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打针吃药除外的,另一个更安全治疗选择!

据健康界报道,2015年,新加坡中央医院遭遇建院史上最严重的院内感染,该院病人中22人患上丙型肝炎,其中4人因并发症和败血症死亡。这些病人的共同点是他们都于上半年期间在新加坡中央医院肾脏科病房住过,大多数都是要进行肾脏移植的病人。调查显示,感染的源头可能来源于静脉注射剂。

新加坡中央医院是前总理李光耀临终住过的医院,医院表示该事件属中央医院全责。打针吃药除外的,另一个更安全治疗选择!

2017年2月9日,山东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报告,今年1月发生过一起“血液透析室疑似乙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经会诊,初步确认丙肝病毒感染者26名。

近年来,随着公共卫生信息逐步透明,越来越多的院内感染被通报。

警钟长鸣。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预防院内感染事件是所有医护人员心中必须绷紧的那根“弦”。

在实际侵入性治疗的过程中,操作要求是极其严谨和规范的,就是为了避免造成感染。若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定,则是院内感染事件的主要原因。

侵入性治疗是什么呢?

简单的说,侵入性治疗专指医学上带有一定创伤性的治疗措施,如各种注射疗法、穿刺疗法、各种手术等等。

以下有来自国外权威网站的解释:

打针吃药除外的,另一个更安全治疗选择!

因为需要对人体造成创伤,所以就会有感染的风险。院内感染被称为“医院幽灵”,住院病人在医院内造成的感染,这是萦绕在医护人员心中的梦魇。

如果一个侵入性式的器械在没有严格消毒处理的情况下,被多人使用,而使用者中,有人患有传染性的血液疾病,那就极有可能造成此疾病的交叉感染,就像上述新闻中的那样。

同时,侵入性治疗后,患者往往还伴随着:术后对生活有着极大影响,恢复缓慢,创口留疤等问题。

打针吃药除外的,另一个更安全治疗选择!

非侵入性治疗

看到这里肯定有很多人又开始着急了。既然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存在着那么多的安全隐患,那么有没有更加安全的治疗方法呢?

国家提倡的合理安全用药原则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打针吃药除外的,另一个更安全治疗选择!

小编想知道,如果某些疾病以运动锻炼的方式就能康复,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会选择吃药、打针或者是手术吗?

相信此时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运动锻炼,因为不仅省钱还不用承受风险嘛。

打针吃药除外的,另一个更安全治疗选择!

不过呢,根据国内相关数据分析和普遍的调查,现实却并非如此。

例如在治疗像腰突、肩周炎这类的慢性病的时候,国内的医院由于康复治疗师的匮乏,也只有采用点滴、穿刺甚至手术等侵入式的方法。

其实在这些采用侵入性治疗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以采用更加安全的非侵入性治疗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那么,非侵入性治疗是什么呢?

其实,非侵入性式的治疗是指应用不涉及破坏皮肤或身体、不进入身体的方法,以恢复身体原有的生理功能。也就是说不会对人体的肌肉、神经、血管等造成直接损伤。

运动康复也是属于非侵入性治疗的一种,经由专业的物理康复师指导后,患者自己在家就可以通过运动锻炼的方式治疗疾病,很方便、对生活几乎无影响。

打针吃药除外的,另一个更安全治疗选择!

与侵入性治疗对比,非侵入性式的治疗有哪些优点?

那我们就以腰突症的治疗为例。

非侵入性治疗与打针相比,打针需要将针头刺入人体,这就增加了感染的风险。进入人体的药物虽然有治疗作用,但无可避免的也会带有相应的副作用。因为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嘛!

并且打针更多的作用是通过降低神经根水肿、消除炎症反应以缓解疼痛,而无法像运动康复那样通过运动治疗直接作用于深层肌肉,达到减小腰椎间盘压力的效果。

从这个方面比较,运动康复的优势就比侵入性治疗手术更加明显了。

打针吃药除外的,另一个更安全治疗选择!

再者,由于腰椎附近的神经多且主要支配下肢肢体活动功能,手术风险大,而运动康复就不必担心。

同时无须等待手术切口愈合,也不用担心术后留疤而影响美观,因其没有创口,所以也不存在感染的风险。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有一种刑法叫鞭刑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无人机商业应用引担忧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