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曾是厦门首富,“水博士”蓝伟光为了让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曾是厦门首富,“水博士”蓝伟光为了让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粗放型发展中,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水体逐渐丧失纳污自净能力,水中污染物的累积成为重大环境安全隐患。

蓝伟光作为从闽西大山走出来的闽商,是新加坡三达国际集团董事长,他常常被人称为“蓝博士”,为了让大家喝上好水,他花了20多年!

身为一个在福建出生、新加坡工作的水科技专业人士,蓝伟光长期致力于水质的提升,通过开发与应用先进的膜技术,成功缓解了新加坡水资源短缺问题。他平时最大的乐趣却是与水同行,用大半生时间研究水的循环与利用,关注中国的饮用水安全与健康。

对于家乡福建的水环境质量,蓝伟光认为,“总体而言,福建的水环境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生态环境优美,水环境质量上乘是八闽大地的‘金字招牌’。”

曾是厦门首富,“水博士”蓝伟光为了让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福建是全国最早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省份之一,以巩固和提升水环境质量、确保饮用水安全为核心,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致力打造“清新福建”品牌。

“膜产业科技含量高,是战略新兴产业,也是符合发展趋势的环保新兴产业。发展膜产业将助力福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蓝伟光教授如此说道。

对环保事业贡献突出,那么水博士蓝伟光又是如何缔造“膜”术王国的呢?

01

对数字敏感

从月薪48元的老师做起,却遭遇创业失败

从某种意义而言,从事高新技术的蓝伟光,是从白手起家锻炼成高富帅的。

1964年7月,蓝伟光出生于福建武平县的一个小乡村,一家八口全靠在工厂当出纳的父亲每月32元的微薄工资来维持。蓝伟光自幼对数字特别敏感,在数理化方面显示了其独特的天分,在学校有“活电话号码本”之称。

1981年,蓝伟光以全省高考化学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进了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后,他进入集美大学水产学院任助教,月薪仅48元。“只要我努力,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虽然年少得志,但蓝伟光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

1988年,还在集美大学当老师的蓝伟光,在两位同事的“引诱”下,下海承包了老家县城一个濒临倒闭的面包厂。他踌躇满志,但现实很快给他重重一击:接手面包厂后没多久,因资金不足、员工流失,面包厂销量日益减少。勉强维持了半年后,面包厂最终破产了,蓝伟光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曾是厦门首富,“水博士”蓝伟光为了让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1992年,创业失败后的蓝伟光,获得赴新加坡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只用两年多时间就拿到博士学位,但创业的种子仍深植于心。

蓝伟光说,在他小时候的农村,一开始喷洒农药,田里就会有死鱼出现,童年时候的小伙伴们会拣死鱼回家解馋,每当这个时候,他的母亲总会面带愁容,她不仅不许自家的孩子去拣这种被农药毒死的鱼开荤,对农药给水造成的污染也经常会表现出忧虑和不安:“鱼都能毒死,田里的水会流入溪河,这水还能喝吗?”

母亲只是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但她本能的反思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少年时代的这些片断,也在蓝伟光的潜意识里深深埋下了环保的种子,他希望他的故乡能永保青山碧水,水资源即便被农药污染,通过某些手段处理,也能得到治理和恢复。

曾是厦门首富,“水博士”蓝伟光为了让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02

误打误撞再闯商海

造出真正的“中国膜”

博士毕业后,蓝伟光进入新加坡一家水处理厂工作。1993年,他加入了以色列某膜设备公司,担任该公司的中国区域负责人。

在一次供需会上,蓝伟光了解到一家膜设备公司需要改良技术节省资源开支,而提供技术的公司却无法做到,需要专业技术顾问。于是,他自告奋勇,“忽悠”两头,为其事业发展攒下了第一桶金。事后,蓝伟光感觉良好,觉得这无本生意太简单了。然而,好景不长,双方公司都撇下了他,进行单线联系和合作。

曾是厦门首富,“水博士”蓝伟光为了让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蓝伟光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他算了一笔账:获得100万美元的诺贝尔化学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创办公司,将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那么赚一百万美元却非难事。他决定,趁年轻搏一把,再闯商海,造出真正的“中国膜”。

1996年,蓝伟光回国,在厦门创办了三达膜科技公司,专门开发膜应用技术。公司启动资金仅10万新币,只有3个人。

曾是厦门首富,“水博士”蓝伟光为了让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99%的人基本都没有听说过“膜”的概念,蓝伟光想推广这项新工艺,无异于去挑战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拉上弟弟蓝新光、蓝春光,和他一起打天下,推广他研发的膜工艺技术。自1997年起,蓝伟光开始获得丰收,三达膜科技(厦门)公司占领了中国工业分离膜应用市场20%到25%的份额。

曾是厦门首富,“水博士”蓝伟光为了让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在蓝伟光看来,膜分离技术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技术,除了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他计划将无污染的膜分离工艺更多地推广到化工染料和饮料食品行业。

03

走入资本市场

蓝伟光登上福布斯富豪榜

从2003年“三达膜科技”在新加坡挂牌起,蓝伟光出现在福布斯富豪榜上,后来又连续两年登榜。而奇怪的是,这些年来企业做大了,他反而玩起了“潜伏”,鲜在富豪榜上露面。

直到2006年,蓝伟光推出纳滤芯净水器,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纳滤之父”,再次备受瞩目。他做“纳滤芯净水器”,缘于一位合作者的一句玩笑话:“你蓝伟光的名字在工业领域响当当,在寻常百姓中却没人知道,你能不能搞一个‘膜’的家庭应用技术啊?”

曾是厦门首富,“水博士”蓝伟光为了让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蓝伟光顿生灵感:国内的饮用水市场还缺少一种既可以滤掉有害物质,又可以留住矿物质的水处理技术。1994年,他设定了一个“纳米材料+‘膜’过滤”技术的崭新课题,并把这个课题下的技术命名为“纳滤”。

2005年,蓝伟光重金收购了世界500强的德国赫司特与瑞典阿克苏•诺贝尔的“膜”的技术部门,合并重组为德国迈纳德公司,并把它搬进了厦门的新三达工业园。2008年中,新三达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纳滤芯净水器”诞生了。

蓝伟光说,“纳滤芯”、“膜”技术看似离老百姓很远,也很专业,而他的工作,就是要让这些貌似高深难懂的玩意儿,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水、环境等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膜的前景和应用将会更加突出。“在涉及到分离与纯化的领域,膜技术所能发挥的作用,可以与移动互联网对人类产生的影响相媲美。”

曾是厦门首富,“水博士”蓝伟光为了让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技术做久了,蓝伟光发现世界上其实不缺水与水处理的技术,而是缺少是水循环的意识与水利用的政策。他强调,发展水科技的同时,还要普及净水知识,出台配套政策。“只有公众的意识提高了、配套的政策出台了,先进技术才能如鱼得水,更广泛地服务于民众。”

上一篇新闻

一花一世界,一哇一马代(最详细马尔代夫阿雅达岛旅游攻略)

下一篇新闻

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自动化设备的皇冠,更是下一代智能化终端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