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哈达新传

哈达新传

一名工人正在剪裁哈达的布料。新华社记者王迪摄

新华社成都10月17日电(记者王迪)四川省邛崃市冉义镇是一个中国西部小镇,这里是中国藏区大多数哈达的来源地。

良田万亩,阡陌纵横,竹林掩映着朴素的砖木结构民居。小镇中不时传出机器的轰鸣声,纺织机上,丝线汇聚成洁白的绸缎。经过提花、染色、裁剪等工序,这些绸缎变成了长条形的哈达,最终出现在藏传佛教寺院和藏族农牧民的家里。

哈达是藏族和蒙古族人不可或缺的仪式性织物。无论是礼佛、拜年、婚丧还是送别远行,人们都会手捧哈达以表达敬意或祝福。

哈达新传

一名工人正把晾干好的哈达取下。新华社记者王迪摄

冉义镇生产的哈达、腰带、佛灯油和氆氇源源不断地运往青藏高原东部,然后再辗转到达拉萨。据业内人士估计,这个常住人口不到三万人的小镇,一年生产的哈达有数千万条。

36岁的胡鹏飞说,他的祖父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手工制作哈达。从栽桑养蚕到穿经引线、上木制织机、上浆、包装等,前后要经历20多道工序。由于产量少,“一两年才卖一次”。等到可以卖的时候,祖父要雇10多个挑夫,把哈达运到雅安、康定等地。

哈达新传

一名女工正在生产哈达的织机前作业。新华社记者王迪摄

20世纪90年代,在胡鹏飞的父亲经营哈达生意时,机器替代了传统手工,邮局替代了挑夫。

当家族生意传到胡鹏飞手里的时候,川藏线的交通状况已经大为改观。隧道、桥梁让人们无须再途经危险的陡峭山路。随着今年从四川雅安通向康定的雅康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从成都到康定缩短到了3.5小时车程。

胡鹏飞的祖父当年到康定来回得一个月,而现在他当天就能往返康定和冉义。

“现在五分之一的订单来自海外。”他说,他的工厂生产的哈达已经卖到印度、尼泊尔、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

哈达新传

一家哈达工厂里,记者看到了常见的几种不同颜色哈达,可见的印花为藏区特有的吉祥八宝图,寓意吉祥。新华社记者王迪摄

随着藏区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哈达的需求越来越多。冉义镇的哈达生产龙头企业——雪域民族工艺厂总经理植学文告诉记者:“过去高端产品占比不超过10%,现在达到了三四成。”

2010年以来,以天然蚕丝、羊毛等制作的高端哈达的销售额开始显著增长。

哈达新传

植学文站在生产哈达的织机前。新华社记者王迪摄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哈达生产者们不断改进工艺。过去,哈达按匹销售,买回来还要裁剪才能使用。植学文注意到这一问题,决定把哈达进行裁剪再销售。后来,他又改进了包装,使哈达拆开即用。

此外,定制哈达变得越来越常见。除了传统的吉祥八宝和藏文祝福语图案,客户们要求布料印花加入周年活动的文字说明、新婚夫妇的姓名等。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生产者也调整了产品线。雪域民族工艺厂已开始协助大客户把废弃的化纤哈达交给回收公司,这些哈达粉碎后又将获得新生。(参与采写:康锦谦)

上一篇新闻

古天乐的凸眼,梁朝伟的发际线,让人看到成了港圈男神“消亡史”

下一篇新闻

他初中毕业,靠四张桌子起步创业,如今公司遍布全国,身家40多亿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