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月01日 星期一

2018,墨尔本记

作者:li5360

说说这次旅行

这次墨尔本之行没有什么计划,完全是随意游玩,唯一的计划是自驾大洋路,别的都是随机的。

这次去的行程是先飞广州,转机到墨尔本。去程买的是南航机票,白云机场转机,回来买的是新加坡航空机票,主要是想体验一下号称全球最佳的服务,在新加坡转机。

关于澳大利亚,我在2008年春节去过一次,那次是跟团,路线是凯恩斯大堡礁、黄金海岸、布里斯班、悉尼,当时的感觉是十分美,感觉那里的空气洁净度十分好,目力所及范围之内都是清晰可见,另外一个后果是日晒厉害,在大堡礁下水的没有用防晒的全被晒伤。这次就是一个目的地墨尔本,就是想舒舒服服玩上几天,体会一下发达国家大都市的生活。墨尔本,别名新金山,又称猫本、墨村,是调侃墨尔本的意思。

出发的前两天才记起没有安排住的地方,赶紧在爱彼迎上找了个市中心的,比较便宜的公寓,看着房东是个中国人,还会广东话、普通话,就赶紧定了下来。

第一天

广州白云机场

出发前一天先从南航微信小程序值机,因为我的第一段行程出发时间有变更,不知道什么原因无法值机,第二段行程顺利值机,机型是330,要了个靠窗的座位,因为是232座位,出入倒不麻烦。

从机场出发,值机时要求行李直接到墨尔本,中午到达广州白云,因为要有6个多小时转机时间,也没想到市区玩,就在机场简单转了转,就进了海关,找了个没有旅客的候机厅插上充电线看美剧,饿了就吃饭,看到德克士有泡菜饭出售,想吃点泡菜对付一下有点不舒服的胃,结果走了两个门店都说泡菜没有了,只好选了一家港式餐厅吃了个牛肉饭。吃完饭就准备到登机口去了,路上发现一个医疗室,过去问机场有没有药店,结果医疗室就有胃药出售,奥美拉唑胶囊只卖两块多,真想买十瓶回去!

晚上九点多出发,几乎满员,南航的机餐还算凑合,比第一段行程要强,毕竟是国际航班,吃了睡觉!

2018,墨尔本记

第二天

抵达墨村

北京时间6点45,墨尔本时间9点45,飞机降落,望着机外越来越近的牧场,突然忐忑起来,我这不懂英文的中国人,能在这里度过这十天吗?

出了廊桥,首先左侧一排自动通关的柜台,奇怪的是我的护照并不识别,试了几次,几次介绍给别人怎么用,但是我的护照就是不行,没办法走人工通道,等了30分钟,总算过关,取了行李,然后是检疫通道。澳洲对入境的动植物制品检疫非常严格,检疫官员看了我的入境单,指着我的申报事项问我一句英语,我也没听懂,估计是问我带的啥,我张嘴“Tea”,那位大姐指了指中间通道,没检查就让我走了!

记着攻略里看到的,出门左转是Skybus,这是墨尔本的机场大巴,从机场10分钟一趟,只到墨尔本市中心南十字星火车站Southern Cross Train Station停靠,也就是所谓的CITY,也叫CBD。到售票窗口买了票,找了一把零钱,没算是多少钱,但是后来看了看,单程好像是18,往返35澳元,家庭票比较便宜,一个成人可以带4个小孩,19.5澳元。

从机场出发20多分钟就到了南十字星火车站,下了车,拉着行李箱开始用百度地图找我定的公寓,一点方向感也没有,找了20分钟,才发现就在我下车的门口的斜对面,跟房东联系,我到早了,这位房东要求是15时以后入住,11时退房,我提前跟她沟通要求12时入住,后来同意11点半她到,放好行李,给她时间打扫房间,我去吃饭,她打扫好了通知我回去就好了。我跟房东见了面,放好行李,她给我简单介绍了周围情况,我就出门到对面Skybus楼上吃饭,选来选去买了块披萨,很快吃完,因为过街时感觉很冷,又买了件卫衣,匡威的,40澳元。

这时房东发来微信,说我可以回房间了。回去以后先补了一小觉,儿子来看我,我们俩出门吃饭,结果外面狂风骤雨,儿子穿着裤衩背心,赶紧把卫衣给了他穿。这墨尔本的天气十分极端,根本摸不着规律!

2018,墨尔本记

下午阴云密布

自己在房间里无所事事,还是决定出去溜达一圈,觉得看看雅拉河的夜色还是不错,因为有点云,也许会有不错的晚霞,结果没想到有点转向,走错了方向,到了一个小港口,其实也是雅拉河的一部分。

2018,墨尔本记

滨海港口,比较古老的港口,应该是雅拉河一部分

2018,墨尔本记2018,墨尔本记

上图游船旁边好像有个大型PRTY,这警车好像在维持秩序

2018,墨尔本记

雅拉河畔小桥,晚上应该会开灯,好几辆自行车在玩车技

2018,墨尔本记

浮云~

2018,墨尔本记2018,墨尔本记

住处下面的街道夜景

2018,墨尔本记

拍照时一个小伙子路过,摆了个pose,给他拍了一张,走的时候看他坐在天桥墙根下发呆。

2018,墨尔本记

南十字星车站,波浪形屋顶。城际火车始发站。

2018,墨尔本记

车站附近大楼,外形比较现代

2018,墨尔本记

回公寓,看夜景。

第三天

高等法院、福林德斯街火车站、圣保罗教堂、墨尔本艺术馆、战争纪念堂

第一天正式出去游玩,随性而至,没什么目的,只知道很多景点CITY区域内,就看着百度地图往市中心溜达。

为什么要用百度地图呢?因为国内地图只有百度能用,而且不支持公共交通的规划和导航。在墨尔本市区内做得好的就是Google maps,公共交通导航用ptv Apps,这两个软件都需要用到谷歌框架,而国产手机是没办法安装谷歌框架的,用WiFi也不行,昨天安装Google maps时提示我绑定手机号码,用中国手机号码也没办法绑定,用我儿子的手机号注册通过后,Apps提示没有硬件绑定,反正Maps用不了,打不开地图界面,只能使用百度地图。直到第四天我买了个沃达丰的手机卡才解决了这个问题,Google maps能导航,能规划公共交通路线,PTV打不开地图,但是能规划出路线,显示车辆到站时间、发车时间,这样才解决了市区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问题。

2018,墨尔本记2018,墨尔本记2018,墨尔本记2018,墨尔本记2018,墨尔本记2018,墨尔本记

很想看看墨尔本的涂鸦墙,百度搜出来的Uniacke ct这个地方,看看不远,就溜达过去,效果很是震撼,但后来发现大家都去打卡的不是这里,是在联邦广场附近的一条街道,据说每天去看都不一样,但那里的效果不如这条小街,只是街道区域比这长,而且有两条街。下面会有他的照片。

2018,墨尔本记

维多利亚高等法院法院外观。原来应该是澳大利亚最高法院,迁都后这里成了维州的高等法院。忘了在哪个游记里看过,这个法院可以让人参观,装着胆子走了进去。门口有一男一女两个保安,把兜里东西掏了出来进了安检门,男保安对我说了好一会,也没听懂,我想了想,说了句“OK”,就进去了,好像是说不能摄影?里面是一个圆顶的大图书馆,好多古老的书籍,澳洲是英美法系,应该都是判决的汇编。图书馆周边是一圈法庭,所有的门都是自动门,感应到人自动开启。正在楼道里小心翼翼的走着,路过一个法庭时门自动开了,一个女法官正在法庭上讲话,一大屋子人都看我,赶紧溜之乎也。

2018,墨尔本记

高等法院图书馆房顶

2018,墨尔本记

高等法院图书馆

2018,墨尔本记

原来法庭大法官的椅子

2018,墨尔本记2018,墨尔本记

不知被翻看多少次

2018,墨尔本记

高等法院图书馆

2018,墨尔本记

警察局招聘广告

2018,墨尔本记

福林德斯街火车站,墨尔本最大的,最古老的火车站,也是火车总站,距我住的南十字星车站一站之遥,也是墨尔本必须打卡之地。对面是联邦广场,斜对面是圣保罗大教堂。我进去转了一圈,上了个厕所就出来了,以示留念。厕所有一个清洁工人,看到有人从小隔间出来之后,就拿着工具进去,先向坐便喷清洁液(消毒液?),然后擦拭,冲水,再出来清洁下一个,看得我目瞪口呆,真是勤劳的好工人,也对火车站的管理者表示敬意。

2018,墨尔本记

圣保罗教堂是一个英国圣公会大教堂。由英国建筑师威廉巴特菲设计,建于1891年,它是本市最早的英国式教堂,1932年,教堂又加了3根尖塔,使它看起来更加雄伟。该教堂外面的草坪上有一尊马修·福林德(澳洲最早的拓荒者)的塑像。 圣保罗教堂是免费进入参观,但是里面摄影是要收费的。所以,没有里面的照片。下面一张是教堂外面休息的人,时至中午,人们在享用午餐。

2018,墨尔本记2018,墨尔本记

联邦广场

2018,墨尔本记2018,墨尔本记2018,墨尔本记

雅拉河畔。从联邦广场和福林德斯街火车站中间往市区外面走就是雅拉河,过河的桥叫王子桥。

2018,墨尔本记

我的午餐,烤焦的面包片夹着猪肉碎,超级好吃!啤酒微苦,味道十足!就是有点贵,三明治加沙拉20澳元,啤酒11澳元。合人民币155元。雅拉河畔露天餐厅。

2018,墨尔本记

墨尔本艺术馆外的水池。据说收费,但我进去看了一圈,没有买票的地方,可能我没找到。看到的有设计展,有一些文物,还有现代艺术展。很新奇,但看不懂。

2018,墨尔本记

公园里多是大树,几百年的历史。虽然我们历史悠久,但我们的城市找不到这样的树。

2018,墨尔本记

战争纪念馆,纪念馆前有一广场,广场北端有座纪念碑,碑顶上有战士扛着牺牲者尸体的雕像,下刻1901-1945字样,纪念碑旁有一个圣火坛,据说是是英国女皇伊利莎白亲手点燃后便终年不熄。

2018,墨尔本记2018,墨尔本记

从战争纪念馆看向市区(CITY)。这座纪念馆的正面的浮雕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和平女神的图案,象征著这些士兵为和平而战。在纪念大厅的正中心的地面上有一块黑色的纪念碑,上面刻著“爱”(LOVE)的英文字体。据说,每年11月11日上午11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太阳会从纪念馆的玻璃天井上的一个小洞口射进一束阳光,正好照在这块纪念碑上的“爱”字上,有4分钟从上至下划过。因此,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有许多人远道而来静静地等待著这一刻。 在大厅的四周矗立著16根黑色大理石的柱子象征著战争中的哨兵,在纪念馆周边的长廊边摆放42个小铜箱,放著曾经参加一战的士兵的名字和战功,这42本名录自从1934年纪念馆开放后,每天早晨8点由退伍军人翻开一页,从未间断。 馆内有阶梯通往屋顶,站在这幢金字塔型屋顶的建筑物顶层,可以清晰地眺望市区景色。

纪念馆用的石材也是取自澳大利亚军队作战过的地区的材料,在石材上刻着取材地区的名字。

2018,墨尔本记

从战争纪念馆顶上平台看,旁边是墨尔本植物园,门前是游览的马车,车上两位亚裔姑娘在拍照留念。

没有导航,研究了好半天,才在纪念馆附近的公交车站上了车,到了福林德斯街火车站,又等了好一会,坐上了久负盛名的35路电车,看着百度地图,到了离我住的地方最近的站下了车,下决心要解决导航问题!

回来到地图上搜到的一个亚洲食品超市去转了一圈,买了点菜,顺便发现了维多利亚女皇市场的位置,超市周边好多中餐饭店,还有地产中介。结果回来的时候发现我们楼下也有一个东瀛超市,里面也全是中餐食材,买了点东西,问服务员哪里有电话卡卖,小姑娘说前面的coles超市里面有。我把东西放下,又去了coles超市,里面有个冠亚超市,也是各种中餐食材、韩餐、日餐......结果卖电话卡的地方还在排队,累得不行,回去做饭吧,别辜负了买回家的两大袋子调料和菜。

第四天

维多利亚女皇市场、唐人街、圣吉尔达海滩

今天早早醒了,自己做了面,吃完七点半,决定去维多利亚女皇市场转转。买了点生蚝和三文鱼回来。

路上要穿过一个小公园,路边坐了会,过了20个人,10个亚裔。

吃完午饭,出发去逛唐人街。

2018,墨尔本记

唐人街中山先生像

2018,墨尔本记

吃了中午饭,乘车来到墨尔本唐人街,这是澳华纪念馆。来晚了,已经关门。

2018,墨尔本记

墨尔本唐人街的牌楼。好几个,这是其中一个。

在唐人街转的时候,看到一家沃达丰,赶紧买了张七天的一次性预付费卡,登记护照后10澳元,4G流量,不限量通话,没有国际通话和漫游。据说澳大利亚今年开始上网流量也是全部不限量。从此,我的Google maps和PTV才开始能用。昨天在战争纪念馆前面车站等车时研究了好半天地图,才坐上车回了CITY,现在能规划公交线路,就能走远一点了。我选择了圣吉尔达海滩,发现96路直达,欣欣然坐着内饰很豪华的有轨电车到了海滩。

2018,墨尔本记

圣吉尔达海滩(St Kilda Beach)。这个叫啥运动?看着很刺激。这哥们总掉水里,然后爬上滑板接着来。佩服这毅力!

2018,墨尔本记

海滩边钓鱼的人

2018,墨尔本记

通往码头的栈桥

2018,墨尔本记

从圣吉尔达海滩看市区。

2018,墨尔本记

这个美女趴在桥上看下面的小企鹅。

2018,墨尔本记

栈道缝隙里看小企鹅

在海滩栈桥上坐等小企鹅的人们。

栈桥后面大石头的缝隙里有两只,估计也是怕冷,避风呢。

不怕冷的人还往里走

这是是往海里运船的轨道,背后应该是一个帆船俱乐部,天黑了,人声鼎沸,估计是个paty。

码头晚霞

从海滩通往游船锚地的栈桥。我的背后是个黄房子,黄房子后面是防波堤,防波堤背面是一段海滩,海滩上面是栈桥,栈桥上站满了人,等着看小企鹅。这里的小企鹅是世界上最小的企鹅,很可爱,到傍晚就都来了,可惜,这里海风太厉害,冻得我哆嗦,可是海滩上从裤衩背心超短裙到风衣卫衣,再到羽绒服都有,反正我是受不了,坐96路电车回去了。

下面说说墨尔本的市区公共交通工具。据我了解,从路途远近、承载能力从大往小排列,依次是城际火车、城郊火车、有轨电车(地铁)、公共汽车。城际火车是通往其他城市的长途火车,平时坐不着。城郊火车是大墨尔本都会的各区交通的首选,价格便宜,乘坐舒适,有8节左右车厢,一次4.3澳元;有轨电车是填充火车的短途交通工具,一般是一节或两节,在CITY乘坐免费,出了这个区域收费,一次是2块多,具体数额记不清了;公共汽车因为没有轨道限制,更自由一点,但稍贵一般往市郊的多一点,city里面基本上有轨电车都能到了。有轨电车在下图绿色区域里全部免费,不用刷卡,其中35路有轨电车是环形线路,绕着city最外圈转,红黄色,是最古老的样式,前面一个大圆灯,完全免费。下下图是有轨电车的总线路图。

绿区是有轨电车免费区域

要想乘坐墨尔本公共交通工具,需要购买myki卡,购买分为记名卡和不记名卡,记名卡可以挂失,不记名卡不可挂失,还可购买游客卡。有一天忘记带了,买了一张日卡,14澳元,包括6元卡费,8元的车费。南十字星车站里面有个ptv的小屋子,里面能购买,有的小超市,连锁店也能购买。在很多火车站,包括一些繁华地带的公交车站都能自助充值。选择中文,然后将卡放在读卡器上,就显示你的卡的信息,包括近期乘车信息(时间、扣费),然后你可以选择现金或刷卡充值。现金充值最大50元,不支持100元。

电车运行图

第五天

澳华博物馆、墨尔本博物馆

还是漫无目的的瞎转。翻了翻猫途鹰,决定去看看拱廊。

非皇家拱廊

导航到拱廊附近下了车,听见音乐声,看到市街头艺人演奏,过去听了会,发现头顶的便是拱廊,觉得一般,就随便走走。其实真正的拱廊不是这里,这里的形状相似,历史大不相同。

千禧龙

澳华博物馆。讲述墨尔本自1835年有现代人居住以来华人奋斗史。地下一层是淘金的模拟场景,有很多声光效果。参观门票11澳元。总是要支持一下咱们华人的博物馆的。

大龙

华人在海外的的舞龙传统还是不错的。有个短片介绍了龙的意义。第二代千禧龙

皇家展览馆

既然看了澳华博物馆,想起还有墨尔本博物馆,号称南半球最大博物馆。先看到皇家展览馆,于1880年建成,建筑古色古香、美轮美奂,是1880-1881年举办万国博览会的会场,当初设计和建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展览馆和墨尔本历史文化连在一切,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一百多年后,皇家展览馆的停车场建成了墨尔本博物馆。

墨尔本博物馆

博物馆内部的恐龙化石。

内部共分为澳洲历史馆,植物馆,儿童馆,原住民艺术馆,科技馆,人类生命起源馆,动物馆,未来馆等,另外还有世界上最大银幕的电影院IMAX影院,我进的影院是一个环幕影院,不知道是不是指的这一个。这里造型极富现代感,与墨尔本皇家展览馆的古典风格形成强烈的对比。

自然显然是博物馆的重点,但是设计的生动而有趣。孩子可以看到标本、听到声音,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到活的昆虫。森林馆的“森林秘密”无疑是个大手笔,在建筑的中心位置,博物馆营建了一个与自然环境完全相同的生态系统,展示了维多利亚高山上的树木、植物,还有放养的野生动物和昆虫。如果带着孩子来到墨尔本,这里真的值得一看。

路的尽头是皇家展览馆

皇家展览馆和墨尔本博物馆全部位于卡尔顿花园(The Carlton Gardens),这是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墨尔本市中心东北角的花园。花园始建于1839年。2004年,卡尔顿花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卡尔顿花园的面积大约有26公顷。1880年,澳大利亚举办墨尔本世界博览会,卡尔顿花园和其邻近的皇家展览馆等建筑都是为了这届博览会而修建,现在卡尔顿花园和皇家展览馆一并被列入世界遗产。从墨尔本博物馆出来,时间还早,可是公立的场所都是正点5点下班,看到这么美丽的公园,这么多人在公园休息,我也忍不住找了个空地躺了下来,一时间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外面的警车。因为观察警车和车库的防冲撞护栏时间有点长,拍了几张照片,被匆匆赶来的警察盘查一番!后来拍的车库的照片被要求删掉,看来这里的警察还是很警觉地。

墨尔本某警察局外观

这是从谷歌街景上截图下来的车库外观,我只是靠近看了看,拍了张照片而已。

远处波浪状的是南十字星车站的房顶。这个车站获过建筑设计奖。

我的晚餐,还有一瓶啤酒。

第六天

图书馆

忙了几天,今天起来外面艳阳高照,看了看30多度,就有点不想出去,又不想浪费一天,想了想还是出去了。

这是一家摄影器材商店,这个广告是著名的柯达克罗姆广告,本来停产了,又应摄影家要求恢复生产。这种照片冲印十分严格和繁琐,全世界只有几个地方能冲印,不知道中国还能不能冲洗。那个著名的阿富汗少女的照片就是这种胶片拍摄的,清澈的大眼睛震撼人心。

门外橱窗正中间是中国生产的神牛闪光灯。中国的机身、镜头一般,外设还行。

路遇的又一个涂鸦街。

有轨电车内景。

墨尔本市政厅,也在迎接圣诞节。

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以为停业,后来发现一个小字:正常。赶紧转着找到入口。

第一个阅览室座无虚席,二楼唯一空座,找本书假装学习。

坐下看了几眼书,再看下面,觉得不够味,缺少点什么,于是下楼,继续探索。

这是真正的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打卡处。

宏伟的屋顶

公园路边狗便便方便袋和专用垃圾桶

第七天

拱廊、涂鸦街、库克船长小屋、墨尔本之星

今天是我自己最后一天游玩,晚上儿子就放假来找我了。今天决定去真正的皇家拱廊。

皇家拱廊建于19世纪后期,是墨尔本最老的巴黎式购物廊,是维多利亚州墨尔本市的历史遗产建筑。即适宜观光,也适宜购物。皇家拱廊作为一座重要的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位列维多利亚时期建筑遗产名录之上,目前是墨尔本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街内两旁富有历史特色的小店而闻名于世。

皇家拱廊真是富丽堂皇。忘了哪个游记上写的,里面的东西看看就好,买了就是傻子。

拱廊附近的小街。据说这种小街也是极有特色,以前是用来走马车运货的,现在好多小吃店。有本书专门介绍这种小街道。

霍尔西巷,墨尔本最著名的涂鸦街,据说俩韩国人在这里拍过mv,所以比较火,但这里的涂鸦比较乱。

库克船长的小屋位于墨尔本市中心的菲茨若伊公园里,这是一幢真正的小屋,简单、朴实,

甚至粗糙,斜顶铺瓦、石砌墙面。进去有点站不起来的感觉。

1728年詹姆斯·库克就出生在英国约克夏郡的这座小屋里。1934年当墨尔本建市100周年大庆

时,澳洲知名的实业家拉塞尔爵士出资800英镑,将库克船长在英国的故居买下,作为礼物送

给墨尔本市民。人们把这座故居小心地分拆开,把每一块建材编号,装在253个箱子里,总重

量150吨,由英国海运到墨尔本,再照原样组建而成。

进去是要收费的,好像十八块钱。5点下班,我是4点45到的,售票员觉得太晚了,不建议我

参观,我觉得时间应该足够,结果还是绰绰有余。

库克全身像,据说和他等高,190cm左右。

库克船长小屋南侧花房,据说这里原来是个避难所。

墨尔本之星。晚上和儿子去乘坐墨尔本之星。看了看飞猪,比现场买票便宜不少,计划是7点出发,到那里十几分钟,然后8点多上去,最好是两圈,这样能看到晚霞余晖中的市区和夜色中的市区。结果在肥猪上订了票,通知短信让我查看旺信和短信,等了40分钟也没收到。这样就8点多了,联系飞猪客服,过了十分钟反馈说电子票发我邮箱了,刚换了手机,我的邮箱密码输入的问题导致我打不开邮箱。发来旺信截图后检票口扫码扫不出来,怀疑是我手机屏幕问题,派儿子去打纸质票,又招来值班经理,直接放我们进去了,又排队10分钟,这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到天上也看不见天光了!真郁闷!所以,如果时间充裕,订好票再去,节省时间和金钱!

忽略玻璃上的反光吧。

第八天

维多利亚女皇市场、墨尔本旧监狱

儿子要给我煎牛排,我们又来到维多利亚女皇市场,这次上点片片。看看像不像国内的集贸市场。

这里为南半球最大规模的露天市场,全球第三大规模的露天市场,亦是世界上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市场由1857年起开始运作至今,是唯一现存在墨尔本市中心内的19世纪市场,主要提供海鲜、肉类、蔬菜、生果等新鲜食品,并且设有杂货区域,贩卖各种廉价的衣服鞋袜。

美女自拍打卡

游客服务中心

市场边上的果汁店

看看这个市场和国内的有啥区别?

墨尔本旧监狱,里面有用死刑犯的头颅制作的模型,用于研究颅相学,这门研究认为犯罪和人的长相有关。其中一个牢房的头颅是中国人。

进去后一名警察(工作人员扮演)将我们带进牢房,排成一排,他把我们当成囚犯,让我们交代所犯罪行(有个卡片,上面有罪犯名字和所犯罪行,自选扮演),然后领我们参观并讲解,扮演完自己角色后就进入上图的三层牢房的博物馆。我们租了个中文讲解器,听讲解并参观。

晚餐牛排

第九天

自驾大洋路

前天看租租车还车型比较多,昨天看市区里就一辆也没了,机场就几个公司有,选了一个AUCAR公司,比较便宜,评分也较高。一大早和儿子就坐上去机场的SKYBUS,买的家庭往返票,35澳。到了机场,租车公司派车来接,这个公司离机场还不近,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区域,附近好多租车公司,估计都是小公司,看看门头,也叫袋鼠租车。我拿出护照、驾驶证、租租车给做的所谓“国际驾照”,办好手续去提车,定的是RAV4,给了个霍顿的SUV,看了车,好像是雪佛兰的科帕奇。租车公司说明的是同挡车,没再说别的,工作人员提醒我给车身每项划痕拍照,发到公司微信里,然后提醒我是半箱油,回来加到差不多就行 。

开车硬着头皮上路,昨晚恶补了澳洲交通规则,就记住了左行。自从来到墨尔本,就一直观察司机怎么开车,尽量坐在司机身后感觉路感,而今亲自开上了车,还是觉得有些紧张,没过几个路口就拐弯出了差错,好几个岔路没分清是哪一个,又转了一圈重新拐弯上高速。上了高速紧张感很快消除,一直压着限速跑,发现当地车都比我快一点,就跟着他们跑,前面没车就保持限速跑。一般是限速100,有的地方限速110,但不多。导航规划的这条路是到12门徒岩,是从机场几乎直线过去,是最近路线,但是没有走沿海公路,也就是没有路过大洋路起点,路上很多山路,路非常窄,双向两车道,两边都是树林,几乎全是弯道,但是最低限速也是80km。澳洲公路的特点是,有最高限速,但进入弯道时提醒你弯道限速,根据弯道弧度,高的75,低的有到35km的,那几乎是U型弯,按照限速要求过弯肯定是安全的,试过超速10km过弯,会有很强的离心力,我觉得这样比国内的山路弯道一多就单纯限速30、40要科学得多,负责任的多。进入居民区时,会慢慢降低限速,从100到80,然后60,有的地方会到40,出居民区马上会提高限速到100。进入施工地段也会有限速标示,核心地段都是40km,而且,重要事情说三遍:测速!测速!测速!我到澳洲自驾带了手机架、车充和电子狗,墨尔本城外有雷达信号提示的都是在施工区,一般会有一个大型LED显示屏,上面有的会有一个摄像头和雷达测速装置,所以,在路上见到施工路段一定要保持车速,其余的地方很少见测速。

还有个感受,就是当地司机非常遵守交通规则。经过林区,双向两车道,路非常窄,前面遇到一个大型工程车,时速20左右,后面跟着一个SUV,因为是双实线,SUV没有超车,一会功夫后面又跟上几辆车,都没有超车,排队跟车。走了几公里,前面有块空地,大车靠边让路,我们才加速通过。一路上都是这样,全都守规矩。这里的交通规则是机动车让行人,支路让主路,主路车辆有优先通过权,遇到路口时,支路上全部有“GIVE WAY”或“STOP”的标志,“GIVE WAY”是让路的意思,见到这个就要慢速通过,注意观察,“STOP”的意思是停车让路,必须停车观察,决不能慢速不停。开的习惯了以后,发现在高速上只要注意限速标志即可,根本不用观察有没有车辆过路发生危险,简直爽的不要不要的。可能与人口稀少,车辆比较少有关,但是也和驾驶员的素质有很大关系。

等回程快近墨尔本市区时,正好是晚高峰,虽然四个车道全部是车,但还是以100km的时速前进,没人变道,也没人掉队缓行,快到CITY时,才慢慢降到80 ,不多一会就开始堵车了,这也说明驾驶员的素质极高。

总而言之,虽然自驾开始有点提心吊胆,但到后来越开越爽。

当地高速以M、A、B、C开头区分,M是国家高速,以此类推C是乡间小道。刚出城走的是M1,双向8车道,后面慢慢变窄,然后转向大洋路,大洋路代号是B100。车子给我的时候不是满箱油,我的感觉是大半箱,等我有越开越满的感觉时,才发现我看错了油表,原来驾驶位是反的,油表指示也是反的,这时候车子在林区,直到油表灯亮起,才看到有加油站标示,赶紧加油。这时候,已经是离12门徒岩20多公里了。

到十二门徒岩,先到吉布森阶梯。从吉布森阶梯可以到海滩,沙子很细,海面有一层白蒙蒙的雾气,猜测是海浪拍打礁石腾起的水汽。

到十二门徒岩,先到吉布森阶梯。

美女飞行员带我们上天。

乘直升机从天空去看看这著名的景点:十二门徒岩

这是西侧的一处海滩,从这里返程。我觉得这里比十二门徒岩也不错,但驾车往西走没找到进口。

观景台东侧的两个礁石

西侧的几处礁石。据介绍,这里从来没有过12个礁石,原来这里叫母猪和小猪,后来为了旅游宣传需要,改叫十二门徒岩,下面的伦敦桥景区也是一个意思。图片中间那是后来坍塌的十二门徒之一。

伦敦桥附近看到的刺猬。

从地面看伦敦桥。1990年,在一场风暴中伦敦桥断裂坍塌,成为伦敦断桥。桥面上两个游客后来被直升机救起。

从空中看伦敦桥

途中吃到的鱼薯条,或者叫鱼和薯条。真不明白为什么这也是名吃,薯条油大,鱼有腥味,附带柠檬去腥。吃了一点点。

从路边观景台看刚吃饭的海湾。

冻的鸟都缩着脖子,这三位大汉在狂风中吃着薯条,喝着啤酒!

日落的海港。

从十二门徒岩往西走,一直开到瓦南布尔,这是大洋路终点,我们在这里定了一间民宿,入住后到超市买了点补给,然后开车到了海边。这是狂涛拍岸的海港,左边是防波堤,里面是港口。

途中上厕所,又发现这个。原以为只有在市中心有这个,在这么偏远的地方也有这个,而且,不管什么地方的公厕,一定有厕纸!真是一个文明社会的体现。

这个盒子是为吸毒者准备的,用完的注射针头扔进去,避免伤害到别人!

第十天

大洋路回程

清早起来,跟房东亲切话别,先来到罗根海滩,这里有观鲸平台,其中一种鲸鱼为这里独有。但是观鲸一般在冬天,夏天没有,所以空无一人。

海里空空荡荡

路边牧场

我的坐骑。这奇怪的树可能是海风吹乱了头型。

来到大奥特维角灯塔。这是那里的海滩

沉没的船的残骸

灯塔内部的通讯设施

灯塔转动的变速箱,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从下面往上看,这是灯的内部。正中间是灯泡,看到的底座。上图的变速箱的旁边就是备用灯泡。周围一圈是玻璃透镜,金黄色,一环一环,应该有什么光学原理在里面。

这是澳洲大陆最古老的灯塔之一,其实已经不用,起作用的是太阳能信号灯和无线电信标。

这是烧烤用的,下面烧火,上面烤盘转过来烤肉。

大洋路后面还有一个小红帽灯塔,儿子睡着了,就没有再去看,远远的眺望了一下。

我站的这个地方是二战观测台,跟日军作战时作为最前沿观测日军的飞机和军舰。旁边有日军鱼雷残部展示。

路上遇到这奇怪的树林。晚上肯定会阴森可怖。

下午4点多到了CITY,放下行李去还车,然后坐SKYBUS回来,让儿子去COLES买牛肉煎牛排,我在公寓休息。嗯,晚餐的牛排不如上次,估计和牛肉有关,感觉不如在维多利亚女皇市场买的新鲜。

第十一天

帕芬比利蒸汽小火车

上世纪初,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为开发其偏远地区而修通了四条低成本的762毫米(2′6″)铁路线,帕芬比利铁路就是其中的一条。这条铁路于1900年12月18日通车,连接Upper Ferntree Gully和雷克夏(Gembrook),这条铁路由于1953年的一次塌方而受阻,再加上营运亏损而于当年关闭。目前看到的连接贝尔格雷(Belgrave)和雷克夏(Gembrook)的这条线是原先铁路的主要部分,它贯穿森林、长满蕨类植物的山沟以及农地。

早晨吃完早餐,到南十字星车站乘车,这里有一趟车直达,终点下车后过路口就是小火车起点。买了去湖畔车站的家庭往返车票,发现进入景区上车不检票,后来回来上车才检了票,而有很多人是到湖畔车站就坐车走了,不再返回帕芬比利。

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看这老爷子总有七十多了吧?手扶的牌子上中英两种文字,说明中国游客何其多也。其实在墨尔本机场也一样,几乎所有 标识都有中文的。

众多亚裔面孔,以为到了国内景点。

湖畔车站,游客喂鹦鹉

这里的鸟和鹦鹉一样,都用爪子抓着东西吃,进化的真快!

扳道岔的老爷子

从车上看到的美景

著名的木桥,以前是允许坐到窗户上,抱着横杆,腿搭在外面,现在严禁这样做。这个木桥去的时候是向右拐,回程是向左拐,想拍照片要坐对方向。

机器保养的非常好。有人说是烧煤的,我也见到有黑烟,但我没找到煤车,我猜测是烧油的。

回到城里,吃完晚饭,时间还早,又来到滨海港口,看了看落日余晖。我还会来到这美丽的地方!

晚上九点,我们搭乘Skybus来到机场,乘坐新加坡航空班机空客380来到新加坡机场,最主要是体验新加坡航空公司和新加坡机场的服务,看看号称多年全球服务第一的机场是啥样。结果从墨尔本机场开始,到新加坡机场,我就没喝上开水,新加坡机场更甚,饮用水更是冰水,让我不得以喝了两口润润嗓子,上了飞机猛喝水。又转机波音777,平安回到北京。

嗯,就到这里吧,本来就走马观花,又是想到哪说到哪,有点乱,希望能对各位有点帮助。

上一篇新闻

去泰国留学需要准备些什么物品

下一篇新闻

与隔离工作专班一起抗疫的日子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