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7日 星期三

「古厝探密」江镜镇前华村86号:走出联合国高官的渔村古厝

福清江镜镇前华村86号,是一座外观平凡无奇的古厝。


它建于120多年前,有着福清渔村近300年来“四扇厝”民居的典型样式。如今,这样的古厝在福清所剩不多,但也并不罕见。不过,前华村86号的独特之处是,它记录了何氏这个家族一个多世纪的风雨生活,还走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任职最高的官员——何昌垂。


它的屋檐下,是一部百多年谋生艰辛交织闯荡豪情的海边春秋。


「古厝探密」江镜镇前华村86号:走出联合国高官的渔村古厝

▲外观平凡无奇的前华村86号


「古厝探密」江镜镇前华村86号:走出联合国高官的渔村古厝

▲何昌垂祖居前华村86号


四兄弟栉风沐雨凑资建厝

18日,新闻联播刚刚点赞了福州的数字建设。而数字福州乃至数字中国,都与何昌垂有着莫大的关系。


  何昌垂的侄子何文明,他是知晓这座古厝历史与故事的年轻一代。听着他的讲述,穿越时空“走”到了古厝的起点。


  何昌垂的曾祖父何福炳育有五男。由于家境贫寒,何福炳从家族分到10平方米的土屋,按传统习俗给了长子,其余四个儿子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但何福炳给了他们另一种财富:刻苦耐劳的品质和互帮互助的理念。


  早早挑起生活重担的四兄弟,有的出海捕鱼,有的下田耕地,有的闯荡南洋,有的经营小铺。1898年,四个兄弟决定凑资共同起厝。


  前华村当时还没有围海,屋顶的木梁和门窗的木材是从福清一都山区人力搬运到上迳港,装上木船后再通过江阴岛与目山的海道运回。房子由本地黄黏土、牡蛎壳烧成的石灰和碎瓦构成的“三合土”逐层打垒建成,至今人们仍能从墙体上看到这一建筑特色。


  在贫困和简陋的19世纪末,四兄弟历时一年才建成“四扇厝”,彰显了“共商、共建与共享”的兄弟情怀,实现了“兄弟一条心,黄土变黄金”的老话。


低矮土厝里“剪”来众兄妹

何昌垂的祖父何德枝是五兄弟中的老四,他分到了“四扇厝”的四分之一,即东侧的后半段的一间房与一个小厨房,总共不到15平方米。何昌垂的父亲何必潮和母亲周桂妹就是在这个窄小的空间里成家的。


建于19世纪末的“四扇厝”,见证了清末到辛亥革命的大起大落。在这里,何德枝和何必潮剪掉长辫子,稀里糊涂地迎来了国民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前华村成为老区,何必潮一家与村里人一样,成为地下党组织各种活动的热心支持者。


低矮的古厝里,何昌垂的母亲周桂妹生了13个孩子,11个是自己接生,其中就包括何昌垂。


“一把剪刀,用开水烫一下,拿块干净的布擦一擦。”何昌垂在《我的联合国之路》一书中回忆了这段家族史,“有一年我带着妻子和儿子从北京回到老家,母亲在回忆往事时跟我们这么说过。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这在今天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他们至今还无法相信我和诸多兄妹的命竟是如此‘剪’来的。”


一大家子挤在一起的生活持续到了1963年,何必潮带领几个儿子在这座古厝的后面盖起了一栋二层楼房。


古厝开枝后人闯世界

平凡的古厝至今仍矗立村中,但从这间古厝走出去并走向世界的后辈已超过了500人。


前华村这个海边渔村曾因生产力落后、谋生艰辛,不少男人都选择背井离乡,闯荡南洋。艰难求生的牧海生涯也铸就他们的特殊性格——宽容大度,百折不挠。


何昌垂的父亲何必潮在年轻时也曾独自闯荡世界。18岁的他攥着三块大洋跑到厦门,坐上了去新加坡的轮船。在新加坡奋斗近三年后,何必潮因为严重的关节炎又回到老家。但他下南洋带回来的英文小书和几句“洋泾浜”英语,或是点亮幼年何昌垂探索世界的火苗。


仅何必潮这一枝,里里外外子孙就有近150人,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有18人。目前他们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阿根廷、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及香港地区,从事商贸或学术研究。


其中,何昌垂侄辈的何文强担任阿根廷中阿贸易促进会主席;何文清则拥有加拿大多伦多唐人街的一大片地产。受祖辈的教育影响,他们都是颇有名气、慷慨乐施的爱国华人华侨。


矮檐下走出联合国高官

何昌垂是从这座古厝走出去的另一个例子。


在昏暗煤油灯下,何昌垂度过读初小的四年时光。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提上小粪箕,出门到村边田头捡猪粪。六点多捡完粪回家,再提着二哥做的木头书箱赶到学校参加早自习。坚持课余劳动贴补家计的何昌垂,功课却总能在学校名列前茅。小学后两年离家寄宿五里外的吴塘村,仍每天中午风雨无阻地收集两小桶同学们丢弃的饭渣送回家喂猪。


许多年之后,当上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的何昌垂仍记得当时学校总务处处长陈茂通说的那句古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何昌垂后来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福清十中,又以福州十中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福清一中。然后经过下乡插队的洗礼,考入福州大学,后又进入中国科学院从事遥感研究。上世纪70年代末,他作为中国第一个享受联合国奖学金的学者,到荷兰留学,获得了遥感地理信息学硕士。后来又获得北京大学地球信息学博士,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作为优秀科学家,何昌垂后来走上领导岗位,历任国家科委基础研究与高技术局项目官员、处长、副局长,国家遥感中心负责人,国家科委国际合作局副局长。1988年,他被派往联合国工作。2009年,他被任命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联合国副秘书长级别),成为中国在该组织70多年来任职最高的官员,也是全球第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担任该职务的官员。在联合国长达25年的工作中,何昌垂为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现在,何昌垂还担任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北大、清华等大学特聘教授,数字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及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等职。


何文明说,何昌垂对老家的长辈们情深义重,虽然工作繁忙仍常牵挂问询。何昌垂也经常回到前华村,看看承载童年记忆与乡愁的古厝。


来源 | 江镜镇、党派新阶科、福州晚报福清江镜镇前华村86号,是一座外观平凡无奇的古厝。


它建于120多年前,有着福清渔村近300年来“四扇厝”民居的典型样式。如今,这样的古厝在福清所剩不多,但也并不罕见。不过,前华村86号的独特之处是,它记录了何氏这个家族一个多世纪的风雨生活,还走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任职最高的官员——何昌垂。


它的屋檐下,是一部百多年谋生艰辛交织闯荡豪情的海边春秋。


「古厝探密」江镜镇前华村86号:走出联合国高官的渔村古厝

▲外观平凡无奇的前华村86号


「古厝探密」江镜镇前华村86号:走出联合国高官的渔村古厝

▲何昌垂祖居前华村86号


四兄弟栉风沐雨凑资建厝

18日,新闻联播刚刚点赞了福州的数字建设。而数字福州乃至数字中国,都与何昌垂有着莫大的关系。


  何昌垂的侄子何文明,他是知晓这座古厝历史与故事的年轻一代。听着他的讲述,穿越时空“走”到了古厝的起点。


  何昌垂的曾祖父何福炳育有五男。由于家境贫寒,何福炳从家族分到10平方米的土屋,按传统习俗给了长子,其余四个儿子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但何福炳给了他们另一种财富:刻苦耐劳的品质和互帮互助的理念。


  早早挑起生活重担的四兄弟,有的出海捕鱼,有的下田耕地,有的闯荡南洋,有的经营小铺。1898年,四个兄弟决定凑资共同起厝。


  前华村当时还没有围海,屋顶的木梁和门窗的木材是从福清一都山区人力搬运到上迳港,装上木船后再通过江阴岛与目山的海道运回。房子由本地黄黏土、牡蛎壳烧成的石灰和碎瓦构成的“三合土”逐层打垒建成,至今人们仍能从墙体上看到这一建筑特色。


  在贫困和简陋的19世纪末,四兄弟历时一年才建成“四扇厝”,彰显了“共商、共建与共享”的兄弟情怀,实现了“兄弟一条心,黄土变黄金”的老话。


低矮土厝里“剪”来众兄妹

何昌垂的祖父何德枝是五兄弟中的老四,他分到了“四扇厝”的四分之一,即东侧的后半段的一间房与一个小厨房,总共不到15平方米。何昌垂的父亲何必潮和母亲周桂妹就是在这个窄小的空间里成家的。


建于19世纪末的“四扇厝”,见证了清末到辛亥革命的大起大落。在这里,何德枝和何必潮剪掉长辫子,稀里糊涂地迎来了国民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前华村成为老区,何必潮一家与村里人一样,成为地下党组织各种活动的热心支持者。


低矮的古厝里,何昌垂的母亲周桂妹生了13个孩子,11个是自己接生,其中就包括何昌垂。


“一把剪刀,用开水烫一下,拿块干净的布擦一擦。”何昌垂在《我的联合国之路》一书中回忆了这段家族史,“有一年我带着妻子和儿子从北京回到老家,母亲在回忆往事时跟我们这么说过。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这在今天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他们至今还无法相信我和诸多兄妹的命竟是如此‘剪’来的。”


一大家子挤在一起的生活持续到了1963年,何必潮带领几个儿子在这座古厝的后面盖起了一栋二层楼房。


古厝开枝后人闯世界

平凡的古厝至今仍矗立村中,但从这间古厝走出去并走向世界的后辈已超过了500人。


前华村这个海边渔村曾因生产力落后、谋生艰辛,不少男人都选择背井离乡,闯荡南洋。艰难求生的牧海生涯也铸就他们的特殊性格——宽容大度,百折不挠。


何昌垂的父亲何必潮在年轻时也曾独自闯荡世界。18岁的他攥着三块大洋跑到厦门,坐上了去新加坡的轮船。在新加坡奋斗近三年后,何必潮因为严重的关节炎又回到老家。但他下南洋带回来的英文小书和几句“洋泾浜”英语,或是点亮幼年何昌垂探索世界的火苗。


仅何必潮这一枝,里里外外子孙就有近150人,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有18人。目前他们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阿根廷、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及香港地区,从事商贸或学术研究。


其中,何昌垂侄辈的何文强担任阿根廷中阿贸易促进会主席;何文清则拥有加拿大多伦多唐人街的一大片地产。受祖辈的教育影响,他们都是颇有名气、慷慨乐施的爱国华人华侨。


矮檐下走出联合国高官

何昌垂是从这座古厝走出去的另一个例子。


在昏暗煤油灯下,何昌垂度过读初小的四年时光。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提上小粪箕,出门到村边田头捡猪粪。六点多捡完粪回家,再提着二哥做的木头书箱赶到学校参加早自习。坚持课余劳动贴补家计的何昌垂,功课却总能在学校名列前茅。小学后两年离家寄宿五里外的吴塘村,仍每天中午风雨无阻地收集两小桶同学们丢弃的饭渣送回家喂猪。


许多年之后,当上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的何昌垂仍记得当时学校总务处处长陈茂通说的那句古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何昌垂后来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福清十中,又以福州十中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福清一中。然后经过下乡插队的洗礼,考入福州大学,后又进入中国科学院从事遥感研究。上世纪70年代末,他作为中国第一个享受联合国奖学金的学者,到荷兰留学,获得了遥感地理信息学硕士。后来又获得北京大学地球信息学博士,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作为优秀科学家,何昌垂后来走上领导岗位,历任国家科委基础研究与高技术局项目官员、处长、副局长,国家遥感中心负责人,国家科委国际合作局副局长。1988年,他被派往联合国工作。2009年,他被任命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联合国副秘书长级别),成为中国在该组织70多年来任职最高的官员,也是全球第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担任该职务的官员。在联合国长达25年的工作中,何昌垂为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现在,何昌垂还担任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北大、清华等大学特聘教授,数字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及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等职。


何文明说,何昌垂对老家的长辈们情深义重,虽然工作繁忙仍常牵挂问询。何昌垂也经常回到前华村,看看承载童年记忆与乡愁的古厝。


来源:江镜镇、党派新阶科、福州晚报、福清统战

02

上一篇新闻

代课夫妻的孤村22年:他们用橘子当地球仪,凭什么教出大学教授?

下一篇新闻

二战中,日本货轮阿波丸号只是遭到袭击,为何它就要自爆沉海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