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君实生物电话会议纪要

【核心要点】

1、VV116全球临床:分为2个3期,1)轻中症1800-2000人,2-3个月完成入组,CDE沟通海外数据为主的结果可以支持国内申报。2)基于乌兹数据的中重症扩大研究,650人,已有病人积累,3个月内完成入组。产能:已有2个符合美国GMP标准的CDMO计划合作,3月底前会完成必要相当规模产能布局。

2、VV993:3CL单药有效性临床前不逊于辉瑞,对delta、omicron都有活性,会探索联用和其他适应症扩展。

3、BTLA:I期单药和combo数据很好,血液瘤表现超预期。ASCO可能披露I、II期尤其联合PD-1在PD-1治疗失败病人研究数据。

4、PD-1:ODAC结果有预判,NPC的申报进展顺利,与FDA保持积极沟通交流,海外申报有信心。商业化:国内团队调整基本完成,新适应症相应的布局也基本到位,新患数字对比去年下半年翻倍增长;北美Coherus主导定价,有丰富商业化经验;其他国家商业化在FDA批准之后会有极大助力,已有与潜在合作伙伴的交流。

微信公众号:海涵财经 每天更新最新机构调研报告、锂电池、绿电、中药、科技国产替代、高端制造、元宇宙、新基建、激光雷达等未来核心赛道龙头分析,投资不是比谁赚得多,还是比谁赚的久。

君实生物电话会议纪要

【问答】

Q:新冠药物进度?辉瑞Paxlovid获批的影响?

说明研发新冠相关小分子、中和抗体是正确路径,辉瑞获批是利好消息,国家把口服药纳入考虑中。我们认为口服药是终结疫情武器,说明国家态度也是非常正面的,是切实需要的。VV116已经在国内3个I期临床全部结束,2个星期内会通过文章发表结果,安全性非常好,没有看到2级以上不良反应,正在进行国际多中心II/III期临床。有辉瑞一致的轻中度人群,1800-2000人,2-3个月完成入组,在世界多国已经有了相当病人储备,入组速度会比较快。中国病人相对少,尽量多入。和CDE沟通过,海外数据为主的结果可以支持国内申报。研究重点会在海外,东亚东欧东南亚,其他国家也在争取。美国IND也在积极沟通,较近时间会申报。

药物本身而言,之前I期和乌兹中重度临床结果显示疗效优越,全世界还没有中重度获批口服药,我们临床研究数据比辉瑞结果有效性安全性有一定优越性。乌兹基于450例中重度病人的临床研究阳性结果已经获批上市。推进进程与之前披露口径没有变化。

Q:创新药出海关注,PD-1单抗海外上市准备情况?ODAC后FDA态度是否影响PD-1其他适应症出海?

结果并不突然,符合我们对ODAC的预判,我们和FDA一直以来在沟通交流,NPC一线在申报,PDUFA在4月,FDA在12月中旬已经完成期中审查,没有任何异常。生产现场远程核查时间确定,马上开始,准备工作非常顺利,没有变化。我们目前NPC的BLA完全符合未满足临床需求,终点设置、方案都被认可,海外NPC上PD-1没有批准过,海外申报有信心。新冠口服药、中和抗体、PD-1的申报都积极和监管机构沟通交流,以科学为驱动,踏实严谨推进。目前都是按照计划实行,PD-1海外上市准备情况目前稳健进行,期待4月有好结果。PD-1申报和中和抗体合作也为未来国际化积累经验,对其他FIC产品国际化会很有帮助,会一直坚持国际化道路。

Q:VV116的海外3期,更大样本量下,omicron相比之前变种住院率低,目前又有疫苗接种,临床试验设计假设?对照组能观察到重症率水平?能否在omicron流行背景下有较高把握?

3期注册有2个研究,1个是轻中症病人中随机双盲对照,1800-2000人,前面还有剂量选择的前缀研究,样本量为了增加把握度,考虑了omicron对转重症降低的影响,辉瑞假设是6-8%,MSD假设8-10%,我们降低一半左右。为了达到统计学把握,增加样本量比辉瑞默克高一倍。病人选择对疫苗使用有限制,轻症中要求有高危因素,年龄基础疾病等,尽量选取没有疫苗或者没有完全接种、间隔长的。各个国家之间会根据实际情况有轻微区别,保证入组病人有高危因素,有轻中症到重症可能。根据WHO和各个国家指定的病情严重程度定义来制定方案。方案已经获得CDE和各个国家监管部门认可。另一个3期是基于乌兹450例中重度临床研究阳性结果的针对中重度病人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扩大样本量到650例,针对中重症。整个3期样本量在2600左右。

Q:中美两地商业化PD-1,中国聪总上任,AZ合作停止,未来调整策略?美国如果顺利很快会获批,coherus对于获批后商业化策略,定价,准入如何规划?

国内方面,AZ在UC和县域销售权益收回,队伍重组12月底已经完成,地域团队组建恢复工作都已经完成,核心市场聪总也进行了微调,人员加强,新适应症批准后重新的布局和未来大适应症可能上市的,1L ESCC,NSCLC也都进行调整到位。新患数字对比去年下半年有了长足进步,翻倍增长,超过期望。Coherus进行北美上市后的商业化工作,有定价权,需要符合美国定价策略,我们会给他们建议,他们来决定。目前会基于美国市场、病人医生来进行调整,有很多商业化经验。准入方面美国和国内不一样,没有准入到医院的事情,主要是商业化医疗保险和药房,coherus对me-too和biosimilar方面做的非常好,也展示了他们的计划,我们认为相对可行。需要先攻克美国,再寻求其他国家上市,否则会很复杂。美国批准后香港台湾新加坡上市路径会很方便。除了美国商业化依靠coherus,其他国家商业化进程也在进行中。也在和一些可能的国家合作伙伴进行沟通交流,4月如果FDA能批准,海外商业化会有很大助力。

Q:VV116轻中症3期临床,入组标准要求高风险患者,具体疫苗标准?临床终点,入组进度?

轻中症临床研究方案和辉瑞接近,辉瑞口服药有些肝脏毒性,限制了肝脏功能不全入组,肝功不全病人也是不能用的。我们I期结果显示安全性很好,入组标准轻症必须要有基础疾病(年龄心血管,肝肾等基础疾病),有轻中转成重症,WHO评分高危因素的病人。二是疫苗方面,如果打了3针加强,omicron很少会转重症,要求最好没有打过疫苗,或没有完整接种,3针加强要排除。打了2针需要间隔6个月以上才患病。

临床终点和WHO标准一样,要适用世界各国接受的标准。2个临床研究终点是轻中度进展到重,中重度进展到危重。搜集肺炎变化情况,有条件国家可能会检测病毒分型。是真正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入组病人可能会集中在几个国家,已经得到各个国家监管部门认同。

2个3期临床研究,在除了中国的周边国家积累了potential病人,中重度650个病人已有已经收入医院,希望3个月内完成入组。

Q:BTLA在POC阶段,开了几个临床,入组情况及今年预期读出?大会披露计划?

BTLA是我们第一个从靶点到适应症都是FIC的产品,相对有挑战。源头创新的创新药与me-too药开发路径不同,没有经验可循,需要进行全面的临床前到早期临床有广泛探索。I期结束后,II期开了相当多,单药和PD-1的combo,一些适应症看到了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I期单药和联合数据都非常好,启动了多个II期适应症探索。目前看到的结果非常好,在血液肿瘤上表现超过预期,II期结束后会全力推进进行全球多中心注册研究。在late-stage,用过PD-1的人群中联合PD-1的研究数据非常好,今年ASCO会披露I、II期和联合PD-1用于PD-1治疗失败病人的研究数据。

Q:新冠管线差异和协同情况?多个产品并行临床会如何考虑?新冠小分子产能方面考虑?

VV116在国家多部门协调下,产能基本得到圆满解决。有2个CDMO生产基地已经与我们达成合作计划,3月底前会完成必要相当规模产能布局,2个CDMO都是符合美国GMP标准的。

新冠布局方面相对系统,根据合作伙伴的临床前研究,3CL和VV116联用和单药都有广泛前景,不仅是新冠,在其他适应症中也有潜力。不仅要建立新冠产品体系,对后面抗病毒产品管线体系积累储备。临床前、适应症扩展研究都积极进行。

3CL产品临床前研究和抗病毒研究目前数据和辉瑞3CL相比有独特特点,辉瑞需要2个药物联合,3CL单药有效性临床前不逊于辉瑞,体外、动物模型抗病毒活性基本优于辉瑞。对delta、omicron都有活性,开发会加快。联用也会积极探索。

Q:国产新冠口服药在国内外市场预期?

感到振奋,说明我们选择的开发道路正确,国家对口服药在抗新冠尾声和后新冠阶段的价值是认可的。目前产品布局VV116,VV993,合作伙伴都对默克、辉瑞进行了对比研究,具有相当大优势。目前在加速VV116国际多中心临床和产业化布局,辉瑞获批是正面的鼓舞。辉瑞需要两个药,我们的产品单药就已经有了一定优越性。从市场前景、产品安全有效性、价格普及性我们还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与FDA的交流也在进行中,产品用国际化标准来进行开发。未来如果新冠长期存在,需要临床研究安全性有效性来体现竞争力,我们从临床和临床前数据上看到了信心。商业化方面海外会寻求合作伙伴,尤其在数据出来之后。国内会与政府合作保证用药。抗病毒方面也在与国内科研院所和国外伙伴合作,希望能把抗病毒领域做大做强。目前与辉瑞默沙东相比我们的数据还是很有信心的。

Q:新冠需求紧迫,除了中美传统市场,其他市场有无商务合作规划?PD-1、BTLA等品种,在中美都获得批准后会在东南亚、一带一路国家会进行商业化销售吗?

PD-1合作方面除了北美中国,其他地区国家合作也在讨论,有不下10个可能的合作伙伴在商谈不同国家地区在FDA批准后的合作。NPC这种癌种有地区性,东南亚方面有一定优势,这些国家合作伙伴选取在进行中,尤其是4月后会有进一步披露PD-1在北美以外海外国家的商业化布局。更侧重于商业化合作伙伴,看FDA批准情况。

BTLA等创新品种,希望在当地寻找商业化合作伙伴,开发还希望自己做,差不多了之后再找商业化伙伴。也不排除未来自己全球商业化布局,当下可能要找合作。

Q:在其他国家获批的gap由于审评周期还是需要额外补充临床数据?

像中美获批之后,绝大多数国家还是依赖于ICH国家的获批,在这些监管不是很完善的地方获批不是技术审评而是行政审批过程。一般进入门槛就已经跨过了。

Q:VV116在中国上市后定价决定权?利润空间?

目前价格讨论时机尚早,定价需要符合国情,要成就创新药开发良性循环,国家会有统筹考量,我们并没有把赚钱作为第一要素,但也要为研发进入良性循环进行布局探索。

Q:RdRp靶点可能引起变异或者遗传毒性,对比默克能否降低风险?

药物所做了遗传毒性研究,近期会发表。对比默克是没有遗传毒性的。对比瑞德西韦,活性基团一致,瑞德西韦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安全性有效性有了验证,这方面没有顾虑。临床研究方面也没有看到。

Q:肝癌辅助适应症进展?

期中分析时间在今年上半年,可能由于疗效较好,事件数不够,时间可能在6-7月达到方案规定分析事件数。第二个节点是2023年Q1,根据目前病人进展和死亡情况估计是最终读出节点。临床入组比预期快了很多,有很旺盛的临床需求。大概率是全球第1-2个肝癌辅助数据读出。

Q:回购情况?

目前所有资金来自募集资金,尚未盈利,不适合用募集资金来回购。公司实际控制人熊总已经去年Q4增持,其他多位高管、员工也有增持行动或意愿,会按规定进行披露。

上一篇新闻

最全!各国/地区留学费用大盘点

下一篇新闻

2020全球生活成本排名出炉,快来看看你家乡上没上榜?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