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平行世界的“幽灵货船”?新加坡海岸空中惊现海市蜃楼
你在现实世界见到过只有影视作品中才能出现的幽灵船吗?前几日,新加坡的民众有幸亲眼见证了一艘“来自平行世界的幽灵货船”。
6月2日上午,许多人正在新加坡的东海岸公园游玩。说实在话,那天的天气并不是很适合出行。呼啸的大风不停地吹乱人们的头发,天气十分闷热,就连海面的颜色看起来也显得十分深沉,隐隐给人一种好像要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的征兆。
而接下来的场景,也确实没有让人失望。传说中诡异神秘的幽灵船,不知什么时候就突然出现在远处的海面上,让许多人大吃一惊。如果仔细地观察,你还能发现更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就是这艘“幽灵船”并非停在海面上,它的船身与海面之间是有着一定距离的。也就是说,这艘“幽灵货船”是航行在空中的。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的心中都有些明悟这艘于天际航行的“幽灵货船”到底是什么来路了。没错,这就是海市蜃楼。虽然从刚开始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我们就清楚地知晓所谓的海市蜃楼就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但其实大多数人对于这种奇特的景观都处于一种“听说过没见过”的状态。
在现在的科学研究中,海市蜃楼有着清楚的特点和分类。如果把海市蜃楼比作成一个人的话,那么这个人无疑是一个念旧且守时的人。为什么用这样的两个词来形容呢?原因有两点,一是海市蜃楼每次出现的地点基本相同,有一些城市和区域经常出现海市蜃楼,而其他的地方就几乎永远都不会有这种奇观;二是一些地点出现海市蜃楼的时间相同,例如我国的蓬莱,只要有海市蜃楼出现,都是在五六月份,就好像赶上暑假放假回家的学生一般。
而仔细想想海市蜃楼经常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征。海市蜃楼一般都在夏季出现,且出现的区域都是临海、沙漠或是极地地区。之所以是夏天,并非是海市蜃楼的出现需要特定的季节,而是夏天的气温更容易满足气温反常分布形成的条件,在冬天出现的蜃景虽然罕见,但并不是没有,一般都出现在沙漠地区,像我国的吐鲁番地区曾经就在12月份出现过海市蜃楼。
至于出现的区域,这就要说一下海市蜃楼的形成原因了。海市蜃楼的形成和地理位置、一些特殊的气象条件等有关,简单来说就是形成地需要满足气温的反常分布,也就是要么下层的温度高、上层的温度低,要么下层的温度低、上层的温度高。这也就形成了海市蜃楼中的两种,前者是下蜃景,后者是上蜃景,像我们之前提到的前几日的新加坡“幽灵货船”就是上蜃景。
上蜃景的出现并不是“很挑地方”,几种特殊的区域都有可能见到它的身影,但最常见的还是海上和极地地区。这是因为当阳光照射到海面上时,海水蒸发会消耗热量,这就导致了海面上的空气温度较低,而空中的温度较高,形成了气温的反常分布。在极地区域也是如此,覆盖整个地面的冰雪融化也是会消耗大量热量的,形成下冷上热的气温条件,就会导致上蜃景的出现。
下蜃景的出现则有些不同,它甚至有着另外的叫法“沙漠蜃景”或者“高速路蜃景”。这也说明了下蜃景会出现的区域。沙漠中突然出现的绿洲,这种海市蜃楼大家已经听到耳朵都起茧子了。因为沙土表层没有什么水分,阳光一照射,温度上升极快,形成下热上冷的气温分布。高速路上的柏油路面也是一样的道理,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炎炎夏日中路面烫脚的体验。
而除了这两种以外,还有一种侧向蜃景。这次就不是上下层面的气温分布了,而是需要水平方向的气温分布差异才能形成。
按照这样的理论,那么我们看到的海市蜃楼应该是远处的物体折射过来的景象,也就是说是现实存在的东西,就如同新加坡的“幽灵货船”一样。在曾经出现过的海市蜃楼中,海面上的船、城市中的高楼大厦或者一些古楼,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相似的物体或者建筑。但海市蜃楼的景象却远远不止于此。
比较著名的例子就是爱琴海区域曾经出现的一次海市蜃楼。这次的景象并非是一些常见的建筑和船只,而是一些奇怪的场景,从蜃景中的一些特征人们辨认出了那是属于千年前维京时代的景象。在我国的蓬莱也曾出现过古代场景的海市蜃楼。
这不禁引起了人们的讨论,如果说是光线通过折射将远方的场景复现,那么古代街区和维京人的船这些明显不存在于现代的景象是怎么来的呢?有人认为这有可能是当地在举办一些活动,或者是在拍电影,那些千年前的场景都是刻意仿造的,只是恰巧被海市蜃楼“捕捉”到了;也有人认为,这有可能是千年前的景象因为某种原因被储存下来了,在如今通过海市蜃楼来了一次“再放映”;但还有一种更加神秘的说法,这些场景的确有可能是就在这个时刻存在的,只不过并非来自于我们所处的地球,而是所谓的平行世界。
这个神秘的说法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在各种科幻影视作品大行其道的如今,平行世界的故事已经成为了一种人人皆知的存在。更何况,从物理学角度而言,平行世界本身就是存在的。只是我们现在的科技并没有办法去证实这一点,就算不相信也无从否认。
即便现在看上去我们的科技已经很是发达,但想要真正了解我们生存的家园还远远不足。本就有着浓烈神秘色彩的海市蜃楼,遇上了更加神秘的千年前的场景,这一切仿佛在告知我们世界的神奇还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也许仍不过是冰山一角。
参考资料
陈荣松;“海市蜃楼”的真正成因;物理通报;2003.09.15
作者:九月授衣 审核:小羊 校稿编辑:李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