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的国际化野心:斥巨资收购始祖鸟东家,市值1000亿甩李宁当老大
文 | AI财经社 吴晓宇
编 | 祝同
继“吃下”FILA、Kolon Sport后,民族运动品牌“安踏”的海外收购计划并未止步。
9月12日,安踏发布公告称,有初步意向收购“始祖鸟”东家——芬兰体育巨头Amer Sports。
公告显示,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已向Amer Sports发出无约束力的初步意向,按每股40欧元的价格、以现金方式收购Amer Sports全部股份。不过,安踏体育介绍,截至目前还尚未签订任何最终协议。
安踏曾于2009年从百丽手中收购FILA。而从业绩表现看,FILA也成为安踏百亿营收重要的“外来功臣”。安踏体育执行董事兼安踏品牌总裁郑捷曾在2017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提到,FILA的营收占比已接近安踏营收73.2亿的30%,即21.96亿元。
如果收购Amer Sports成功,安踏的国际化目标或向前再迈出一大步。
国产品牌安踏“吃下”始祖鸟东家
这一次,国产运动品牌“安踏”的收购目标是“始祖鸟”东家——芬兰体育巨头Amer Sports。
9月12日,安踏发布公告称,有初步意向收购Amer Sports。公告显示,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已向Amer Sports发出无约束力的初步意向,按每股40欧元的价格、以现金方式收购Amer Sports全部股份。
而在前一天,9月11日,来自彭博社消息称,芬兰Amer Sports集团宣布收到了来自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支持的投资集团的股权收购计划。
安踏体育表示,此次收购可能会受限于一些因素,包括进行尽职调查、获得本公司董事会及方源资本投资委员会的最终批准、从已确定的融资来源获得融资及收到Amer Sports董事会的推荐。
同时,该或有收购的完成也将受限于进一步条件,包括该或有收购被设计为现金要约收购,并需待持有Amer Sports至少90%已发行股份的股东(在完全摊薄基础之上)接受该要约,以及取得一切必要的监管审批。
对大多数人而言,Amer Sports的名字较为陌生,但其旗下不少品牌却为人所知,包括加拿大奢侈级户外装备品牌Arc'teryx(始祖鸟)、法国山地户外越野品牌Salomon(萨洛蒙)、美国网球装备品牌Wilson(威尔逊)、Atomic Skis、芬兰运动腕表等户外装备品牌Suunto和美国跑步机品牌Precor等品牌。
据懒熊体育报道,这家公司成立于1950年,早年是一家工业公司,在1974年开始布局体育业务,1977年,公司在纳斯达克北欧市场上市。目前已经是一家体育用品生产和营销的跨国公司,拥有超过8000名员工。
上述媒体称,2018年1~6月,Amer Sports的毛利率为45.6%;营收同比下降了5%达到11.07亿欧元,剔除汇率因素来看,营收同比增长2%,净利为-430万欧元,去年同期为-500万元。可以看到,Amer Sports似乎已进入瓶颈期。
目前,Amer Sports的市值约39亿美元,而安踏的市值约为125亿美元。消息披露后,Amer Sports股价大涨14%,而截至9月12日收盘,安踏股价下跌了9.7%。
不过,安踏体育介绍,截至目前还尚未签订任何最终协议。
早在2015年,安踏年收入突破100亿元之时,安踏就表示其下一步将寻求更多海外收购。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5月以来,国内多家媒体猜测安踏体育或将收购Puma。
安踏的并购战役
这已不是安踏第一次将海外品牌收于囊中。
2009年,安踏收购从百丽手中收购了FILA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的业务,并进一步把FILA业务拓展至新加坡。彼时,因百丽缺乏国际品牌运营经验,FILA一度亏损5000万元。
而从业绩表现看,FILA也成为安踏百亿营收重要的“外来功臣”。8月14日,安踏体育发布2018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其营收为105.5亿元,同比增长44.1%;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增长33.8%。
安踏体育执行董事兼安踏品牌总裁郑捷透露:“FILA的增速达到了85%以上;FILA3个月新品售罄在60%以上。而在一年之前,郑捷曾在2017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提到,FILA的营收占比已接近安踏营收73.2亿的30%,即21.96亿元。”
据《晨哨网》报道,若以安踏2018年上半年总营收105.5亿元计算,FILA今年上半年营收至少在21亿元,全年营收甚至既有可能超过50亿元。这个数据已经计划相当于国产四大品牌中361度和特步的总营收了。
或许是尝到甜头,安踏提出“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发展战略。2015年,安踏完成对英国户外休闲、登山运动品牌Sprandi的收购。2016年,安踏斥资1.5亿元成立合资公司,开始在中国经营高端滑雪品牌Descente业务。
2017年,安踏收购Kingkow(著名童装品牌小笑牛)100%股权及有关商标拥有权。同年,安踏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经营户外品牌Kolon Sport(可隆)业务。
财报显示,截至上半年,公司在中国的安踏门店(包括安踏儿童独立店)共计9650家;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新加坡的FILA专卖店(包括FILA KIDS及FILA FUSION独立店)数量共计1248家,较去年年底增加162家;其他近几年陆续收购的品牌如Descente、Kolon Sport、Kingkow及Sprandi在各细分市场的门店数量分别为85家、189家、63家及81家。
据懒熊体育报道:“一旦这笔集团收购完成(收购Amer Sport),已经拥有FILA、Descente、Kolon Sport、Sprandi、Kingkow的安踏,将一举极速扩张自己的多品牌版图,使得安踏完成2025年流水1000亿,未来成为多品牌的、世界级的体育用品公司目标的武器和弹药更加充足。但旗下多品牌一举骤增,安踏所面临的管理挑战也会增大。”
安踏位列耐克、阿迪之后
事实上,安踏已经一跃而上超过“李宁”,成为国产体育品牌“老大”。
2017年安踏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安踏体育总营收166.93亿元,同比增加25.1%。而同年,李宁、361度、特步营收分别为88.74亿元、51.58亿元和51.13亿元。安踏的营收相当于另外三家之和。
2018年1月15日,安踏市值高达1037港元,6月,安踏市值最高时甚至一度达到1300亿港元,近几个月来略有回落,但仍在1000亿港元左右,位于耐克、阿迪达斯之后,位列行业全球第三。
同福建晋江陈埭镇数千家鞋企一样,1991年,安踏也从制鞋小作坊起家。
1999年,安踏花80万元重金签约奥运冠军孔令辉。而那时,安踏一年的利润仅400万元,80万代言费占利润1/5,无疑天价。面对质疑,丁世忠说:“是知道安踏的人多,还是知道孔令辉的人多?”
然而,丁世忠赌赢了。依靠“我选择,我喜欢”的广告语和孔令辉的明星效应,安踏销售收入一路猛增,从1999年的2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2.6亿元。安踏走出晋江成为中国知名运动品牌。
2007年,安踏赴港上市,融资超过35亿港元,一度创下中国本土运动品牌在港募资最高纪录。孔令辉也受邀出席。
从1992年到2004年,李宁一直是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及中国体育代表团合作伙伴。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宁点燃火炬再次让李宁火了一把。
安踏于2010年迈出重要一步。2010年6月23日,安踏取代李宁,成为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以及中国体育代表团合作伙伴。2012年,行业出现空前的库存危机。据《中国企业家》报道,这一年李宁亏损近20亿元,而蛰伏的安踏却逐渐冒出头来,跃居国产体育服装品牌“带头大哥”的位置。
在那段时间,丁世忠开始着手品牌转型:从品牌批发型公司向品牌零售型公司转变。2010年,丁世忠请来曾在欧莱雅、鳄鱼服饰任副总裁的姚伟雄;安踏产品创意总监RobbieFuller,曾是adidas高级设计总监。从2010年至今,安踏在产品、销售、品牌层面陆续找来了阿迪、耐克、可口可乐等国际性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安踏选择了“单聚焦”和“多品牌”策略。单聚焦即品牌定位为中低端市场。《中国企业家》报道,数据显示,2016年,安踏7000余家店铺中,一线城市店铺占15%,二三线城市占75%,其他市场占比10%。对消费群体的聚焦使得安踏没有犯下李宁当年的错误。
此外,安踏选择永多品牌并购的方式抢占中高端市场。懒熊体育创始人韩牧曾在媒体中说:“在市场份额上,安踏品牌短期内不会有显著的提高,通过多次并购来快速搭建多品牌策略,才是安踏实现千亿市值的关键。摆在安踏面前的问题,依然是品牌力不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