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厦门盆景风格

作者:耐翁傅泉

厦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当八闽之门户,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山青水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南北盆栽技术交流不断。耐翁先生在继承前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历史,追溯根源,探讨南北技艺之所长以及岭南、香港盆栽革新的作品,分析借鉴广东、日本盆栽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汇集盆栽技艺于一炉,独树一帜。形成了厦门盆栽风格。在观点上主张盆栽是美的自然树在盆盎里的再现,而不仅是一般自然树的缩影;既有培育塑造的艺术气息,又宛若天生自然;在塑造上采取“以培育为主,剪截与调整相结合,对不同树木用不同方法塑造”这样一套比较全面的技术。塑造的形式也较多,除立式、悬崖式、曲立式、双干式:斜干式等之外。还有卧式、伏式,表现自然树的另一姿态。顶树冠多种多样,既不都尖,也不都平,正如画家黄宾虹所说的“齐又不齐”之意。既有约束,又有豪放;有刚、有柔;有法度、有变化:有气势.有神韵。


厦门盆景风格

厦门盆景(指植物盆景)以榕为主,兼以榆、朴、槭、梅、枫、茶、柏、雀梅、黄杨、紫薇、檵木、七里香、罗汉松等。不同的树材、不尽相同的创作技法相结合,塑造出各式各样、清新自然、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其姿态秀丽而娉婷婀娜者如《莺歌燕舞》、《少女出浴》;文质淡朴而潇洒飘逸者如《天高云淡》、《胜似牡丹》;悬根露爪且气势轩昂者如《大王雄风》、《志在青云》:端庄肃穆且功底深厚者如《停云霭霭》、《阅尽人间春色》;立式高耸者如《携星伴月》、《拂云擎日》;曲立盘根者如《敦煌舞韵》;悬崖之平缓者如《出墙红杏》、《阅尽荣枯存傲骨》;其斜悬者似《峭壁游龙》、《本障太空枝若湍流》、《青龙瞰千丈》。神韵万千,意趣无穷。
榕是南方的一种很好的树木。因而成为厦门盆景的主要树材品种。闽南一带村头、田隅、溪畔、寺院都有绿荫密布的大榕树。有的枝桠纵横交错,气势磅礴,上穿云空,下垂细条;有的树干遒劲曲折、盘根错节,姿态苍老离奇。榕树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它的叶子浓绿成墨,经霜也不干枯;它的根柢盘旋诘屈,暴风骤雨也不能动摇;树的果实无花结粒,又小又圆;它的奶汁又白又粘,满含深情,闽南人称榕树为“情树”(闽南语“榕”与“情”谐音)。榕树四季长青,枝繁叶茂,榕须入土又复为干,干又生须,如此繁衍,独木自成林,显示生命不息,因此榕树又称为“不死树”、“长寿树”。


厦门盆景风格


榕树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可塑性,无论是在贫瘠的土地上,悬崖峭壁的石缝里或巴掌大的浅盆中,都可看到它倔强的身影,生机勃勃。榕树的任何枝条都可以弯曲,是盆栽的好树种。榕树还有着美丽的身段。它的主干浑厚雄伟,树冠遮天蔽日;树皮斑驳,深分浅裂;它的纹理,若隐若现,黄白之间杂以紫色,倒垂的气生根,如千岁老人的长须,给人以慈祥之感,根蔓交错如盘龙,节节生辉;块根更是丰满可爱。如鹅孵,如隆起的肌肉,有的侧卧,有的站立,百媚千娇,被称为榕树三美,即:气根美、根蔓美、块根美。
厦门盆景讲求根、干、冠的统一,无论是“根榕”、“薯榕”或其它树材的盆景,除了自身结构形态必须优美合理之外,还要与树冠协调,对树冠要求做到有叶无叶都耐看。
厦门盆景在“培育为主,雕剪结合,尊重植物生长规律”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努力创新。在盆景造型方面,突破以往一顶冠辅以左右几个侧冠的单一格式,采用多个自然冠的表现方式,如耐翁的《高士虚怀》、刘阿荣的《晨曲》等。周木采用大面积嫁接印度榕的方法对本地榕(指中国红榕和白榕)进行改造,其作品质朴端庄而又生机勃勃,有其独特的个人风格。郑逸彬一株《本障太空枝若湍流》有如一条强劲的钢筋拧成的,造型奇特,在树材的处理上显示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是成功的创新之作,是刚柔结合的典范,使我们感受到一种时代跳动的脉搏。黄朝根以自己多年心血创作的《志在青云》强根似爪,昂首向天,表达了作者的心志,在天津和新加坡第二届亚太博览会上均获得荣誉。
闽南人爱泡“功夫茶”.所用茶叶、茶具、茶水均有讲究,喝茶的方法叫“品茶”,不叫“饮茶”.茶杯比小酒杯还小。厦门盆景也不主张过大,以“几案可列者为第一”。一般树高在20一70厘米之间;山水盆景的盆长在20—6o厘米之间,过大则难于体现其艺术功力的深浅。这与“功夫茶”道理相同:小小一杯只能润喉吻的茶水要能品出味道,除了茶叶应是极品之外,便要在烹茶的过程中下功夫。盆景要达到“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作者也就必须费心智,调动各种创作手法。而如果以“大中见大”则无艺术可言.也就失去盆景的意义了。


厦门盆景风格


山水盆景是我国造园艺术与诗画相结合的产物。陈孝宇则应用耐翁的山水盆景理论于造园,他所作的假山布局合理、比例准确,不失于做假成真。如厦门悦华酒店假山,有石、有树、有泉,近观不觉有置身山林之感。闽南山水盆景多用海浮石或华安石,以写生盆景为多,如《听泉》、《黄山云海》、《太平石笑》等,富诗情画意,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太石笑》是厦门岛上八大胜景之一,位于万石岩东,登石阶数十级可达山门,山门为三块巨石,一左一右一上,上面一石是古代震动倾倒下来触左石自裂开成品字状,形态逼真,左石刻“石笑”二字。背面题诗:“石不能言笑囗开,读书深处有莓苔;草鸡莫问当年事,鲲海骑鲸去不回。”另一诗云:“极乐太平日,鹭江石笑嗔,笑中真意趣,惟有石能知。”过石笑登石阶而上是太平岩寺,寺后有洞,石上有清泉,为郑延平郡王读书处,石边巨石满镌名人留咏,有黄日纪题七律诗一首,中有四句“洞口木棉飘坠叶,云头石笕引流泉。卷帘遥迪层层出,望海轻帆片片悬”,描写此地观山望海美景。作者对于此景的处理较为成功,准确地再现了厦门的山水特色,使诗中的情和景跃然而出。


厦门盆景风格


综上所述,厦门盆景在几代人努力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生命力极强的优秀树材榕树为主的多品种、多体式、刚柔相济、符合自然的植物盆景风格和以写生为主,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既富地方特色,又富诗情画意的山水盆景风格。无论是山水盆景或植物盆景,都以中小型盆景为主,注重形神的统一,作品与人品的统一。


(摘自1998年8月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厦门盆景>,作者耐翁 傅泉 ;文中例举盆景照片见《闽南园艺》网)

想要阅读更多原创文章,敬请关注《岭南盆景》微信公众平台:lnpjsj,分享最有价值的盆景文化。 欢迎投稿、留言参与交流。

上一篇新闻

先锋村:川派盆景里的微观世界

下一篇新闻

亚洲最大花卉市场产能恢复到疫前水平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