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9日 星期日

作文押题|高考作文关于自律/他律作文素材,考试用的上

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自律和他律的含义是相对的。狭义来说,他律指非自愿地执行涵盖道德标准、法律体系(包括惩治和预防)和其他社会规范。广义来说,他律为除本体外的行为个体或群体对本体的直接约束和控制。


自律指遵循法纪,自我约束。出处《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唐张九龄《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 宋苏辙《西掖告词》之十五:“朕方以恭俭自居,以法度自律,宜得慎静之吏,以督缮治之功。” 明李东阳《石公墓志铭》:“虽居官久,家无赢赀,亦以俭自律,不少变。”


他律: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客观的价值标准支配。


他律,与“自律”相对,所谓“律”,即约束之意,他律是指非自愿地受他人约束、检查和监督. 他律和自律最初是皮亚杰描述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所用的术语。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他律的道德判断具有客观性,是早期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本质特点。他们的道德判断是根据外在的道德准则(服从或不服从)只注意行为的客观后果而不关心主观的动机。所谓道德自律,就是指儿童自觉地依照道德规范,自我对照、自我践履、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的过程。他律的年龄阶段: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3-15岁的儿童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将权威人士的意见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


怎样做到自律?

1、制订出你做事的优先顺序,然后按这个顺序去做

如果一个人只看自己的心情,和一时的方便而行事,肯定不会成功的,更不要说别人尊重并跟随他了。有一句话说得好:“完成重要任务有两项不可缺少的伙伴:一是计划,二是不太够用的时间。”作为一位领袖,你的时间相当紧凑,所以免不了要做计划。如果你能够订出何者最为重要,刻意从其他的事情中抽身出来,这会让你有足够的精力去完成首要的任务。这正是自律的基本精神所在。


2、把自律的生活方式当成目标

向杰瑞·莱斯这类高度自律的成功人士学习,你会发现自律不能只是偶尔为之,它必须成为你的生活方式。培养自律最佳的方式是为自己制定系统及常规,特别是在你视为重要的需要长期的成长及追求成功的指标项目上。例如:为了持续的写作及演讲,我每天固定将所读的资料存档起来,以作为日后参考之用。再者,我在1998年12月心脏病发作,之后就养成每天早晨运动的习惯。这些都不是我做做停停的事,我会在有生之年持续下去。


3、向你的借口挑战

如果想培养自律的生活方式,首要的功课之一就是破除找借口的倾向。正如法国古典文学作家佛朗哥所说:“我们所犯的过错,几乎都比用来掩饰的方法,更值得原谅。”如果你有几个令你无法自律的理由,那么,你要认清它们只不过是一堆借口罢了。如果你想成为更有成效的领袖,就必须向你的借口提出挑战。


4、工作完成之前,先把奖励挪开

著名作家麦克·狄朗尼说过这么一句智慧的隽语:“任何一个企业或机构,如果给予失去怠惰者和贡献者同等待遇,那么,你将会发现前者越来越多,后者越来越少。”如果你缺乏自律,那么你可能就是把甜点放在正餐之前享用的那种人。


以下的小故事说明了暂停奖励的威力。一对老夫妇来到露营区扎营,两天之后,有一家人也到达隔壁的营地。当这家人的度假车一停稳妥当,就看见这对夫妇和三个孩子一拥而下,一个孩子迅速地搬下冰柜、背包和其他用品,另外两个孩子立即把帐篷支开,前后不到15分钟,整个营盘便布置就绪。隔壁的老夫妇看得目瞪口呆。“你们这家人真是少见的露营高手呀!”老先生充满赞佩地对新邻居称赞道。“其实做事情只要有系统就好办多了,”隔壁的年轻爸爸回答:“我们事先规定,在营地架设完成之前,没有一个人可以去洗手间。”


5、把目光注视在结果上

无论任何时候,只要你把注意力放到工作的难度本身上,而不考虑结果和奖赏,就很容易灰心丧气;如果沉浸于其中太久,就会养成自怜的毛病。因此,下次当你再面对一件不得不做的任务,心中开始企图抄捷径而不按规矩踏踏实实去完成时,切记:要打消自己这样的盘算,把目光转回到目标上。认真权衡按部就班的好处,花工夫彻底做好它。任何一个企业或机构,如果给予怠惰者和贡献者同等待遇,那么,你将会发现前者越来越多,后者越来越少。


范文:

自律与他律

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

你可能会讲:“所谓的规矩只会泯灭人的个性,你看哪一位成功人士是恪守规矩的。”可你需要知道,我们是文明的法治社会中的人类。况且,没有那“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自律,哪有“金榜题名”的辉煌;没有那“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的自律,哪有“翩翩君子”的风度;没有那些关于种族歧视、人种歧视、未成年人保护、生命、食品等的大部头法律,你又怎会安全地存在着?

自律与他律,唯有相辅相成,才能引领社会这只大船驶向更好的明天。


反腐中的自律与他律

古人曾把“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众生追求的目标,可随着权力、金钱、美色的日益侵蚀,昔日意气风发,壮志满怀的青年逐渐沉醉于享乐与安逸。自古以来皆有腐败,因为人的惰性是无法根除的。历史上也唯有包拯与狄仁杰等能留下自己清白的身影,自律的力量在反腐中是完全不够用的,这时就需要来自政府监管部门﹑群众的自律。目前地方领导戴名表持名包的照片频频现于网络,这便是他律大众化的有力体现。还有逐渐深入基层的电视听证会也让一些领导表示“亚历山大”。自律与他律将会是一双有力的双手,整顿肃清社会中的反腐现象,拔除恶意滋生的腐败之草。


食品安全中的自律与他律

从三聚氰胺引发的奶粉风波,到“毒馒头”、“地沟油”,我们不禁调侃到能活着真不容易。商业利益促使一些没有道德底线的商人视消费者人身安全为“刍狗”,社会也并没有容忍他们,纵容他们。3﹒15曝光他们的丑陋行迹,法律将他们绳之以法,最新出台的《解释》更是加大了惩罚力度。然而我们并不用完全丧失信心,因为大多数的生产经营者仍是本着良心与道德做生意,他们懂得自律,并会将自律的精神逐渐传播到他人。自律与他律将会是一把保护伞,守住健康,更守住人性与文明。


人与自然中的自律与他律

“归真堂”的活熊取胆至今令我们愤怒不已,而千年鸟道上的“大屠杀”更是让我们捶胸顿足,还有那太平洋海底2000多具鲨鱼尸体,那“神秘”死亡的非洲大象……我期待,期待我们的自律与社会合理明智的他律。让大自然不再承受“不能承受之伤痛”。

加强自律,完善自律,为自己负任,更为社会负任。


作文题目:在家里孩子有父母管着,在学校学生有老师管着,在单位职工有老板管着……于是一切井然,社会呈现出一种“文明”。但是真正高级的文明,不仅需要这种“他律”,也需要每个人的“自律”。请以“自律与他律”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要求:

1、观点明确、理清概念

2、分析得当、选对材料

3、层次清晰、讲明道理


优点:

1、有明确核心词的意识。

2、思路比较清楚。

3、适当的比喻论证。

毕竟我们都是这些律法之下的受益者。就如种下的小树旁边要加些木棍之类的固定,或许小树并不感到舒服,但他却不会长歪。所以,他律帮助我们正确地生活。

法律只是悬在我们每个人头顶的一把剑,它帮助我们规范生活,如果每个人都能约束好自己,那么无论这把剑有多锋利,它也只不过是一个摆设罢了。

若他律是一把架在脖子上的刀,那么自律就是心中的一把刀,它无关法律,无关信仰,只是一个人在面对不同情况时所体现的素养。


存在问题:

1、或绕开薄弱,或受到干扰,忽略必须。

苦于不知他律作用,只能单写自律;受到题干局部句子影响(但是真正高级的文明,不能靠这种“他律”,而要靠每个人的“自律”。)而单写自律。

纠正:分清必须写、能够写、善于写。

应抓住题干根本(以“自律与他律”为话题),“自律”、“他律”是必须写的内容,必须阐释两者各自的内涵、作用,两者的关系。

2、对自律、他律的内涵理解,或错误,或片面。

他律就是管别人。

他律就是他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

纠正:

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规则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

他律,即接受他人外物(包括他人及道德准则、法律制度等)的约束、检查与监督。

3、对他律与自律关系的阐述,或空洞,或混乱。

他律与自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自律是德治,他律是法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自律他律,德治法治,法德并行,方能天下大治。/他律与自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他律为自律作好铺垫打好基础,自律促使他律的最终实现,只有这样社会文明的风尚才能得以持久发展。)

过分的自律使某些优秀的学生走上绝路,过分自律也有可能会使自我麻木,如书呆子。所以自律过了度需要他律来调节。

当今社会,过多的他律使人们习惯于依靠外物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内心的是非观早已模糊,这样的他律难道真的是文明的进步吗?只有人人自律,才能实现真正的高级的文明。

明确关系:轻重,先后,并列,正反,条件,因果等等可以从多角度去思考。

正是因为有外在的法规、习俗、舆论的存在,我们才会管制自己做到自律。

只有真正自律了,才能摆脱他律的束缚,做一个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人。所以自律是他律的进步,是一种升华。

他律是过程,自律是结果。

没有他律就没有自律,没有自律的他律也难以贯彻。

“他律”是起点,是基础,而我们更需要的是自律,他律作为外因必须通过作为内因的自律来起作用。

在他律中内化自律,在自律中提升自己。


4、举例时不点出“律”的内容。

周处年少时作恶多端,乡里人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然而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在自律的途上终于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唐僧,如果不是他的自律,他早就被妖怪的迷惑,虽然其中是少不了孙悟空的帮助,将他从危机中解救出来,但主要的还是唐僧自己的意志,才能使他取得西经。

基本结构:

双概念(以自律他律为例)

中心论点:社会文明的形成,离不开自律他律。

本论:

他律是什么、他律的作用

自律是什么、自律的作用

自律和他律的关系

结论:自律他律,最终达到自由。

片断:

食堂是一个最能体现我们自律的地方。当大家都不排队伍,一拥而上,就会使秩序混乱,就餐速度减慢;相反,当我们井然有序地排好队时,速度反而加快了。也许看到别人在拥挤或插队时心里不平衡,也就自然而然常以“别人也这么干”为理由加入他们的行列。因此仅靠监督下的他律是不够的,只有我们人人都做到自律,我们才会有一个更好的环境和氛围,而这种自律的气氛又会引导更多人做到自律。如此良性循环,就会拥有一个文明和谐的环境。


当前,社会上私欲横流,不少人肆意挑战公共安全与公共道德底线,在这种情况下,强调“他律”,强调监管,强调处罚,强调法治,更有必要。俗话说,乱世要用重刑。对如今苦口婆心地说了多少遍却难于改变的“乱”象,一定要依法用“重刑”,迫使那些非法乱来之徒即使缺德少道,不愿改弦易辙,也摄于法纪的威力,不敢再胡搞乱来。新加坡重罚在大街上随地吐痰的人,有效地遏止了这一乱象,是值得借鉴的。重罚促使人们法规意识的加强,让“他律”逐渐孕化出“自律”,这也是“用重刑”的根本目的。


只讲道德力量的感召,自律会成为虚置的“软约束”,有些人就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弃公德如敝履。毕竟教化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因而法制的威慑、惩戒作用是必需的。另一方面,如果一切都依赖法律制度,则社会之大、法网终究百密一疏,总有力所不能及之处和有时难免机械苍白的缺憾。更何况立法、司法、守法的主体都是人,缺德之人如何保证其遵守法呢?老百姓所谓“防君子不防小人”也是这个道理。由是观之,法治和德治、自律和他律看似二律背反的矛盾命题,实则辩证统一的互动关系。治国兴邦要靠自律、他律“两条腿走路”,法治兴国和德治兴国不可偏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唐太宗曾以为:“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此为自律;孟子曰:“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信”为他律。

“自律”和“他律”,哪个更重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这是一道富有思辨性的话题作文。考生在审题构思时应先理解概念“自律”和“他律”的内涵,然后作权衡比较,完成驱动任务。“自律”是属于道德修养层面的内容,忽视思想品德的教育是不对的,但社会的发展又决不能仅仅依靠“自律”而正常发展。考生作文时,着眼点不能仅仅是“自律”。人类的历史证明,人类发展仅仅依靠人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纪律和法律来约束、规范人的行为。

纪律和法律是以古代哲学家的“人性恶”理论为基础的。纪律和法律就是“他律”,或者说构成了“他律”的主要部分。“他律”属于法制范畴的内容。建设健全稳定的法制社会,缺少了“他律”是绝对不行的。缺少了“他律”,“自律”也决不会得到可靠的保障,忽视或者排斥“他律”,就易形成“人治”。“人治”则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无序和混乱。

具体的立意角度有:1.人生之路,唯有坚持自律,才能不被外物所惑;2.缺少了“他律”,“自律”也决不会得到可靠的保障,社会容易走向混乱;3.人人当自律,他律亦不可少。


自律者,岂须“他律”

人之为人,在于律;国之为国,在于律;而动物茹毛饮血,就在于无律。“律”字将文明与原始劈开,一方辉煌,一方没落。那么,“自律”与“他律”,孰轻孰重?

自律也!

人人皆知《大道之行也》中所述的“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景象,若无人能做到,这便还是梦想中的大同。倘若人人皆自律,那么天下便是为公创,社会便是大同体。路不拾遗不再是需要上热搜进行褒奖的事情,互帮互助真正成为了如吃饭睡觉一般的平常之事,如此社会,又岂须警察之惩?又哪来那么多纷争?

自律者,自律其性也,何须“他律”?

自律者,岂须“他律”?一提到吴京,有人看到的是他位居中国电影史票房榜首的地位,有人看到的是他拳拳到肉的硬汉表现。可是,又有谁看到了他在诱惑面前自律的一面?数十年光阴,吴京从一个龙套演员,一路摸爬滚打,成为现在的票房标杆人物。面对身上的处处伤痕,他自律其心,咬牙踏上梦想之路;面对娱乐圈的诱惑,他自律其行,最终成为电影界的奇迹。自律的起点是内心的痛苦,但是自律的终点却是内心的坦荡。自律,方成伟大。

自律者,自律其行也,何须“他律”?

人一旦主宰了自己的心性、行为,便可事事通达。前段时间,网上曝光了一份清华学生的计划表。这份计划表字迹工整,思路清晰,每天的每个时间段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既规划了学习时间,也规划了锻炼、对自我品行的复盘时间。这让人不由感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他律”在此时虽不是毫无存在之必要,但从长远来看,它的作用只能成一时,不可成一世,唯有自律,方能长远。

故,自律重也!

而要做到自律,我们该怎么办呢?不断充实自我,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要学会理解更多的道德法规,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不断追求美好,克制自己,约束自身行为。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增强精神力量,在不断学习中塑造优秀的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三观,从而做到自律。而通过自律,我们终会走向明媚的、充满正气的征途。

电影《燃情岁月》中曾说过:“有些人内心中总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并总能掌控自己的行为,这些人,要么成了疯子,要么成了传奇!”

可见,自律之重要!可见,自律者,岂须“他律”?

点评:这篇作文紧扣材料,中心明确,文体意识鲜明。作文开篇运用设问的方式,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横向展开,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自律的重要性。在论证中,考生选用了吴京、清华学生的典型材料论证论点,论证充分。结尾处,考生又从“怎么办”的角度提出措施,让论证进一步深入。


时评文:

自律与他律当“比翼双飞”

林伟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防微杜渐,指在坏思想、坏事或错误刚冒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语见晋·韦謏《启谏冉闵》:“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防微杜渐的作用力主要来自于自律,靠自己的定力来实现。但“当谏其渐”的他律也是必不可少的。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与谏议大夫褚遂良这样一段对话。唐太宗问“舜造漆器,谏者十余人。此何足谏?”对曰:“奢侈者,危亡之本;漆器不已,将以金玉为之。忠臣爱君,必防其渐,若祸乱已成,无所复谏矣。”唐太宗说:“然。朕有过,卿亦当谏其渐。朕见前世帝王拒谏者,多云‘业已为之’或云‘业已许之’。终不为改……”深知以史为鉴的唐太宗,从历史的故事中引申出“当谏其渐”的道理,今日读来,对于我们防微杜渐,自觉接受他律仍有告诫之意和启迪之效。

自律是基础,他律是保障。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做每一件事、干每一项工作,都要遵章守纪,严格自律,特别是当我们手中握有一定权力之时,面临的诱惑往往都会越来越多,风险重重,一念之差,就可能会铸成人生大错。自律就是要自己监督自己,自己管好自己,在防微杜渐上不舍尺寸之功,确保自己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说话不出格,行为不失范。这是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修身之本。他律是相对自律而言的,作为一种外在的动力,他律实际上就是来自于外力的监督、批评,来自于党纪国法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制约管束,这是让自己能走稳,不摔跤、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的最有力保障。

事实上,面对诱惑无处不在、陷阱无处不有的社会现实,如果没有外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没有“当谏其渐”的清醒,自律是很难保障长期抵挡诱惑和贪欲侵蚀的,久而久之“金钟罩”也会出现缝隙。所以,自律固然重要,他律也同样重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律比自律更重要。试想,《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历尽艰险,机关重重,诱惑处处。然而,他们却个个修成了正果,原因何在?可以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既能坚守自律,又能接受他律。也正是靠教育与监督、提醒与帮助、自律与他律,致使师徒中最不本分、且贪吃懒惰的八戒从“不敢”做坏事,到“不想”和“不干”坏事,最终走上了正道。

“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纵观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不难发现,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一步一步走向堕落,无不是放松自我、放松自律所致,无不是被糖衣炮弹慢慢腐蚀、层层攻破的。这说明,自律、他律,是党员干部终生的必修课,二者不可或缺。党员干部如果没有警惕性和戒备心,不懂得“当谏其渐”的道理,不在从政的一刻、入党的一刻就把自律的底线、他律的防线建立起来,再严密的网、再结实的墙,也能“掏出洞来”,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之事就在所难免,其结局自然也是不言自明。

一日为官,一日谨慎。1943年,周恩来在中共南方局作《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报告,要求干部“要戒慎恐惧地工作”。这应该成为当今党员干部的工作习惯。要自律为重,以“当谏其渐”的态度,常看、常思、常悟、常警醒,坚持用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拧紧思想的“螺丝”,上紧行动的“发条”,始终保持戒慎恐惧的工作状态。要习惯他律,以“当谏其渐”的自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把自己更多地放在时间的“放大镜”、实践的“扫描仪”和群众的“探照灯”下显影,把他律持之为明镜、内化为意识、升华为信条,永远保持戒慎恐惧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律与他律中,知所畏、知所拒、知所守、知所信,走稳自己从政路、人生路。

上一篇新闻

勤思考,多练习,考试通过是必然

下一篇新闻

高考作文素材——董卿(高考生必备,快替孩子收藏)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