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逢源,即亲美又友华!新加坡弹丸之地的生存之道
毋庸置疑,新加坡是二战之后世界上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从1965年独立至今,新加坡立国不过短短56年。而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中,新加坡愣是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亚洲仅有的四个发达国家之一,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成就绝对是非凡且令人瞩目的。
(狮城夜景)
新加坡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新加坡地处马来半岛最南端,是马六甲航线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新加坡政府则依仗着本国特有的环境,在独立后做起了转口贸易。
所谓转口贸易,简单意义上讲就是建立一个集装箱集散地,将来自东亚和欧洲的商品在新加坡港重新编组,实现效率最大化。
举个例子,上海港和横滨港都有一批商品运往欧洲,但这些商品的目的地却分散在欧洲各个港口,有的去伦敦,有的去阿姆斯特丹,有的去里斯本,那么该如何运输呢?
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时间和交通成本,上海港和横滨港的商品会被集中运抵新加坡港,再在新加坡港重新编组装箱,分别发往各个地区,这就是转口贸易。
通过转口贸易,新加坡港一跃成为世界级的集装箱吞吐大港,经济开始腾飞。
(新加坡港)
与新加坡同一时期崛起的香港也是通过转口贸易起家的,随后香港政府大力发展金融产业,一步一步使香港繁荣起来。
但新加坡政府的发展思路却不同于香港,李光耀不甘心只当一个“高速服务区”和“金融卖场”,新加坡的目标是借助区位优势实现工业化。
例如新加坡本身没有任何石油资源,但凭借着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政府大力发展石油提炼工业,短短十几年就成为了世界三大炼油中心,能为南来北往的商船提供各种油品。
(新加坡石化基地)
大家千万不要小瞧石油提炼,这可是一门高技术产业,它首先需要一个广阔的消费市场(往来新加坡的海量商船),其次需要一个强大的智力基础(聪明的新加坡华人),一般国家根本玩不转。
正是在李光耀“实业立国”的指导理念下,新加坡经济稳扎稳打,逐渐成为东南亚航运中心、制造业中心、金融中心。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
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新加坡的国际地位,也促使新加坡政府更加主动地参与各种国际事务。
新加坡自打独立起就非常热衷于国际事务,但这其中原因既有主动的一面,也有被动的一面。
从主动意愿来看,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很早就有着一个大国梦,二战后他试图与马来亚一起共同组成一个多民族国家,意图成为东南亚乃至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
然而马来人和华人的民族矛盾太深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无法调和的,于是乎马来人将新加坡踢出了联合政府,导致新加坡被迫独立。
虽然没能如愿建立一个大国,但这并没有湮灭李光耀的大国梦,他依然希望新加坡在国际上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国家,因此非常热衷于各种国际舞台。
而从被动意愿来看,新加坡参与各种国际事务也充满着很多无奈。
独立后新加坡周围的环境是相当恶劣,其南面的印尼和北面的马来西亚都不是啥好货色,而新加坡本身只有724平方公里(还不如香港大,独立之初更是只有500多平方公里,后来通过填海才增加了200多平方公里),压根没啥防御纵深,可谓是一战就被灭国。
为了保证自身安全,李光耀只能在国际交往中各种合纵连横,以此维持新加坡的和平和独立。
(单看国土面积,新加坡只是一个弹丸小国)
自新加坡独立开始,李光耀和李显龙父子就积极奉行亲美政策,在军事上与美国结为盟友,直至今日。
实事求是地讲,与美国的结盟极大地帮助新加坡度过了危险的婴儿期,也正是在美国的庇佑下,新加坡才得以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发展经济。
哪怕是到了今天,美国仍旧是新加坡的安全基石,因为没有其他国家可以替代美国去保护新加坡,因此在许多国际问题上新加坡表面上八面玲珑,实际上则是完全跟随美国。
(新加坡士兵在美国夏威夷参加联合军演)
然而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中国国力迅速提升,北京对南海周边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何在中美之间找平衡成为摆在新加坡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由于同为华人,中国对新加坡有一种天然的好感,两国关系一直不错。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新加坡就成为中国学习的模板,中国大量引进新加坡企业和资本,极大地帮助中国企业熟悉国际金融秩序和建立现代公司制度。
当然,积极地进入中国市场也为新加坡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并且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也进一步加强了新加坡港的国际地位,毕竟新加坡港大量的集装箱都是来自中国或者发往中国。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
有鉴于此,新加坡在对华问题上一直谨小慎微,即便作为美国的盟友,新加坡也极少在中美冲突中选边站,一直是充当和事佬的角色。
而对中国而言,也确实需要新加坡当这个和事佬。
因为相比于欧美国家,新加坡是要更加了解中国的,更加容易与中国沟通。反之,新加坡也比中国更加了解欧美,有新加坡的介入会让中美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每年一届的香格里拉对话)
此外在两岸问题上,新加坡也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积极充当调停者,2015年的习马会就是在新加坡举行的。
所以说无论是对美问题还是台海问题,中国政府都非常看中新加坡,非常重视与新加坡的外交关系,即便我们也知道新加坡政府外黄内白,但我们依然愿意与新加坡交往。
纵观整个西太平洋地区,很少有国家能像新加坡那样在中美之间如此从容应对,或者说只有新加坡可以在北京与华府之间左右逢源,这也是新加坡作为一个弹丸小国的生存之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