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03日 星期五

吃昆虫,饮食新趋势

据联合国预测,世界人口将在未来30年增加20亿,从目前的77亿增至2050年的97亿。问题是,农场饲养的鸡鸭牛羊还能满足需求,提供人们需要的蛋白质吗?于是,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非传统食物来源——昆虫。

由蟋蟀、黑水虻制成的美食,你敢吃吗?昆虫不只营养丰富,还很环保呢

食用昆虫,或许会令一些人反胃,但对另一些人却是美食佳肴,如加纳人把白蚁当点心、墨西哥人喜欢烤蚱蜢、泰国人爱吃炸蟋蟀等。事实上,早在1885年,Vincent M. Holt就出版了这么一本书Why Not Eat Insects? (为什么不吃昆虫?) ,说明吃昆虫的好处。

欧美日本都有昆虫食品

最近两年,英国Sainsbury超市和美国连锁杂货店MOM’s Organic Market引进一系列昆虫食品,包括蟋蟀零食和黄粉虫幼虫(mealworm)等。瑞士一家连锁超市推出的昆虫汉堡和昆虫肉丸,也创下欧洲国家合法销售昆虫食品的先河。另外,加拿大、美国和日本也有昆虫贩卖机。

丹麦技术研究所的生物学家埃克曼相信,未来10年左右,以昆虫为主的食物可能在欧洲无处不在。他说:“就像他们现在吃寿司那样,年轻人会发现用昆虫粉做意大利面和炒昆虫是理所当然的。”

有市场研究报告指出,全球食用昆虫市场在2018至2023年间,会以23.8%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并在2023年达到11.8亿美元的规模。

蟋蟀粉制面包与薯片

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已点名“替代蛋白质”为农业食品科技的关键增长领域。本地也有公司抓准时机进场。Raavee Shanker与Yuvanesh Tamil Selvan就在2015年创办Asia Insect Farm Solutions,生产蟋蟀粉。

在本地成立公司生产蟋蟀粉的Raavee(右)和 Yuvanesh

Raavee说,蟋蟀不仅含高蛋白质,还有丰富的钙和铁,也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然而人们对昆虫有所抗拒,这也许是昆虫的外观不起眼,也可能是认为昆虫不卫生等。因此,“要让昆虫取代一餐中的鸡肉或牛肉是困难的,但把蟋蟀变成蟋蟀粉,制成美味食品,可能会降低人们的抗拒心理。”

以蟋蟀粉制成的薯片

“现在人们的饮食习惯转向少量多餐,希望能以蟋蟀粉代替小麦粉,制作出更健康及营养的食品。我们的蟋蟀粉,每100克含68.5克蛋白质,并有其他营养成分,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 研究团队除了尝试用蟋蟀粉制作薯片、面包、意大利面及巧克力等,设计出健康的食谱外,也在研发用昆虫蛋白质制作营养饮料。新加坡没有吃昆虫的文化,所以Raavee认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解开人们的疑惑,包括商家对昆虫品种的选择和对昆虫饲料的要求。很多人也不知道,蟋蟀、虾和龙虾等甲壳类生物,原来同属节肢动物家族(arthropods)。

用蟋蟀粉制作的面包,看起来和一般面包无异

目前,公司的蟋蟀饲养场设在马来西亚,同时也与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蟋蟀农场合作,每个月生产八吨的蟋蟀粉。这些蟋蟀粉目前只出口到欧美市场,还未登陆新加坡。公司正积极与新加坡食品局洽谈,目标是在2021年将昆虫产品带进本地市场。

黑水虻幼虫变饲料

以生长速度来说,蟋蟀吃得少,长得快,只需六到八周就能长到所需体积。相比之下,黑水虻(Black Soldier Fly)幼虫的生长期更短,只需不到10天。

一向热衷于环保、减少垃圾以及可持续食物系统的Leo Wein说:“我一直秉持一个理念,就是将我们的食物体系恢复到与自然生态平衡的状态,而将昆虫进行生物转化(insect bioconversion),模拟自然生态的做法,减少厨余,制造可持续的蛋白质和营养成分来制作更高品质的食物。”

Leo Wein培育的黑水虻幼虫,蛋白质含量高于鸡肉

于是在2016年,他和朋友创立了饲养黑水虻幼虫的Protenga。他的做法是用食物垃圾饲养黑水虻幼虫,然后把它变成饲料,喂养家禽和鱼类。另外,经它消化的食物废料,可再循环成为有机农业所需的肥料。如此一来,昆虫不仅能进入食物链,对环保也大有助益。

黑水虻幼虫的营养不容小觑,含42%蛋白质,比鸡肉29%的蛋白质含量高出许多。比起现有的动物饲料如鱼肉和转基因大豆等,昆虫饲料是个可持续的营养来源。目前,大规模繁殖及培育昆虫来生产饲料的工程,仍处于发展阶段。

Leo Wein的办事处和研究室设在新加坡,培育黑水虻幼虫并生产饲料的工厂则设在马来西亚柔佛新山。今年目标是每个月扩大生产40吨昆虫饲料,并希望未来两三年能在新加坡设厂。

家禽饲养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的五分之一。昆虫,既可缓解世界粮食短缺危机,又有益于生态环保,确实有巨大潜力成为人类的新食物。

(本文首发于《华汇》第29期,文章版权归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华汇》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欢迎朋友圈分享)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最大的私立院校-PSB学院(证书类及本科课程介绍)

下一篇新闻

30年移民数据出炉,在新加坡外籍人士数量我国只排第二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