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探索-小儿耳鸣耳聋的推拿防治

探索-小儿耳鸣耳聋的推拿防治

概述

耳鸣为自觉耳内持续声响,可惜小儿不能表述。耳鸣强调主观感觉,耳聋指听力下降或丧失。耳聋又分“重听”和“无闻”。《杂病流源犀烛》“耳聋者,音声闭隔竞一无所闻者也,亦有不至无闻,但闻之不真者,名为重听。”无闻即全聋,重听为不全性耳聋。中医谓“鸣为聋之渐”,说明二者本质相同,都是听力障碍,只不过程度有差别。

每年3月3日为国际爱耳日。新近调查发现我国0—6岁听力障碍患儿约为5%,多数与中耳炎有关。由于耳鸣耳聋影响感知外界声音信息,结果常常导致患儿语言功能障碍,产生聋哑。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耳鸣耳聋有重要意义。

西医将本病分为感音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中国古代就用按导法健耳复聪。小儿推拿防治耳聋有优势。值得探讨。

【病因病机】

本病有虚实之分。实证为风、毒、痰、瘀、火等邪气(病理产物)阻滞耳窍,脉络不通,如墙隔音,听力下降或丧失。虚证因“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上气不充,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灵枢·脉度》),可因先天禀赋不足,久病暗耗,暴病所伤等,致耳窍失养,感音障碍,发为本病。

【诊断】

1.患儿对声音不敏感。轻者听音不清,辨音不准,重者完全不闻声音。表现为,不能寻声音转移注意力。

2.可突然发生,亦可渐进发生。

3.可有头部、耳部外伤史,或高热、滥用药物史,或外感病史。

4.耳科检查,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要求确定其听力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治疗】

一、治法

通窍复聪为本病的基本治法。实证宜祛邪、化痰、逐瘀、通络以复聪。虚证宜补肾、益气、养血、活血以复聪。

二、基本方

组成

调五脏(逐一捻揉五经穴并牵拔之,后逐一掐五指十宣,左右手各10遍)

清脾经、清肝经(各3~5分钟)

补肾经与掐肾纹(补肾经3~5分钟,掐肾纹1~3分钟)

掐左右端正(两指甲置于患儿中指甲旁同时掐之,约10次)

揉外劳宫与掐揉二扇门(各3~5分钟)

拿风池与上月球(各拿3~5分钟)

推天柱骨与桥弓(拍天柱骨数遍并下推令热;推桥弓,左右各5遍)

头面耳局部操作(见操作指南)

方解

实证耳鸣耳聋为邪气闭阻,窍道不通。邪气多端,治法亦多。清脾经除湿化痰,清肝经清降肝火,掐左右端正醒脑豁痰通窍,外劳宫配合二扇门开宣腠理,逐寒散邪。推天柱骨与桥弓降逆化痰。虚证耳鸣耳聋为精气不足,耳窍失养失充。以补肾经、掐肾纹益肾复聪,拿风池与上月球改善大脑血供,揉外劳宫与二扇门升举阳气、“发脏腑之汗”,调五脏刺激五脏、协调五音。头面耳局部操作,局部开窍,局部活血,利于小儿听力发育。全方融发散外邪,平肝潜阳,清热泻火,豁痰开窍,活血化瘀和补益精气,聪耳诸法为一体,可试用于各种耳鸣耳聋。

三、操作指南

1.头面耳局部操作为推拿优势,不能缺。可参考如下术式。

先做头面四大手法(开天门1分钟,推坎宫1~2分钟,揉或运太阳2~3分钟,掐揉耳背高骨10~20次);继点百会与四神聪,各10~20次;快速扫散头之两侧少阳经,或轻叩之,1分钟;拿五经5~10遍。继则重点耳部操作:①点揉耳周。先以大鱼际或拇指指腹揉耳周1~2分钟。后点耳门、听宫、听会、完骨、角孙、翳风、风池等穴,每穴点约10次;②猿猴摘果。双手拇、食二指夹捏耳尖,向外向上牵引提拉,手指一松一紧,或一捏一放,使耳尖发热发红为度。然后就势向下推抹,并向下牵拉耳廓;每提拉3~5次耳尖,向下捻揉与牵拉耳垂1次,操作20次。③叩耳周。五指分开,罩住耳朵,五指端节律性叩击耳周1分钟。④双风灌耳。两掌心或拇指指腹正对耳窍,同时快速向中央挤压并密闭耳窍,突然放开,反复操作10~20次。⑤鸣天鼓。一手掌从耳后向前,将耳廓折叠并按压密闭,另一手食中无名三指节律性击打手背,3次为一节拍,操作9个节拍。换另一耳同法操作。亦可双掌同时从耳后向前使耳廓折叠,按压耳窍密闭,中指紧贴头皮,食指置于中指背面,食指快速从中指背滑下弹击后脑勺,1分钟。⑥擦耳。食、中指分开,置于耳之两侧,快速上下擦之令热。

2.“猿猴摘果”、“双风灌耳”、“鸣天鼓”等均为古法。其中,猿猴摘果捻揉与牵拉耳廓有利于活络通窍;双风灌耳突然密闭与压放耳廓致耳窍内气流改变,振动与刺激鼓膜;鸣天鼓嘣嘣声响,通过骨传导刺激听力。其设计原理值得借鉴。

3.掐揉二扇门,古人誉为能“发脏腑之汗”。多用掐揉法,揉法柔和,掐法刚毅。揉掐结合,刚柔相济。其掐之力度以患儿最大忍受度为宜。揉掐3~5分钟,多有汗出,醒脑开窍复聪有一定作用。

4.上月球使患儿悬空时,可用一手手掌置于风府(也称脑门,即枕骨大孔处)震颤之。

5.为使天人合一。可考虑早晨操作调五脏、补肾经、掐肾纹、捋中指并掐左右端正(豁痰开窍)、揉外劳与掐揉二扇门、拿风池与上月球等。睡前操作清脾经、清肝经、捋中指并掐左右端正(镇静息风)、清天柱骨与推桥弓,以尽可能使天人合一。

6.认真检查患儿颈椎,发现错缝,及时纠正。

四、辨证论治

(一)肾精亏虚 以耳鸣如蝉,入夜尤甚,听力渐降,或初生即聋,头晕目眩,夜啼烦躁,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指纹色深红为特征。治以补肾填精,滋养耳窍。基本方重点补肾经、掐肾纹、揉外劳。加温运丹田(摩、揉、振按、横擦小腹)2~3分钟,令热,横擦腰骶令热,揉二人上马1~2分钟,拿揉拿太溪、昆仑(拇指与食、中指相对,置于二穴,同时拿揉)2~3分钟。

(二)中气不足 以耳鸣耳聋,劳则更甚,耳内空豁或冷感,四肢倦怠,食少纳呆,梦呓,面色萎黄,唇淡,苔薄白,脉弱无力,指纹色淡为特征。治宜升提气机,益气充耳。基本方重点揉外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上月球、清脾经。加补脾经3~5分钟,捏脊3~20遍,点揉足三里、上推三阴交各1~3分钟。

(三)外邪闭阻 以耳鸣耳聋发于外感、热病之后,耳内疼痛、胀闷、阻塞,兼鼻塞,咽喉不利,恶心欲吐,或头痛,两腮肿痛,面瘫,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浮数,指纹滞为特征。治宜疏风散邪,活络通窍。基本方重点拿风池、揉外劳、掐揉二扇门。加清肺经3~5分钟,捣小天心1,天门入虎口1分钟,推上三关3~5分钟,清天河水1~3分钟,捏挤板门、大椎各10次。

(四)气血瘀阻 多有头颅外伤及产伤史。以耳内鸣响,耳痒耳痛,头痛如刺、部位固定,耳窍堵塞,鼓膜内陷、增厚,或颜色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脉涩,指纹紫滞为特征。治宜活血化瘀,通络开窍。基本方重点操作调五脏、掐揉二扇门、拿风池、上月球。加点心俞、膈俞各1分钟,轻叩头(两手呈爪状,快速叩击头部,咚咚声响)1~2分钟,拿百虫、点揉太冲各1分钟。

(五)痰火郁结 中耳炎后期多见。以两耳鸣响不已,听音不清,时时闭塞,耳内流脓流水,鼻涕腥浊,头昏,头沉重,胸闷脘痞,咽喉不利,痰多,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指纹紫为特征。治宜清火化痰,开闭通窍。基本方重点清脾经、清肝经、清天柱骨、推桥弓。加清天河水1~3分钟,捣小天心1分钟,掐揉掌小横纹1分钟,顺运内八卦2~3分钟,点揉天突1~2分钟,揉膻中并乳旁乳根(三指揉法)1~2分钟。

(六)肝火上扰 以暴聋或耳鸣潮,耳聋时轻时重,每因情志急躁而加剧,耳胀痛、口苦,咽干,心烦易怒,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指纹绛为特征。治宜清肝泄热,解郁通窍。基本方重点清肝经、清天柱骨、推桥弓。加掐山根青筋10次,搓摩胁肋5~10遍,掐太冲10次,点揉三阴交1分钟。

注意事项

一、小儿4个月时应具有头和眼睛向声音方向转动和注视能力,据此可在孩子背后突然击掌,大声说话或吹口哨等判断小儿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二、听力保健宜从妊娠期开始,母亲不要轻意接受预防注射,腹部不要接受放射性照射,预防各种感染。一旦感染要及时治疗。禁用耳毒性药物。耳聋预防应从围产期开始,积极预防引产外伤,或产期各种缺氧,积极治疗新生儿黄痘;重视小儿中耳炎、鼻炎和鼻窦炎等可能引发耳聋的疾病。

三、保持耳的清洁。如掏耳时注意耳具安全与卫生,洗澡时防止耳内进水。

四、稍大小儿可嘱每天进行鼓腮锻炼,其法为猛吸一口气,然后闭口,捏鼻(密闭鼻孔),用力鼓气(腮),使内压增高,冲击振动鼻、目、耳、咽。每天早晨做10次左右。

「聚焦」中国小儿推拿网 2018小儿推拿技术交流高端峰会

作者:

廖品东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四川省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小儿推拿学》主编

从医近30年,致力于推广和发展小儿推拿事业,多次接受电视台采访,参加小儿推拿专题片的录制,还应邀到新加坡、韩国等地主讲小儿推拿学。他圆润柔和的推拿手法和反复思考总结的推拿处方,不但得到家长认可,而且在业界备受肯定、推崇。

上一篇新闻

中医:药王孙思邈的助眠秘方,治读书善忘、盗汗,睡醒就是天亮

下一篇新闻

晚秋到严冬中的“山果之珍”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