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哪哒狮城漫谈丨城市色彩(建筑篇)

赤道2°的骄阳下,有这么一座缤纷的小城。

这是一座老城,这是一座新城,

历史被强调,但又被粉饰,

文化被高举,却又被过分简化,

我们在其中,该如何解读她

……

缤纷组屋

“红山”是红色的吗?

漫谈狮城,从色彩入手不只因为这主题之重要,也源于身边的一件事儿。我所居住的地区名为“红山(Red Hill)”,不知是巧合还是刻意为之,这一带的屋子都一度被粉刷成红色。每逢乘地铁经过,只见窗外远近深浅的红楼,不必听报站,便知到家了。

丨1970年代的红山地区(Mench Ruma)

一直以为,事情就是如此了。不想近日,楼下张贴出一纸告示,以中文/英文/马来文/印度语分别写着:“政府决定重新粉刷您这一带的房屋,有三种配色方案供您投票选择”。一旁有三种配色方案的模板,有深红,嫩绿和明黄。还挂着个投票箱。全民参与城市建设,倒是被我赶上一回。

丨组屋更新色彩方案 (哪哒)

还没来得及投上我宝贵的一票,票箱已经被移除。上油漆的脚手架纵横交错的支起来了。又不多时,一路之遥的楼已经换了装束,脱下在我心目中象征地方性的红色外衣,换上了新绿色的褂子。这三十多年的老房子经这么一打扮,竟有几分刚刚拔地而起的味道。

丨组屋区粉刷中的新旧对比(哪哒)

那绿是嫩的很,配上纯度极高的白,明晃晃有几分刺眼。想着不出时日,我所熟悉的“红山”将变身“绿山”,心中忽的涌起几分不舍。一如去年眼睁睁看着楼下几颗老椰子树被砍伐……新和旧,哪个更好呢?那被粉刷的不只是墙面,更是记忆。那砍下的不只是树木,更是情谊。

丨组屋新貌初现 (哪哒)

HDB易容术

事实上,不拘是我住的社区,这座城市大大小小的组屋社区都此起彼伏得经历著这样的易容术。重新粉刷立面是HDB(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狮城“住建部”,80%以上居住地产的开发者)的例行工作之一。

一方面是为使旧屋换新颜,维持城市面貌。正如下图Tiong Bahru社区,建于1960年代,作为新加坡最早的政府组屋片区,丝毫没有老旧的感觉,便“得益于“这样的改造。

丨1950年代的中巴鲁组屋区

丨2019年的中巴鲁组屋区

(哪哒)

缤纷店屋

Shophouses:从历史中走来的建筑

丨新加坡店屋街区(marinabaysands.com)

狮城缤纷也见诸于历史文化街区,特别是以店屋(Shophouses)为主的片区。从东部的如切(Joo Chiat/Katong)到中部的牛车水(Chinatown),再到北部的马里士他(Balestier),都以联排的店屋为主要风景。

新加坡的店屋多建于 1840s 到 1960s之间,整体的形制沿袭了闽粤一代的下店上屋,风雨骑楼,沿街面窄进深长等特点。虽形制相当,但在建筑装饰上却体现了多元移民文化。从檐口,门窗,柱式,地砖到内设……有的中、有的洋、有的中西合璧,颇有几分哈尔滨“道外”的味道。

丨典型的店屋建筑结构(URA)

艺术家眼中的七彩店屋

但不同于“道外“的是,新加坡的店屋融入了土生华人(Peranakan)文化的元素。它是华人/印度人与本土人文化交融的产物,体现为巴洛克般的繁复装饰和浓艳色彩。放眼望去,只见枣红,明黄,翠绿,湖蓝,太白……这些出现在儿童绘本上的色彩是狮城街头的平常。从以下两个以店屋为原型的艺术品可见一斑。

丨娘惹风格的店屋街区(Nathalie Laoué)

丨Emerald Hill 店屋立面(Kildi Art)

大马寻原型

店屋之色彩缤纷,除去本身的装饰特性之外,政府的历史街区翻新(粉刷)计划也是“功不可没”!细心的旅人会发现,同是店屋建筑,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城市之间却有截然不同的气质!大马国的槟城(Penang),马六甲(Malacca)这两座同样以华人为主、融入西洋和娘惹文化的城市,其中的店屋建筑却着实朴素很多。

丨槟城店屋街区 (asia.nikkei.com)

这朴素并不在乎建筑装饰、规模或形制,单单在乎色彩。没有政府过多的干涉,这里的老房子仍旧保持着旧时的味道。曾经的明亮色彩经过百年岁月的洗礼,只剩下忽隐忽现的印迹;加上热带暴雨的频频冲刷,墙面上或是露白、或是青苔满布,标迹出雨水的路径。地砖虽少有日晒雨淋,但人来人往久了,也磨得发白发亮。虽显残败,但比坡上的多了几分真实,更让人有走入历史的感觉。

丨槟城店屋 (John S Lander)

怀念茶室中的一个午后

还记得几年前,我和朋友在槟城老街上一处店屋茶室待了一个下午。要一壶简陋的茶,两人无言,只默默看着热闹的街道、来往的茶客发呆。仿佛观看古旧幕布前演绎的悲喜人生剧。一个没留神,半日便虚度了。

丨槟城店屋底层茶室 (aboutmyculture)

而在坡上,却很难有这样的悠闲和虚无感。一样是百年老街,在政府积极的更新计划下,旧貌换新颜,每一个细节都得到了最周到的呵护。屋顶的筒瓦,门前的矮墙,窗框的浮雕……最惊人的是色彩的“恢复”!最具代表性的恐怕是“南洋茶话”logo的取景地,位于Joo Chiat Road和Koon Seng Road 交口的Peranakan Shophouses。因着明亮的色彩,这里如今已经成为游客街拍热门地。周围的店铺中也难寻那槟城那种简朴的茶室。

丨Peranakan Shophouses (marinabaysands.com)

(注:封面图 Kildi Art;篇首图 talkingtextiles.asia)

这缤纷色彩的背后,是街区、房屋的绅士化。老居民早已在半世纪之前的城市更新中迁移到政府公共住宅中,老字号也慢慢不见踪迹。只剩下盛装而立的店屋和熙熙攘攘的旅者。

新加坡是一个美食之都?还是一个美食沙漠?

食物和城市色彩有什么关系?

新移民主妇如何经营三餐?

……

上一篇新闻

哪哒狮城漫谈(序)

下一篇新闻

哪哒狮城漫谈丨食物景观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