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天府雄州 | 陈新 : 一道美食映照的修为
今年7月,“名家看四川·再寻周克芹·走进三新简阳”文学交流活动举行,活动邀请了刘庆邦、李鸣生、王祥夫等50余名省内外著名作家齐聚周克芹故里——简阳。活动后,作家们陆续写下了真情描绘简阳、深切缅怀周克芹的作品,经过5个月的收集整理,活动作品集《遇见天府雄州》已正式出版。即日起,简阳发布将陆续推出《遇见天府雄州》合集作品,让我们一起在文字中追寻克芹足迹,细品雄州风采。
恰逢冬至
一场与羊肉汤的相逢也如约而至
今天,和作家陈新一起遇见简阳“羊肉汤”
一道美食映照的修为
陈新
“简傲绝俗,阳布德泽。”这是我应邀为一座城市写的一句话。
“简傲绝俗”,出自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三:“于江西宗派体中自居胜地,而其荒凉寒苦之状,简傲绝俗之致,亦概可见矣。”是高傲而超越世俗的意思。
“阳布德泽”,源于汉乐府《长歌行》一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诗句描写的是春天景象,意即春天的阳光在散布恩惠,大地上的一切生物都熠熠生辉。
这一句话,嵌入了一方天地的名字:简阳。
其实,我与这片土地的感情,就像小说一样传奇。
青少年,与简阳,有过几次痛苦的记忆。在国道318线上,从南充到乐山走亲戚,从南充到成都读书,往返来去之间,每每途经此地,颠沛摧锉,令晕车的我叫苦不迭。
因为从当时还未成长为市的该县东溪镇到石桥镇这一段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行进之车如船行巨浪,颠簸跌宕。
雨天一车泥,晴天一车灰。因车辆众多,这段路宛如停车场,常如蜗牛移步的车速,往往区区几里,要行三四小时。
倘是夏天,除了晕车,除了稀泥或者灰尘以外,还有难以忍耐的酷热。车行时,尚有或疾或徐的风,自窗外的田畴、山野或陌巷间袭来;车停,因当时的客车没有空调,便热得如同蒸笼,男女老少,无不汗流浃背,浑身湿透,甚至中暑昏厥。
这个过程,你还不得不车览窗外的世界。
然而车外的世界,是赏心悦目的反义词。路边的田野,贫穷萧索;路边的房舍,凋敝低矮;“鸭翅膀、鹅翅膀、鸭脚板、鹅脚板……”手托簸箕或提篮的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是那么急功近利……
我当时便想,要是往返成都能够避开这个地方就好了。
是的,如我所愿,岁月终究更改了道路的走向。
若干年后,我再往来于成都和南充之间之时,已经可以不用经过这个地方了。但是,这个先前令我不甚喜欢的地方,却令我的生命阴差阳错地与之发生了不能割裂的关联。
大学毕业后,一段感情令我的人生走向拐了一个弯,选择了翻山越岭的跋涉,且骨子里的传统观念最终击败了锦绣前程的诱惑。我放弃了留在成都的可能,一个又一个九曲十八弯地翻越龙泉山来到了这里,成了一家纺织企业里一名吃技术饭的底层管理者。后来,又因为工作期间发表了一些文字,从企业调到了文化馆,成了一名从事文学创作与辅导的干部。
这片土地与我之间曾有着深深的距离感,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与之既定的缘分。
到了简阳之后我才了解到,简阳的土地漫溢着从古至今热情、善良、智慧、勤劳、进取的气息。
看上去并不起眼的简阳,还是一片文化沃土。
据记载,简阳自西汉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置县,可谓历史悠久。在历史长河流淌的过程中,虽然名字从牛鞞,到阳安、简州,再到简阳,几度变迁,但是简阳的文脉却绵延不绝,更出现过几多辉耀历史的人物。仅以文学为例,便有五代后唐同光四年(926年)的状元王归璞、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状元许奕、民国作家罗淑,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克芹等。
是的,少年时就看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而且是好多次。我说的是电影。也知道这部电影发生的故事背景在简阳,作者周克芹也是简阳人。
当时就好奇了,简阳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简阳怎么就进了电影呢?葫芦坝怎么就进了电影呢?南充怎么没进电影?楼子沟怎么没进电影?
不过,后来数次从简阳经过,生不如死的晕车,灰飞尘舞或泥淖凸凹的公路生态,泯灭了我对简阳的好奇,漫漶阻隔了简阳的真颜。
看来距离产生美这种流行的普罗大众哲学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山川相阻的距离,也可能会遮盖美。
正如有一种美食我原本不喜欢,但是几次三番地接触之后,却深深地爱上了一样。
这种美食是羊肉汤,且有着鲜明地理标志的羊肉汤——简阳羊肉汤。
翻阅往事,发现年少记忆中,我家从未养过羊,也从来不吃羊肉,原因就是羊太膻,那个味道大得令人作呕。
不仅我家不养羊,我们村也几乎没人养羊。我家乡的人们也都不喜欢吃羊肉,或者根本无人吃羊肉。因而街上绝对没有卖羊肉的,更没有开羊肉餐馆的。
起码我出生的南充市大通镇是如此——直到我考上大学离开家乡,镇街上都没有卖羊肉的馆子,或馆子里卖羊肉。
甚至,还有这样的说法:“一家吃羊,十家骂娘。”原因就是羊肉太膻了。
刚到简阳工作与生活之初,满街的羊肉汤店,散发出浓重的羊膻,躲之不能。所以我脑袋几乎都是晕乎乎的,胃部也不时有涌动作呕的感觉。
简阳人的热情,也像羊肉的膻气一样,躲也躲不开。
我是个热心肠的人,常助人于举手之劳。长此以往,难免偶有感恩者,以请吃饭的方式回报我。
这样的情况盛情难却,却又常令我尴尬万分。因为对方请我吃饭,往往是羊肉汤。
我的天!我闻到羊肉汤的气味就想吐,还怎么吃呢?可是人家请我,却之不恭啊!
还记得第一次吃简阳羊肉汤,勉强地喝,勉强地吃,一点点而已。但这顿饭我还是差点当场就吐了出来。所幸我使劲忍,最终没吐。
人适应环境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或者说,我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就这样几次三番,我淡化了简阳羊肉汤的膻味儿。
习惯了,还渐渐觉得,简阳羊肉汤确实好吃、好喝。难怪在简阳,处处都是羊肉汤馆,处处羊肉汤馆的生意都异常火爆。
存在即合理。犹若榴莲,有人嗤之以鼻,有人誉为仙果。
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与食品的相处,抑或亦如斯。
之后,又去简阳之外吃过羊肉,相比较而言,才知简阳的羊肉汤确实不是很膻,而别处的羊肉,那膻味可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啊。
自此,我成了简阳羊肉汤的“Fans(粉丝)”,成了简阳羊肉汤的追随者。久食成厨,对其烹饪方法也渐渐略知一二。
简阳羊肉汤的妙处不仅仅在于熬汤,在于烹,更在于炒。
但凡美味都是来之不易的,简阳羊肉汤亦如斯。
简阳羊肉汤做法比较复杂,第一步是熬汤。
既然叫羊肉汤,那这个“汤”,就是味道的精髓,因而很重要。
初汤,是用猪的棒子骨、羊的棒子骨,以及羊肉、羊杂一起放在汤锅里煮出来的。当羊肉、羊杂煮好以后,便将之捞出来晾着,等待蝶变。
虽然在锅里经过时间和沸水的淬炼,胶原蛋白已经发生了内质的转化,释放出了氨基酸可口的滋味,但此时的羊肉还仅仅是熟羊肉而已,与普天下的水煮羊肉并无不同。因而要赋予佳味的内涵,还有待于厨师对其品质进行升华。
依然放着猪骨头、羊骨头的汤则继续熬煮,直到汤色如奶方可微火待之。
已经凉下来的羊肉与羊杂略有讲究地切片,列队排列,为垂涎欲滴的美味的形成,时刻准备着接踵而至的赴汤蹈火。
紧接着炒菜锅上阵,羊油、菜籽油或猪油,在炒锅里绽放着热烈的芳香。预先切好的生姜粒下锅,发出“嗞嗞”欢乐的激情吟唱,颜色也在与高温之油的热恋下,变成金色。这时,已经在一旁娴雅了好久的片状羊肉、羊杂再度出场,如壮士冲锋般扑进锅里,会师先行者油与姜粒,彼此纵情拥抱,纵声高歌,继而又在姜粒和烈油的引领下朝着爆香美味的方向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万味之魂的盐,被恰到好处地掌控着数量,且星星点点地撒下;又加入少许胡椒粉、茴香粉,二者跟姜粒一样都既是膻味的克星,又是提味的大拿。
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环境,性格迥异,但这些调味料却奔着同一个目标,天施地化,彼此和合,成就佳肴的美好。
爆炒好了,也可以直接盛盘上桌,但这岂是羊肉汤?
汤,才是这道美味的品貌和风度。
此时,该先前炖着,也一直持续炖着的掺和羊骨、猪骨的雪白如奶的汤隆重登场了。
舀上一大瓢朝着炒好却尚未出锅的羊肉倒下去,随着“嗞”的一声大响,锅中烟霭猛然升腾,如白龙冲天,气贯长虹。
浓雾散尽,乾坤宁静,锅中之汤先如止水不波,片刻若漾泉微浪,继而似喷泉咕嘟。
而与之伴生的是绵延薄雾,从锅里到锅外,挤满空间,使人置身于缥缈隐约的仙境之中。
在最合时宜之时,再放适量盐,以及味精、鸡精、茴香、胡椒,继续熬煮,掐分掐秒。
时间短了,汤与肉不兼容不入味不和睦,味道少了团结的力量;时间长了,则肉杂软弱,内质如糜,缺失本身的宜爽。
奇迹,在时间和温度的双重作用下,开始徐徐发生,羊肉、羊杂、羊汤彼此拥抱共同奋斗的蝶变效果,渐令满室生香。
美味,越来越浓烈,不仅令人垂涎难抑,甚而至于魂难守舍了。
达到如此境界,羊肉汤便可以起锅了。
快速舀起,盛于硕大的汤盆之中。雪白的汤中,有羊肉羊杂凸起,若黑白的写意山水。再在一盆黛岑乳白组成的秀美的江山之中撒一把绿色的葱花。这画龙点睛之举,立时给这“黑白山水”点染上了生命的原色。
端上桌,盆中白雾氤氲,缭绕飘荡,恍若蓬莱瀛洲。
打上一个混合有海椒面、花椒面、少许盐的碟子,从盆中夹起一块肉,在碟子里或轻或重地点蘸,然后送进盼望已久垂涎如瀑的嘴里。味蕾饕餮,齿舌生香,心旌浩荡,美妙无比……让人感觉神仙馐馔,也不过如斯。
简阳是交通要道,我在简阳生活之后才明白,为什么之前我沿国道318线往返于南充和成都之间,在简阳堵得不成样子。原因并非是简阳有多闭塞,相反,而是因简阳是交通枢纽。
因为不仅南充、达县、遂宁、万县、涪陵等川东的车往返成都、德阳、阿坝等地,必须经过简阳,而且自贡、内江、泸州、宜宾、重庆、遵义、贵阳、昆明、南宁、长沙、武汉等地的车要往返成都、德阳等地,也必须经过简阳。
车多,当然堵。车多,也容易将路面碾烂。
但交通要道,也有利于美食的传播。所以那个年代,但凡从简阳经过者,都会在简阳吃一顿羊肉汤,羊肉汤的美味也因此传遍全省,继而又传向全国。
有一件事挺奇怪,简阳羊肉汤的做法复杂而不难,可熟悉此烹饪技艺的厨师换了地方,依葫芦画瓢,却无论如何也烹饪不出简阳本地羊肉汤馆出品的味道。原因何在?
有人苦苦思索,似乎得出了答案:简阳本地羊肉汤馆所用羊肉,非一般山羊之肉,而来自一个特殊品种——简阳大耳羊之肉。
努比羊原产于埃及尼罗河上游的努比地区,后分布于埃及、苏丹、利比亚、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以及美国、英国、印度等地。努比羊体型高大、四肢细长、两耳下垂至颌部,鼻梁明显隆起,乳房发育良好,属肉乳兼用型羊。
20世纪初,有人从美国引进努比羊,并与个头矮小、生命力旺盛的简阳土山羊杂交,从而诞生了一个新的羊种:简阳大耳羊。
独特的品种优势和特色的山水环境,使得简阳大耳羊肉味奇崛,独领风骚。
虽然全国各地都有打着“正宗简阳羊肉汤”的门店,甚至厨师也来自简阳,但是“肉”与“肉”不同,其味自然差之甚远。
然而,将简阳大耳羊肉运到外地,且由简阳地产的羊肉汤厨师来烹饪,做出的羊肉汤依然没有简阳本地羊肉汤的味道好。非时势异,非厨师异,何以汤汤相同,其味迥异?
再找原因,竟然发现,简阳羊肉汤美味之所以有鲜明的地理属性,还跟水有关——其他条件相同,用简阳的水烹饪的羊肉汤更香,更鲜。
因而,冠名“简阳羊肉汤”的餐馆虽遍布全国,但仍以简阳境内的羊肉汤为最正宗。
看来,正宗简阳羊肉汤的味道,一定是简阳本地盐的味道、山的味道、水的味道、环境的味道、风的味道、土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之集大成;同时还包含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文化的味道、心地的味道、方言的味道……
在简阳,每条街都有羊肉汤馆子,每条街也不止一家羊肉汤馆子。
简阳城乡共有多少家羊肉汤馆?真难说清楚。但几乎与其他风味餐馆的总和旗鼓相当。这不能不令人惊叹。
这么密集地存在,只因为热爱,只因为美味,也许还因为情感。
只有在简阳本土,才能品到正宗简阳羊肉汤,这也便是一年四季都有各地食客专程前往简阳一解心馋的原因。
而简阳人中每天都要吃一顿羊肉汤者,更不在少数。
之所以用“吃”,而不用“喝”,如前所述,是因为简阳羊肉汤不仅有汤,还有羊肉,更有羊杂。只有羊肉与羊杂才算钱,且以斤卖,多寡随意。而汤可以无限量地加,加多少都不再另算钱。
羊肉汤的味道,如同晨曦里的闹钟,每每在叫醒熟睡的简阳人的味蕾的同时,也成了人们的起床号角。这是一天美好的开始,更是年复一年奋进的动力。
简阳,也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汤城”,并在绵延的时光里递增美誉度。
羊肉营养丰富,除了能提供营养,维持生命正常体征之外,还有疗病的作用。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兽部·山羊,释名野羊。气味甘,热,无毒。南人食之,肥软益人,治冷崂山岚疟痢,妇人赤白带下。疗筋骨急强,虚劳,益气,利产妇,不利时疾人。”
羊肉味甘、性温,入脾、胃、肾、心经,有益补气补虚、温中暖下之功效,可用于脾胃阴寒、肝肾不济、虚痨羸瘦、腰膝酸痛、阳痿不举、产后虚冷、腹痛寒疝等病症的治疗。也能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夜盲、白内障、青光眼等症有治疗作用。
简阳大耳羊的羊肉肉质细嫩,所熬煮的羊肉汤色白如奶,味鲜且香,膻味殆尽,食后数日,余味如情丝萦绕,心心念念,久之不去。
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美好的广告语,巧妙的从侧面盛赞简阳羊肉汤给人的嘉福,那便是“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
简阳羊肉汤果有如此功效?说真的,还需进一步考证。
但羊肉汤如肾宝,吃羊肉汤一举两得,“他好,我也好”。爱情美满,女人内分泌协调,皮肤自然细嫩并泛出光泽,这不就达到美容的效果了吗?因而间接效果还是能美容的。
这句广告语荤素搭配,既恬静美好,又动感十足,内涵丰富,其实也很美味。
简阳羊肉汤既可暖胃,又可暖心,还可暖身,暖福;简阳羊肉汤既是汤,也是菜,因而既可阖家美享,又可待客争光,实为宾主咸宜,雅俗共赏。
当然,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者,则不可多食。
虽然在简阳境外所烹饪的简阳羊肉汤远没有在简阳境内烹饪的简阳羊肉汤那么美味,但用简阳羊肉汤的烹饪方法烹饪出来的羊肉汤,与他地形形色色一锅乱煮的羊肉汤相比,依然惊为天味——假如他或她一次也没有到过简阳,且没有在简阳境内吃过简阳羊肉汤的话。
也因此,简阳羊肉汤便成了一道醒目且特色显著的川菜,继而走南闯北,跨海越洋。就如简阳本土发祥而走向世界的海底捞火锅一样,被传播,被称颂,被视为餐馆行业的味觉标杆。
简阳羊肉汤的美味不是吹出来的。2008年,简阳羊肉汤便从几万个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北京奥运会全国30道健康美食之一,也是唯一一道以羊肉为主料的汤类菜品。
如今,简阳羊肉汤烦琐、细致,且独特的烹制方法,已成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块羊肉而已,一盆煮羊肉的汤而已,简阳羊肉汤何以如此豪迈,纵横江湖?
简阳大耳羊肉也好,简阳的水也好,简阳的厨师也好,简阳羊肉汤能够美味传扬的原因,还有一个秘诀,却藏在“鲜”字里。
大家都知道“鲜”的组成部分,一半是“鱼”,一半是“羊”。却少有人思索过,为何仓颉造字之时,要把这两种动物放在一块,来代表味蕾的极致享受?是否意味着将“鱼”和“羊”放在一锅煮,就能烹出极致美味?
简阳人想到了,且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这个深藏于字眼里的美食哲学。因而在所熬的羊肉初汤中,加了两条用纱布包着的油炸过的鲫鱼。将羊肉与鲫鱼放在一锅煮,外加其他绝配,令人惊叹的简阳羊肉汤便横空出世了。
“鲜”的拆分又组合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文化内涵发掘并利用的过程。
顺着历史细捋起来,简阳羊肉汤的“鲜”,是有其文化根基的。
简阳,养羊历史久远,据历朝《简州志》记载:汉代简阳即已“户户具鸡豕,十里闻羊香”。羊不是宠物,而是食物,不是养着看门,不是养着抓老鼠,更不是养着制造肥料、产生沼气。有羊肉,自然就要有相应的烹饪方法才行。
简阳羊肉汤烹调方法的缘起,传说跟董和有关。
董和,三国名将,字幼宰,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董市人。
东汉末年,董和率家族西迁,在益州牧刘璋手下相继担任牛鞞、江原、成都县令,以及益州太守等职。任内以身作则倡导节俭,并颁布法规,惩治挥霍,深得百姓爱戴。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攻取益州后,感其德才兼备,特授之为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
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被誉为蜀汉“四英”,董和是董允之父。
董允一步步发展,官至辅国将军兼行尚书事,但他始终保持清廉正直本色,深得诸葛亮的赏识,诸葛亮还曾在《出师表》中将他向刘禅推荐:“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董和父子二人均以“廉、能”著称。陈寿在《三国志》中称董和“蹈羔羊之素”。此意取自《诗经·召南·羔羊》。
素丝羔羊,指正直廉洁的官吏。
董和为官20多年,至临终,家中之穷,竟无一石粮食。
有意思的是,倡导节俭之风的董和在吃羊肉之时,连煮羊肉的汤也用来佐餐,全部喝了。当然,煮羊肉的汤是清汤寡水的很难喝的,毕竟膻得不行,所以,便加入一些调味料,这应该是今天风行天下的简阳羊肉汤烹饪方法的少年时代吧。
因而,有人说,简阳羊肉汤的做法来自董和。
这也是今天有人说简阳羊肉汤的发祥地在董家埂的原因之一。因为董和的后人曾住简阳董家埂。
关于简阳羊肉汤的起源,其实还有多种说法。
有种说法认为,简阳羊肉汤的做法来自简阳市玉成乡。
说三国时,赵云在今玉成乡境内驻守,体恤官兵们训练之苦的他,时常宰羊以犒劳将士。然而,由于兵多肉少,要让手下尽享美食,难度较大。于是他下令将羊肉煮熟切成片爆炒,然后加入用羊骨熬的汤煮,这样就算不能满足将士们大口吃肉的愿望,但让每个人都喝上一碗有羊肉或羊杂的汤还是没问题的。
传说,羊肉的这种烹调方法便在当地流传了下来。
当然,这不过是个传说。因为正史并无有关于此的记载。
关于今天大受欢迎的简阳羊肉汤的做法起源,我也相信与南宋状元许奕有关。
《宋史·许奕传》载,“许奕,字成子,简州人……庆元五年,宁宗亲擢进士第一,授签书剑南东川节度判官……著有《毛诗说》《论语尚书周礼讲义》《奏议》《杂文》……”
许奕,生长于简州平泉县乾封镇甘泉乡(今属简阳市董家埂乡)。为官后正直清廉,敢冒死进谏,被宋宁宗赞为“骨鲠之臣”。
同样清廉节俭,不知道许奕这一性格特征是否受到董和家族节俭风气的影响。倘濡染,同属一地的饮食习惯也必然会有相近之处,那么“鲜”之拆解,并以鲜活的“鱼”与“羊”进行食物烹饪重组的方法呢?会不会是进一步光大的产物?
因为,文化能够传承的话,美味的烹制方法也是能够传承的。
这只是一种推断。推断并不可靠,但却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起码,从文化内涵的角度进行的这种推断,还是有一定的靠谱度。
简阳羊肉汤的烹饪方法起于何时,细想其实并不重要。所谓英雄莫问出处,好吃才是王道。今天折服吃货们的简阳羊肉汤的烹调方法,理应是在岁月递进中羊肉烹调兼收并蓄日臻完善的结果。
不要小瞧了一道美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简阳羊肉汤给简阳创造了多少经济效益,这个应该是令人眼红的,而且是年复一年持续的。但相较而言,简阳羊肉汤创造的社会效益也许更大,起码多少人从此知道了中国有一个地方叫简阳。这就如同汉堡包风行天下,人们知道汉堡一样。这是花多少广告费也难做到的。
这,也是文化的力量。
“鲜”,先拆解,再以实体动物的形式进行组合,并令其在火热的环境里交融契合,遂而产生美味。这种大胆的探索,不能不说既奇妙又智慧。
鲜,以及极鲜,一直是简阳人的追求。
这不仅仅表现在美食的探索方面。
位于龙泉山东麓的贾家镇菠萝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资源匮乏,交通闭塞。靠着传统农业生活的村民,人均年收入仅四五百块钱。
1991年,因忍受不了贫困,汤志明宁愿去城里蹬三轮车,也不愿守着那点瘠薄的土地过日子。然而,他在蹬三轮车的过程中,却被一件事极大地刺激了:他发现,与他家隔着龙泉山、20多公里外的成都龙泉驿的农民,挑一担桃子进城,就能卖一千多块钱。
他蓦然明白,农村,其实大有可为!关键是观念与思路。
在他进一步了解了种植桃树的细节之后,信心更足了。于是,他重新回到菠萝村,把自家的7亩庄稼地全部改种晚白桃树。
他的举动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庄稼地不种庄稼,你疯了?
他费了好大劲才说服父亲,说栽种桃树,在桃树还未长大之时,对庄稼的耕种影响不大。
几年过去了,他家所栽种的桃树的收益,果然远远超过单纯种庄稼的收益。村民们眼红了,纷纷效仿,并得到他的技术支持。菠萝村的穷困面貌由此渐渐改观。
后来,成为菠萝村领头羊的他,又用10多年时间,带领菠萝村村民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继续前进,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规模种植无公害晚白桃、高品质柑橘、美国大樱桃、长果桑葚等果树,并成立简阳市兴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让村民入股,按照标准化进行管理和生产。
这种探索结出的硕果是诱人的,因为有的家庭仅卖水果的收入,就能超过4万元。
如今,菠萝村建起了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这个中心不仅使菠萝村的水果销往广州、上海、北京等地,还出口到了俄罗斯、越南、新加坡等国家。该村的农阳牌晚白桃,在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认证后,已实现了品牌化经营。
以前守着自己的土地,很贫穷;现在守着自己的土地却致富了!这是村民们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
要让村民安心留在家乡,不仅仅需要解决收入的问题,还需要具有产业的基础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因为有品质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菠萝村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仅使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70%,还修了环村公路,改善了厨卫设施,施行了污水处理,使用上了清洁能源沼气,并选出院落长,监督村民保持房前屋后洁净化、整齐化、垃圾处理无害化、农家田园生态化……
而在简阳市平泉镇荷桥村,村民的土地耕种方式没变,经营方法却进行着全新的尝试,也渐出成果。
背山临水,流溪潺潺。荷桥村村民曾经守着的不是风景,而是收入单一,一直处于饿不死,也富不起来的窘迫状态。
不过现在好了。这儿十里荷香、生态盎然、步移景异、小桥流水,一幅美丽的画卷,俨然公园,可谓与宋代杨万里所描述“桥压荷梢过,花围桥外饶。荆溪无胜处,胜处是荷桥”之景致高度一致。
关键是,荷桥村将这风景也卖成了钱。
不光如此,还将自己的土地玩出了花样。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改变了吃不饱饭的饥饿与穿不暖身的贫穷的面貌。而今,简阳荷桥村则转换思维,与一家企业合作,利用现代科技的手段,以及先进的管理模式,让渴望耕读传家生活的城里人来承包自己的土地,热爱这片土地,情牵这片土地。
但凡是人,只要活着,就与庄稼有关,与粮食有关:种庄稼的人吃自己种的粮食,不种庄稼的人吃种庄稼的人种的粮食。
庄稼是天,庄稼是地。庄稼于人类来说,是衣食父母,是情怀,更是乡愁。
人们旅游,多因新奇所至,追求的也往往是“到此一游”,新奇劲一过,眼中便少了,或没了风景,回头客所占比例不大。
如果游客对所旅游的景区有其牵挂,那么他对景区的爱就会是长期的、持久的。
人就是这样,纵然身体四处游走,却始终走不出乡愁,也总会如海鱼一般不能割舍地不时洄游,归去来兮,以倾泻心中的亲近。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于是,荷桥村大打情怀牌:2万元一年的承包费,就能让城里人当上一亩土地的主人,让其情感驻留。
种植、管理、收获,都不用躬亲,全由荷桥村的村民代劳。而时时收获的蔬菜及逢季收获的粮食,都能免费快递到家。
现代科技的应用,也给土地承包插上了新奇翩飞的翅膀,土地承包者可以通过手机视频随时观看自己庄稼地里蔬菜粮食的生长情况,也可以通过手机上相应的APP软件,实现自己远距离遥控施肥、洒水、开启或关闭驱虫灯……让虚拟的操作与现实的管理准确无误地对接。
如有闲暇,还可以驱车前去自己的土地赏玩,体验一下农家生活。因为这一亩土地里设计有小花园、小水池、亭台桌椅、菜地、粮田、果园、鸡舍……
曾文婷是现代荷桥村的乡村设计师。她珍惜荷桥村的乡村生态。在她眼中,流经荷桥村的天然河流小龙溪河,是大自然对荷桥村的深情眷顾。她在对荷桥村的未来进行规划时,严格保持水清、花香、溪美的原生态,并在此基础之上按照“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理念来实施农村振兴战略。
因而荷桥村的设计,以小龙溪特色水资源作为引爆点,保留了包括溪流、河滩湿地、碧田郁林等生态基底,同时与农业产业的创新规划产生增辉、互补的关系。这样的设计,既保存了农业生产的根本,又增强了农耕文化的体验,还借景自然的田园风光,使荷桥的乡村旅游得到了提档升级,并吸引情感的驻留。
这里有田园阡陌、竹林村路、绿海锦带、阳光莲池、荷桥月色、溪亭日暮、清涟照柳等景观。烟波浩渺、蛙跃虫鸣、水田白鹭、莺啼绿映、杏树坛边、桃花源里、颜回巷陌、五柳对门……
智慧且前瞻的画笔在荷桥村游走,荷桥村变成了四季可赏花、一步呈一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一幅大美天成、与时代接轨的幸福山居图。
多少人生长于农村,之后进入城市工作,无论多么幸福,都免不了思念故乡。而荷桥村,有山、有水、有田园,自然可寄托乡愁。
春天,你可以听蛙鼓虫琴演奏的远离重金属的轻音乐,看“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的萤火虫们表演的舞蹈。
夏天,你可以感受农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不易;也可以在爬满凉棚绿房翠盖的葡萄藤下,看着一串串诱人的葡萄,享受“葡萄美酒夜光杯”的醉饮惬意。
秋天,你可以感叹“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的意境;也可以思索“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甜蜜因果。
冬天,你可以面对“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的环境,遥想并珍惜春天的美丽,同时也向往蜡梅那样有凌寒独自开的傲骨。
白天,你可以看庄稼在阳光雨露滋润下怡然生长的快乐,感受农人视庄稼如圣灵的恭敬。
晚上,你可以在看够星星、月亮、流星雨之后,在新型农场修建的宾馆或民宿里过夜。
在这里,春花、夏荷、秋实、冬蔬,皆是风景。
在这里,白天、晚上、晴天、雨天,皆有诗意。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是一种境界,也是追求品质生活的人们的向往。
菠萝村的故事,荷桥村的故事不正类同于周克芹笔下所描写的简阳农民的创新精神吗。年代不同,求新求变的精神未变。
无论是在菠萝村游走,还是在荷桥村赏玩,目光所及别具一格令人欣叹的美景,我都会有这样的念头冒出来:40年前,周克芹写出了农村改革文学报春花似的作品《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要是今天他还在世的话,会不会又写出一部新时代农村振兴报春花似的小说来呢?
简阳羊肉汤鲜压群芳。“鲜”这个字的分解与整合,其实也说明简阳人在追求“鲜”及“极鲜”的同时,本色未改。崇尚创新,也恪守传统。
在荷桥村游玩之时,我看到一家农户门前有一蓬攀附在架子上的瓜藤生机盎然,阳光下泛着光泽的藤上还结了不少诱人的脆嫩白色菜瓜。从农村考上大学进城,远离农事很多年的自己突然乡愁泛滥,禁不住掏出手机拍起照片来。
这时,屋里出来了一位大爷,笑眯眯地看着我。继而,又出来了一位大娘,看我正在拍照片,便对我说这些菜瓜很嫩,很好吃,也没有打过农药。
“天这么热,你吃一个菜瓜吧,很解渴的。”
我以为这是她向我推销菜瓜呢。因为我游玩的这个地方已经打造成了旅游景点,时有城里人前来游玩。
骄阳似火,天气确实太热,也真有些口渴,因而我同意了。
于是大娘钻进瓜藤之中,不一会儿便摘了一个白色的菜瓜给我。“这个瓜很嫩,也很干净,不用洗就可以吃的。”她一边将菜瓜递向我,一边对我说。
“多少钱呢?”
我接过菜瓜后问。
“哪用给钱呀!你觉得好吃,我就开心了,不要钱的。”
大娘的话令我很感动,但我依然要给钱,可大娘和大爷都坚决不要钱。
民风古朴,热情善良,令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谢过大爷大娘之后,我开心地转身离开了。
路上,我却没有吃这个菜瓜,主要是担心吃不完浪费了。这个菜瓜至少有半斤重呢。
“哎呀,你手上这瓜真诱人呀!”这时,十月文艺出版社的著名编辑王淑红看到我手上的菜瓜后,惊叹道,“这瓜是你刚买的吗?咋不吃呢?”
“不是买的,是一位大娘送给我的。”
我说着,将手上的菜瓜掰了一半给她:“尝尝,应该很好吃的。”
她咬了一口后,感叹道:“确实好吃!清香爽口,肉脆且嫩,汁多而甜,而且好新鲜!”
“当然新鲜呀!刚从瓜藤上摘下来的呢!”
“瓜藤上现摘的呀?那我想看看结着瓜的瓜藤的样子。”
“那我带你去。”
于是我重新折返,把王淑红带到大娘家门前那一蓬瓜藤前。
“哇!这瓜藤真能干,结的瓜真多!”
听到王淑红的惊叹后,刚才那位大娘又从屋子里走了出来,见到我们拍照,又见我们在吃着菜瓜,便笑眯眯地问我们好不好吃。
王淑红脸上写满了感激:“太好吃了!”
“如果觉得好吃,那就摘一些拿回家吃吧。”
“不用!不用!不用!”王淑红急促地说,“我住北京呢,要几天之后才回京呢。”
“没关系,瓜藤上很多呢!这菜瓜放几天都不会坏的。”
大娘说着走进屋子,拿出一个手提纸袋后,便拎着袋子钻进了瓜藤中采摘起来。不一会儿,便摘了半袋子菜瓜,每个菜瓜都一样嫩气,一样诱人,一样丰满匀称。
感动得不行的王淑红如先前的我一样要坚持给钱,但是大娘再次谢绝了。
王淑红感激地说:“简阳真好!简阳人真好!”
是的,简阳真好!简阳人真好!
这也是我的感觉!
虽然毅然决然地抛弃时位,我所追求的一度成为学友们口中佳话的爱情,无奈地被骨感的朝暮相处刺得有疾而终,自此佳话变成了笑话。但是我与简阳的爱却在岁月的流逝中愈发浓烈,这方水土给我的感觉也越发稔腻温雅,娴婉而又暖煦。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远山含黛,近荷凌波。
荷桥村因地制宜地进行全域景观化、景区化的设计,推进了农业产业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建设,并以民宿聚落、康养中心农事体验、创客基地等项目为载体,配套上下游产业,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和壮大了第三产业。
既尊重大自然的资源天赋,又智慧地按照都市现代农业的定位发展;既打了一副令人流连的情怀牌,又改变了结构单一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运用最新智能科技,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不得不说,这种因地制宜的创新尝试,是令人欣喜的。
如今,荷桥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荷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村民们实现了流转土地有租金、进园务工有薪金、参与入股有股金、集体经济有分红的幸福生活。
邱龙俊家里有土地7亩多,全部流转给蓝剑集团后,每年的租金收入有5000多元。他自己也顺利进入了农场务工,每个月固定工资2450元,全年下来工资收入近30000元,加上分红,他的个人全年总收入超过35000元。
而民宿经营,还将有另一部分收入。
7月的炙阳之下,在荷桥村,在这片农村新貌的绽开地,在一片盎然柔美的田田莲叶边,我与著名小说家刘庆邦循道徜徉,感叹之声连连。
阳光澄澈,洒在我久未灿烂的心空。青莲逸香,荡涤我污浊浸染的肺腑。我忽然是那么强烈地热爱这片土地。
热爱,何止因为一道美食?
是的,它的纯朴与热情是那么透彻,它的气质与天赋是那么清芬。
[来源 简阳发布 编辑 陈百凌(实习)审核 侯佩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