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再推开放新举措,“四个坚定不移”夯实外商信心
一场开放的盛会,再次如约而至。
11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中国历来言必信、行必果。我在第三届进博会上宣布的扩大开放举措已经基本落实。中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动对外贸易创新发展,是去年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为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强调,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
习近平同时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共同利益。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强调开放与合作,向世界表明中国愿意进一步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这让我们倍感振奋。”连续四年参加进博会的霍尼韦尔中国及航空航天集团亚太区总裁林世伟表示。辉瑞生物制药集团中国区总裁彭振科也表示,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营商环境还将持续优化,这为包括辉瑞在内的众多外资企业夯实了植根中国的信心和积极融入中国经济发展的决心。
开放贯穿始终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习近平指出,有关研究表明,10年来“世界开放指数”不断下滑,全球开放共识弱化,这值得高度关注。我们要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支持世界各国扩大开放,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动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坚定不移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方面,习近平指出,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国际贸易的基石。中国支持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包容性发展,支持发展中成员合法权益。中国将以积极开放态度参与数字经济、贸易和环境、产业补贴、国有企业等议题谈判,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国际规则制定的主渠道地位,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在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共同利益方面,中国将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合作,推动加强贸易和投资、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议题探讨,支持疫苗等关键医疗物资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分配和贸易畅通,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将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在南南合作框架内继续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援助。
目前,中国与1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6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和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由贸易协定。
2020年,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接近35%。虽然有疫情的影响,但我国同自贸伙伴的贸易增长3.2%,和非自由贸易协定伙伴贸易额只增长0.8%。从投资来看,2020年中国对外投资中近70%是对自由贸易伙伴国家投资的,吸引外资中84%来自自由贸易协定伙伴。
中国向世界开放的步伐正在持续加速。
10月30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已经决定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愿同各方合力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天后的11月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致信新西兰贸易与出口增长部长奥康纳,代表中方向《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保存方新西兰正式提出申请加入DEPA。下一步,中方将按照DEPA有关程序,和各成员开展后续工作。
11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保管机构东盟秘书处发布通知,宣布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已向东盟秘书长正式提交核准书,达到协定生效门槛。根据协定规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对上述十国开始生效。
事实上,历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开放”都贯穿始终。
2018年首届进博会上,习近平宣布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五方面举措——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同时对上海提出了三点开放要求——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提出了继续扩大市场开放、继续完善开放格局、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等五方面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举措。
第三届进博会上,习近平提出了建设开放新高地,促进外贸创新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双边、多边、区域合作四方面的开放举措。
迄今为止,这些开放措施已经悉数推进,基本落实。
接下来,中国仍将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习近平指出,中国将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序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开放,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出台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中国将深度参与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国际合作,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表示,这将进一步释放大量中国机遇,也让世界对一个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市场充满期待。“这些都让我们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
分享开放机遇
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称,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受疫情影响,复苏势头已经减弱,不确定性上升且政策权衡更趋复杂。IMF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为5.9%,比7月份的预测下降0.1个百分点。2022年的预测值保持在4.9%不变。
在全球经济依然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当下,第四届进博会承载了更多全球参展商们分享中国市场的期待。
数据显示,今年共有5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线上国家展,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亮相企业展,参展的国别和企业数量都超过上届。同时,总展览面积进一步扩容,达到36.6万平方米。
从参展行业和主体来看,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回头率超过80%,参展数量超过上届。全球三大拍卖行、三大时尚高端消费品集团、四大粮商、十大汽车集团、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十大医疗器械企业、十大化妆品企业等悉数参展,预计将有大量新品首发。
从首届的578.3亿美元意向成交额,到第二届的711.3亿美元,再到第三届即使因为疫情影响,依然达成的726.2亿美元,三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共达到2015.8亿美元。2018年以来,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不仅实现了进博会“越办越好”的承诺,也成为疫情影响下国际贸易增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支积极推动力量。
10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表示,今年的进博会上,“报名采购商购买力强,年进口额1亿美元以上的超过1200家。”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进博会上的热词也在发生一些变化。今年的进博会上,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等,形成了更大的需求空间。
也因此,除了继续设置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六大展区,今年的企业展还聚焦中国发展战略和市场实际需求,增设或优化了集成电路、数字工业、能源低碳和环保技术、智慧出行、公共卫生防疫、生物医药等共计13个专区。
中国不断增强的超大规模市场吸引力,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于是,进博会的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齐飞(Felix Gutsche)表示,连续第三年参展进博会,代表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和长期承诺。同时,勃林格殷格翰也从参展商变成了投资商。“本届进博会上,我们计划宣布一项新的投资计划。”
在10月22日举行的专题发布会上,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表示,据调查,90%以上的外资企业主要面向中国市场,“在中国、为中国”。商务部近期问卷调查也显示,3000多家重点外资企业中,93.3%的企业对未来发展前景持乐观预期。美、欧、日等外国商会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近2/3的美资企业、59%的欧资企业和36.6%的日资企业计划扩大在华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进博会上,除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外,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欧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参展。“还有90家来自33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参展,将大量独具特色的当地产品引进中国市场的同时,也让更多不发达国家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孙成海说,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积极参与进博会,不仅充分肯定了进博会的平台吸引力,也生动体现了海外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期待和认可。
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也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2021年1~9月,中国进口近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6%,规模创历史新高。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进口国际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12%,贡献了全球15%的进口增量。
“在积极扩大进口的过程中,我们推动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商务部财务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10月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习近平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中国有14亿多人口和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每年进口商品和服务约2.5万亿美元,市场规模巨大。中国将更加注重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增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推进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增加自周边国家进口。中国将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丝路电商”,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升跨境物流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