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明市第二批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

市政府办日前发布通知,公布三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程勇、杨诚等20人入选。

据通知,为推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鼓励和支持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经各县(市、区)申报、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确定程勇、杨诚等20人为三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予以公布。

三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共20名)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民间文学

李寄斩蛇传说

代表性传承人:程勇

申报区域或单位:将乐县

李寄斩蛇传说

李寄斩蛇传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神话《搜神记》中记载的故事,作者干宝。故事说的是福建庸岭山区(今将乐县)出现了一条巨蟒,经常吃人,县官受巫祝蒙蔽,下令供献少女喂蛇,一连九年,被蛇吃掉九个少女。将乐李诞之女李寄为救家乡姐妹,自愿入选,她面临险境,豪不惧怕,将蟒搏杀,终于为民除害,千百年来被人传为侠女。该项目2017年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程勇简介

程勇,1948年生。将乐县文化馆(越剧团)退休职工,参与李寄斩蛇传承工作近10年。

2007年向传承人吴福瑞学习项目传承;2008年起更加深入开展项目研究、协助县文化馆着手李寄斩蛇民间传说项目名录申报工作;2014年创作新编将乐南词说唱《李寄斩蛇》获得首届丹桂奖少儿曲艺大赛获二等奖,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三等奖,并利用大赛向全国、全省曲艺界行家请教李寄斩蛇民间传说的传承发展。2015年创作快板《说李寄》,推广传承李寄斩蛇民间传说。2016年创作客家讲古《闯蛇穴》,推广传承李寄斩蛇民间传说。2017年开办李寄斩蛇民间传说论坛,宣传推广李寄斩蛇民间传说。

熟悉掌握《李寄斩蛇》民间传说的历史来源,故事细节和发展状况。擅于利用各种舞台表演形式改编、演绎这一经典民间传说。特别是利用具有福建特色的南词、客家讲古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来宣传推广这一民间传说,深受群众欢迎。热心于公益展演、宣传和讲座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推广李寄斩蛇民间传说。近10年来,累计完成展演约50场,参与和受益群众约近万人(次);承担主讲传承专题讲座10期,接受培训学习约500人(次)。为项目传承弘扬做出了积极的拓展和努力。

传统音乐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乐食闹音乐

代表性传承人:杨诚

将乐食闹音乐

食闹音乐是将乐县广泛传播的一种民间音乐,乐器有梅花(大唢呐、大吹)、喳子(小唢呐)、横竹(笛子)、椰胡、二胡、琵琶、三弦、扬琴、鼓、平锣、小锣、大钹、小钹、镜锣和云铮等。食闹音乐根植于群众日常生活,十分普及,在逢年过节、迎神赛会、老年寿诞和结婚生子等喜庆场面;在节庆舞龙和丧葬仪式等民俗活动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音乐在生活实践上意义显得十分巨大。它给将乐百姓带来生活娱乐的同时也成为音乐熏陶、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该项目2011年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杨诚简介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上图为杨诚(前排中)带领将乐食闹乐队走进三明市非遗博览苑展演。

杨诚,1951年生。将乐食闹音乐第五代传承人,参与将乐食闹音乐传承工作20余年。

自1995年起,为了传承将乐食闹音乐文化,在将乐食闹音乐老艺术家熊祥成、施代明、王渭滨、刘怀中的指导下,他投入大量时间学习、揣摩和传承将乐食闹音乐,熟悉掌握将乐食闹音乐的活动组织和演奏,熟知将乐食闹音乐的全套曲牌,为主担任梅花(唢呐)吹奏,兼任二胡和打击乐演奏。

2004患病肺部肿瘤,康复后坚定学习食闹音乐辅助锻炼,2007年起组织创立立古镛民间食闹乐队,开展传承保护工作,2007年—2011年协助县文化馆开展食闹音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多年来,传授王观水、杨远辉、李泽华、冯木松、伍冬生等人学习掌握食闹音乐乐器演奏,开始学习与参与食闹音乐推广、传承活动10余年,组织公益性展演与宣传活动50余场,参与和受益群众约2万人(次)。保留持有熊祥成师父家传大梅花(大唢呐)2支,渣子(小唢呐)1支,竹笛1支和打击乐乐器1套。留存有开展传承活动以来的食闹音乐活动资料300多分钟。积极带动将乐食闹音乐传承活动,在组织工作层面为食闹音乐活动的传承延续做出了贡献。

传统戏曲

杂剧作场戏(永安)

代表性传承人:黄圣君、黄发杯

杂剧作场戏(大田、永安)

杂剧作场戏又称丰场戏、阔公戏,是宋代南方杂剧遗存形态。它为福建历史上的宋杂剧提供了原生态的活态参照物,可以看出戏曲发展各个时期不同因素的渗透和发展轨迹,并填补了中国戏曲史之宋杂剧的研究缺失与空白。作场戏是在信仰文化及宗族制度框定之下长时间延续下来的稳定的民俗事件,它所具有的宗教仪式特征及其约束力使得一些表演形式被稳定传承下来。

大田作场戏自明初以来流传大田朱坂,与当地社神阔公信仰民俗相关连,有很强的制度约束,从头一轮福首的最后一年的五月“祈神”起,至七月“练场”,十一月的“小试”,十二月的“大试”,次年正月初一的“开场”,三月清明节的“退场”,有一个长时间的排练及演出过程,保留了古代宗族仪式戏剧规制。原为十年举行一次,1981年后陆续恢复。并经廖、余两姓协商改为五年一祭;清代以来,为避免作场戏之单调乏味,延请民间戏班穿插演出,形成“一齣丰场一齣戏”的形式,此俗延至今日未变。

永安市槐南镇张大阔公做场戏是由北宋年间来槐南定居的何氏和黄氏先祖传承下来的一种传统戏剧。它保存的形态古老、世代相传,有祈福禳灾的作用。做场戏每一齣都非完整的故事,基本上以人物表演和传达某种思想为目的的表演。春节期间选个吉日,开场做场戏,祈求一年的平安、顺利。张大阔公做场戏活动包括:迎场、请神、祭祀、摆供、做场戏等活动。该项目2017年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黄圣君简介

黄圣君,男,出生于1965年6月,初中文化程度,14岁开始在师傅黄发杯的口传身教下学习杂剧作场戏,是黄发杯最得意的徒弟。极具表演天赋,18岁已开始承担作场戏中主要角色的演出,21岁时已成为作场戏子弟班的主要演员之一。如今,他作为杂剧作场戏戏团副团长,不仅能有序组织安排好作场戏演出前后及过程中的全套仪式程序,并且在36岁时开始带徒学戏,使这一历史悠久古老的戏剧形式得以延续,同时在新子弟的不断加入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黄圣君是杂剧作场戏的多面手,演过作场戏人物中的大部分角色,深得老一辈作场戏师传统技艺的传承,能充分展现古杂剧的原态风彩。他熟悉作场戏音乐唱腔、仪式、程序、科文及所有角色之表演形式,既可为教戏师父,又能承任“导演”的角色。

21世纪以来,槐南作场戏的前辈演员因年岁高而纷纷退出子弟班,每年春节作场戏演出的担子,就落在黄圣君这一代人的肩子。因子弟班中部分人员外出打工未回乡,就要重新选子弟和从头教起,其工作量极其繁重,十几年来黄圣君靠着他对作场戏的热爱之情,不怕艰辛,为保证作场戏能原汁原味的传承下来,他以戏中不同人物角色“一对一”地教,请黄发杯等前辈坐场观看、给予指导,亲自带出徒弟十几人,为槐南作场戏的承上启下做出了默默的奉献。

传承人黄发杯简介

黄发杯,男,出生于1922年8月,12岁开始在父亲黄长增和师父黄家张的口传身教下学演杂剧作场戏,据宗族传承谱系,他是黄姓长房第8代传人,小时候上过私塾,白天干农活,晚上学戏,从最初演“田公师傅”,到现在成为杂剧作场戏的的总顾问,从事作场戏演艺历经84年,是当今槐南村作场戏最年长的代表人物。他凭借从小对作场戏的热爱,熟读场本,精益求精,成为对作场戏的角色、服装、动作、道具及表演技艺最熟悉的传承人。

黄发杯对作场戏的表演技艺相当娴熟和全面,八十多年来,作场戏中的所有角色他都扮演过,无论文戏中的老生,还是武戏中的武生、花脸,或是丑角等不同行当角色的表演,都能准确把握,他的唱腔不仅字正腔圆,音调柔和,还讲究人物情感,高低有度,易与其他角色融于同场演出中。

自1979年起,黄发杯发起作场戏恢复演出活动,培训年青人组成子弟班,经过半年的排练,于1980年正月正式开场演出。90年代,他转到后台,教练伴奏和伴唱人员,期间还带过徒弟有黄圣君等几十人,杂剧作场戏中的27个角色他都教有学徒,这批徒弟均成为作场班的骨干,在作场戏中挑起传承和演出的大梁。

2012年,槐南杂剧作场戏赴福州参加“福建省南戏与杂剧学术研讨会”的展演,全场演员最高龄的他用精彩的表演征服了全场的专家及观众。

现已96岁高龄的他,仍时时挂念作场戏的传承,虽然不能做大幅度的身段表演辅导,但他仍孜孜不倦地教学徒练唱腔曲调,受他培训的学徒多达40余人。

黄发杯以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执着地传承作场戏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作场戏的保护与传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中国宋杂剧遗响的研究,提供了活态费料。

杂剧作场戏(大田)

代表性传承人:廖国衡、余家金

大田杂剧作场戏简介

大田杂剧作场戏又称丰场戏、阔公戏,是宋代南方杂剧遗存形态,明初以来流传大田朱坂。与当地社神阔公信仰民俗相关连,原为十年举行一次,并经廖、余两姓协商改为五年一祭;清代以来,为避免作场戏之单调乏味,延请民间戏班穿插演出,形成“一齣丰场一齣戏”的形式,此俗延至今日未变。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上图为阔公请圣剧照-余家金饰演阔公。

大田杂剧作场戏,多方面保留南方古杂剧原生态的主要特征,在宗族祭祀仪式中存在,音乐唱腔十分原始,表演及演出保留杂剧“付末开场”规制,化妆与面具并存,体现杂剧初始艺术形态样貌,场上“啰嗹队”站的全场伴唱“啰哩嗹”,以及吹号头、报锣形式,都是古杂剧形式的遗存。作场戏演员称“杂剧子弟”,非戏班艺人,所有剧中人物角色,均为廖、余两姓族人分别饰演,系由家族世袭传承不变,其制度严格,体现古代宗族祭祀戏剧的原生态。

传承人廖国衡简介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上图为廖国衡(左二)现场教唱场面(叶明生摄)。

大田杂剧作场戏第十四代传承人廖国衡,1932年出生于大田文江乡朱坂村,十岁师从父亲学习杂剧作场戏,熟练掌握杂剧作场戏的角色、唱腔、演出形式,上个世界五十年代开始,大田杂剧作场戏一度停演,作场戏相应的道具、抄本等均被毁坏,廖国衡偷偷留下1930廖法昌抄本《丰场总纲》,为杂剧作场戏留下珍贵的资料,1981年,在廖国衡的全力推动下,朱坂恢复了杂剧作场戏的演出,由原来的每十年一次,改为五年一次,在廖国衡的传授下,朱坂出现了多名精通杂剧作场戏演出的多面手,2012年,朱坂杂剧子弟班到福州参加了福建南戏、杂剧展演,得到了国内戏剧专家的肯定。

在廖国衡主持下大田宋杂剧作场戏的恢复和被发现,对古代杂剧印证和比照具有的十分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给历史上的福建杂剧线索探索,提供了原生态的活态参照物,使历史文献中让人模糊的古杂剧概念得以清晰展现和活显出来,它对福建南戏的产生也提供有力的证据,通过对作场戏之杂剧形态提供的大量线索,不仅使我们找到了解开对福建南戏宝库研究的钥匙,并为中国戏曲史之宋杂剧的研究缺失填补空白,其意义之重要不言而喻。

传承人余家金简介

上图为余家金在排练。

大田杂剧作场戏第十五代传承人余家金,1968年出生于大田文江乡朱坂村,1981年师从第四代传承人廖国衡学习杂剧作场戏,熟练掌握杂剧作场戏的角色、唱腔、演出形式,逐渐成为精通杂剧作场戏演出的多面手,对杂剧作场戏的各种角色均能饰演,同时对作场戏的各种仪式、礼俗熟练掌握。

余家金等新一代传承人积极配合政府文化部门开展文化遗产的保护,进一步挖掘杂剧作场戏这一宝贵遗产,积极参与大田民间戏曲展演等活动,配合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专题片《戏闹新春》的录制,2012年,朱坂杂剧子弟班到福州参加了福建南戏、杂剧展演,得到了国内戏剧专家的肯定。

大田宋杂剧作场戏的被发现,对古代杂剧印证和比照具有的十分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2017年,大田杂剧作场戏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我们相信,在传承人余家金等新生代多面手的传承保护下,杂剧作场戏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一定会开出灿烂的花,结出丰硕果。

建宁龙头宜黄戏

代表性传承人:宁建设

建宁龙头宜黄戏

建宁龙头宜黄戏俗称“大戏”或“土戏”,系由江西宜黄县传入,宜黄戏的名称由此得来。“宜黄腔”又名二黄腔,是古老的宜黄戏主唱腔的代名词,宜黄戏角色齐全,行当配套完备,道具服饰化妆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保留了明清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建宁县志》载:建宁城乡的戏剧演出活动始于宋末,元朝初期繁荣,到了明末,便开始有了自己的剧种——宜黄戏。该项目2015年入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宁建设简介

一、个人简历

宁建设,男,汉族,1951年8月1日出生,籍贯福建建宁,住址:福建省建宁县均口镇龙头村。

1958年9月-1964年6月,均口镇龙头小学就读;

1964年7月-1974年4月,在家务农;

1974年5月-1977年9月,拜师学习宜黄戏;

1977年10月至今,从事宜黄戏表演,同时在家务农。

二、获奖情况

2008年,参加建宁县首届农村文艺汇演活动,荣获三等奖;

2015年,参加三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荣获优秀奖;

2015年,参加建宁县“庆元旦民俗表演”,荣获三等奖;

2016年,参加福州7.11“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活动,荣获优秀奖。

三、传承情况

1994年以来,传承人共招收徒弟2名—曾长发和陈贤贵,都是村里爱好戏剧的年轻人,目前已学艺多年,师徒及其他师兄弟经常受邀到周边地区演出。

四、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情况

2008年,参加建宁县首届农村文艺汇演;

2012年.参加建宁县“第二届民俗文艺调演”;

2013年,参加建宁县修竹荷苑“海峡诗会”文艺演出;

2015年,参加三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2015年,参加建宁县庆元旦民俗表演;

2015年,参加均口镇“文化三下乡”公益巡演;

2016年,参加福州7.11“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活动;

2013年-2016年多次到学校进行表演及传承活动。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沙县盖竹小腔戏

代表性传承人:邓建华

沙县盖竹小腔戏

盖竹小腔戏,是以大腔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其易唱易学,加以弦乐器伴奏,悦耳动听,于是该村的大腔戏改唱小腔,但仍保留部分大腔戏剧目、唱腔音乐以及表演艺术等,逐渐形成了以演唱小腔戏为主,兼唱大腔戏的班社,一直传承至今。虽演唱小腔戏为主,但仍保存局部大腔的剧目、音乐、表演技艺与舞台美术等,是研究明代江西弋阳腔在福建遗存的重要资源。盖竹小腔戏演出剧目多达50余种,自清嘉庆年间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盖竹小腔戏演出的剧目多数为历史题材故事剧,演绎众多名人志士、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主旨基本是宣传儒家忠孝节义,具有浓厚的高台教化功能和认识历史价值。

小腔戏唱腔属皮黄腔系,根据不同剧目的剧情需要,选用不同的唱腔曲调。小腔戏的唱词以七字和十字齐言句为基本格式,也有五字句。演唱中,常加入“啊”“呀”“唉”“咿”等虚词衬字。小腔戏读音以中州韵为主,杂以方言,谓之“土洋腔”。小腔戏班常演的剧目称“十八本头”和五十八个折子戏。所演剧目中,武戏居多。盖竹小腔戏采用夹杂方言的“土官话”演唱,唱腔音乐与伴奏音乐主要有西皮、大腔、流水、下江、金板、倒板,以及大开门、道子、魁星锣、换道、洗马锣、财神锣、紧过场、紧道、如道、进城、小得胜等。

由于村里的小腔戏与同宗族社会的酬神、祭祀、民俗、娱乐等活动密切相关,盖竹小腔戏演出具有隆重的仪式表演,包括酬神的大规模请神巡境活动;演出前的安神、净坛、净台仪式;正戏开演前的仪式剧《打财神》《天官赐福》或《三出头》;正戏演出后的仪式剧《封门官》《拜团圆》,以及谢神、送神等仪式。该项目2015年入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邓建华简介

邓建华,男,1962年4月出生,沙县富口人,在富口镇兽医站邓建华同志在富口镇盖竹村工作生活三十年,从事小腔戏演出和传授三十七载。数十年来,在富口镇文化站和盖竹村村两委的协助下,邓建华积极推进小腔戏的发展,刻苦钻研小腔戏艺术。实践中,邓建华同志提倡文艺创新,弘扬主旋律,重视多样化,促进小腔戏艺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繁荣。在邓建华等人的努力下,2015年10月,盖竹小腔戏被三明市政府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曲 艺

闽北南词(将乐)

代表性传承人:黄雪芳

闽北南词(将乐)

将乐南词艺术源远流长,最初源于唐明皇时的“国乐南词”,盛行于宫廷,可唱、吟、歌、舞、弹,总称《霓之曲》。明末清初的苏州一带,南词得以发展,称为“滩黄”。

将乐南词相传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由一位苏州商人带到福建,在将乐流传。最初只是由昆腔、滩黄等曲调合流而成的一种素衣清唱曲艺。数百年来,将乐民间艺人不断加工改造,在长期实践中丰富技艺,逐渐形成清新而又不失古朴典雅意味的地方戏曲。该项目2011年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黄雪芳简介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黄雪芳,1981年生。将乐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老师,参与南词传承工作近10年。

对于一个年轻80后教师,为了传承南词文化,在南词老艺术家刘怀中和文化馆领导的鼓励下,她投入大量时间学习、揣摩和传承南词曲艺,她常常奔走在各个活动队伍的排演场地,在乡村,在省、市、县各级舞台,一个个新作品的诞生过程中留下了她的身影,担起了南词说唱艺术的传习、组织工作的重任。

在继2011年指导的南词作品《将乐美、将乐乐》,《吉祥歌》登上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风车大舞台”栏目以后,2014年指导少儿南词说唱《李寄斩蛇》荣获全国第六届少儿曲艺大赛三等奖,2015年指导南词说唱《山无粮、水无税》获得2015年福建省“丹桂奖”曲艺大赛创作奖、新人奖等奖。2016年指导将乐南词说唱《山无粮、水无税 》获福建省第二届少儿“丹桂奖”曲艺大赛节目奖三等奖和演员奖三等奖;同年代表福建省参加第七届全国少儿曲艺展演。将乐南词新作,新人不断涌现,与她的努力密不可分。在黄雪芳和她的学生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南词曲艺的未来!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传统技艺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宝剑锻造技艺(明溪)

代表性传承人:赖庆发

宝剑锻造技艺(明溪)

明溪“闽王”宝剑古今盛誉,相传于春秋战国时代,由铸剑祖师欧冶子制铸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闽王牌”宝剑选用优质钢和不锈钢冶铸,以传统的工艺结合现代先进冶炼技术而铸就。剑身经千锤百炼、反复拼合锻打,自然形成水纹,光亮夺目。剑輎用花梨木,黑檀木,黄铜等贵重材料制作而成。剑柄加镀金镀银、玉石镶嵌宝石、水晶球组合为一体。品种规格造型多样,长短不一,单双俱全,轻重有别,刚柔并济,青光逼人。长峰软剑剑身可作90°曲伸,可舞可刺,柔中带刚,韧性十足。重剑外观稳重,美观,大方,性能好,硬度强,能轻松斩断钢筋。

目前,已开发创新生产具有地方特色,彰显传统工艺文化的宝剑系列产品60余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以及日本、新加坡和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该项目2017年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赖庆发简介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上图为赖庆发在车间带徒弟授艺。

擅长、熟练技艺:

宝剑锻造技艺

获得奖项和荣誉:

2014年11月荣获三明市人民政府授予“首届三明市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5年11月荣获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授予的赖庆发同志“福建省民间工艺大师”荣誉称号。2014年赖庆发创作的刀剑——百炼金刚重剑荣获第49届全国工艺品交易“金奖”。2014年11月“闽王”牌宝剑荣获第十届(三明)海峡二岸林博会金奖。2014年10月创作的“闽王”牌双槽花梨汉剑荣获三明市工艺美术大师作品“银奖”。2013年10月赖庆发创作的“闽王”牌黑檀、金刚重剑荣获第六届海峡(厦门)文博会“银奖”、2015年11月赖庆发创作的“闽王”牌卧龙剑荣获中国(安溪)家居艺博会“匠心杯”金奖。

参加的展演活动: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四年参加省、市、县非遗宣传日、周、月活动。以及近几年厦门文博会、海峡两岸林博会展览。

开展传习活动:

每年开展4次传习活动传习徒弟15名。

培养传承人:

赖志强、男、30岁为宝剑锻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木活字印刷术(宁化)

代表性传承人:巫松根

木活字印刷术(宁化)

宁化,是世界公认的客家祖地,客家人敬祖穆宗,由来已久。客家人把族谱的修订刻印视为千秋伟业。明初至明中叶,宁化开始使用木活字印刷族谱。目前保存有木活字近四十万枚,既有祖传的,也有新刻的,活字取材多用梨木、荷木,主要用于刻印家谱,并偶有刻印蒙书,佛经道藏等。一群被当地人称为“谱师”的“当代毕昇”,仍活跃在乡间,用古老的木活字印刷为当地人印制族谱。

这一“绝活”主要分布在宁化县城关、淮土等地。家住宁化城关城北新村的邹建宁,就是木活字雕刻印刷技艺传承人之一,他家存有木活字六万八千多个字,其中部分是清朝末年的东西,是“文革”“破四旧”时偷偷留下的。宁化留存的珍贵濒危的活态木活字印刷术堪称是中国乃至世界印刷史上的活化石,将为我国和世界印刷史、文明史增添精彩的新篇章。该项目2011年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巫松根简历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1981年2月19日出生于宁化县城郊乡九柏嵊。

1993年九柏嵊小学毕业,1996年宁化六中毕业。

2006年7月师从“文林堂”邱恒勇学习谱牒修订技艺,从而熟谙木活字印刷所有流程。至2012年已能独立掌握所有刻印、装订等核心技艺。主修曹坊、治平、城南、安乐等南路一线。

2006年于清流县董家岭董氏宗祠修订董氏族谱,共11房68本,历时八个月;

2008年于宁化县曹坊乡双石村修订童氏族谱,共7房49本,历时八个月;

2010年于宁化县曹坊乡双石村修订夏氏族谱,共8房96本,历时十一个月;

2011年和师父邱恒勇于宁化县城关成立“文林堂木活字印刷作坊”,除了承接传统的谱牒修订业务,另兼经营电商,从工艺美术的角度另辟蹊径,拓展了木活字印刷术的另一块市场。

2013年进驻宁化县文体广电出版局为传承建设的木活字印刷术展示厅,从事谱牒修复、木活字工艺品制作、活字文创电子商务等相关传承推广工作至今。

福建客家擂茶制作工艺(将乐擂茶制作工艺)

代表性传承人:谢武秀

福建客家擂茶制作工艺(宁化客家擂茶制作工艺与将乐擂茶制作工艺)

福建宁化、将乐等地的客家人制作擂茶的习俗相传已久。据史料记载,从东晋以来,中原百姓先后五次大规模南迁人闽,他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中原文化和民俗风情,被誉为“客家饮食文化奇葩” 、“中国古代茶文化孑遗”的客家擂茶就是中原汉人南迁带入并留传至今的饮食习俗。如今这一传统习俗已渗透客家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造屋乔迁、红白喜事、开业庆典、欢庆佳节等,都要以擂茶款待佳宾。擂茶基本上采用茶叶、芝麻、花生等生料,以及青草药擂制。宁化擂茶加入花生仁、粉条等,可当饮料又可充饥;将乐擂茶不加佐料,以清饮为主。常饮擂茶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该项目2007年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谢武秀简介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上图为谢武秀(右三)2013年带队为福建省新春茶话会制作擂茶。

谢武秀,1960年生,土生土长的将乐人,从小就对擂茶感兴趣跟随祖母学习制作福建客家乐擂茶制作,参与擂茶制作工艺传承工作近50年。

她熟知擂茶制作器具准备,茶料选配和制作全部过程,能娴熟掌握擂茶制作的每一道工序。善于按不同时令及饮用者不同体质配制不同辅料的保健擂茶。她的技法娴熟、风味纯正,深受社区、邻里群众欢迎。平日里注重向长辈的请教学习的同时,也加强对晚辈的熏陶以及言传身教,让家族晚辈们都学会了擂茶的制作,让他们从小培养擂茶的兴趣。多年来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经常应邀参加县文化部门组织的擂茶制作交流和文艺表演。在历届省、市、县级组织的擂茶展示、展演、制作及擂茶文艺活动中,传授带动大量参与者,且都有不俗的表现。

2007年起,连续参加了十届“将乐县擂茶风情展演大赛”擂茶制作及擂茶文艺作品表演;2008年参加厦门海峡两岸文化博览会擂茶展演活动;2013年参加福建省新春茶话会擂茶制作。2009-2012多次参加海峡两岸林博会、旅博会、擂茶文化交流会擂茶制作展演活动;2013-2016年,连续参加三明非遗博览苑举办的非遗日展演活动;2016年参加“三明非遗走进三坊七巷-将乐擂茶制作展演”活动,获得广大乡亲和观演、观展群众的好评。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将乐大南坑陶瓷烧制技艺

代表性传承人:陈振云

将乐大南坑陶瓷烧制技艺

将乐县陶瓷工艺历史悠久,宋元时期窑场林立,景象非凡。随着时代的变迁,目前,将乐县仅存安仁乡蜈蚣鼻大南坑仍有陶瓷生产,即将乐县镛陈记仿古陶瓷厂。该厂为陈姓家族传承,从清朝乾隆年间传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至今仍保留传统柴窑烧制陶瓷工艺。

大南坑陶瓷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共有19道工序,需要20天左右烧制而成。陶器制作选用纯净的高岭土,经水轮车碾碎、手工淘洗、拉坯、晾晒、修整、绘画、上釉、烧制等工艺。大南坑陈姓家族镛陈记仿古陶瓷厂,保留了一整套较完整的古代柴窑陶瓷做法:采石制泥、淘炼泥土、炼灰配釉、制造匣钵、圆器修模、圆器拉坯、琢器做坯、采取青料、炼取青料、印坯乳料、圆器青花、制划琢器、施釉吹釉、旋坯挖足、成坯入窑、烧坯开窑、圆琢洋彩、明炉暗炉等。

柴火烧制陶瓷特点:

一是稀缺性。烧一次窑要有一整套经验丰富班子集体协作,柴窑的火候与温度完全依赖人工来控制,成品率低。

二是润泽度。柴窑烧瓷传统上一直采用松木,松木富含松脂,在燃烧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松脂对陶瓷有滋润作用,烧出来的瓷器釉面含蓄、滋润。同时,柴窑窑体烧炉过程中形成的窑内气体氛围非常适合瓷胎原料,能烧制出白里微泛青的“鸭蛋青”青花瓷胎效果和瓷白如玉的独特风格,使产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该项目2017年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陈振云简介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陈振云,1986年生。将乐陈记柴窑陶瓷发展有限公司的助理工艺美术师,参与将乐大南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工作近21年。

出生于大南坑陈氏陶瓷世家的陈振云,为了传承将乐大南坑陶瓷烧制技艺,从十岁起暑假、寒假期间就在家跟随父亲学习陶瓷或前往景德镇学习陶瓷。学校毕业后在各公司学习陶瓷雕塑与业务开发。2013年回家创办陈记柴窑陶瓷发展有限公司。近年来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参与2015、2016、2017厦门文博会和莆田工艺美术展;积极配合县里各个中小学让非物质文化走进校园,接受培训学习逾千人(次)。近三年来多次参加县非遗保护中心举办的陶瓷制作技艺推广培训班受训人员200余人次。

2015年以来硕果累累。当年5月份参加了第10界中国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中获得2个“百花奖”优秀奖和第十届铜奖、银奖各一枚,取得了三明市颁发的助理工艺美术师。2016年作品《凤首壶》入藏于三明市博物馆,作品《精雕十八罗汉》获得百花奖银奖、《虎口立把倒流壶》获得海峡工艺博览会金奖等。2017年作品《龙腾祥云》获得福建省争艳杯银奖、《七层文案香薰》获得福建省争艳杯铜奖。今年正着手与将乐县职业中专学校合作创办陶瓷专业招生授徒学习陶瓷制作技艺,必将给这项古老的陶瓷制作技艺注入新的生命。

尤溪桂峰黄酒酿造技艺

代表性传承人:蔡和书

尤溪桂峰黄酒酿造技艺

尤溪桂峰黄酒酿造技艺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在现代工业浪潮的冲击下,是为数不多的运用传统工具,纯正手工酿造的佳酿美酒。桂峰黄酒一般在每年冬至时节酿造,需经过蒸米、发酵、榨酒、温酒、封坛等多道工序,老酒口味自然甘甜,营养丰富,清醇爽口、味浓香远、色泽橘黄澄亮。除酿制原味老酒外,还可根据口味、营养成分不同加入母鸡制成鸡老酒,专供女子坐月子之用。该项目2017年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蔡和书

蔡和书,男,1960年8月出生。尤溪桂峰黄酒酿造技艺第30代传承人,1985年学习酿酒技艺,1994年8月至2012年7月,在任桂峰村主干期间,多次带领村民到浙江、江苏、龙岩、南平、台湾等地学习交流酿造及管理经验;2007年9月,注册“蔡岭坊”商标,将桂峰黄酒打造成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第一张“名片”,积极参加各种展览、赛事并获奖,成为福建朱子公祭大典的指定用酒,极大推动了桂峰黄酒酿造技艺传承和发展;2014年5月,成立蔡岭坊生态农庄,专注桂峰黄酒酿造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扬,有酿酒师3名,学徒工人12名。

桂峰黄酒制曲酿酒绝技需要言传身教以及长期的实践摸索,如对酿造温度、湿度的感觉等全需要凭经验积累。蔡和书自幼刻苦学习、善于研究,具有较强的领悟能力、精准的判断能力,他自幼在农村成长,在酒厂长大,一生以酿酒为伴,他不但具有丰富的农学知识,熟练制作(维修)和使用原始的酿造工具,他能够精确的判断糯米、红曲、水质品质的好坏,对酿酒温度、湿度、时机、比例掌握地十分精准;该技艺在工业化生产成为趋势的今天,还需要传承人要有耐心、信心,因为在酿造的每一个阶段,每个步骤都必须遵循古法,慢慢的操作,不可急功近利地盲目使用现代化工具,否则就可能出现味不正、色不纯的次品,蔡和书,40年来,就仍坚持着一脉相承的古法酿造方法,他所酿的“蔡岭坊”黄酒荣获尤溪县“朱子·佳酿茗茶”比赛一等奖,连续10年参加“9·8”国际贸易洽谈会,被尤溪县委、县政府认定为纪念朱子公祭大典指定用酒,市场已拓展至龙岩、南平、福州、厦门、台湾等地区。

永安贡川官丸烧麦宴

代表性传承人:姜历山

永安贡川官丸烧卖宴

“官丸烧麦宴”是流行于永安市贡川镇的一种传统饮宴风俗,从明代相沿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贡川的第一位进士林腾蛟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走出贡川,先后任广东新会知县、安徽休宁知县、山东道监察御史、河南按察司佥事等职,任职期间受到各地烹饪美食的启发,宦游归里时便创制了别具风韵的“官丸烧麦宴”。

永安贡川官丸烧麦宴从最初因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饮宴,蔓延至民间的婚宴、寿宴、接风、饯行等宴会。500年来,不断融入当地饮食习惯的特点,形成了贡川人宴请的最高礼仪。

“官丸烧麦宴”分为迎宾、进席、正席、退席四个环节。共有两点心、八拼盘、一团圆、十八道主菜。

宴会有“公宴”和“私宴”之分。“公宴”为官员之间相互宴请,或地方官员设宴款待乡试中士的举人和乡贤;“私宴”即民间金榜题名、婚嫁、满月、做寿等酒席。“公宴”用的是八仙桌配太师椅,显示上下有序,左右对称;“私宴”用的是圆桌,意在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从宴头到宴尾,桌面上始终有“八仙围碟”,外圆内方地围成一圈,中间的轮廓,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似一顶“官帽”。

“官丸烧麦宴”的食序安排和菜肴设计,环环相扣,菜碗就放在八仙碟围成的那个“官帽”里。每道菜都配有一根生葱,开吃前主人先夹出放在桌上,请最尊者起筷。待客人品尝后,再把生葱放回原碗,退下,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整桌宴席始终置于祥和祺瑞的氛围中。该项目2010年入选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姜历山简介

姜历山,1949年1月22日出生,永安市贡川镇集凤村村民,1957年至1965年在贡川中学读书,初中文化,1971年应征入伍参军,1975年(26岁)退伍回家务农,同年拜贡川官丸烧麦宴名厨廖茂成师傅学习制作官丸烧麦宴,第一年主要学习了选材,第二年学习刀功和食材选料,第三年学习蒸炒卤煮炸的技术和火候的掌握及装盘。在廖茂成师傅的精心传教下,经过五年的系统学习,他基本掌握官丸烧麦宴全席的制作并出师。

从艺40多年来,姜历山为当地村民的升学、做寿、满月庆生以及永安市笋竹节、各级电视台、新闻媒体的来访等制作了大量的官丸烧麦宴席。他在制作时,注重保留传统手艺和风味,同时善于利用现代炊具和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而加快宴席的制作速度,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宴席上质的要求与量的需求。

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手工技艺,使之后继有人,姜历山收集凤村的严富淼、延爽村的刘祖光二人为徒,传授整套制作工艺,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如今徒弟二人已基本掌握官丸烧麦宴的传统做法,可以进行独立操作。

同时他还参与了如中央二套《走遍中国》栏目、香港凤凰台、福建东南台等各大媒体相关节目的录制,以及如永安笋竹文化节、贡川“三月三”等各类相关活动,积极地投身到了“官丸烧麦宴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

宫廷金银器制作工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梅列区

代表性传承人:林祥康

宫廷金银器制作工艺

宫廷金银器制作原料:银片、银条、银丝、明矾、硼砂。制作流程主要有熔银、锻打、下料、做铅托、、成形、精加工、焊接、洗银。其中精加工也叫“雕花”,包括了锤錾、錾刻、镌镂、花丝编结等工艺,是整个工艺中最关键的步骤,雕花所用的工具是一把小锤和若干只錾子,錾头有尖、圆、平、月牙形、花瓣形等多种,根据需要时选用。加工时手握锤,像画家运笔一样,手心相应,雕出一组组生动有致的图案。

银饰做工优劣的关键再次,细微之处尽显银匠人的细心准确,其中花丝编结最考验师傅的细心和耐力,每一件编花饰品都是心力和体力的结晶。成品工艺考究,制作华丽、浓艳,宫廷气息浓厚,器形雍容华贵,纹饰则以繁密瑰丽为特征,或格调高雅,或富丽堂皇,成品色彩缤纷、金碧辉煌、高雅脱俗。该项目2015年入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林祥康简介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林祥康,男,1952年12月出生,祖父林良臣是清代宫廷金银造办处银匠,父亲林发炳传承了祖父的手艺。林祥康于1965年开始随父学习金银器的制作手艺。2015年曾在海峡工艺美术期刊(刊号:CN-35(Q)第0106号第三期)上发表一篇名为《对民间银饰工艺传承的思考》的文章。现今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三明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福建省首届民间工艺大师,以及三明市技能大师等。

林祥康的制作工艺技术,源自祖父,沿袭清代宫廷金银器制作工艺。通过设计器物造形,纹饰图案。然后按尺寸、规格,进行熔炼,锤揲,錾刻,花丝,炸珠,焊接等工艺后,在进行鎏金焊连起来。最后磨光,抛亮等。用十几道纯手工工序才能完成一件作品,具有繁密瑰丽、雍容华贵,精美亮丽,高贵大方的特点。所制作的成品工艺考究,制作华丽、浓艳,浓厚的宫廷气息,器形雍容华贵,纹饰繁密瑰丽,格调高雅等。在浩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传统工艺打造金银器技艺独树一帜,包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和历史,是千百年民族文化极具特色的部分,明清时期金银器制作工艺达到登峰造极地步,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发展的影响,这一古老、传统技艺正在消失,有必要将其很好的传承下去,使其闪耀出新的光彩。

其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展演,其中作品《盛世腾龙》巧夺天工,在“创新杯”福建工艺美术大赛中获得金奖;《镂空银薰香球》系列在“争艳杯” 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上获得银奖、作品《唐韵酒壶》获中国工艺百花奖银奖。2016年5月,他的银鎏金熏香炉、熏香球作品,入选第九届韩国清州国际手工艺双年展中国馆。2016年9月,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我有传家宝》节目,作品的制作工艺得到国家权威鉴宝专家的一致肯定与赞赏。

民 俗

永安小陶八一龙灯

代表性传承人:朱建明

永安小陶八一龙灯

永安小陶八一村的龙灯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清代以来,舞龙灯就是这里村民在年节举行的一项庆典活动,增添了节日的热烈兴旺之气氛。村里有条朱姓家的龙灯长达19.6米,舞者十人,其中一个持龙珠,故又称朱氏九节龙。八一龙灯舞动起来气势磅礴,场面壮观,每逢春节,村民都会舞起八一龙灯,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平安。该项目2007年入选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朱建明简介

朱建明,男,出生于1975年5月,高中文化程度,小陶镇八一村人,八一龙灯非遗传承人。

朱建明从小受父亲朱上炉的影响,深受朱氏家族文化的熏陶,对永安小陶八一龙灯(也叫朱氏九节龙)兴趣颇深,15岁正式由朱昌仰、朱光木收为徒弟。19 岁时就让朱建明上场参与舞龙,从龙珠、龙头、龙身、龙尾的技术技巧一一学习。

2006年朱建明接手管理八一龙灯,他召集村里青壮年后辈,吸收新生力量,把永安小陶八一龙灯做了三代分布,亲自传授父亲那里学到的民俗技艺。还不断丰富八一龙灯的内涵。表演者均为村里的年轻人和有经验的中年男子,他们身着黄色汉衣,肥裆裤、束腰带、打绑腿、穿草鞋或光脚丫,依次而行,走在最前面的是"灯头牌",继后是龙珠、龙头、龙身、龙尾,待龙全过后,接着才是花灯、龙柱、乐队、烟火等约四十余人,表演的套路也是层出不穷的,如园场、风炉栅、卷轮毡、汉卷轮毡、缠龙柱、穿龙柱、穿花、缠桥、上京城等九种套路。主要技巧表现在队形变化无穷的"穿"、"缠"和过桥上高台的"腾"、"翻"、"穿"上。"缠"要如胶似漆、缠缠绵绵;"腾"要群峰出没、高低有别;"翻"则更是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表演时以锣鼓助威,旗帐助兴,祥龙在万点火花中上下起伏跃动,金光闪闪,气势热烈而又雄伟壮观。

永安小陶竹马灯

代表性传承人:黄集良

永安小陶竹马灯

永安小陶竹马灯始于宋代初年,相传是由上板的黄氏始祖五九郎公从连城入赘到上板时带到洪砂来的,传至今日已24代,600多年的历史。

做竹马灯的主要原料是竹子、菄绳、布和色纸,将破好的竹片、竹篾按照马的形态扎成骨架,蒙上上红布或白布,添画加色,安上烛台后,既为成品。每只竹马灯都要分别做成独立的前后两个部分,用红绳子连接打扣挂在表演者的腰部上,表演者左手做抓疆绳状,右手拿着一把令旗,也叫马鞭。

竹马灯的游行队伍有红马和白马两种,红马是领马,排在白马的前面,白马紧跟在红马的后面。红马令旗一摇,白马就疾走;红马令旗一划,白马就慢下来或停止前进。整个游行队伍动作整齐划一,十分壮观。竹马灯队伍里,还有“风车”和“风火轮”,上写有“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吉祥用语。

竹马灯的套路可分为:游坪、茶盘角、马后蹄、穿篱笆墙、蜈蚣绕柱、游倒钩藤、分炉栅、分马、双鱼戏水、三品、合马、卷席筒、出坪等13个步骤。

小陶竹马灯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连续开展活动,到了十五晚上,活动一结束,村民就将所有竹马灯统一烧毁。这是因为,在民间的说法,竹马灯是马的化身,马又喜欢吃小麦,如果不把竹马灯烧掉,那么竹马会把庄稼全吃掉。这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一直延习至今。该项目2010年入选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黄集良简介

黄集良,男,出生于1944年9月,永安市小陶镇上坂村,小陶竹马灯传承人。

黄集良在8岁时在父亲黄圣水的口传身教下学习永安小陶竹马灯的制作。之后编制竹马灯的骨架和裱纸等基本技术,扎马头、剪纸、鼓经等。在遭受“文革”期间影响,竹马灯制作、游走等被迫停止,黄集良利用自己为村里民兵营长、村干部的特殊身份,拜访竹马灯制作老艺人,完成了整套竹马灯工艺制作、游走套路、后台鼓经、曲艺等,“文革”后,黄集良召集大家开始制作竹制马灯,申报三明市非遗,并参加永安展演等。

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竹马灯民俗文化,黄集良开始收徒、授徒,村中后辈黄树森和黄天长就是他细心培养的优秀后生,从毛竹处理、编制、糊纸、上画几个过程都深得黄集良的技艺真传,做出的竹马灯栩栩如生。下起伏跃动,金光闪闪,气势热烈而又雄伟壮观。

永安小陶二十八宿花灯

代表性传承人:刘昌汀

永安小陶二十八宿花灯

永安小陶有一团结村。该村刘姓村民中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游灯习俗,它就是历史悠久的二十八宿古典游灯。若追溯它的起因来历,竟与汉光武帝刘秀一统天下有关。王莽末年,刘秀南阳起兵,经过数年征战,终于在鄗阳登基称帝,改元建武,定都洛阳,历史上称汉光武帝。公元五十七年刘秀崩驾于南宫,太子刘庄即位,称明帝。明帝在南宫云台请画师画了邓禹、吴汉、贾复、耿弇、岑彭、冠恂、冯异等二十八将。这二十八将都是跟随刘秀为"复兴汉室"立下大功的开国元勋。后世以二十八宿代为二十八将,用游灯方式在民间一代一代流传纪念。该项目2007年入选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刘昌汀简介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刘昌汀,男,出生于1953年10月,永安市小陶镇团结村人,二十八宿花灯非遗传承人。

从1986年开始,刘昌汀协助父亲等老一辈恢复了二十八宿灯,并到各村展示,由于该游灯制作工艺复杂、队伍宏大、耗资巨大,加上刘氏家族居住分散,之后该游灯没有再展示,但刘昌汀请来师傅,对二十八宿灯的制作工艺、出游套路、后台等以文字形式保留下来。

为了保护好二十八宿灯,刘昌汀四处奔走,宣传二十八宿灯积极协助做好二十八宿灯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同时还利用小陶刘氏宗亲会会长平台,积极宣传二十八宿灯,2015年他鼓励刘氏各大理事成员,凭借自己优秀调节员的口才,努力说服宗亲,终于2016年永安小陶二十八宿花灯全部恢复,还受邀参加了全国第十一个非遗日,亮相在福州三坊七巷。刘昌汀他以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执着地传承刘氏家族的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二十八宿花灯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明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名单公布,全市20人入选!最老的年近百岁

尤溪梅仙节板龙

代表性传承人:萧方宣

尤溪梅仙节板龙

尤溪梅仙元宵龙灯节习俗由来已久,从清嘉庆元年至今已200多年了,一直延续下来,成为远近闻名的传统习俗。相传这里的居民大部分是汉代宰相萧何的后裔,分天、地、人、和四房,每房有一条灯龙;傅府、黄氏、胡氏各有一条龙,另外其他杂姓共一条龙,总共8条龙组成。

尤溪梅仙节板龙,一般在每年的元月十五、十六两个晚上出迎。十五夜迎“三圣尊王”、十六夜迎“仁主尊王”。节板龙由龙珠、龙头、龙身和龙尾组成。其中龙身由一节节长约2米,宽约20厘米的特制的木板凳连接而成,最长可达500多米。用竹篾搭起骨架,糊上白纸,制成灶头状的龙身,绘上七彩的云纹,在里头点上蜡烛。无论龙首、龙身、龙尾,他们都要标明是哪一姓,哪一房,接龙时不致错位。当年的龙灯头要于上一年接来龙头,置放于客厅上方。是年农历正月初二一早组织房内宗亲把龙头送到传承艺人那里裱糊翻新,正月十五一早,将翻新后的龙头接回家中过年。下午三时左右,四大房福首都要聚集“堂公”庵内问卜,得到首肯后,鸣三声大铳,通知族人准备,当晚六时再鸣三声大铳,按各房指定地点串龙、迎龙。

迎龙开始,走在迎龙队最前面的是萧氏世春公第四代孙高崇公于康熙21年从匪首手中夺来的飞虎旗,紧接着是依天房、地房、人房、和房的顺序排列四条龙,其它姓氏也由各自祠堂出发,龙灯迎到坂头的渡船头后,在“飞虎旗”引导下,开始舞龙,顺、逆各舞三圈后,舞龙结束。舞龙结束后,从另一线路来到萧氏(及其它姓氏)宗祠埕口等候迎灯、迎佛队伍到来。然后,几支队伍一起静听道士宣读捐龙灯钱的户主名单的疏书。读疏毕,到“堂公庵”脱节回家,只重接短龙,由各种乐队送各房的龙到本房福首家中,迎龙结束。两夜迎完后,各房的龙头由下一年各房的福首接走。次年,再送交龙珠。该项目2015年入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萧方宣简介

萧方宣,男,1949年4月出生,1978年开始跟着上一代传承人学艺,至1983年已经能够独立制作龙头。曾利用工余时间应邀帮助团结、西滨等地制作龙头并传授工艺。2013年,正式成为该项目的第九代传承人。

萧方宣积极开展传承活动,有意识地从小培养他的儿子书法、绘画技能,利用每年制作龙头机会,把儿子带在身边学习,现在已基本能够独立完成龙头制作;对本美萧氏其他各房的年轻人进行技术指导;在龙头制作过程中,把有意向学习龙头制作的年轻人招来当助工。

2015年12月,中央电视台农民春晚节目组来尤溪采访时,他为该节目组介绍了梅仙迎龙活动的情况,演绎了龙头制作的全部过程。2016年中秋期间,尤溪乡村大舞台——走进梅仙的节目中有舞龙的内容,萧方宣为节目重新翻制龙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一篇新闻

三十而已,不要再拼蛮力!升级自己被需要的价值才是职场出路

下一篇新闻

@你 别吃瓜了!想学空乘身高不够,去新加坡航司就能解决?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