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聚焦转化外事资源优势 全力服务吉林市招商引资

吉林市产业链招商引资大会召开以来,市外事办立即召开动员部署会,要求全体对外交流人员以服务13条产业链招商引资为全年工作主线,聚焦实体经济,聚焦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做好外事跟踪和服务。

(一)转变工作理念。市外事办积极把“外事+招商”的模式贯穿全年对外交往活动中,使吉林市外事交往与经济活动深度融合,统筹协调利用外事资源、渠道和平台,为招商引资、外企投资吉林提供服务。积极部署开展“大学习大调研”活动,主动走访对接中新食品区、永吉经济开发区等专业园区,深入了解各园区产业类型和招商重点,全面掌握我市外向型企业和“走出去”企业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服务园区和企业的同时寻求项目合作和外事拓展。

(二)加强全球重点国别招商研究。结合全市13条产业链,深入研究国外相关领域重点国家和国际企业,支持对外精准对接,促进优质项目落地。

针对基础化工产业链,作为“副组长”单位,全方位支持与保障产业链招商小组工作,包装招商储备项目10个、拟投资额254亿元,与辽宁、唐山、苏州等多家重点化工领域企业进行对接洽谈,争取项目早日签约落地。

针对冰雪产业链,加强与“冰雪丝路”沿线重点国家在冰雪装备制造、冰雪科技研发、冰雪人才培养、雪场管理运营、冰雪品牌提升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强与奥地利Axess公司、意大利天冰集团、法国波马公司、法国阿尔卑斯山集团、法国地中海俱乐部集团,瑞士televerbier股份有限公司、加拿大Ecosign山地规划设计公司、芬兰冰运公司等数十家冰雪领域相关企业开展沟通交流,谋划参加芬兰世界冬城市长会议,推动我市冰雪产业国际合作。加强与马来西亚沙巴州等东南亚城市联系,谋划建立互为旅游目的地城市,实现城市“冷”“热”资源互换。

针对农产品加工及食品产业链,加强与新加坡驻华使馆联系,市政府主要领导与新加坡驻华大使就中新食品区生猪项目、吉宝物流项目、食品安全体系、吉林-淡马锡联委会等内容进行沟通,通过新方外交部门强化中新食品区在新方的地位,争取成为两国合作的新示范区。

针对碳纤维产业,加强与日本、白俄罗斯、丹麦等国家联系,加强与白俄罗斯光明山市“化纤”生产联合体、丹麦维斯塔斯公司等企业联系,为我市碳纤维产业寻求合作机遇。

(三)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受疫情影响,国内外人员往来受阻,传统的“面对面”“走出去”“请进来”的境外招商模式受到极大限制,外事部门境外联络广、交往多、信息灵的优势在新形势下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加强与外国驻华机构、办事处和企业的沟通联系,开展上门招商。受疫情影响,外国驻华机构、企业驻华代表在沟通和传递我国与本国交往需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更多外企了解吉林市发展机遇,市外事办主动上门对接各国商协会和机构,与外资企业代表广泛深入座谈,推荐招商引资项目。与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签署全面合作关系,与日本丸红北京办事处对接畜禽养殖加工、秸秆综合利用、氢能利用、高端养老合作,与马来西亚沙巴州经济顾问洽谈旅游资源互换、国际高端酒店入驻和人员培训,与萨省驻中国代表处就我市与萨省科技创新园在农业科技、食品等领域合作。

二是积极开展“云交往”,把境外网上招商作为重点工作。加强与UCLG、冬城市长会议等国际组织、8个国际友城和友好交往城市、友好人士联系,与芬兰拉赫蒂市、芬兰中国商会、芬兰国家商务促进局、挪威利勒哈默尔市开展线上交流,推动市体育局、北华大学冰雪体育交流合作事宜;积极联系对接马来西亚香格里拉国际饭店管理有限公司,推动高端酒店落地吉林。

三是利用外交部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双向精准对接。一方面收集整理我市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需要我驻外机构支持项目,借助外交平台做好对外宣传、协助推进,另一方面及时将我驻外机构编发的前瞻性经贸科技信息,欧美的新能源、石化产业、汽车产业,中亚地区基础设施需求等情况及时转发相关部门,协助部门用国际视野谋划吉林产业发展。

上一篇新闻

7.10-11《沸腾校园》首录:蔡徐坤、檀健次等上下班图和repo集合

下一篇新闻

《中国自由贸易协定推广实施国际合作南宁倡议》发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