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花蚊子”来袭,防控登革热需要这类捕蚊器

在炎热的夏季,除了反复无常的雨水、逐渐升温的酷暑令人心烦意燥,蚊虫叮咬也给人们带来许多烦恼,随之也会引发严重的登革热疫情

今年,新加坡暴发史上最严重登革热疫情。2020年以来,新加坡累计报告超1.4万例登革热病例,死亡16例。目前,针对这种传染病,还未出现有效的特效药或疫苗,防控该病毒还需从源头做起。

“花蚊子”来袭,防控登革热需要这类捕蚊器

图片来源:veer图库

警惕!登革热离我们并不远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有研究表明,国际范围内已有128个国家曾报告过登革热病例,超过39亿人有感染此类病毒的可能性,是全球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从临床表现来看,登革热患者会出现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等症状,严重者则可能出现出血或休克,甚至死亡

自18世纪后半叶被发现以来,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直到2012年,登革热才正式被定义为最重要的蚊媒传播病毒性传染病。我国首次登革热疫情出现在1873年的厦门,随后在上海、浙江、福建地区时常流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登革热在中国“销声匿迹”,但1978年广东佛山再次发生登革热暴发后,该病在我国一直间断流行,病例分布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大陆登革热疫情形势较往年(2015-2018年)更加严峻:中国大陆报告登革热病例共22599例,发病率为1.63/10万,报告病例数仅次于2014年的登革热大暴发。从病例分布范围来看,登革热报告病例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重庆市和江西省等南部省区,共报告19019例,占病例总数的84.16%;境外输入病例则同样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及广东。可见,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两广,是我国登革热疫情的重灾区。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为白纹伊蚊分布区,因此,白纹伊蚊也成为了中国登革热疫情的主要传播媒介。而由于缺乏特效的抗登革热病毒的药物及有效的疫苗,目前预防登革热的手段仍以控制传播媒介白纹伊蚊,也就是灭蚊为主。因此,提高监测与捕捉白纹伊蚊的能力,对于中国防控登革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捕蚊利器——BG-trap诱捕器

白纹伊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花蚊子”,是一种亚洲本土蚊种,因入侵美洲大陆造成一次严重的医学昆虫事件,被称之为“亚洲虎蚊”(Asian tiger mosquito)。近年随着气候变暖,以及它本身抗寒性的增强,使得白纹伊蚊能够在更多的地区生存。

“花蚊子”来袭,防控登革热需要这类捕蚊器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

为了捕蚊,人们曾发明各种工具,BG-trap就是其中一种。与其他捕蚊器不同的是,BG-trap诱捕器在运作过程中,模拟人体热对流下气味的分布,通过释放包含乳酸等成分的BG-Sweetscnet引诱剂,能够在周围环境中模拟人体皮肤的气味,并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从理论上显著提高蚊虫的抓捕效果。

有研究表明,人体血液中的氨基酸和乳酸联合生成一种复合氨基酸混淆体,该物质与人体汗液中的胺联合可生成三甲胺,这类甲胺的气味有极强的诱蚊作用。此外,二氧化碳也是蚊子定向的气味源

基于此,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捕蚊器,如光触媒灭蚊器,在运作时会通过模拟人体呼吸引诱蚊虫,达到物理灭蚊的效果。但BG-trap诱捕器在这个基础上,不仅增加了模拟人体皮肤气味的自然散发环节,还利用防水密封袋保护BG-Sweetscnet引诱剂免受外界环境影响,保证了更加稳定的蚊虫捕获率。


“花蚊子”来袭,防控登革热需要这类捕蚊器

BG-trap诱捕器 图片来源:Biogents

近日,发表在《PLOS ONE》的一项研究,介绍了2018年在中国浙江使用BG-trap诱捕器监测工具,捕捉白纹伊蚊成虫的效果。

从以往的研究经验来看,监测幼虫密度是防控白纹伊蚊的主要手段,但在评估登革热病毒传播风险和监测成虫有效度方面的作用有限。并且,温度、湿度、降水等气象因子特征对蚊子的发育、生存、密度、产卵率等具有显著影响,与登革热疫情具有相关性。因此,为了找到更好的监测手段,此次研究同时考虑了气象因子特征

一般而言,传统的幼虫密度监测指标包括布雷图指数(Breteau index,BI,即每100户中存在幼虫的容器数量),房屋指数(House index,HI,即每100户中存在幼虫的住户数),容器指数(Container index,CI,即每100个容器中存在幼虫的容器数量),这三项是评价一个地区伊蚊密度的重要指标。在本研究中,同样使用这三个指数标准来考察气象因素与白纹伊蚊密度的关系。在充分考虑滞后效应的前提下,本研究选择在实验进行1-4周分别检验观测成果。研究发现,白纹伊蚊密度与容器指数显著相关,而雌性白纹伊蚊密度与布雷图指数的相关性更高。综合气象因子来看,温度是影响白纹伊蚊密度最主要的气象因子因素


“花蚊子”来袭,防控登革热需要这类捕蚊器

实验数据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另外,从捕捉效果来看,在实验期间,BG-trap诱捕器共捕捉到680只成虫,其中白纹伊蚊占了绝大多数(586只,86.18%)。在所有的白纹伊蚊中,雌性为483只(82.42%),雄性为103只(17.58%)。基于以上结果,研究人员判断,BG-trap诱捕器是一种有效的白纹伊蚊成虫诱捕器,且尤其适用于雌蚊

此前,不管是在实验室抑或田野实验,都论证了BG-trap在捕获白纹伊蚊上效果显著。2017年在杭州进行的捕蚊效果研究发现,实验期内,BG-trap诱蚊器法共捕获白纹伊蚊成蚊903只,捕获率明显高于同期使用的双层叠帐法(456只)

由此,不少研究人员认同,该技术在中国境内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由于BG-trap监测设备价格昂贵且CO2获取的难易程度不同,因此目前更多的是用于登革热疫情等蚊媒传染病的应急监测使用,而无法推广民用。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城市规模和人口的增加,蚊媒滋生地和生活习性的变化,对蚊虫滋生环境治理的忽略,都是登革热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在夏天,“花蚊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

因此,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对登革热的预防极为重要。灭蚊是这个过程最关键的环节,我们期待更多效果类似BG-trap诱捕器、但价格更加亲民、操作更加容易的捕蚊器的落地推广,从而使防范登革热不仅仅停留在宏观层面,还能够具体到每一个家庭之中。

参考文献

[1]刘起勇.我国登革热流行新趋势、防控挑战及策略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20,31(01):1-6.

[2]韦凌娅,孔庆鑫,王慧敏.双层叠帐法与BG-trap诱捕器法在登革热应急蚊媒监测中的捕蚊效果比较[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9,30(01):65-68.

[3]宋家慧,刘文斌,曹广文.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措施[J].上海预防医学,2017,29(01):17-22.

[4]Wang J-N, Hou J, Zhong J-Y, Cao G-P, Yu Z-Y, Wu Y-Y, et al.(2020)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aditional larval indices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with the adult density of Aedes albopictus captured by BG-mosquito trap. PLoS ONE 15(6): e0234555. doi:10.1371/journal.pone.0234555

[5] Halstead S.Dengue[J].Lancet,2007,370:1644-1652.

——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何柱威 健康学人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花蚊子”来袭,防控登革热需要这类捕蚊器

上一篇新闻

对于海底捞,你可能真的看走眼了

下一篇新闻

人类的命运在老照片中凝结得如此厚重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