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预告|人人爱乐 云音乐会·系列之——王雪融独奏音乐会
人人爱乐·名师学院
王雪融独奏音乐会
演出时间:2020年6月5日晚 19:00
演出平台:人人爱乐直播平台
2020年6月5日晚19:00,韦丹文优秀学生王雪融将在人人爱乐直播平台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云·钢琴音乐会!让我们敬请期待!
人人爱乐·名师学院线上音乐厅
王雪融独奏音乐会
演奏者介绍
王雪融
个人简历
王雪融出生于1999年,四岁开始学习钢琴,2010年进入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师从现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著名钢琴家、教育家、指挥家、施坦威艺术家韦丹文教授。201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继续跟随韦丹文教授学习。由于在校期间专业和文化成绩突出,2020年被学校保送攻读硕士学位。
作为一名青年钢琴演奏家,王雪融的演奏热情而不失优雅,独具年轻一代钢琴家所特有的张力与灵性。她是第七届施坦威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专业组特等奖获得者,中央音乐学院第十五届学院杯钢琴协奏曲比赛第一名得主,并获得亚洲雅马哈奖学金。她还在2015年上海音乐学院第一届青少年钢琴比赛、深圳钢琴公开赛、北京国际音乐节BIMFA国际钢琴比赛、中国音乐小金钟钢琴比赛、2016年于斯课堂全国青少年钢琴人才e展演比赛、2017年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比赛,2018年首届中国三亚中国钢琴作品展演奖等诸多国内重要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王雪融参加各类音乐演出活动足迹遍布各地,包括2013年“亚洲雅马哈音乐奖学金颁奖音乐会”,2014年意大利“佩鲁贾国际音乐节”参加多场演出并与意大利Solisti di Perujia乐团合作演出,2015年“中央音乐学院第一届钢琴音乐节暨全国钢琴专业教学研讨会优秀学生汇演音乐会” “第七届全国施坦威青少年钢琴比赛颁奖音乐会” 2016年“于斯课堂钢琴人才e展演颁奖音乐会”。2016年9月她代表中国赛区赴德国汉堡参加“第十七届施坦威国际艺术节”并在获奖音乐会中演出,2017年作为嘉宾在“第八届施坦威青少年钢琴比赛颁奖音乐会”中演奏。2017年在北京施坦威之家开业盛典上,王雪融成为施坦威与中央音乐学院合作35周年纪念版钢琴“臻•樂•善”和施坦威艺术外壳钢琴“图画展览会”的首演者。她曾受施坦威邀请,多次在北京,广州、深圳、沈阳、郑州等地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均获得业界的高度评价和听众的热烈反响。
她曾受世界著名钢琴家杰罗姆·罗文塔尔,鲍里斯·贝尔曼,亚历山大·蔻伯林,约赫维德·卡普林斯基,邓泰山,陈宏宽等人指点,均受到了肯定与称赞。
导师
韦丹文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四岁开始学琴,九岁第一次公开演出。十二岁进入著名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在李其芳教授悉心教导下,十七岁获 “ 珠江奖” 全国钢琴比赛第一名。1983年韦丹文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次年赴美留学,于1992年毕业于纽约著名的茱丽亚音乐学院。
作为职业演奏家及施坦威全球艺术家,韦丹文的足迹遍布美国和欧亚数十个国家,举行过数百场音乐会。曾先后与众多著名乐团诸如纽约爱乐乐团,明尼苏达交响乐团,西雅图交响乐团,圣路易斯交响乐团,纽约窒内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香港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等协作演出。一九九一年,韦丹文尚在校就读时,就被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选中与纽约爱乐乐团合作,于林肯中心莫札特逝世二百周年系列纪念音乐会开幕式上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回国任教后,韦丹文的学生多次在国际和国内比赛中获奖。他的学生更是遍布欧美各大音乐学院,并在纽约林肯中心,肯内基音乐厅等著名音乐厅举办音乐会。韦丹文是沈阳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和温州大学客座教授、天津音乐学院荣誉教授。除教授钢琴外,韦丹文近年来又涉入指挥领域,自2013年起担任Perugia国际音乐节常任指挥。所指挥过的乐团包括意大利Soloista di Perigia室内乐团, 匈牙利布达佩斯青年交响乐团,以色列Ashdot交响乐团,西班牙Alcante大学交响乐团,捷克Virtuosi Brunenses室内乐团,中央音乐学院名家室内乐团、沈阳交响乐团、郑州爱乐乐团等。2019年,韦丹文受聘担任台北国际青年联合交响乐团常任指挥。
韦丹文于2013 年当选为中国音协钢琴学会副会长。
云·音乐会曲目单
1 、莫扎特b小调Adagio K.540
2 、 舒曼维也纳狂欢节 Op.26
曲目简介
莫扎特b小调Adagio K.540
莫扎特于1756年生于萨尔兹堡,1791年卒于维也纳,莫扎特的生命虽然短暂,却为后人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他创作的体裁遍及交响乐、歌剧、重奏曲等,几乎无所不包。
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与海顿同时代的古典乐派的第二位大师。同时,他也担任着多重角色,涉及音乐的各个领域,曾经是奥地利有名的作曲家、键盘乐器演奏家、小提琴家、中提琴家、指挥家,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莫扎特在音乐方面展现出来的才能可能与其家庭影响和先天的天赋有关。他生长在一个宫廷乐师的家庭,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华和声望的作曲家,一部著名的小提琴演奏论著的作者。
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莫扎特继承了父亲的音乐才能,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音乐才能。父亲也看到了他身上的这种音乐天赋,于是从小开始培养,3岁学钢琴,5岁开始作曲,6岁起即以“神童”身份在维也纳、慕尼黑以及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各国旅行演奏。
《b小调柔板》作于1788年3月,此时的莫扎特贫困潦倒和过度劳累,曲中充满了辛酸的痛苦。它是莫扎特最深刻的内心独白之一,痛苦的音调,戏剧性的感情色彩,最大限度的表达了当时悲惨的人生。
舒曼维也纳狂欢节 Op.26
《维也纳狂欢节》(Faschingsschwank Aus Wien)Op.26 ,作于1839年,题献给莫南德·席勒,他描绘它为“一首伟大的浪漫奏鸣曲”,“一份浪漫主义的展品”。题目本身就是一种抢救行动,一开始这部作品定名为 《狂欢节:四个音符的玩笑》,其中的“玩笑”据认为主要是掩饰第一乐章源自“马赛曲”的引语,当时在维也纳是严禁“马赛曲”的(舒曼在后来的三部作品中又 引用此曲)。了解内情的人知道,这首乐曲记录了1838年舒曼维也纳之行的观感,舒曼去维也纳时,曾想把他的《新音乐杂志》迁往维也纳出版,但是遭到梅特 涅当局的无理拒绝。为了抗议这种压制出版自由的行径,舒曼把当时象征革命的“马赛曲”放到维也纳狂欢节中,含沙射影地讽刺梅特涅的倒行逆施,暗示维也纳将 掀起推翻梅特涅政权的革命风暴。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兴起之后,不同流派之间的竞赛与斗争日趋激烈,音乐中革新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斗争尤为突出。进行这种斗争,作曲家没有使用刀枪剑 戟这些武器,他们的重要手段就是使用音乐的讽刺。舒曼在《狂欢节》中就充分使用了音乐的讽刺手段,向音乐中的保守势力——庸夫俗子发动猛烈进攻。整部作品包括:
1、快板Allegro
2、浪漫曲Romance
3、谐谑曲Scherzino
4、间奏曲Intermezzo
5、终曲Finale
首乐章为降B大调“快板”,这是一首较为长大且炫技的作品,其独特的节奏带有创新精神,并简短地引用了“马赛曲”。
在g小调“浪漫曲”的悲伤下行乐句中,舒曼似乎又在怀念圆房的意中人了,虽然有一个捷径转调至C大调,然后G大调,在中段带来一个简短的、高涨的新希望。在结束时的以外转调意味着一切都未失去。
在“谐谑曲”中有一个降B大调小型回旋曲,舒曼戏谑地用了附点节奏,这可能听起来很迷人,但是他却出人意外地转了调。在E和F集结连续的属七和弦以恢复本调之前,一个等音乐化的降D将主要主题又恢复到A大调。在靠近结束时他又以二分音符耍弄了不定的属七和弦。
汹涌澎湃的降e小调“间奏曲”是五个乐章中最热情的,如果么有什么私房话要说,舒曼很少使用这种复杂的调性。他可以称它为“无词歌”。无论是旋律的 形式及其反复出现的重复八分音符,还是伴奏的编排,其本身就足以使双手忙得不可开交,两者均意味着在他作这些曲子时,脑子里不断有某些浪漫的诗句在作怪。这个乐章出色地预言着1840年及其大量歌曲的涌现。
在忽略了几年奏鸣曲式之后,舒曼在降B大调最急板的终乐章上又重新使用它,似乎要证实他称该作品为“一首伟大的浪漫奏鸣曲”。其内容要比他过去在该形式上所作的简练多了。作为一部钢琴的杰作,它仍然显示出才华横溢的效果,丝毫不是那种有特色的急板尾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