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郁达夫一生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1896年初冬,寒风萧瑟,郁达夫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县。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尤其风流倜傥的逸闻韵事,更是被人津津乐道。他有一首名诗: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那么他的一生究竟有几个好妹妹,为何每个妹妹都带着眼泪呢?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郁达夫一生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1909年,郁达夫14岁,在富阳高等小学念书。县城有对同胞姐妹花,都叫倩儿,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衣饰华丽,去过杭州上海等大城市,“胆子大,认识的人也多”,“开放得很,有点像现代的自由女子”,时常制造和领导些服装新潮流,虽小却新,虽新却小。两姐妹“像一种含有毒汁的妖艳花朵,诱惑性格外强烈,我明知自己绝不是她们的对手,平时不过于遇见的时候有点难为情的样子,此外,倒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思慕”。

字里行间透露出矮穷矬对白富美可望不可即的艳羡之情。

他与两位白富美最亲密​地​接触,就是一起玩过骨牌。他的同学的姐姐和这两位熟识,同学得知他暗恋两位美女,于是强拖硬拽,把他带到两位家里,郁达夫从始至终“低首红脸,同被绑赴刑场的死刑囚犯似的。”

又过两年,郁达夫从杭州府中学念书回来,发现两位美人已经嫁做人妇。1918年,郁达夫22岁,想起年少时对两位美人的倾慕之举,赋诗一首:二女明妆不可求,红儿体态也风流。杏花又逐东风嫁,添我情怀万斛愁。

十四五岁少年郎,情窦初开,谁都会有梦中情人,随着年龄渐长,这种朦胧情愫便会越来越淡,终至于无。慢慢发现,女人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而是跟男人一样吃喝拉撒睡的凡人,俗人。这或许就叫成长吧。

1911年,郁达夫16岁,开始初恋。初恋姓赵,“皮肤​实​在细白不过,​脸形​是瓜子脸”。赵姑娘也是白富美,家里有些闲钱,也经常去上海杭州走动,见多识广。两家住得很近,“三日两头,总有见面的机会”。赵小姐每次见他,都会“微笑一下,点一点头”,郁达夫马上“头昏耳热,胸腔里一颗心突突地总有半个钟头好跳”。

该年正月十五,郁达夫去赵小姐家串门,两人坐在“月光如潮水似地浸满”的大厅里,“她也​不发一语​,我也并无一言。她是扭转了身坐着,我是向她立着的。她只微笑着看看我看看月亮,我也只微笑着看看她看看中庭的空处,虽然此外的动作,轻薄的邪念,明显地表示,一点儿也没有,但不晓怎样一股满足、深沉、陶醉的感觉,竟同四周的月光一样,包满了我的全身”。

郁达夫开学不久,赵小姐即与一个富家子弟订婚。1917年,郁达夫从日本回国探亲,偶遇怀有身孕回娘家小住的赵小姐。“罗敷陌上,相见已迟,与某遇后,不交一言。”两人擦肩而过,相对无语,走了几步,郁达夫回过头来,“极淡极淡地,远远地瞟了一下她的背影”。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郁达夫一生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1917年,郁达夫21岁,在日本留学,认识了一位美少女,芳名后藤隆子,郁达夫称她“隆儿”。隆儿家开了一家杂货店,郁达夫经常去店里买东西,一来二去,也就熟了。两颗孤独的灵魂,迅速走在了一起。

郁达夫兴奋地赋诗二首。

几年沦落滞西京,千古文章未得名。人事萧条春梦后,梅花五月又逢卿。

我意怜君君不识,满襟红泪奈卿何。烟花本是无情物,莫倚箜篌夜半歌。

两首诗大意是说,我现在混得​不咋地​,沦落潦倒,孤独寂寞,荣幸的是遇到了同样孤独寂寞的你,在梅花五月的季节。我早已爱上了你,可惜你没有感觉到。从此你不用在夜半时分沉吟低唱,空看漫天飞舞的烟花。

郁达夫把两首诗送给隆子,又送了隆子一本诗集,钢笔一支,明信片二张,干花一纸,一把扇子。还送了隆子一首情诗,表达爱意。

All thoughts, all passions, all delights, whatever stirs this mortal frame, all are but ministers of love, and feed his sacred flame.

翻译如下:所有的思想,所有的激情,所有的欢乐,无论什么刺激着这个凡人的躯体,都不过是爱的仆役,并助长他神圣的火焰。

有一天,他去​得​很早,隆子出来迎接,只见她“秀发垂及颊际,穿着睡服,晨妆尚未​毕也​”。突如其来的爱情让郁达夫冲昏了头脑。他回家之后,如醉如痴,忐忑不安。

又过一个月,郁达夫准备回国探亲,临行前与隆子告别,隆子说,你再等一天吧,我带你玩一玩。郁达夫很高兴,第二天他如约而至,隆子却说,咱们以后不要再见面了。这话宛若晴天霹雳,郁达夫有心问个为什么,隆子却已经走远了。

郁达夫惆怅而归,伏枕吟成《别隆儿》:犹有三分情未忘,一分轻薄二分狂。​只​愁难解名花怨,​替​写新诗到海棠。

两人分手之后,郁达夫继续在东京读了两年书,依然经常路过隆子家的杂货店,毕业前夕,两人在路上偶遇,隆子笑着跟他打招呼,身姿曼妙地走了。郁达夫“为之自失者久之”。回国之前,他作《留别隆儿》诗相赠:平生窃羡蓝桥梦,略识扬州子夜春,莫向杏坛题品第,本来小杜是诗人。

他把自己比作杜牧,杜牧年轻时在扬州放荡不羁,“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他说“小杜毕竟是诗人”,​意即​自己和杜牧一样,是个薄情寡义的诗人。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郁达夫一生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1917年,郁达夫与孙荃订婚。两人的婚约早在1913年就定好了,郁达夫出国留学之后,对这门亲事很不满意,但是母命难违。订了婚,郁达夫再次东渡扶桑,期间和旅社里两位日本侍女关系密切,一名梅野,一名玉儿。写了很多感伤的诗。还与一位离婚女子同居,长达一年之久,直至归国。他的成名作《沉沦》,就是这段时间写成的,写的就是他的真实生活。回国航船上,他看到一位美貌的中国少女在和老外调笑,痛心疾首,少女啊少女,中国也有千万富翁,也有像黑人一样体格健壮的男子,你为啥非要委身老外呢?

1920年盛夏,郁达夫与孙荃正式完婚。婚礼依照郁达夫的强烈主张,几乎剔尽旧制,极尽简单:午后五时,夜色临近,一乘小轿从六十里外的女方家里,静悄悄抬到男方家里小小的阁楼下。鉴于后来孙荃的不幸遭遇,她的后​任​王映霞说了一条至理名言:“结婚仪式的隆重与否,关系到婚后的精神面貌​至​巨。”

难怪几乎所有女人在结婚时都喜欢大操大办。

孙荃是被封建传统思想严重禁锢了的女子,她缠着小脚,读着烈女传,既不会撒娇,也不会​妆扮​,唯一的优点,便是温良柔顺,举案齐眉。孩子出生三个月后,郁达夫为了生活,只好把妻儿寡母安排在乡下居住,独身四处奔波。他在北京认识了挚友鲁迅,还在寒风凛冽的雪夜请蜗居陋室的文学青年沈从文吃了一顿饭,并把自己唯一的围脖送给了沈从文。

1927年初春,寒风料峭,30岁的郁达夫认识了20岁的王映霞。王映霞原名金宝琴,祖上曾经也阔过,后来家道衰落,外祖父王某把她接了过去,改名王旭,字映霞。王映霞体态健美,面容姣好,能说会笑,绝无一般女子的扭捏造作,一下就把郁达夫的心“沉沦”了,不能自拔。

郁达夫自幼体弱多病,父亲早逝,由祖母和母亲带大,因此对体态丰满能言善谈性格外向的女子格外钟情。这就叫“缺什么,补什么。”就如好多自幼家​教​严格知书达理温良贤淑的乖乖女长大后喜欢一身刺青满嘴脏话打架斗殴的小流氓,觉得男人味十足,英雄气概浓郁一样。

王映霞后来说,30岁的中年油腻男郁达夫用花言巧语把她这位20岁的涉世不深的小姑娘的感情欺骗了,其实也是两人决裂之后的违心之言。一则王映霞并非藏于深深庭院闭门不出的大家闺秀,二则20岁对一个女子而言年龄并不算小,即使现在提倡晚婚晚育,20岁也达到了法定结婚年龄,逞论15岁就能出嫁的旧社会。两人认识不到两个月,便如胶似漆,如糖似蜜,扯不断,化不开。直接原因便是郁达夫泡妞舍得下成本,借了很多钱往王映霞身上砸,由此可见,不论多么有才的文艺青年,泡妞还得靠钱。除非你长得帅。

男人长得帅真的能当钱花,就如女人长得靓能当钱花一样。

初夏时节,两人正式订婚,请了很多人,场面非常热闹。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郁达夫的原配孙荃还未离婚,王映霞的名分是什么呢?在孙荃看来,王映霞始终是偏房;郁达夫则把王映霞比作朝云。朝云是苏东坡侍妾,一生都未转正。爱情的熊熊焰火将两人烧得欲罢不能,才子佳人,出双入对,真正​羡​煞旁人。在此期间,郁达夫在文坛上的声望与日渐隆,出版了六卷本《郁达夫文集》。

一个作家能不能出文集,这是文坛地位最为​明​​显的​标志。当年王朔和冯唐出文集,就引起很多老作家反对,责问,你们凭什么出文集?

与所有的爱情一样,激情过后,便是一地鸡毛。三毛说过,无论多么伟大的爱情,如果不能落实到吃饭睡觉上,都是不可持续的。两人最初结合,一个图​才​,一个图貌。在一起之后,柴米油盐占据了生活的大部,王映霞跟所有家庭女主一样,管钱管得很死,还让郁达夫签署了版权赠与书,严正声明:王映霞为郁达夫所有著作权益的唯一经济受益人。

1933年仲春,郁达夫和王映霞从上海举家迁往杭州。上海滩是一线大城市,虽然卧虎藏龙,但是机会也多,鲁迅就选择在上海打拼,杭州却是温柔乡,英雄冢,耽于享乐,阙于奋斗。郁达夫只有37岁,春秋正盛,此时不搏何时搏?可是王映霞坚持回家,郁达夫徒叹奈何。

挚友鲁迅专门写了《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送给王映霞: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然并卵。

1935年,郁达夫东挪西借,盖了一处院子,欠下四千多块钱巨债,只好跑到福州挣钱,留下王映霞带着三个孩子艰难谋生。众所周知,距离产生的不是美,而是互相猜忌。期间两人发生了一些鸡飞狗叫的事,闹得沸沸扬扬,最终在蒋介石亲自过问下方才偃旗息鼓。至于孰是孰非,也是各说各有理,一笔糊涂账。

郁达夫作诗自叹:贫贱原来是祸胎,苏秦初不慕颜回。九州铸铁终成错,一饭论交竟自媒。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穷字。贫贱夫妻百事哀。

1940年初春,郁达夫和王映霞协议分手,各自登报启事。这段历时13年的孽缘终于寿终正寝。分别前夜,两人大醉一场,饮酒几到天明,郁达夫作诗送别:自剔银灯照酒卮,旗亭风月惹相思,忍抛白首盟山约,来谱黄衫小玉词。南国固多红豆子,沈园差似习家池。山公大醉高阳夜,可是伤心为柳枝?大堤杨柳记依依,此去离多会自稀。秋雨茂陵​入​独宿,荆风棘野雉双飞。纵无七子齐哀社,犹有三春各恋晖。愁听灯前谈笑语,阿娘真个几时归?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郁达夫一生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1941年初秋,45岁的郁达夫认识了26岁的李小瑛。当时郁达夫在新加坡一家报社工作,汽车洋房,还有专职司机。李小瑛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漂亮聪明,中英文程度都好,沪语国语全能说”,当时供职于新加坡英国当局的情报部。两人虽然相差20岁,但是年龄从来不是问题。每当有人问他们什么关系时,郁​达夫​总是说:“这是我干女儿”。两人合​作​翻译了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很快,太平洋战争爆发,李小瑛跟随英军先行撤离,二人洒泪而别,从此天人永隔。郁达夫遇难不久,李小瑛嫁做人妇。

1943年孟春,郁达夫化名赵廉,在苏门答腊经商,与当地女子何丽有(音)结婚。新夫人虽比郁达夫小二十多岁,但夫妻感情很好,还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大雅。1944年初秋,日本宪兵总部的特务主管龟田借口为自己过生日,请郁达夫喝酒作诗。然后将郁达夫写的十二首日文诗用电报发往东京情报总部。三天后,东京方面回电,“​能作​这种日文诗的中国人只有四个,那就是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但鲁迅是革命家,何况已经去世,周作人是亲日派,而且就在北平,郭沫若诗风浪漫,与之有出入,余下的唯有郁达夫”。

日本投降后半个月,郁达夫被宪兵队残忍杀害,尸骨无存。两年后,遗孀改嫁他人,易名陈莲有。

郁达夫是个感情细腻的作家,他的文章深沉忧郁,极易引起读者们的共鸣。刘海粟赞他:感情饱满细腻,观察深切,才思敏捷,是个杰出的抒情诗人,散文和小说不过是诗歌的扩散。这样的诗人,近代诗史上屈指可数。在新文艺作家的队伍中,鲁迅、田汉而外,抗衡者寥寥。沈从文赞他:“是个朋友,人人皆可以从他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模样”。

喜欢的朋友可以买一本看看。

上一篇新闻

美丽又哀伤的城里月光——许美静|灵犀的时光音乐台

下一篇新闻

潮汕90后男生卖金龙鱼,曾炒到500万一条,有人因它一夜暴富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