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传承家乡方言我们责无旁贷
撰文:钟思阳
昨晚转发一篇关于宗族文化传承的文章到家族群,引起了不少讨论,话题由郑强教授的一句话:祖坟守不过4代!包括我们的宗族文化去哪了?宗族文化传承最要重视的环节是什么?我以一个广东本土客家人,离开家乡30年,在广州落户的新客家人的感悟与大家探讨,目前在大城市打拼的“新客家二代”对家乡方言的传承问题令人担忧。
“传承祖德,发扬光大”是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要身体力行,现在北上广深的“新客家”,无论本省人,外省人,潮州人,客家人,广府人,湛江人等等,在北上广深的第二代已经不会讲家乡话的太多了,祖宗田可以卖(卖了可以再买),家乡话不能忘,文化传承的第一要素是语言的传承,曾经乡下生活的点滴已经铬印在外出的游子心中,不容易忘却,也会因此产生叶落归根的念想,但没有在家乡生活过的后辈们,他们没有太多根的概念,唯有家乡话作为一种标签和纽带让他们有一种身份的认同感,加上前辈的传承教育,他们的家族文化根才能维系,所以希望外出打拼的游子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后辈学会自己的家乡话。
我们后辈是祖上先人在人世间血脉生命的延续,家族文化传承是礼宗敬祖的美德,所以祖语方言是宗族文化的基本元素,也是身份认同的标签之一,传承家乡方言也是功德无量之举。
首先,语言是文化传承,文化渗透的第一要素,中国少数民族汉化过程中,很多少数民族语言的消亡与佛教流传千年,经文发音坚守的对比就是一个例证,语言甚至是巩固殖民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年琉球国的消亡,连同本土语言的消亡,如今琉球后人绝大多数已经认同自己就是日本人;新加坡在长期殖民统治中西方文化包括英语普及,到如今华人血统的新生代对华人身份的不认同;古文明概念的印度早就消亡,如今的印度是长期殖民统治至使英语普及,是西方殖民国家打造出的西方思维的东方国家(仅地域属性),李登辉如果不是政治原因起底调查,满口地道的台湾话,大部分人也不知道他是如假包换的日本人,这就是语言在文化归属和身份认同中起到的根本性影响。
如果没有共同的文化根基,也就是语言不同,住在一河之隔的两个村(如中越边境村)也是两个世界,何来地球村?我在台湾的伯父,他儿子,孙子现在已经不会讲客家话了,想一想,如果等到他们也当爷爷辈时,他们的儿孙们,如果没有持续接受上辈们的宗族文化传承教育,你想他们还会认同自己是客家人吗?还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吗?对这个问题真的不乐观!就如我们从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将一些古老的中原文化元素传承保留得比现在中原地带还完整,就是一个道理。客家话的发音保留了很多中原古汉语的语调,语序,韵律,用现在的标准普通话朗诵古诗,包括唐诗宋词,很多连基本的平仄都对不上。所以我还是坚持传承家乡话是传承宗族文化的重要一环,外出的游子,无论您来自何方,即使已在他乡安居乐业,也请您不要忘家乡话,还要传承给自己的后辈,给他们留一条维系乡情的纽带和传承宗族文化的根,传承家乡方言我们责无旁贷。
想要阅读更多原创文章,敬请关注《岭南盆景》微信公众平台:lnpjsj,分享最有价值的盆景文化。 欢迎投稿、留言参与交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