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么?原来u盘和vcd都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
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声称自己是第一个发明了USB闪存盘。包括中国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获得U盘基础性发明专利的却是中国朗科公司。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号:ZL 99 117225.6)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该专利填补了中国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发明专利的空白。该专利权的获得引起了整个存储界的极大震动。包括以色列M-Systems立即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无效复审,一度成为全球闪存领域震惊中外的专利权之争。但是2004年12月7日,朗科获得美国国家专利局正式授权的闪存盘基础发明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这一专利权的获得,最终结束了这场争夺。
中国朗科公司才是U盘的全球第一个发明者。美国时间2006年2月10日,朗科委托美国摩根路易斯律师向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递交诉状,控告美国PNY公司侵犯了朗科的美国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2008年2月,朗科与PNY达成庭外和解。朗科向PNY签订专利许可协议,PNY向朗科公司缴纳专利许可费用1000万美元。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美国本土收到巨额专利许可费用。也进一步证明了朗科是U盘的全球发明者。
很多人把“万燕”牌VCD的初次成功归于“灵感+机遇”。1992年4月,还在安徽电视台上班姜万勐前往美国参加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在这次展览会上,姜万勐被美国C-CUBE公司展出的一项不起眼的技术——MPEG解压缩技术牢牢拴住了目光。
姜万勐敏锐地意识到:可以把图像和声音存储在一张比较小的光盘里的MPEG技术,意味着可以创造出一种物美价廉的视听产品,供老百姓在家中使用。而C-CUBE公司的董事长孙燕生恰好是美籍华商,两人一拍即合,决意将MPEG技术开发为电子消费产品。
姜万勐当即投资7万美元开发。1993年9月,两人合作在合肥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VCD影碟机,取名“万燕”。当以每台4000-5000元的“高价”投放市场时,首批1000台VCD机一投放就被各个电子厂家全部买走做样机,销售异常火爆。
在万燕正试图大展宏图时,爱多、新科、厦新、万利达、金正、先科纷纷涌向市场。他们用研究万燕的样机制造出来的VCD产品,立即占领了大部分市场。1995-1997年,媒体用“井喷”来形容VCD市场的盛况。
因为没有为自己的首创发明申请整机专利,面对众多品牌的低价竞争,万燕逐渐失去优势,但这个品牌所缔造的辉煌,已成为家电行业浓墨重彩的历史。
如今VCD、DVD早已不稀罕,而由VCD发展起来的家庭影院,逐渐成为千家万户的必备家电之一。一个合肥人的小发明,既在中国家电史上为“合肥造”画上了浓重一笔,又为全世界爱好电影音乐的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享受。
但令姜万勐没想到的是,只几年时间VCD便在中国迅速崛起,并风靡全球,成为一个年销售收入达100多亿元的大产业。就连电子工业发达的日本、美国都要参照他研制的万燕VCD来生产。
从1996年开始,中国的VCD市场每年以数倍的速度增长,销量从1995年的60万 台猛增至1996年600多万台,1997年销售达到1000万台。只用了短短5年,VCD影碟 机累计销售已有5000万台,并催生了爱多、步步高、新科等国内响当当的品牌。但“万燕”却在这个产业中,从“先驱”成为“先烈”,其市场份额从100%跌到2%。
谈起失败的原因,万燕公司董事长冯一丹痛心地说,在技术上,“万燕”发明了VCD机,却没有申请专利,上市后被国内外的公司纷纷仿制,这些厂家以较少投入进入VCD 行业,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市场开发。而“万燕”面对群起的竞争对手 ,却没有保护自己的盾牌。在资金上,“万燕”在前期研究开发的投入是1600万美元,当时,中国老百姓对VCD的认识几乎为零,为开发市场,“万燕”又投入了2000万元,由于前期投入太多,“万燕”已难堪重负。资金的短缺使得“万燕”寸步难行;在市场开发上,“万燕”起步阶段,对市场营销经验不足,没有重视产品的市场运作。资金主要沉淀于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阶段,与“爱多”等品牌花巨资投放广告制造声势相比,“万燕”的市场营销显得力不从心,未成声势,市场份额被蚕食殆尽,最后落得为他人作嫁衣裳。
来源:映象网
海南省知识产权协会
知识产权学术交流
商标·专利·版权·培训·咨询·评估·融资
项目申报·成果转化
联系方式
王攀:180-8977-7298
黄妹:180-8977-7318
一交流•培训•咨询•评估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