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家电无人造?只能从东南亚进口?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多虽然增加了土地上的人口密度,但好处是不缺劳动力。据悉,国内劳动力可达8亿。看来各行各业都不应该缺人。毕竟有这么充足的劳动力来源,但近年来,工厂的“用工荒”却越来越严重。
如今,很多工厂的招聘价格不断上涨,从最早的一百八十元涨到一两百元。随着近两年“用工荒”的加剧,涨到了三四百元。
按理说,这个薪水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即便是一些大企业的白领也未必能达到这个水平。但现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外卖大军”、“快递大军”当中,而工厂的年轻面孔则越来越少。
“当我们干不动了 未来谁来造家电?”
从2022年1月1日起,深圳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200元调整至2360元,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20.3元调整至22.2元。按理来说,这是一个招工的好时机,但是在深圳富士康做人力资源的小陈发出的几条招工消息却是问者寥寥。
中山一家家电制造工厂负责人老李同样也为招工的事情发愁:“原来每年招工开工能到80%的状态,现在只有5、60%左右。” 缺人似乎成了工厂常态,近些年老李的感受格外明显。“以前招工就是举个牌子去工业园路口,100个过来问的,50个会选择进厂。”
同时,工厂的“老龄化”问题也更加严重。老李表示,在工厂工作的工人中:“90后几乎没有,80后已经算是‘年轻人’了。”在这家400人的厂里,年轻人只有“百分之几”。
“等到我们老了,干不动的那一天到来之后,未来谁来给我们生产家电?”这是老李当下担心的问题。
工厂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的问题愈发严重,已经到了需要在今年两会上讨论的程度。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关于“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的提议引发热议,甚至一度冲上微博热搜首位。他指出,“近年来,外卖、电商、网络直播等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就业,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上班,导致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愈加突出”。
事实上,目前国内有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厂,都面临着“不再年轻”的问题。它们曾经凭借人口红利带来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红利的消失,这些没能与时俱进的工厂,也和当初选择它们的“年轻人”一起变老。这时,人们往往会面临跟家电厂老李同样的疑问:当年轻劳动力不再进入制造业,那我们未来的工业制品供应会面临短缺吗?
机械化也需要年轻工人
对于未来制造业缺乏劳动力的担忧,有人乐观地表示,用机械化的流水线就可以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而且电脑程序操控的机器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出错率也比人工更少,无疑是非常好的劳动力替代选择。
然而,在以自动化生产为主的工业 3.0 时代,再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也无法脱离工人的操作。即便是未来的工业4.0时代,工厂还是需要工人对产品加工流程进行“视觉检测”,监督智慧生产线的运作状况。
数据统计,截至目前为止,全球制造业里的工人与机器人比例还远远未能达到“无人化 工厂”的标准。日本工厂平均每一万名工人占有 306 个机器人,这是全世界的 最高纪录,相较之下,韩国工厂只有 287 个,德国工厂 253 个,美国工厂 130个,而中国工厂仅有 21 个。
此外,更加智能、更加自动化的机械化生产并不能将工人排除在外,反而提高了工厂对工人的素质需求。据德国西门子的专家洛斯福指出,未来的无人工厂并不是完全淘汰工人,而是把工人从体力劳动与简单脑力劳动中完全解放,扮演更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角色。例如,技术创新、策略规划、生产监督及协调维护智能机器的正常运作等。可见,以智慧生产与智慧工厂为重心的工业 4.0,将会对工人的素质有更高要求,这也意味着工厂需要学历更高、接受力和学习能力更强的年轻工人。
但现实是,由于缺乏年轻工人的加入,工厂原本留存的老工人已经难以跟上新时代的生产技术。据东莞一家家电制造工厂老板表示,现在工厂订单越来越多,年营业额也达到3000万,流水线也趋于机械化,其实相比之前这些工作做起来要轻松很多。但是这些技术上了年纪的人根本操作不了,急需年轻的技术人员加入。
未来家电只能进口东南亚?
据人社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仅为26%,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超过2。这也意味着一名技工至少对应两个岗位。更为关键的是,根据调查,在中国,愿意主动从事技工职业的工人只占1%,认为工人社会地位低和工资低的人高达90%。另外,人社部数据显示,在2021年四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有43个是“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预计至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
有行业人士表示,人一直是制造业的支柱,将来也是,永远都是。要想改变制造业被“嫌弃”的窘境,需要企业从自身寻找问题,致力于完善晋升渠道,不断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工作条件,化斥力为引力,以便从根本上解决制造行业用工难的问题。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工厂已经“出海”,转移到印度和东南亚等地。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的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9年,东南亚11个国家中,有7国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持续提升。其中,2019年,劳动力占比最高的新加坡超过75%,泰国、文莱也超过70%。不少当地的制造业企业,能够招到相对年轻且薪水低的工人。因此,许多家电企业已经将他们的工厂迁到了东南亚。
如果在长久的未来,中国家电制造工厂迟迟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或许我们只能从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这些地方购买进口家电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