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海南解放70周年纪念特刊 | 见证瞬间·影音:南洋侨生踏歌来

见证瞬间·影音

海南解放70周年纪念特刊 | 见证瞬间·影音:南洋侨生踏歌来

海外游子吟——

南洋侨生踏歌来

海南解放70周年纪念特刊 | 见证瞬间·影音:南洋侨生踏歌来

版面截图

文\海南日报记者 蔡葩

提示

1950年4月底,新加坡华侨竞相传阅着由胡愈之主编的《南侨日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上,赫然写着几个粗黑的大字:“海口解放!”几天之后,又是头版头条的位置,写着“榆林解放!”新加坡的华侨青年也在奔走相告,他们互相联络,在悄悄地做着回海南的准备。

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岛解放了。7月,一批华侨青年背着行装,远渡重洋,从南洋各国回到海南。

从当年华侨青年诗人周虹(从新加坡回国,已故。)留下的一首诗里,可以了解当年华侨青年回国参军参政的豪情:

——我们,我们!我们!

抛弃了舒适的生活,

从马来西亚,从新加坡,泰国,越南,

回来了,回来了,回来了!

冲破刀枪剑戟的重重封锁,

来到五指山麓聚合!

……

接过前人唱过的《五指山歌》,

我们把战斗的文艺火种撒播。

《延安颂》从延水汇入万泉河

《青春舞曲》点燃了战士的青春之火,

《马车夫之恋》和《兄妹开荒》

还有那激昂的《共青团员之歌》

扬起了理想的风帆,

驱走了军旅的寂寞,

啊,世界是多么广阔!

…………

——摘自周虹长诗《昨天,今天,明天》

海南解放70周年纪念特刊 | 见证瞬间·影音:南洋侨生踏歌来

1950年夏,周虹(前排右一)与南洋华侨青年一起乘船回祖国。资料图

文工团里的南洋归侨

周虹的诗里,除了饱满的激情,还有这群为救国而慷慨归来的年轻华侨所遭遇的重重险境。据史料记载,当时在南洋的华侨,通过各种形式参与了抗战。譬如抗日战争时期新加坡的南强剧团,以文艺向民众呐喊,演出了《还我山河》《鸭绿江上》等精彩剧目,并把演出收入捐献祖国。

当年的周虹,告别父兄,历尽重洋,几经风波,终于在1950年9月抵达海口,穿上了日思夜想的绿色军装,成为海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一名新成员。当时,他内心的狂喜,激情澎湃于胸的感觉,从他留下的诗文里依然可以感受。

而周虹加入的海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几经历史变迁,其前身为琼纵文工团(队),可追溯到1929年成立的红军琼剧团(1929年冬—1932年夏)。此后先后更名为琼崖独立总队青年剧团、琼崖独立总队政治部青年歌剧团、琼崖纵队政治部歌剧团。1948年9月成立的琼崖纵队政治部文工团(队),在1950年7月被改编为海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1952年8月,琼崖纵队政治部文工团与43军文工团合编,至此,海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完成了合并改编,它的团员中有从南洋各国回来的青年华侨。南洋华侨带回来的富有南洋特色的歌舞,成为当时中国部队文艺队伍中的特色。在这里,他们不仅带回南洋歌曲,还有战时难得一见的各种西洋乐器和艺术创作的思路,他们创作的诗歌和话剧,更是给战后的海南军区文艺带来一股清新的南洋风。

海南解放70周年纪念特刊 | 见证瞬间·影音:南洋侨生踏歌来

琼纵文工团员的苗舞造型。资料图

南洋特色的文艺轻骑队

有南洋华侨青年加入的海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是一个充满着青春活力、洋溢着歌声和激情的集体,当时的团员一共有100多名,其中最小的才十岁。文工团在战争年代担负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只要战争形势需要,就下连队、到机关开展文艺宣传活动。革命歌曲、戏剧、美术、舞蹈给军人和群众都留下了积极的影响,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永久的余波,为配合“抗美援朝”而创作的大型话剧《糖衣炮弹》《劈金匾》《归队》等都曾轰动一时。

1951年3月,海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拉出自己的队伍,第一次到广州中山纪念堂参加中南军区文艺汇演。他们带去了富有海南特色的歌舞,用海南话演唱的歌伴舞《歌唱胜利年》(黄伯英曲,王昆词,云平、周醒编舞),以海南民歌、乐曲、舞蹈为基调,将鲜为人知的海南歌舞第一次展现在人们面前,博得满堂喝彩。

他们演唱苏联的著名歌曲,《小路》《三套车》《红莓花儿开》《莫斯科郊外的夜晚》等等,尤其那首充满俄罗斯民歌激昂、悲怆,给人前进和力量的《共青团员之歌》,更是让这些满怀理想的青年热泪盈眶,激情澎湃。

这是一支极富南洋特色的文艺轻骑队。文工团里有三分之一的团员是归国华侨青年,此刻他们离开父母,或许还有心爱的人。王昆、周醒、周虹……他们在不同的时期回到海南,回到自己的祖国,他们决意用自己的才情奉献给自己的故乡。黎明或黄昏的时候,总有歌声不知从哪个角落轻轻荡出,不一会儿,军营里年轻的歌声,便汇成一条大河。这真是一个令人深深怀恋的年代。单纯,快乐,热情,有一种献身的精神,有一种淡淡的思念,大集体的温暖送给每一个人。

海南解放70周年纪念特刊 | 见证瞬间·影音:南洋侨生踏歌来

归侨周醒创作的《五朵红云》海报。

归侨周醒创作《五朵红云》

1950年,对于海南岛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从南洋各国回来的侨生的加入,他们的艺术形式独具异域风情。在中国内地部队文工团高唱国内流行的创作歌曲时,海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经常演唱的曲目是《青春舞曲》《梭罗河》《五里亭》《雨不洒花花不开》等,都带有明显的南洋特色,成为新中国一道独特风景,备受赞誉。

在海南岛解放前后,琼纵文工团战斗在海南,创作在海南,演出在海南,他们在战事紧张时是扛枪的战士,在生活中又是海南黎族同胞的好朋友。

这一时期,归国侨生周醒(已故)创作的《五朵红云》享誉琼岛,它以海南五指山地区革命斗争为背景,反映了黎族人民由自发的暴动转变为自觉地进行民族解放斗争这一重要的历史进程。

当时,有一个在五指山地区传诵很广的黎族故事:1943年,黎族地区在国民党军欺压下,苦难深重。一位年轻的母亲柯英被关进了囚笼,她丈夫公虎拼命把她搭救出来,却遭更大的灾难,茅屋被焚了,孩子被扔进火中烧死,公虎也被枪杀。黎民忍无可忍,在阿爹带领下举行暴动,但寡不敌众。于是柯英带着当年红军搭救公虎时留下的红五角星毛巾,杀出重围去找共产党组织。众乡亲合力斗敌,最后全部被捕。正当敌人要将他们都活活烧死时,柯英带领琼崖纵队来到,消灭了敌人,解救了黎族人民。这时,乌云消散,五朵灿烂的红云从天上徐徐飘落,黎族人民唱道:“红旗插到五指山顶,天空才落下五朵红云。”

海南解放70周年纪念特刊 | 见证瞬间·影音:南洋侨生踏歌来

琼纵文工团员在演出后留影。资料图

电影《五朵红云》就是依据这样一个传说,由当时的琼纵文工团战士、归国侨生周醒,在1959年初参与创作的一部三幕六场的舞剧,艺术地再现了白沙起义的壮举,是表现黎族生活的第一部舞剧。它塑造了柯英、公虎、阿爹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织裙舞、狩猎舞、舂米舞、双刀舞、花巾舞、篝火舞、酒缸舞、鼻箫舞,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相结合,黎族传统乐器得到创造性的运用,一一在舞台上展现,让人为之喝彩时,也深为创作者的才情所打动。来自南洋的周醒,创作思路开阔,善于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为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提供全新的思路。

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琼崖文艺团队,长期处于根据地,不可能有广泛的交流,文工团成员为充实部队文艺生活,各尽所能,积极吸收来自南洋地区或国内流行的文艺样式,大胆创作,热情移植,不但创作出通俗轻快的快板、相声、民谣、独幕剧、秧歌舞、独唱、合唱,还改编了大侠义士的剑术、海南流行的八音舞、黎族歌舞,移植了泰国宫廷深院的古典舞,以及杂技、魔术、西洋式的管弦乐合奏。总之,他们将古今中外多姿多彩的艺术融于一炉,为海南文艺的多样性留下了璀璨的一页。琼纵的文艺战士们,“用战斗的文艺和枪杆子一起拯救苦难的祖国”,是一支“红色轻骑队”,带着一股浓郁的南洋风,见证了海南解放的历史时刻,并在解放后滋养着海南的文艺。

链接:

琼纵文工团:23年琼崖革命里的一抹红

■黄基胜

琼崖革命23年斗争艰苦卓绝,在这枪林弹雨的斗争历程中,始终活跃着一支文化军队。这就是战斗在革命根据地、苏区及白区的军队和人民群众之中的琼崖纵队的文艺队伍。它由小而大,从弱到强,几聚几散,数易其名,现根据有关资料及当事人的回忆写成此文,以资纪念。

琼崖纵队文艺队伍始建于1929年下半年。1928年冬,中共琼崖特委率领琼崖革命力量从乐会县转移到定安县的母瑞山,建立了琼崖革命根据地。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斗争,根据地得到巩固。特委于1929年秋冬之间,从革命队伍中抽调人员组成了红军琼剧团。剧团团长是林树金,主要演员有二三十人,不少人因年代久远而且没有当时的文字材料难以全录。特委领导徐成章、何毅、王进喜、冯白驹等人和文艺爱好者自编革命琼剧,进行排练和公演。特委领导认为这是向人民宣传革命的好形式,决定派出剧团到根据地附近的万宁县六连岭以及琼山老苏区等地进行宣传演出。

1932年琼崖革命力量遭到敌人的“围剿。”翌年,红军从母瑞山突围到琼山一带活动,由于革命形势发生逆转,剧团无法到人民群众中演出,因而解散。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冯白驹同志在琼山老区发动老区党政干部和部队成立了业余剧团,进行抗日宣传和演出活动。

1939年2月,日军占领海南后,冯白驹率领琼崖独立大队与日军进行了殊死的战斗。1940年,他率领琼崖特委在澄迈县建立了美合抗日根据地,未几,便成立了琼崖独立总队青年剧团。琼崖独立总队青年剧团大概活动有一年时间,对于唤起民众抗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41年7月,青年歌剧团开始筹建。这一阶段的琼纵文艺队十分活跃。由于战斗的需要,琼崖总队政治部青年歌剧团于1942年12月暂时解散,其成员分配到各部队参加战斗。

1944年秋,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改为琼崖抗日独立纵队,并于翌年挺进白沙,创建白沙根据地(后发展成为五指山根据地)。6月,琼纵政治部调郑放任团长,陈光武任副团长,开始筹建歌剧团。经过一阶段的紧张筹备,正式成立琼崖纵队政治歌剧团,并开始在儋县等地演出。

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后,歌剧团到群众中演出十分困难,同时团中许多干部被抽调到部队参加战斗。是年夏天,琼纵政治部歌剧团奉命解散,全体人员参加各部队战斗行列。

1948年9月,琼崖纵队开始秋季攻势,为配合革命战争,从是年8月开始,抽调了几名人员由郑放同志负责进行集训,筹建琼纵政治部文工团。

1949年1月,组织决定文工团改为青年剧团。1949年2月,琼崖纵队向敌人发起攻势,决定成立政治部文工队,从各部队调来30多名青年组成。这一阶段文工队又恢复了抗战时期文工团的做法:在行军中喊口号、唱快板,鼓舞士气,每到一地张贴传单、标塔和蔡民生同志所作的宣传画。演唱英雄是这阶段的演出主题。同时,王昆写的《白毛快板》更深受欢迎。旋即,琼纵政治部决定把文工队改为文工团,由郑放任团长、王昆任副团长,成员中已选送一批上前线做群众工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当天,在琼纵司令部举行了盛大的军民联欢。不久,从全岛各地调来不少青年及回国华侨,壮大了文工团。1950年4月下旬,海口市解放,文工团随部队开进海口。他们在市内边演出、边发展队伍。

1952年10月,琼纵政治部文工团与四十三军文工团合并,进入鼎盛时期。其时文工团共有156人。

(原题为《琼崖纵队文艺队伍史略》,载于1992年《海南文史资料》。有删节。)

原标题:海外游子吟—— 南洋侨生踏歌来

上一篇新闻

副国级和省委书记齐点赞,不火也难

下一篇新闻

科技创新助力自贸港建设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