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又重阳——重阳节习俗知多少?
重阳的来历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又称“重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月并阳,故曰重阳。重九成为节日,可以追溯到汉代。《西京杂记》载:“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两晋、南北朝时九月九日人们登高食素,时为“素节”,风行全国,唐时诏令为节,现为天下华人之节。经过两千多年的变迁,重阳节已成为多元性的节日,伴有形式多样的习俗,在汉族和某些少数民族地区流行。
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阳节期间,民间要举行各种活动,其中包括登高、采药、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围猎、射柳、放风筝、蹴鞠、吃重阳糕、妇女回娘家、孝敬老人等。重阳节期间的制作和作品也非常丰富,主要有茱萸、菊花、菊花酒、重阳糕、寿星、玩具等。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
这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节日,传承至今日,有秋高气爽之际登高远眺的美景;迎风怒放,千姿百态的菊花;浓香扑鼻的菊花酒和可口的重阳糕;漫天飞舞、色彩斑斓的各式风筝;还有大量脍炙人口,已成为我们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词;以及祭祀祖先、尊老爱老等浓浓的人文情怀。
登高远眺
卢照邻的重阳诗:《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据传,由东汉上蔡人桓景为避祸消灾于九月九日的登高之举,是重阳节登高民俗的兴起之源。登高习俗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登高避灾传说;其二是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三是在秋日草木凋零之际登高“辞青”,与阳春三月的“踏青”相对应。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唐诗中关于重阳登高的描述更是数不胜数,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有:“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也有:“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王缙的《九日作》:“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这些诗词,大都描写了重阳节登高观景,赏菊或饮菊花酒的韵致。
插茱萸和簪菊花的习俗
重阳插茱萸
杜牧的重阳诗:《九日齐山登高》
插茱萸和簪菊花:
王维在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见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茱萸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佩戴茱萸绛囊,插茱萸枝可以避恶瘴之气,抵御初秋之寒,被人们称作“避邪翁”。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中写道:“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赏菊
饮菊花酒
李清照的重阳词:《醉花阴》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菊花酒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祛火之功能,被誉为“延寿客”,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并用来酿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荫》,就写到了重阳赏菊饮酒的习俗:“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其中的暗香、黄花,便是指重阳时节在秋风中嫣然绽放,满园芬芳的菊花。元代戏曲大师关汉卿的《沉醉东风·重九》中,也写道:“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重阳祭祖大典
祭祖: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中元节三节,统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这一天是敬老的日子,也是中国部分人的祭祖大事,也就是广东人所说的“拜太公山”。这一天对于家族的人来讲是一年最重要的日子,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据传,重阳登高,也与古人的祭祖活动密不可分。根据《吕氏春秋》记载,先秦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古时因耕地资源少,加上有讲究的人家要看龙脉堪风水,通常墓地会选在山上,所以祭祖一般要登高。至今,在浙江桐庐、福建莆仙及台湾、新加坡等不少地方,人们在九月九日仍“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
重阳扫墓,切合山区实际,大有好处。因为山区的墓葬大多位于山边、岭上,周边基本上是草木丛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行走多有不便,爬山越岭扫墓难免把衣衫都弄湿了。重阳则不同,正是秋高气爽之时,雨水偏少,这时扫墓不仅出行方便,还可登高远眺,欣赏各处美景。
重阳拜山是香港人特久的风俗。重阳到,香港市民或举家登高,或扫墓祭祖。由于香港的主要墓园都在山上,扫墓的同时也实现了登高,颇切合时节。这些扫墓人士大多以一个或数个家庭为单位,带上丰富的祭品和香烛来拜祭先人。据史料记载,香港重九祭祖的习俗,源自在新界最早定居的大族之一的上水乡廖族。廖族时至今日仍然保留此习俗,其秋祭的场面甚为浩大。
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
重阳放风筝
放风筝:
“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重阳放风筝的习俗多在南方,农历九月,南方季风渐强,时节秋高气爽,风力适中,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南方人则养成重阳节时放风筝的习惯。在广州、惠州等地,旧时都会在重阳节放风筝。据《广东新语》记载,重阳时广州人会“登五层楼双塔放响弓鹞”,“响弓鹞”就是带着哨子,会被风吹响的风筝。
传说,重阳时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风筝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更有甚者,还要专门将线烧断,让风筝消失于云天之外。广东《鹤山县志》载:“于秋初放纸鹞,是日(九月九日)以火断其线,任其随风而去,谓之‘流鹞’,以除疾病云。”
可是与之相对,另有一种解释则说重阳放风筝是“放吉祥”、“放福气”,风筝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放风筝者不仅不能弄断丝线,还要千方百计保护之,因为若是丝线断了,则“吉祥”、“福气”也随之飘向远方。两种解释针锋相对,让人莫衷一是,不禁莞尔。
虽说“九九重阳放风筝”的习俗与气候节令有关,但是经过漫长的岁月与传说的渲染,放风筝,不仅仅成了娱乐的项目,也成了重阳节必做的一件事。相传这源于汉代桓景与费长房的故事。农历九月初九,桓景向费长房求取除邪祛瘟的药,迷路山林,后经鸽子引路,才找到费。后人为纪念此事,以纸糊鸽子,登高时随带上山发放,有祈福去除晦气之意。
放风筝要注意的事项都在“风筝线”上。有的地方风筝断线是好事,意味着把晦气放走了,有的地方像潮汕地区,风筝断了线,千万别捡,小心把别人的“衰运”捡回家。
在潮汕农村,有不少人信命运,认为每逢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转运日”,因而此日有些人携带自己的风筝登高放飞,意谓“衰运”尽去,“好运”将来。人人都想方设法让自己的风筝顺利高飞并任其飘流,以偿心愿。不过有不少风筝在中途放飞时断线,故潮谚曰:“九月九,风筝断线满天走”。对断线飞来的风筝,人们忌捡,怕捡到别人的“衰运”。
在福州,捡断线风筝到底晦不晦气,没有一个准确说法,但是福州人重阳登高放风筝,最忌讳的就是“风筝断线”,连提到这几个字都是不被允许的。“断线风筝”不吉利,意味着有不好的事会发生。过去人们嫁女儿,刚过门或还没进门,女婿就死了或毁婚,就叫“断线”,可见对风筝线断了这件事,人们很忌讳。
台湾重阳放风筝的习俗,则与之相反,放风筝时不仅外形争奇斗艳,还以“风吹相咬”(就是玩风筝“打架”)为乐事。好斗者往往会在风筝上加装暗器,如小锯片或尖锐的铅片等,用来切断对方的丝线,或者是放长丝线去缠拉大风筝的尾巴,然后再用力一扯就将大风筝拉下来了。
如果不幸风筝被扯下坠地,也往往成了众人抢夺的目标。俗语说∶“风吹断落土,抢到溶糊糊。”就是说这种激烈争夺风筝的场面。战败者则以“风吹断了线,家伙(财产)去了一半。”来形容自己的损失惨重。
重阳糕
食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以点灯,吃糕,替代“登高”之意。
在河南上蔡地区,重阳节当日,全家登高的午间用餐以重阳糕为主食,重阳糕多以上蔡出产的豌豆蒸煮发酵再蒸煮为主,面加白糖,既果腹又可口,也有企望年年有进,步步高上,步步登高,望远志高的意思。
皇城村重阳节敬老习俗-重阳花糕面塑
皇城村重阳节敬老习俗-孝敬老人的九碗
皇城村重阳节敬老习俗-皇城村爱老、敬老模范
尊老敬老:
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人们要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九九重阳节敬老习俗传承最好的核心区域,在山西省阳城县皇城村,以皇城村为中心,全县18个乡镇与沁水泽州相关村镇在“九九重阳节”都有丰富多彩的“养老、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这种活动目前已辐射至整个晋城市,并逐渐传播到附近豫、冀部分市县以至更大的范围。
当地的敬老传统有:
1、每家每户按古之传下来的习俗,要为老人做当地最有特色的、老人爱吃的饭菜,为老人送上菊花茶、红白糖,做一套新衣裳。老人则为全家缝制茱萸荷包,以辟邪驱虫。
2、特别要为老人制作九层重阳花糕(实则是九层大馍),“糕”又有花糕和油糕两种。重阳花糕制作十分讲究,传统的规格有三层、五层、九层三种,不论哪种都做得很精致。每层之间都是用白面和红枣做成如意支垫起来,上面加个面塑花萼,再插上菊花和双羊。糕顶上的面塑菊花做得可以乱真,一对双羊亦是栩栩如生,可谓是巧夺天工。除此,还必须为老人炸油糕(取“尤高”之意)。重阳节当天中午饭很讲究,一桌饭菜荤素相间,软硬俱佳,几盘几碟均有不成文的规矩。其中糯米柿饼、红豆甜饭必不可少,寓意和和美美,生活幸福。
3、当地方言俗语有“九月九,啥都有”,即秋收之后,五谷丰登。儿女专门为老人炸油角(有大饺子状、三角状各种样式),内之馅分素、荤两种。角内包括各种菜,为咸味,取“啥都有”之意。角内包各种豆类如红豆、小豆等,煮熟后与柿子、柿饼或枣和成泥状,为甜味,也取“啥都有”之意。同时在重阳花糕上用面制作成菊花瓣形状,加之两只“羊”,更是风趣横生。
4、出嫁的女儿要给母亲、父亲送角和油炸糕。给父亲做一双棉鞋,一双布袜,给母亲置办一条香帕或做个卧兔(护发之用)。
5、阳城当地在重阳节还有给老人过寿辰的习俗。至于寿庆,还有大小之分。整十为大庆,年庆为小庆。有钱人家,大庆遍邀亲朋,十分隆重。贺礼有寿匾、寿屏、寿联、寿酒、寿面、寿肉、寿桃等。已出嫁的女儿还要送寿衣。另外,六十岁以上老人的年寿也为大寿,除了吃寿面,还要摆寿筵,寿筵一般是称为“八八”、“六六”的大席。
一桌“八八”共有十六道菜,上菜之前有九个酒盘(下酒的凉菜),十六道菜的菜名依上桌的次序为:鸡脯丸、黄焖肉、小革、苏肉(中间上一碗清水,用来涮筷,然后上甜菜)、江米丸、百宝粥、卷尖、生川丸、粉皮鸡、过油肉(再上一碗清水)、靑梅肉、百合汤、虾米燉白菜、海带汤、红烧丸、鸡蛋汤。
一桌“六六”共有十二道菜,其中有八荤四甜。上菜之前,先要上茶,茶盅都有托盘有盖,极为讲究。次上六碟干果。再上七个酒盘,美酒和像样的酒器。三巡酒后开始上菜,十二道菜要荤甜相间次第上桌,中间还要上一次花卷之类的面食。最后上漱口水和热毛巾,宴席结束。
有的地方,给老人庆寿的同时还有立德寿碑的风俗。
(本文部分资料和图片整理自网络)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江晓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