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广东沉船海底800年不腐,价值3千亿美金,打捞花了20年
1
2007年5月13日,我国水下考古队有重大发现。
在广东阳江的南海海域,发现了世纪宝船“南海一号 ”。
在所有的海上沉船当中,“南海一号”时间最早,最大保存,最为完整,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提供珍贵参考资料。
考古专家对它的评价是:一船抵十墓!
意思是,一艘沉船打捞上来的文物数量,比得上10座珍贵古墓发掘出的文物总数。
甚至有专家断言,如果能将它打捞出水,其考古价值,可媲美秦始皇陵的兵马俑!
那么,“南海一号“是如何被发现的,又是如何打捞的,船上究竟装载多少价值连城的宝贝,最后又送往何处?
一切的谜团,得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说起。
有一天,英国海洋探测公司的3名队员,在份旧报纸上发现,1772年,有一艘名叫“莱茵堡号的”轮船,在中国广东阳江的南海海域,因为碰到台风而沉没了。
据记载,当时“莱茵堡号”上面装载着大量的货物,其中包括有6箱白银和300多吨的锡锭。
考虑到“莱茵堡号”是在中国南海是沉没的,英国海洋探测公司提出了申请,要跟中方进行合作打捞。
1987年8月,双方达成合作。打捞队用当时最先进的声纳探测仪,很快找到了沉船的大概位置。
问题是,海里的淤泥太厚了,潜水员进入水中之后,压根看不见沉船,打捞宝贝成了妄想。
这时,英国打捞队急了,调来了一吨多重的抓斗,放在海底直接抓。这“一爪子”下去可了不得, 抓上来200多件宝贝。
铜器、漆器,铁器,陶器和瓷器,应有尽有。经鉴定,这些宝物,来自于宋元时期,分别来自景德镇、龙泉等不同的窑址,大多数都可以定为国家一级或者是二级文物。
还有神秘的大粗金链,引起众人的注意。这条闪闪发光的金链,既有葡萄装饰的环状搭扣,又有人字花纹结构的链身。
经过测量,发现这条金链子足有1.7米长,600克重。这样一条金链,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
根据打捞上来的宝贝,中国考古队得出结论 :这艘沉船,一定不是英国要找的“莱茵堡号“,两个原因。
第一,“莱茵堡号”装载的货物都有记载,并没有宋元时期的陶瓷。
第二,外国人不会用那种大粗金链,反而像我国古代西域的装饰品。
这样一来,整个中国考古界就都沸腾了,纷纷猜测,那艘沉船到底是什么来头?
2
有一种说法,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认可。
那就是,这艘船,极有可能是中国宋元时期的跨国商船。
如果猜想成立,那么这艘神秘的古代沉船,一定价值连城了!为何这么说?
1986年4月,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著名的拍卖公司佳士得,举行一场中国清代青花瓷专场拍卖会。
那些青花瓷,都是外国人从我国沉没的古代商船打捞的,据说捞出8万件瓷器,一件至少价值十几万美金。
假设那艘沉船,果真是宋元时期的跨国贸易船,装载的货物一定不会少。不仅代表着巨额财富,更有极大的考古价值。
既然是我国的宝物后,那打捞这艘沉船的重任,就交给国人单干了,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先把沉船区域保护起来。划出一个禁区,成立一支队伍保护沉船,禁止渔民靠近。
第二,组建我国自己的水下考古队。庆幸的是,从1987年一直到2001年,我国投入了几个亿,在水下考古方面努力,技术有了突飞猛进。
2001年4月18号,我国考古队给沉船取名“南海一号“,17名队员正式开始着手打捞工作。
只是没想到,打捞工作,比想象中更加波折坎坷!
3
4月18号下午,一艘海轮缓缓驶出阳江市闸坡港。
海轮上配备齐全,包含先进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和声纳搜寻系统,每天会在指定海域内循环往复扫描,只要荧光屏上出现可疑物体,队员们就抛下浮标,结伴下潜,反复探摸。
可是20多天过去,南海一号踪迹全无。
这就很奇怪了,难道定位有误吗?两名队员决定潜入海底一探究竟。
水下的能见度很低,只能隐约看见黑影,幸运的是,有个队员发现有个黑影不对劲,他游过去摸了一摸,摸完之后他兴奋了,居然是沉船上才有的凝结物。
这意味着,“南海一号”就在附近。可是,为什么20多天,考古队都没有发现它的踪迹呢?
原来,部分渔民违反规定,偷偷在这片海域打鱼。而渔船使用的拖网,在海底刮来刮去,把这一带的海床刮平了,把船刮到了一米多厚的淤泥的下面。
两名队员很兴奋,拍回了“南海一号”清晰的水底视频,还用当时最先进的水体探测设备,获得这艘沉船,最完整的测绘报告书。
结果大伙一看,傻眼了。报告上显示,“南海一号”被埋在海底超过800多年了,船体却依旧保存完好,没有一丝腐烂,整艘船的木质就和新船一样,敲上去还铛铛作响!
这简直太神奇,太不可思议了!
专家分析,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船沉没的这片海域,水下的氧气浓度特别低,船身四周附上了大量的淤泥,避免了被氧化!
第二,“南海一号”所使用的材质是松木,松木的抗浸泡能力特别的强,所以才没有被腐烂。
接下来的重点是,要进一步确认,这艘船,是否是宋元时期的跨国贸易商船呢?
4
之后三年时间,水下考古队继续采集数据,除了熟悉了沉船周边的环境,还进行了小规模的试掘,打捞出金银铜铁瓷等文物是4000余件。
经过考察,专家认为,这艘沉船,就是宋元时期的跨国贸易商船,两个原因。
第一,“南海一号”长30米,宽10米,刚好和宋元时期远洋商船的大小相符。
第二,船头方向是朝西南240度。专家判断,当时南海一号,应该是从中国出发赴新加坡、印度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的。
海上丝绸之路
那么,如何打捞呢?
按照国际惯例,让考古队潜到船底,把文物逐一拿出来,把船体拆卸,打捞到岸上拼装还原。
一听就知道不容易,更何况,也不适合。
因为,水下能见度为0,无法对沉船和文物,进行准确的测绘和记录,这样一来,会造成很多珍贵文物考古信息的丢失。
此时,有人提了个大胆建议:要不整体打捞,也就是将船连同文物一起吊出水面!可行吗?
可以行得通!只是工序比较多,如果直接吊船,稍有不慎,船倾斜了,文物可能造成破坏,而且摆放位置错乱后,大大减少了考古价值!
那怎么办?专家认为,可以行得通,只要做个大箱子,把沉船装进去,再把箱子吊起来。
很快,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便造出一个巨大沉箱,长35.7米,宽14.4米,高12米,重达530吨。
箱子分上下两部分,下沉箱高5米,底部设计为向内收缩的斜角,方便沉箱顺利地插入海底淤泥当中。
上沉箱的底部预留了36对方孔,方便以后插入钢梁,托住南海一号的船底,这样才能够把整个沉箱,连同沉船一起吊上来。
沉箱就位后,接下来,精确对准“南海一号”位置,往上边放水泥块,增加重量,让箱子下沉,切入海底淤泥层,包裹住“南海一号”。
可是,5天后,意外发生了。
按照计划,沉箱切入海底10多米,就可以罩住“南海一号”,可是,却停在了4米!
不行,钢铁做的箱子,怎么可能还切不进去淤泥,一定是水泥重量不够。
再加!加到4千吨,此时,有进展,只是距离还差2米。
只是,水泥的重量不能再加了,再压马上就会塌掉了,怎么办?有个专家想到办法,通过挖开沉箱周围的淤泥,减少阻力。
这要求,挖掘的位置特别准确,否则将可能破坏到“南海一号”。幸运的是,挖掘进展很顺利。
终于,沉箱缓缓下沉,抵达指定位置。紧接着, 36根钢梁也穿上了。钢梁穿好之后,工作人员还在梁与梁之间,加了防漏板和橡胶,以确保南海一号周围的泥沙和水,都能够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2007年12月21号,南海一号整体打捞的出水作业正式开始,随着吊机的运转,沉箱开始一厘米一厘米的缓缓上升。
12月22号上午11点半,深藏海底800余年的“南海一号”,成功重见天日!
最终在12月28号,“南海1号”被送进了广东丝绸之路博物馆,正式开始了它的陆地生涯。
从1987年被发现到,2007年出水进入博物馆,整整20年,无数人费了无数的劲,耗费无数心血,终于将它成功打捞出水。
5
“南海一号”被打捞出后,船上的好东西数不胜数,数量最多的,是南宋时期的瓷器,这些瓷器保存得很好,和新的一样。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风格独特的首饰,金镯子等。
截至到2019年,沉船货物基本清理完毕,一共18万余件文物,价值3000亿美金,仅仅打捞,耗资1.5亿,建博物馆1.5亿。
这些文物的成功发现,一方面给我国的考古提供重要数据,另一方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民族的智慧,也代表着我国的综合实力在稳步向前。
希望“南海一号”的更多秘密被解开,继续唤醒更多海域的古代文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