆军也在此时从深圳向香港发起攻势。18日晚,日军从港岛东部登陆。

25日,杨慕琦举着白旗,渡海到半岛酒店,向日军酒井中将投降,并作为战俘被关进了集中营。

半岛酒店成为了日军军政府所在地。

日军占领后,矶谷廉介田中久一等日军将领,也分别任职了两届“总督”,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16日,驻港日军正式签字投降,杨慕琦继续任职第二十一任“港督”。

1947年5月,杨慕琦任满离港。

葛量洪,第二十二任“港督”

此人曾在广州、澳门学中文,出任过多国的辅政司,这次来香港任职“总督”,时间长达10年之久。

1947年12月,港英当局声明在九龙城内有管辖权,次年1月两次派警察在九龙城强拆房屋,并开枪击伤居民20多人,国民党政府就此提出抗议。

1949年7月,国民党政府将中国航空公司73架飞机转移到香港。

97年香港回归前,英国155年间派了28位“港督”,一个比一个可恨

1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宣布两航资产已属于中国人民所有,而葛量洪16日则表示在英未承认新中国之前,不允许两航飞机飞回大陆。

1950年1月,英国政府正式宣布承认新中国。4月,两航留港飞机中的7架被炸,周恩来总理指出,港英当局对此要负完全责任。

1956年,港英当局放纵国民党特务纠集“黑社会”人物,在10月进攻爱国报馆、商店、学校和工会。

1957年12月,葛量洪卸任离开香港。

柏立基,第二十三任“港督”

柏立基1958年被调到香港,5月,港英当局不允许一些香港学校悬挂五星红旗和唱国歌,8月,强制封闭中华中学。

1960年4月,中港两方代表在深圳会谈深圳水库给香港供水问题,11月15日,正式签字。

1963年4月,英国会下议院辩论香港前途问题。一年后,柏立基任满离职。

戴麟趾,第二十四任“港督”

1968年5月,美国“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抵港,中国外交部提出强烈抗议

1969年2月,港英当局推出一系列民政署计划,企图通过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社会服务条件,让居民对香港有“归属感”。

1971年2月,香港学生发起成立“香港保卫钓鱼台行动委员会”,从此,数次举行游行示威,反对美日勾结侵占中国钓鱼台列岛,却遭受到港英警察拘捕镇压。10月,戴麟趾离港。

97年香港回归前,英国155年间派了28位“港督”,一个比一个可恨

麦理浩,第二十五任“港督”

过去“港督”人选不是军部将领便是殖民地部官员,麦理浩出身于英外交部、是从英驻丹麦大使任上调过来的,打破了英国过去的传统。

1971年11月上任后,大量聘用香港知识分子担任行政工作,改变了英人垄断政府的形象。

1974年11月,港英政府实行“抵垒政策”,即加强边防,随捕随即遣返中国居民偷渡者。

1980年5月,英国首相卡拉汉访华,会晤邓小平和华国锋,他认为两三年后会获得一个解决香港问题的协议。

1982年5月,麦理浩任满返回英国。

尤德 ,第二十六任“港督”

1983年6月30日,尤德返回英国商榷香港问题。此前,即6月23日香港报纸说,邓小平曾对赴京参加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的港澳委员说,中英会谈若于1984年9月尚无协议,届时中国政府将宣布自己的解决方案。1984年1月至4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举行了第八至第十二轮谈判。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到达北京访问,随后,又访问了香港。

同年12月,尤德“港督”在英驻华大使馆官邸睡眠中去世

97年香港回归前,英国155年间派了28位“港督”,一个比一个可恨

卫奕信,第二十七任“港督”

此人为英国外交及联邦事务部助理次官,中英联合联络小组英方首席代表。出生于1935年,主修近代史,获得学士学位后到英外交界工作。

1987年被任命为香港“总督”和驻港三军司令,他强调政制改革宜审慎从事

卫奕信出任“港督”后,在9月份,应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周南的邀请,首次访问北京。

双方认为,加强互相合作与谅解对于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极为重要。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吉隆坡举行的英联邦国家首脑会议致词中攻击中国。1991年单方面炮制了《香港人权法案条例》,赋予其凌驾地位,以对抗和架空基本法。

据此条例,大肆改变香港原有法律。

彭定康,第二十八任“港督”

1992年彭定康上任后不久,就抛出了一个违反中英联合声明、违反与基本法衔接的原则、违反中英两国政府已经达成的协议和谅解的政治方案,以发展民主为幌子、在香港制造混乱。

中国政府对此提出抗议,英国政府不得不同意就香港1994年至1995年选举安排问题进行谈判。

最终,在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和多轮谈判下,香港成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97年7月1日,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广场上,迎来了全球万人瞩目的目光。

97年香港回归前,英国155年间派了28位“港督”,一个比一个可恨

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嘹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缓缓升起,这一刻,每一位中国人的脸上都挂着欣喜而又激动地表情,眼中更是泛着热泪。

显然,“末代港督”彭定康和英国政府一切的阴谋诡计,最终都是枉费心机是不能得逞的!

香港回到祖国怀抱,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一步,是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相信在现如今党中央的领导之下,香港会越来越好,祖国会越来越好,祝福香港!祝福祖国!

上一篇新闻

客死印度的两广总督,自诩海上苏武,死后为何遭到嘲笑?

下一篇新闻

漂泊下南洋的客家人,在大马找到了归宿感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