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巧遇” 从新加坡最新总规里看见了成都的“脉络”
未来锦江公园效果示意图
新加坡风光
以城为鉴,可知规划之路:成都两部规划提出的TOD开发、老城更新等城市优化策略,在今年3月公布的新加坡2019年发展总蓝图草案规划中,都能找到“影子”。
以人为本,人城亲密无间:胡涛建议,成都可借鉴新加坡经验,引入更聚“人气”的业态,规划建设理念更先进的下一代CBD;“只有空间真正的使用者参与到社区建设中,社区才拥有长久的活力。”
在成都提出建设“公园城市”之前,新加坡就以“花园城市”之称,享誉世界几十年。一字之差,虽区别出模式不同,却暗含着两座城市在发展理念和城市规划上的相似性。近日,成都市委全会通过《成都市东部新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17-2035年)》,揭晓了“东进”筑城的最新规划蓝图;此前,以带动老城活力提升为目标的《锦江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并向社会公开。有意思的是,两部规划分别提出的TOD开发、老城更新等城市优化策略,在今年3月公布的新加坡2019年发展总蓝图草案规划中,都有着相似内核。
可以说,在新加坡新一轮的规划中,看得见成都的脉络与步伐。
日前,记者专访万科中西部城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万科中西部产城)副总经理、产城研究院院长胡涛。他曾担任新加坡裕廊国际首席规划师,目前在万科中西部产城携国内外数十家专业机构开展“理想城市发展计划”专题研究。在新加坡的规划里找到成都脉络,他有着不一样的解读。
CBD复兴:向更人文宜居的城市发展
CBD高效、缜密地运转,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这是其在全世界大量破土的原因。但新加坡的“金靴区”——中央商务区,这个亚洲重要的旅游和金融服务中心,却在新一轮的规划中,走出传统CBD的逻辑,提出“CBD复兴”计划。
“复兴CBD,不是否定传统CBD,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做调整。”胡涛认为,CBD的概念,正在逐渐被重构。事实上,在助力新加坡成功实现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的同时,新加坡传统CBD面临的问题也愈发凸显:过于单一的商务商业功能,使该区在夜晚和周末缺乏活力;CBD区域内零售设施非常有限,客流量在周末难以支撑,使得多数零售商业选择在周末不营业;CBD内居住功能供应不足……
为了让市中心变得更有“人气”,新加坡本轮CBD复兴计划的重点即为居住人群的导入,将CBD的资源城市化、社区化,在商务环境中,营造社区氛围,让CBD的优质资源公平共享。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黄循财宣布该发展规划时曾指出,“政府希望中央商业区不仅是工作的地方,也是充满活力的生活和娱乐场所。”
为此,规划草案中,不仅提出将建造更多住宅,政府也公布两套新的容积率激励方案,以鼓励现有老旧写字楼变为具有商住混合、酒店或其他创新功能的建筑。规划草案中发布的地下3D规划图纸,也透露出新加坡深化地下空间开发的另一个趋势——将公共设施、交通运输、仓储和工业设施迁入地下,释放更多空间给市民。
“新加坡规划遵循土地集约、功能复合、有疏有密的原则。”胡涛认为,在CBD等核心区域,会围绕TOD,进行高密度垂直开发;在一般居住区,则相对强调有疏有密,以维持城市规划的“尺度感”。胡涛建议,成都正处于城市快速发展的阶段,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规划建设理念更先进的下一代CBD,围绕“人-城-产”的全新产城发展逻辑,引入更聚“人气”的业态,融合商务、商业、会议会展、酒店、文化、城市绿廊等复合功能,实现商业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平衡。
城区更新:交通重组,让社区“活起来”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成都中心城区没有CBD。但胡涛认为,以春熙路、骡马市为核心的区域,经过长时间商业历史沉淀,在一定时期内,承担着城市商业、金融核心的功能。但如今,以该区域为代表的中心城区都不同程度地面临城区老化、城市品质不高、社区活力不够的问题——类似的阶段,新加坡的CBD也曾经历过。
去年,成都在锦江区召开的现场办公会上,直指锦江区因消费趋势变化带来消费中心地位下降、城市功能格局变化带来城区空心化等挑战。
“随着传统制造业、仓储物流的调迁,中心城区需要加强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打造现代服务业增长极核。”胡涛建议,成都应当对中心城区一些老旧区域进行改造,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特色街区,使得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
《锦江公园总体规划》中,对锦江公园中的两江环抱区域及望江公园段(即锦江中央公园)进行了提升规划。一个全新的目标是“车退人进”,交通方式被大幅重组,通过大力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增加公交资源,引导减少私家车出行……
“聚集人气需要让人在空间停留,政府首先要提供更人性化的硬性条件。”胡涛介绍,新加坡2019总体规划将建设新的轨道交通线路和站点,市中心自行车道将在原有22公里的基础上再扩建5公里以上,并提供连接市中心地铁站的自行车道,建立公交优先走廊,进一步优化CBD的连接性和可达性。新加坡政府还提出了“20分钟市镇,45分钟城市”的概念,从东到西,乘坐公共交通横穿新加坡,只需要大约45分钟。
交通重组,将目标指向人的多元生活空间,让社区“活起来”。锦江中央公园计划植入新兴业态,打造17个文商街区,形成多元活力场景。“只有空间真正的使用者参与到社区建设中,社区才拥有长久的活力。”胡涛解释说,新加坡的规划始终坚持站在人的尺度感上规划城市,针对当前新加坡的城市发展遇到的问题,强调“家”和“社区”及完善的配套发展理念,来提出适合的解决方案;政府,企业,民众合力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是未来的趋势。
走出“镜像”:在都市圈书写成都经验
尽管成都的中心城区与新加坡面临相似问题,也采取了相似策略来疏解,但胡涛认为,新加坡和成都是基于两种不同的增长机制。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一直强调土地集约发展。”胡涛表示,作为一个资源极度稀缺的小岛国,新加坡国土总面积仅719.9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的1/23。因此,集约式发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使新加坡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其生态用地,防止城市无序蔓延。
集约开发,特别是重点区域集约开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有限的空间里融合更复合、多样的功能,因此它可以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城市生活方式,将“工作、生活、学习、休闲”融为一体。同时,功能的复合,也创造了更多活动和可能性,使得城市充满活力。
“新加坡不会再大规模发展了,而成都仍然有很大空间,去大规模扩容。”胡涛认为,新加坡能为成都提供部分经验,更多模式,则需要向东京等学习,或者由成都自己探索。
据统计,2018年全国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四川刚过50%。对比发达国家乃至一线城市80%的城镇化率,尚有距离。胡涛认为,如果四川城镇化人口在未来新增20%,将新增约1600万人口,相当一部分会聚集在以成都为核心的60公里范围内的都市圈。
“成都城市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成都的城市格局要扩大,毕竟有人口来支撑城市快速增长。反过来,如果要支撑这么多人工作、生活、学习,城市的规模还会大规模扩大。”胡涛称。
胡涛认为,成都制造业东进,可与新加坡以裕廊工业区为代表的,以现代工业为基础的产城融合新镇类比;以樟宜机场及周边区域为代表的自贸港及临空经济圈,在自贸、通关效率、物流、电信等领域颇具经验,可为空港新城提供范本;而天府新区重点发展的新经济领域,同样可以学习新加坡以纬壹科技城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科技园等。(记者 钟茜妮 摄影记者 刘海韵)
来源:
成都商报
【免责说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公众号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