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客死印度的两广总督,自诩海上苏武,死后为何遭到嘲笑?

大家知道,在晚清时期,中国曾经在一连串对外战争中被西方列强击败,而其中败得最惨的一次无疑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了。在这次战争中,不但中国首都北京被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被烧毁,而且在保卫北京的八里桥战役中,清军还创下了对外战争伤亡比例最为悬殊的纪录(伤亡1200人仅造成英法联军5人阵亡,47人受伤)。而除此之外,第二次鸦片战争还创下了中国近代史上最高级别官员被外国军队俘虏的纪录。而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被英法联军俘虏,后来死在了印度的中国高官究竟有过什么经历。

晚清少有的“青年才俊”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就是从公元1852年开始担任两广总督的叶名琛。在晚清时期,两广总督这个职位无疑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地方大员之一,比如大家熟知的林则徐、张之洞和李鸿章其实都曾经在不同时期担任过两广总督。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叶名琛其实本来也是一个在清廷里难得一见的精英人才。出生在汉阳的他26岁时中了进士,之后先后在陕西、山西、江西、云南、湖南、甘肃和广东担任过不同级别的官员,在40岁那年就被提升为了广东巡抚,因为在任期间表现出色,所以5年之后又被晋升为了两广总督。可以说在整个清朝的官场,能以如此速度晋升到如此高位的人确实是凤毛麟角的。

客死印度的两广总督,自诩海上苏武,死后为何遭到嘲笑?

叶名琛担任总督期间的照片

而能够获得如此快速的晋升,当然也跟他确实取得过一些政绩有关。比如,他在担任广东巡抚期间,曾经比较好地平息了一次葡萄牙人联合英法进行的入侵行动。

当时,因为葡澳当局为了修路强行将一些中国居民的祖坟铲平,引发强烈民愤,导致当地人沈志亮在公元1849年8月22号将葡澳总督亚马留刺杀。

客死印度的两广总督,自诩海上苏武,死后为何遭到嘲笑?

描绘葡澳总督遇刺场景的画作

而葡萄牙很快借口清朝策划暗杀,派兵占领了连接澳门与广东其它地区的要冲关闸,并从印度果阿调集军队增援。而在此期间,英法两国也借机介入,先后派战船和军队抵达澳门为葡萄牙人助威。而叶名琛和当时担任两广总督的徐广缙则及时调兵应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葡萄牙人进攻的态势。不久之后,葡萄牙人增援澳门的军舰玛丽亚二世号发生爆炸,导致大约200名葡军死亡,葡萄牙人被迫取消了入侵计划。

而叶名琛在这一事件中应对相对比较得当,只是处罚了直接刺杀葡澳总督的人,避免了葡英法三国借机入侵的情况,因此也得到了道光皇帝的高度赞赏,再加上他在其它方面比较优秀的表现,所以在公元1852年被提升成了两广总督。

两次广州之战前因后果

而就在叶名琛就任两广总督之后不久,英法美先后开始要求清廷与其签订对其更加有利的新条约,以从中国攫取更多利益。但这种做法自然受到了中国官员的抵制,此后不久,中国民间就开始出现了一系列在华洋人与中国官民摩擦的事件,可以说当时英法等国已经在为通过新的战争让清廷屈服寻找借口了。

客死印度的两广总督,自诩海上苏武,死后为何遭到嘲笑?

克里米亚战争曾让叶名琛认为英法无力开战

而叶名琛在就任两广总督之后,对于英法也也采取了相对强硬的态度。针对英法美等国的挑衅,他也很快针锋相对,向当时已经被英国占领的香港派出了大量眼线,收集英法相关情报。而通过这些人在香港收集到的情报,叶名琛得知英国当时正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陷入与沙俄的苦战,同时英国治下的印度也出现了民族矛盾高涨的局面,这使得叶名琛认定:英国当时无力再同时开辟第三个战场。

在这个背景下,当年10月8日早上八点,广东水师接到举报,说有商人被商船亚罗号劫持。之后广东水师派兵登上当时停泊在广州黄埔的亚罗号上搜查,结果发现其执照已过期12天。随即广东水师将船上两名海盗和10名水手拘捕(都是中国人)。但当时已经在寻机开战的英国人立即介入,其驻广州领事巴夏礼(Harry Smith Parkes)以这艘船曾在香港注册为由,说它是英国船,并指责广东水师在登船搜查时曾将英国国旗撕毁。

客死印度的两广总督,自诩海上苏武,死后为何遭到嘲笑?

当时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

在此之后,双方很快发生了一定冲突。而在经过几轮外交交涉之后,叶名琛答应将12名中国籍海盗及水手释放,但拒绝按照英国人的要求道歉。而巴夏礼则很快发出最后通牒,并通知英法军舰驶入珠江口,威逼广州城,要求叶名琛同意英国人随意进出广州。

而英国人选择在此时派兵威逼广州是因为,英国人之前也搜集了广州大量的情报。他们发现,当时叶名琛能够指挥的军队主力已经被征调前往广西,正与太平军和天地会残部激战,根本无暇回调增援,所以当时驻守广州的清军力量非常薄弱。而在公元1856年3月30日,英国已经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逼迫沙俄订立城下之盟,兵力紧张得到了极大缓解,所以敢于发起新的战争。

客死印度的两广总督,自诩海上苏武,死后为何遭到嘲笑?

《伦敦新闻画报》所画的英军在广州劫掠场景

而相对消息滞后的叶名琛面对这种局面,只能紧急发布告示,在广州民间征集民团迎战英军。虽然英法联军凭借装备优势很快在10月29日攻入了广州城,但因为民团在数量上占优,而且抵抗意志坚决,所以英军在进行了一通劫掠烧杀之后又很快退出。而叶名琛在此期间表现得从容镇定,面对英军炮击坚持留守督署,也为他赢得了一些声誉。以至于在第二年3月,马克思还曾经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称赞叶名琛,说“叶总督有礼貌地、心平气和地答复了激动的年轻英国领事(巴夏礼)的蛮横要求”。

但之前我们也说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可以说是清军和欧洲列强军队战斗力差距最大的时期。当时英法军队在主战武器方面已经普及了前装线膛炮和定装火炮弹药,在单兵武器方面也已经普及了前装燧发枪,可以说在枪炮方面都和清军拉开了上百年甚至接近200年的差距。

客死印度的两广总督,自诩海上苏武,死后为何遭到嘲笑?

描绘英法联军炮轰广州的画作

而巴夏礼在与叶名琛开战之后,很快向英法政府要求派遣大军助战。英国很快从毛里求斯、新加坡和印度等地抽调军队,组成了远征军向中国进发。同时法国也同步在其本土和殖民地调集了相当数量的军队。公元1857年9月英法大军抵达广州,再次对广州发动猛攻。

而在这两次战役之间,其实叶名琛也曾经采取过一系列措施,试图阻止英法联军再次进攻广州。比如他曾经尝试采取经济制裁手段,停止广州与洋商进行的贸易,试图让洋商对英法联军施压,逼近其放弃武力占领广州的企图。但因为中止贸易也给清朝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经济损失,又导致了道光皇帝的不满,所以这个政策也没有成功。

而在开战之后,叶名琛还曾试图利用民团熟悉广州周边环境,让其与英法联军展开游击战。但清朝法律又规定官员弃城而走要处斩,所以作为两广总督的他又不能离开广州。在这种情况下,在军力上处于绝对劣势的叶名琛能够抵抗的手段也就非常有限了。12月12日,英国公使额尔金(James Bruce, Earl of Elgin)和法国公使葛罗(Jean-Baptiste-Louis Gros)对叶名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允许英法联军入城、签订新约并对英法赔款。

客死印度的两广总督,自诩海上苏武,死后为何遭到嘲笑?

描绘英法联军攻入广州城的画作

但在英法所给的十天答复期到期之前,英法联军就在15日对广州展开了炮击,并派海军陆战队登陆。12月28日,英法联军开始对广州发动全面进攻,次日攻入广州。虽然清军立即在城内与英法联军展开了巷战,但因为实力差距悬殊,清军很快失败。最终在公元1858年1月5日,叶名琛在广州副都统双禧的衙署内被英法联军俘虏。

自大愚蠢还是“海上苏武”?

应该说在抵抗英法联军入侵的整个过程中,叶名琛确实鲜有亮点,不但曾误判形势,而且有记载说他在战事期间多次占卜,并依据占卜结果说英法联军会很快撤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抵抗,所以他后来在中国国内的名声也并不算好。比如,后来清廷的一个外交官薛福成曾经在自己的一部作品里说他是“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因此笑称他是“六不总督”。而将他俘虏的英国人则很自然地对他以讥笑为主,并将他视为当时中国封闭排外的象征,以至于在随后一些年里一些英国漫画家还以他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讥讽漫画。

客死印度的两广总督,自诩海上苏武,死后为何遭到嘲笑?

英国人画得叶名琛被俘场景讥讽画作

不过当时也有一些记载显示,在叶名琛被俘前后,一家英国人在香港办的报纸还曾说他“在广东拥有巨大威望,广州人一直为自己拥有这样一个勇敢、果断的父母官而骄傲”,并说英国如果想解决占领广州的难题,就“必须把叶名琛的名声搞臭”。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清廷自知难逃历史罪责,也急需有一个承担罪责的替罪羊,所以也放任英国人所制造的谣言四处传播,把叶名琛塑造成了自大又愚蠢的形象。所以叶名琛留给后人的负面形象,其实也可以说有部分因素是英国人和清廷都刻意宣传的结果。

而在被英法联军俘虏之后,叶名琛本人似乎并不认为自己应该被人鄙视。在被俘虏之后,他很快被英国人押往了当时停泊在香港的英国战船无畏号上拘押,之后又被无畏号带到了印度东部重镇加尔各答,囚禁在一座名为威廉堡的城堡内。因为他在中国时身居高位,所以英国人也给了他一定礼遇,让一些仆人跟随他到了印度,还允许他写诗作画。而叶名琛在自己的诗画作品上留下的落款都是“海上苏武”,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一直在为国尽忠,将自己比作苏武。

客死印度的两广总督,自诩海上苏武,死后为何遭到嘲笑?

加尔各答威廉堡,叶名琛曾被囚禁在此

根据一些说法,叶名琛在被押往加尔各答之前,曾特意让自己的佣人买来了几百斤米粮,以表明自己立志不吃敌人粮食的态度。而在登船之前,他的一名仆人曾劝他投水自尽,但叶名琛却坚决不听。不过他对自己不愿自尽也给出了理由:自己要争取面见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以当面向她控诉英国的侵略罪行。而根据一些记载,在公元1859年叶名琛从广州带到印度的粮食全都吃完,而且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面见维多利亚女王理论之后,立即从农历二月二十九开始绝食,最终在8天之后去世。

所以其实叶名琛的行为在西方也曾赢得了一些同情。比如当时一位著名的德国作家特奥多尔·冯塔内(Theodor Fontane)在伦敦工作期间听到了叶名琛的死讯后,曾经深受感动,以至于后来还为他专门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并进行了发表。

客死印度的两广总督,自诩海上苏武,死后为何遭到嘲笑?

曾发表文章纪念叶名琛的德国作家冯塔内

当然,在英国也有叶名琛不是绝食而死,而是病死的说法。但无论如何,叶名琛在被俘之后确实没有明显的失节行为,而且也确实有可能是因为“拒食敌粟”而死的。虽然他没能阻止英法联军占领广州,但他还是凭借广州军民的支持,把广州沦陷的时间推迟了差不多一年。至于他拒绝跟英法谈判,在当时英法兵临城下且军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谈判最大的效果恐怕只是会让英法以更小的代价占领广州,从中国人的角度,似乎这也很难被当成一个他的过失了。所以客观地说,说叶名琛愚蠢或自大,应该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负责确实是比较过分的,说他是一个尽到了官员本分,但无法摆脱时代和环境局限性,最终无力回天的悲剧人物恐怕才是比较合适的评价了。(图片来自网络,图片版权归其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新闻

战舰科普:英国皇家海军驱逐舰发展史,历史角度解析英驱科技线

下一篇新闻

97年香港回归前,英国155年间派了28位“港督”,一个比一个可恨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