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3日 星期日

我在西安名校上学是一种什么体验?

来自:陕光灯

​总算是流干了眼泪

总算习惯了残忍

太阳每天都照常升起

在烂醉的清晨

像早前的天真梦想

被时光损毁

再没什么能让我下跪

我们笑着灰飞烟灭

我在西安名校上学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在西安名校上学是一种什么体验?

△梅十方《我们人很多》 图/四川艺术网

1

不平静的一天

2018年6月12日,对很多家庭而言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天。

那天,地铁上,看朋友圈转发的一位孩子未被摇中的妈妈所写的文章,作为一个孩子已成年的真正的摇号旁观者,我禁不住眼睛一酸。

这位妈妈在文末写下了“亲爱的孩子,你一定要明白,凭自己的实力走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荣耀,人生的路很长,幸运是虚无缥缈的云彩,实力才是夯实人生的板砖”以此鼓励孩子,其实更是在鼓励自己。

我在西安名校上学是一种什么体验?

△西安民办中学小升初招生电脑派位现场的家长 图/西部网

但我丝毫都不会怀疑,等待这位强忍伤心还在鼓励自己孩子的妈妈的,至少还有25个心绪不宁的白天和难以入眠的夜晚。因为,7月6日才是西安民办初中里的各大“名校”面谈录取的开始时间,这将是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决定她的孩子能否在初中进入名校的机会。

对这次“摇号”,已经有了太多站在理论的高度、数据的维度、批评的态度、抨击的烈度的文章,但打动我心的却是这位妈妈椎心泣血的真情。

作为一个过来人,对“名校”以及“名校效应”,我有着太多的感受。

2

名校是什么?

我很幸运,一路顶着名校的光环长大,重点小学、省内一流重点中学,最后毕业于国内一流大学。

我永远都忘不了高考那一天,我的母校就是考场,在熟悉的校园里,熟悉的教室里,迎着熟悉的监考老师鼓励的目光,我们拿到第一张试卷,看到卷子,教室里发出压抑不住的轻松欢呼,因为对我和考场里的同校同学而言,做了几乎一年半模拟试卷,接受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强化训练了三年的我们,看到试卷上几乎都做过的题目,无法不从心里发出轻松的欢叫。

我在西安名校上学是一种什么体验?

△图/网络

后来回忆起来,当时的我们是多么的粗心,竟没注意到考场里那个一脸紧张和不解的外校考生,当时的我们又是多么残忍,根本没意识到我们“手到擒来”式的欢呼,可能会给那位外校考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名校是什么?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上高中的我,身处西北边远省区,就已经深深感受过社会给名校学生的优待,别人家的家长见了会说“多有出息的孩子,一只脚已经踏进大学了”(百度了一下,1986年高考升学率为30%,顺便再为母校宣传一下,当年母校的升学率是93%,清华考进9名,当年正值风头的中国科技大学13名……);

同学们骑自行车去郊游违反了交通规则,拦下我们的黑脸警察叔叔一听是师大附中的,竟冲口而出“好学生呐”,连批评教育的话都忘了说就把我们像屁一样放了;

甚至有了和外校“坏男孩”早恋的机会,人家会用“你是要上名牌大学的好学生,我不能害了你”懂事而又善意地退却(当然也不排除人家嫌你是书呆子)……

名校是什么?是进了大学才发现,自己的下铺是辽宁省文科状元,自己对面那个因为入校后英语摸底只考了初级而发愤比学赶超的昆明妹子是云南省前50名……

名校是什么?是你也可以在三分钟内上大阶梯教室的讲台表达完整你的观点,参与竞争参加新加坡亚洲大专辩论会的名额;

是给你上课的老师是拎着一个小面包和一袋牛奶不看讲义连讲四节课元明清文学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的章培恒教授;

我在西安名校上学是一种什么体验?

△复旦大学三大文科“杰出教授”之一章培恒先生 图/文汇报

是你惴惴不安去交期末小论文,却听见陈允吉教授佛气十足地说他的打分原则是“以良为纲”(听到这话的学生们好开心);

是现在已列母校名师之列的骆玉明当年曾和你一起抓紧课间休息在楼道里相互点烟的那点惬意……

名校是什么?是上晚自习时你坐的阶梯教室里曾接待过里根;是你有机会和白先勇面对面地问问《玉卿嫂》的那些事儿;

是你在学校礼堂看过片头还没有柏林电影节金熊加持的首映《红高梁》后,向站在台上穿着军大衣的张艺谋、青涩的巩俐发问;

是你现在看着屏幕上演技和脸庞同样老练的奚美娟,想起你曾看过她年轻得似一抹新绿时的话剧……

名校效应是什么?是你分配工作进了政府大楼(很庆幸,我毕业那个时代大学毕业是国家分配工作的),会有人主动问“想不想去秘书处”(那是极有可能给市领导当秘书的);

是你成了公司职员,老板见客户时会介绍“这是我秘书,毕业于某某大学”(当时很想变成一只老鼠钻进地洞);是孩子学习不好被老师约见时总会被说“你看你们家长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真想怼老师一句,我是一不小心混进名牌大学的);

是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扯东扯西扯南扯北时忽然被说“姐,你看人家,当初学习比你差多了,现在人家可那啥啥啥啥啥了”(你姐当年学习好,人家现在物质好,扯平了)……

3

人生是一条抛物线

我在西安名校上学是一种什么体验?

△禹机坤《诞生1》 图/中国艺术网

人生是一条抛物线,甩得再高它也还是一条抛物线。

“名校效应”自然是一个好物件,但它不如金钢钻耐磨,而人生却是一个尽职的磨盘。辉煌过,绚烂过,终归会回到平淡,同学聚会时,不自觉地,大家也会“遥想公瑾当年”,但最终的话题还是现实。

早年别国而去的叹自己未对父母更多地尽孝膝前,曾经鸢飞戾天的在给大家推广八段锦的神奇,当年那个比学赶超的昆明妹子成了四个孩子的母亲,初中班上那个9岁的神童据说后来麻将技艺超群,倒是那个上学时不显山不露水的男生,现在是国家某科技领域的领头羊,还有那个成了数亿万富豪的男同学,请同学们吃一米长的大龙虾喝五粮液,自己却独享一盘青菜喝着一瓶矿泉水,说是年轻时创业喝坏了身体……

此时的 “名校效应”还真是一位同学说的“But 然并卵”。

我不是消极者,所谓名校、名校效应,它存在,自然有它存在着的丰富时代背书,我本人也曾甚至到现在都或多或少地从中获利,有能力有机会与名校结缘自然是善哉乐哉,如果一切顺利,名校对一个人自信心的建立是毋庸置疑的,对提高事业的成功几率,提升人生的美誉度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4

失控的焦灼感

名校固然会使人有诸多受益,但其实也满足了不少人虚荣心的一面。名校之所以被趋之若鹜,正说明了求之之难,入之之艰。而在我们个人甚至政府都无法短期内改变现状的当下,我窃以为,或愤懑或伤感或抨击或控诉过后,减少心理焦灼的家庭心理建设项目,就是强迫自己,也要开展起来

我在西安名校上学是一种什么体验?

△文常旭《Chaos-1》 图/中国艺术网

因为焦灼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因其灼热而烤炙到我们最爱的孩子。

这些貌似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家伙们,其实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背负起了不少家庭或想创造奇迹或想延续辉煌的期望,而当我们以爱的名义,将自己以为掩藏得挺好的焦灼,却通过假装平和的语言和从容的行动无形中传递给孩子后,这种几乎是“冤冤相报”的心理不仅会加剧一位母亲、一个家庭的焦灼感,甚至会加剧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焦灼感,如此,我们何时才能与幸福感真正握手言欢呢?!

一位这次摇中了名校的家长坦言,开心之余的她百感交集,因为怕刺激到未中家长,她和老公将朋友圈里报喜和表达感谢的内容悄悄撤下了。她说孩子班上一共摇中了五个孩子,其中只有一个如果考也是很优秀没任何问题的,其余四个孩子成绩很一般,甚至有孩子成绩较差。

听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位我当年所在名校的同学,她是找关系转学进来的,我们是住校生,每当其他同学都结束晚自习回宿舍睡觉时,她几乎每晚都点着蜡烛学习通宵,早上我们看到她两个鼻孔都被蜡烛熏黑了,即便如此,她最后还是没考上。去年无意中联系到了她,她现在在银行工作,生活过得很好,但她却从来不参加我们同学聚会,我没有问原因。

那天还有一个微信公众号发的内容很有意思:头条是“汇聚人才打造‘西引力’高地,今年第15万名本科生落户大西安”,倒头条是“重磅!2018西安民办小升初结果已公布”。

看到这个,我这个刚才还在劝家长减少焦灼感的人,不由得自己也焦灼起来。

我在西安名校上学是一种什么体验?

人如鸿毛

命若野草

无可救药

卑贱又骄傲

无所期待

无可乞讨

命运如刀

就让我来领教

上一篇新闻

这个不平常的春节,这些暖心的人和事

下一篇新闻

贾跃亭“自自绝于中华”,甘薇该怎么办?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