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韶华悠悠|| 河北大学中文系77级吴公剑:校训伴我四十年

来源:韩联社的社 文/吴公剑 2022-06-18


韶华悠悠|| 河北大学中文系77级吴公剑:校训伴我四十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者荐语:

四十年来,实事求是、笃学诚行的河大校训伴随着我一路前行。或许,实事求是、笃学诚行永远在路上,渐行渐远中,才能不断追求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的深度融合与高度统一。

何人犹记—八千旧梦云过眼,半卷诗书茶正浓。


韶华悠悠|| 河北大学中文系77级吴公剑:校训伴我四十年

(作者1999年在湖南考察)



校训伴我四十年

——漫忆同学交往中的河大情结

文/吴公剑

1977年冬末,脚踏十公里泥泞土路上的皑皑白雪参加高考,次年3月懵懵懂懂入河大,有幸结识了中文系90多位同窗。如饥似渴地学习中,还跟韩兴华、郭沫勤一起,与76级的潘学聪、蒋瑞杰两位师兄携手编辑校团委的小报《河大青年》(原名《学员战报》)。知道了河大校训是“实事求是,笃学诚行”。后来查资料才知道,笃学诚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强调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马字上面加竹字头,突出中国文人虚怀若谷的品格、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高风亮节的人格追求,彰显出河大人忠贞不渝、一心一意、坚持不懈等优秀的传承基因。

结束了四年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四点一线”的求学之旅后,我才深切感受到校训对自己生活之路的影响。河大中文77级已经成为一个团队,维系这个团队的精神能源,就是实事求是、笃学诚行的校训,由此凝成了我们珍贵终生的河大情结。

韶华悠悠|| 河北大学中文系77级吴公剑:校训伴我四十年

(室友合影)


和朴实忠厚的刘杰老兄同宿舍,是我在河大的幸事。靠吃助学金的农村娃和带工资上学的城市高干子女搭伙做菜,一块吃饭,直到毕业。而买煤气炉和菜板、锅铲之类,都是他出的钱。我们还在放假期间认识了双方当时的女友——也是此生的爱人。

我毕业后分配到廊坊日报总编室,上夜班分管一班,同宿舍的是哲学77级的王万举。万举上河大前就很奢侈地读过一些中国古典哲学著作,笃实,睿智,深刻,后来调入团省委,再后来入职《文论报》,成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省作协主席团成员身份被选为省网络作协主席。出版的著作有《文化产业创意学》、《文化艺术创意学》、《文化创意学》。他还写过一篇回忆和我同宿舍的短文,在《燕赵晚报》刊登后寄给我。

初到廊坊那几年,我们建立了一个“周六晚上聊天会”,参加的有经济、哲学、数学、图书馆和中文的十多个同学。聊天会规定,每逢月末的最后一个周六晚上,到一个同学家里聊天,50元的菜肴、不超过2元1瓶的白酒,谁犯规超出规定,“奖励”顺延承办下一次。在家里没电话、更没手机和电脑的那些年,靠这样一个平台,使得来自各个系、不同年级的同学加强了联系,沟通了信息,增进了友谊,也强化了河大情结。

韶华悠悠|| 河北大学中文系77级吴公剑:校训伴我四十年

1979年由黄建国老师带队到邢台日报实习时与报社领导合影(后排左2为作者)

1984年春天,我被点名抽调到地委宣传部帮忙。报到时见的常委部长李润芝很干脆:“到了宣传部就不回报社了。”并解释:“我也是河大的,你有困难提出来,组织帮你解决。”于是,我爱人从中学调入廊坊电台。我进了宣传科分管新闻。

1994年夏天,中青报记者田涌打电话说,想采访永清县民间艺人徐艳丰,希望帮他找熟悉徐艳丰的人了解情况。我告诉田涌,我和徐艳丰是一个村的发小,他姥姥把我抱大的。他在没有师承、生活十分艰难、社会普遍不理解的困境中百折不挠,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高粱杆扎刻出仿天安门、故宫角楼、黄鹤楼等古建筑艺术品。在外国人出重金买他的作品时“贫贱不能移”,执意把佛香阁献给国家。田涌说:“咱俩合作吧。”一个月后,报告文学《徐艳丰》在《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个整版,后来获得国际青年征文二等奖。我也因此受邀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亚太青年大联欢,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有半个月时间住在中纪委招待所,结识了《蹉跎岁月》的作者叶辛等,被后来出任上海作协副主席的作家、诗人赵丽宏每天灌两大顿啤酒。吃饭、开会、坐车参观,天天被马未都呼来唤去。老马以《中国青年》杂志记者身份成为这次活动的工作人员,后来享誉收藏界。

徐艳丰因报告文学出了名,多次到日本、法国、瑞典、西班牙访问、表演,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民间艺术家。有趣的是,他随团访日期间得了重感冒,团长郭沫勤去看望他,对他说:“我有个同学吴公剑,也是永清的。”徐艳丰说:“我们是一个村的亲戚。”这么巧合中,又牵扯出了同学情结。

韶华悠悠|| 河北大学中文系77级吴公剑:校训伴我四十年

1999年参加人民日报社赴越南考察团,在游船上与人民日报河北站站长陈国琦合影

工作和生活中,更多、也是更深层面一直维系和巩固同学情结的,当属在新闻界从业的同学们。在京的韩兴华、要力石、侯明古、韩祥瑞每年都联系多次。在石家庄的何振虎、杜英华、赵淑兰几乎每个月都联系两三次。他们对我每次所求所扰,都竭尽所能鼎力相助。通过韩兴华,我深层结交了中央电台的胡占凡,后来占凡出任中央电台副台长、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和央视台长,对廊坊的宣传关照有加。侯明古对正面宣传廊坊给了很大的助力,还多次帮忙化解负面新闻危机。

除了协调、管控一报两台的新闻宣传之外,我自己动笔的时候也很多。1995年初,廊坊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出现经济问题。个别人因此对建开发区产生了疑虑,甚至非议改革开放。我撰写了一篇述评《冲出走廊——看廊坊怎样“打津牌、唱京戏”》,送请杜英华老兄编发,刊登在3月5日《河北日报》三版头条位置,对廊坊开发区建设和改革开放进行了充分肯定。时任市委书记指示《廊坊日报》,加编者按在头版头条转载,并亲自打电话把我叫到他办公室,交谈了两个小时。随后我又撰写了《破除走廊意识》等7篇系列评论,澄清人们走向市场过程中的模糊认识,阐述开发区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述评最早提出了“冲出走廊”、“对接京津”、“京津廊一体化发展”等观点,作品以全票入选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还获得河北省地市报头版言论竞赛特等奖。其中的“破除走廊意识”和“冲出走廊”等观点被写进了下一年度的市党代会报告。

韶华悠悠|| 河北大学中文系77级吴公剑:校训伴我四十年

2006年在罗马参加河北省(意大利)文化周,巧遇振虎兄(左侧为中文80级学妹、时任正定县长贾玉英)

进入石家庄,总能感受到浓浓的河大情结。那年到省委宣传部报材料,潘学聪师兄见面就说:“中午饭不要答应别人,你们宿舍的荆德建刚调到组织部就在省委后边分了房,我告诉他中午到他家里吃饭。”学聪和德建在医大是同事。我找宣传处长王兰报完材料,王兰说:“今天抱歉啦,我爱人有同学说中午到家里吃饭,我得回家做饭,不能陪你吃饭啦。”我说:“不用客气,学聪已经安排好了。”十一点半,按照学聪给的地址敲开了德建的家门。系着围裙的王兰开门以后笑了:“就是你呀,真是巧!”

2000年7月,我调任廊坊日报社社长,苦干4年有两个收获:

收获之一是化解了印刷厂的大包袱,我上任时,印刷厂256个工人月均工资是600元。离任时工人月均工资涨了一倍,还消化掉1300万潜亏,新上了彩色印报机,新盖了一栋印刷车间,租给十多个小印刷厂,形成了一个小规模印刷集群。现在每年收房租就能养活印刷厂的工人。

收获之二是我出版专著并评上高级职称。出一本专著首先源自与时任新华出版社副社长要力石的沟通,二人谋划做一个关于“新闻策划”的选题。在这方面,新闻管理部门的官员每天都在具体事务堆里忙得死去活来,很少有精力从理论方面去探讨;编辑记者又多是着力于新闻的采编;大学教书的老师们,则缺乏媒体实际操作的经验。我的岗位变换和实操体会,恰好处于这几个群体之间,还曾写过《版面编辑对报纸言论的限定与划分》等业务文章,做这个选题比较合适。

写书初期还不会打电脑,只能一边练打字一边写。每天早晨上班前一个多小时,下班后两个多小时,坐在电脑前雷打不动,节假日则从早到晚。从五一开始干到8月中旬,终于写出了10多万字。送给力石,还送给人民网的创始人何加正、后来任经济日报社长的徐如俊、后来任科技日报总编辑的陈泉涌等审阅。这些好友都是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他们也相当认可。力石说,出版社规定要够15万字,还得找名人作序才能出版。有困难马上想到河大,我向新闻系主任吴庚振老师求助。吴先生指导我:“把你的获奖作品当例子充实进去,就更厚实了。”我立马开窍,一边充实20多篇获奖稿,一边联系名人。

终于在一个周六上午,走进了全国政协常委、经济日报社社长艾丰老师的办公室。艾老说:“我已经好多年不给人作序了。”我只好耍赖:“那应该是一般情况吧。研究新闻策划的书此前只有长江日报的赵振宇写过一本,几乎是空白。还请您多费心。”死说活说以后,艾老让拿稿子给他。接着,我俩在报社门口的大排档吃自助火锅,外加一瓶高度白酒。艾老说:“我明晚要出差。你明天早上九点找个有传真机的地方接收稿子吧。”拿到艾丰2300字的序言,《新闻策划实务》得以在国庆节前出版。五年以后,在自己没有申报的情况下,入选全国地市报建国以来新闻论著二等奖。此书还曾被廊坊师院选定为中文系学生新闻写作课的教材;中文系主任苗雨时老学兄,还专门撰写了书评。

韶华悠悠|| 河北大学中文系77级吴公剑:校训伴我四十年

1995年参加人民日报发行会,在内蒙古响沙湾漫步

我以此书作为论著成果,在河北省第四个越过中级、副高之“格”一步到位评上了高级记者职称。据知情人介绍,在我之前,河北曾有三个人“越格”评了正高。第一个是河北日报原总编叶榛,第二个是河北经济日报社社长王金平,第三个是共产党员杂志社社长杨曼军。

曼军兄是哲学系79级的学弟,88年底我到石家庄参加全省宣传工作会议,领取两年一度的第二届河北20佳优秀宣传干部奖,并代表获奖人员给省委宣传部全体干部做两个小时的爱岗敬业汇报。报到那天中午,冯思德、聂瑞平、解永会、魏雁志等河大同学在宾馆聊得火热。曼军看见我就说,我出个上联,请对下联:“吴公剑为我党的宣传工作献出了满脑袋头发,磨秃了笔头,写秃了人头,被称为双秃干部,在河北宣传史上空前绝后。”座间无人可对。有人在旁边打趣儿,说可以作为墓志铭啦。曼军说,他连续两届入选20佳就是“空前绝后”,部务会已经确定今后不能连任了。还有一次在石家庄,参加完曼军的饭局,与省委党校陈春生、省人调队长李兰等道了别,接着又在老班长李远杰的带领下,与振虎兄、英华兄一起,到就近的晓光和淑兰的家里喝茶。

晓光和书才都是永清老乡,考入河大77级都进了中文系,廊坊籍同班的还有王永固。那时出现在篮球场上的廊坊队,还要加上外援刘杰。晓光和淑兰谈恋爱后不敢跟家里说,放暑假时委托我去他老家跟卢伯和夏姨汇报。我顶着大太阳,骑着破自行车走了近30公里,从老家赶到别古庄中学,说明情况后,夏姨愣了好半天,终于发话:“喝点水,我炒俩菜,陪你卢伯喝点吧。”我马上找到中学的电话,通报给等在系办公室的晓光他们俩。到下一个学期,淑兰高兴地把在河大上学的美女老乡介绍给我认识。毕业以后,晓光和淑兰的家自然经常被我叨扰。晓光到霸州挂职也有我从旁建议的作用。一天晚上,我又到了他们家,淑兰说晓光今晚不回来吃饭,我炒俩菜,你自己喝点吧。话音没落,就传来了敲门声,开门一看,淑兰就乐啦:“孟宝青,快进来跟吴公剑喝酒吧。”原来,那是宝青兄赴美前,来串门道别的。

2004年8月我调任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在这个岗位干了四年,四年换了三任常委部长,中间还空了8个月。这期间,廊坊入选首届十个全国文明城市候选名单。

韶华悠悠|| 河北大学中文系77级吴公剑:校训伴我四十年

2005年参加廊坊市赴新加坡研修班,与好友张秉顺(后任廊坊副市长)合影。


2005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长瑞(曾任廊坊市委副书记)被中央抽调担任先进性教育巡视组组长。市委领导找他请教廊坊的先进性教育如何出彩,听完汇报,宋长瑞主任说:“在抓好工作的基础上,还要用好两个人——一是成立专门的宣传组,由吴公剑牵头;二是成立重要材料组,由李万鹏牵头。”万鹏这位师弟曾在宣传部与我共事多年,后调入市委办任副秘书长、副主任,负责文字工作。像这样,领导们对河大人的笃学诚行特别认可。

05年11月,省委在廊坊召开双文明建设现场会。报到当天,看到头天《河北日报》报道廊坊的彩色照片印到了画册上,时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举着照片:“这就叫先进性!”

其实,头天晚上,我跟随市委领导陪同河北日报、河北电台负责人以及中央媒体驻河北记者喝茶。9点半的时候,市委领导说,组织部编了一本画册,序言写的不行,劳驾你动动笔,印刷厂等着开机呢。凌晨一点定稿以后,我又陪领导审了画册大样,两点半交给了印刷厂。

这天,手里拿着当天出版的《经济日报》,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说:“公剑又干了一件漂亮事!”头版头条加上三版一个整版,都是廊坊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容。这也是经济日报社长和总编辑对我们河大人“笃学诚行”的认可。

省委宣传部老领导联系较多的是分管新闻的老学兄李振台。05年8月,《人民日报》刊发了原中纪委常务副书记侯宗宾关于廊坊构建和谐社会的调查与思考。当时的11位中央政治局常委有8位作了批示。我得到消息立即打电话恳请李老学兄,经他与中宣部新闻局汇报沟通后,组织中央各大媒体对和谐廊坊进行集中报道。央视新闻联播的报道破例达到了9分钟。播出当晚,廊坊市委书记正在深圳与任正非洽谈项目。看完央视9分钟对廊坊的报道,任总当即拍板:“华为总部搬迁,原来初选了两个城市——廊坊和大连。看到中央媒体这么集中宣传廊坊,我们就选廊坊吧。”华为总部落户后,廊坊每年增加了四、五个亿的税收。

河大人的笃学诚行,源于老师们言传身教。至今还清晰记得,第一次到母校北院电子系大礼堂听周有光先生作报告。系主任张弓先生说下面以掌声欢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作报告,周先生谦逊地说:“更正一下,有张弓先生在,我不敢称先生。”这不仅是对张弓先生的尊重,同时也是对河大校风的认可。

有一年夏天,教过我们楚辞的熊任望先生到廊坊,给管道局书法爱好者讲课。听到消息,我和中文80级的王相仁、86级图书馆系的张纬东,组织市区中文系为主的30多同学集体欢迎、宴请熊先生。到了欢迎会现场,熊先生诧异地问:“桌子和宣纸呢?”我们回答,怕您太劳累,今天没准备,能和老师聊会儿天大家就心满意足了。熊先生毅然决然:“不行!快点准备桌子,出去买纸。今天到场的每人写一幅。不让写,我就走了。”在同学们簇拥下,80高龄的老先生不仅留下了30多幅墨宝,还让现场的同学在离校以后,再一次感受到诚信笃行的言传身教。熊先生给我写的是宋代孔平仲的诗句“但知斩马凭孤剑,岂为摧车避太行”。“笃学诚行”之意意味深长。

韶华悠悠|| 河北大学中文系77级吴公剑:校训伴我四十年

熊任望先生赐墨宝:“但知斩马凭孤剑,岂为摧车避太行”。

2008年,我调任廊坊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在廊坊党校任职十年,我找财政局、组织部、计委、企业等筹措资金千余万,完成了办公楼、报告厅内外装修,改造了供暖、供电、给排水等,平整、绿化了校园,建起了职工食堂。党校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唯一的市级党校)。在河北省市级党校和廊坊市所属事业单位中,我们第一个搞完教师职称聘任,且没有一个上访事件。我进党校的时候,50多名教师没有一个拥有正高职称,我退休时,正式聘任正高职称的教师已有6人。

2017年3月,我正式退休。退休后的主要日程就是被小孙子陪着玩,尽可能多地做做饭(补偿原来亏欠老伴的欠账),半个月回老家陪年近90的老父亲喝会儿酒。还在省科协领导的廊坊应用经济协会挂了个党组织书记的名儿。

四十年来,实事求是、笃学诚行的河大校训伴随着我一路前行。或许,实事求是、笃学诚行永远在路上,渐行渐远中,才能不断追求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的深度融合与高度统一。

2022年6月15日于廊坊

韶华悠悠|| 河北大学中文系77级吴公剑:校训伴我四十年

2016年作者在长白山

作者简介】吴公剑,1957年生于河北永清,1982年3月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廊坊日报;1983年3月一2001年7月在廊坊地(市)委宣传部工作,历任干事、副科长、科长、副部长;2001年7月一2004年8月任廊坊日报社社长,高级记者;2004年8月至2008年8月任廊坊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2008年8月一2017年3月,任中共廊坊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文稿来源于韩联社的社,未做删改,版权归原作者,侵删)

#石家庄头条##石家庄身边事##廊坊头条##廊坊身边的事#

上一篇新闻

《经济日报》头版头条推出重磅长文:深圳领跑

下一篇新闻

致敬漳平这11位女性!推动闽西发展"最美的她" 入选名单出炉啦!有你认识的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