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播火传薪 开启中部地区微创时代之门

播火传薪 开启中部地区微创时代之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团队。

播火传薪 开启中部地区微创时代之门

蔡开琳教授内镜外科团队为合并肠梗阻的结肠癌患者放置结肠支架。

9月1日,本报题为《陶凯雄:为张伯礼院士“摘胆”的人》的报道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网友们向这位追求卓越的“十环医生”表达由衷敬意,也对他醉心从事的微创外科事业充满了求知欲。

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是当代外科发展的重要方向。1987年,法国医师完成世界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启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代微创外科。上世纪90年代初,王国斌教授将这一手术理念和技术从国外带回协和医院,在裘法祖院士的大力支持下,这束“微”光逐渐成为中部地区的“火炬”。

“心有定见,无惧风雨”,在王国斌教授的开拓与大力支持下,陶凯雄教授坚定探索、矢志钻研,推动微创外科各亚专科迅速发展。

近年来,协和医院外科从腹腔镜手术进入到机器人辅助的智能化时代,由单一微创技术发展到“内外兼修”内镜与腔镜外科等多技术融合;从技术引领扩展到临床研究引领,出产一系列研究成果;从自我发展到医学技术普及,一批批年轻医生从协和微创手术培训中心走出,成长为各地医疗机构中坚力量。

“前瞻、传承、创新”,协和医院老中青外科人秉承“生命至上”价值理念,接力播火传薪,带动中部地区全面进入微创时代,惠及成千上万患者和家庭。

“手术创伤小了,病人痛苦少了,恢复快了。这是团队最大动力!”

预见“微”光 开启华中地区微创时代

27年前的德国。一台子宫肌瘤剥离手术,让一位来自中国武汉的医学博士感受到巨大震撼,以至于对观摩的细节至今记忆深刻:与当时通行的开刀手术不同,医生只是在这位患者的腹部打了几个“钥匙孔”大小的洞,放入腹腔镜等手术器械,就轻而易举将子宫肌瘤一颗一颗取出来,“不仅创伤小,还保留了子宫”。

这位在德国萨尔大学洪堡医学院就读的医学博士,就是时任武汉协和医院普外科的青年外科专家王国斌。那时,中国医生很少有人见过腹腔镜且十分昂贵,王国斌从国外同行处谋来一些腹腔镜手术器械,回到协和普外科,开始潜心钻研现代微创外科技术并组建团队。1995年,华中地区第一个独立完善的腹腔镜外科中心在协和创建,从此拉开华中地区微创时代的大幕。

任何技术革命,总是在质疑声中诞生并前行。王国斌不动摇。他抓住一切机会向德国、美国、新加坡等国际同行取经并积极与国内微创外科的先行者交流。他拼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锻炼队伍。当时有人说,微创技术走不远,只能做胆囊切除这样的“小手术”。王国斌和团队就沉下心做好每一台“小手术”,保持极高成功率。

“因为相信,所以看到”,他们坚信这个新技术的生命力远不止于此。1998年,博士毕业的陶凯雄被选入团队,送到香港学习,很快脱颖而出。1999年,王国斌、汤绍涛、阮庆兰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腹腔镜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至今,武汉协和是此领域最大规模的微创化诊治中心,累计使2000余名婴幼儿免受开膛破肚之苦,技术保持国内领先。随着经验积累和技术拓展,王国斌教授和陶凯雄教授一起,在湖北率先开展了10多种复杂胃肠道微创手术。

1998年,王国斌担任协和医院院长、第一临床医院院长。围绕“人才强院”战略,他和领导班子坚定不移支持微创外科发展壮大。到2000年底,协和医院腹腔镜中心引进了包括国际、国内权威专家、海归英才等知名专家在内的整套人才梯队。

1995年到2004年,这是协和微创外科25年发展史的第一个10年,实现学科从“无”到“有”,临床应用从“少”到“多”的跨越。2004年,秉承着王国斌教授的“微创”理想,陶凯雄带领一支团队向传统需要“开大刀”的手术进行“微创化”攻坚,一个人一年内做了六七十台腹腔镜胃肠手术,手术难度显著升级。

患者的喜悦成为团队最大的动力。这些成功的案例使得人们对微创手术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微创手术全面延伸到妇产、泌外等各外科,每一位医生都希望掌握更为复杂的微创技术,以更好地帮助那些复杂疾病的患者。数年内,武汉协和全院的微创手术开始超过传统外科手术。

2005年到2014年,第二个10年,协和微创外科实现了技术革命的真切落地,并且几乎与国际同步,完成3D腹腔镜等技术升级。

王国斌教授早期举起的那束“微”光,25年来通过逐步增多的微创医师的努力,不断照耀着患者的健康之路。

“21世纪的外科有两个重点的发展方向,一个是器官移植,一个是微创外科。”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说,协和医院对中国微创外科的发展和应用推广作出了突出贡献。

微光成炬,才能点亮万家灯火 协和启动“全面微创”计划

深耕细分 将微创外科引向智能化时代

微创技术渐渐普及后,陶凯雄又在思考:微创之路的下一个“光”源在哪里?怎样从一盏灯照亮一寸地,到万家灯火,照亮一片天?那就让每一盏微创的灯,集聚成簇、成炬,成燎原的星火。2014年,陶凯雄担任胃肠外科主任,曾经各种胃肠微创手术都做的他,着手进行胃肠外科亚专业的精深发展,通过专业做精做深,丰富人才层次,拓展人才规模,使团队的每位医生,都能成长为微创外科行家里手。

上消化道组、下消化道组、多学科联合(MDT)诊疗组……9个亚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后,科室集中优势力量,主攻精准治疗,一批年轻骨干苦练完美技艺,成长为团队带头人,形成人才梯队。年轻专家王征教授就是这项举措的受益者。他是美国杜克大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2014年,由胃肠外科引进回国,目前是中华医学会结直肠外科学组的委员,他致力于遗传性结直肠肿瘤亚专业研究,发表了诸多重要研究成果,目前正在筹建包括病理科、消化内科、生殖医学等在内的多学科团队。

更重要的是,专病专治使疑难杂症患者能很快找到“对的医生”。高度的专业化也更加便于研究疾病谱,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研究,推动专科发展。如今,胃肠外科90%以上的手术采用微创,专业细分成效显著,中低位直肠癌3~5年生存率上升了15%~20%,直肠癌低位保肛明显提升。

2015年,湖北省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入驻协和,协和医院胃肠外科开展了湖北省首例达芬奇机器人下胃肠道肿瘤根治术、达芬奇机器人下手术治疗肥胖症,标志着协和医院微创外科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达芬奇突破了人眼和人手的局限,相比传统腹腔镜手术更为精确,创伤更小,患者恢复更快。

随着5G时代的来临,达芬奇远程手术即将变为现实,这意味着,武汉医生坐在协和手术间,可以遥控机器人为千里之外的患者做手术。

协和医院胃肠外科积极拥抱“手术机器人时代”。目前,包括胃肠外科在内,全院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下各类外科手术每年可完成600~700台。

BEST团队“内外兼修” 成就微创之路新火种

双镜合璧 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术业有专攻,在西医的王国里,学科界限通常十分鲜明。但有的病变仅仅累及肠腔里面,有的仅仅在肠腔外面,仅用一种技术,可能难以给患者带来更加完美的微创解决方案。内镜诊治本是内科技术。协和微创外科在科学精神的引领下打破界限,外科医生学习内科技术,“内外兼修”,跨界治病救人。

2000年,协和胃肠外科副主任蔡开琳当时还是一位普通医生,被王国斌选派赴上海学习先进的内镜外科技术,从人体自然腔道进入的内镜手术实现无创,协同腹腔镜微创手术达到“减孔”,满足患者“创伤更小、康复更快”的心愿。

BEST内镜外科团队应运而生,从肠管的里面与外面的腹腔镜协同解决消化道多种问题。十多年来,在学科带头人王国斌教授与陶凯雄主任的支持下,蔡开琳教授带领BEST内镜外科团队,搭建内镜—腔镜多技术融合平台,用内镜外科的方法解决复杂、特殊的胃肠肿瘤问题。比如胃肠肿瘤患者易出现消化道梗阻,要解决问题传统方式需要经历至少两次手术,而且腹壁造口“排便”常常需要2~3月。而通过内镜技术在梗阻部位放置支架“撑开”肠道,即可实现疏通,一般1周后即可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极大地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

“术前诊断、术中定位、术后修复”,内镜技术的运用领域不断拓宽。而腹腔镜与胃镜、肠镜“内外结合”,能够达到精准手术,同时避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目的。

近年来,腹壁无瘢痕手术成为微创外科研究的新热点,协和医院早期的“双镜联合”探索正与这一方向不谋而合,如今,内镜—腔镜多技术融合平台将沿着从“微创”到“无创”的前沿,探索前行。

划标准、建中心、办论坛 催发星河璀璨

携手中部 不忘初心向未来

2018年,第7届中国武汉国际微创外科学术研讨会召开。自2001年以来,武汉协和医院连续举办广有影响的微创学术会议,平均每届吸引上千人参加。这个家门口的国际盛会,届届名家云集,传播最新的微创医学理念,交流世界最新微创技术。王国斌教授记得,20年前的第一次会议上,有的国际顶尖专家拖着超大行李箱前来,拿出一整套腹腔镜现场演示了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微创外科手术,引发热烈的讨论。

“医生应该有敏锐的嗅觉,捕捉技术前沿,跟上时代步伐。”“外科医生既要熟练传统的开刀手术,更要掌握现代的微创技术,要两条腿走路。”王国斌这样谈及办论坛初衷。在裘法祖院士等老一辈医学家的支持下,王国斌牵头组建了湖北省医学会腹腔镜外科分会、成立湖北省胃肠微创外科联盟,不断凝聚微创队伍。协和医院创办的华中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微创外科医学培训中心,走出一批批生力军,成为中部各省微创外科中坚力量。随后创办的湖北省微创外科医学研究中心,开展基础性探索、循证医学研究和新技术课题,获批国家973计划等相关项目。

协和医院积极制定或参与专家共识及相关技术标准,倡导实行“规范化、综合化、个体化、数据化”四位一体的胃肠道肿瘤诊疗模式,以促进微创技术推广。较早建立华中地区胃癌及结直肠癌MDT诊疗团队,实行数据化联网管理。

未来,协和微创外科致力打造国家级微创诊治中心,让医学进步惠及更多家庭。从救一个人,到救一群人,一星独明,不如星河璀璨,微创医学之光能照耀更多的患者,这是中国微创医师的荣光!

撰文:罗兰 涂晓晨 李桉树 王继亮

协和医院胃肠外科亚专业矩阵

上消化道专业组

下消化道专业组

内镜外科专业组

减重代谢外科专业组

肛肠疾病专业组

胃肠间质瘤专业组

炎性肠病肠瘘专业组

腹壁疝与腹膜后肿瘤专业组

晚期肿瘤姑息治疗专业组

上一篇新闻

这一次,达芬奇“遇上”了齐白石

下一篇新闻

600亿!打造新一代金融城,上海西岸金融城项目奠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