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耀星城——新加坡50年产业发展史,用50年赶日超美
本文作者 | 阿植
本文是Amy姐公司CEO阿植关于新加坡发展历史的文章。“植观天下”公号,聊商业,聊管理,聊世界,聊投资,欢迎大家关注捧场。
新加坡经济强,强到什么程度?
人均GDP在2004年超越香港,2010年超越日本,2011年超越美国。
再看回1965年新加坡经济起步时期,人均GDP仅为香港的70%、日本的60%、美国的15%。
短短五十年,新加坡赶日超美,成为全球最富庶的国家之一。新加坡和李光耀先生是如何做到的?
1960-1965年进口替代的弯路
新加坡的前身是英国的一个贸易站,后来英国把它发展成为英国在东南亚的行政、商业和军事中心。新加坡经济主要靠英国驻扎的行政机构和转口贸易。
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新加坡整个工业化的思路,奉行进口替代政策。对所有进口消费品征收关税,以保护国内幼稚产业的成长。当时新加坡只有200万人口,国内市场很小,很难独立发展自己的产业。新加坡曾尝试通过政治合并的方式,以谋求和马来西亚形成共同市场。后来因为不可调和的分歧,最终退出马来西亚,共同市场愿望破灭。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建国。新马分家后,马来西亚不再通过新加坡的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同区域另一大国印尼又和新加坡搞对抗,贸易活动也停止。新加坡经济的第一支柱转口贸易受到重创。
新加坡另一经济支柱,驻扎在新加坡的英国军队和行政机构,又在1968-1971年从新加坡撤出。英国人的撤出,让新加坡的GDP一下子掉了20%,影响国内3万人的就业。1966年,新加坡预计失业率达到14%,这样的失业率已经接近引发国家动乱。
按李光耀先生的原话,“1965年8月9日,我带着惶惑不安的心情启程,走上一条没有路标和茫无目的的道路。前途茫茫,不知道何去何从。”
1965-1975年出口导向型工业
新马分家,外部环境的变化使新加坡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当时主流的经济学家把跨国公司当做廉价的土地、劳工、原料的剥削者。发展中国家把原料卖给发达国家,又反过来购买他们的消费品,被认为是新殖民主义。但这种理论并没有得到李光耀的认同。
反正新加坡没有天然资源可供跨国公司剥削,新加坡有的只是勤劳的人民、良好的基础设施、诚信的政府。新加坡政府的责任只是为200万人民提供生计,如果跨国公司能让工人获得报酬,并教授他们技能和管理,为什么不把他们争取过来呢?
新加坡没有广阔的腹地,但全世界又何尝不是新加坡的腹地!处于第三世界的新加坡要成为第一世界的绿洲!这就是当年李光耀的初心。
认知一变,果然局面大开。新加坡确立了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而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意味着新加坡需要和世界各个国家做竞争。如李光耀先生所言,我们生存原则很简单,只有一个:新加坡必须比本区域其他国家更加刚强勇猛,更加有组织和富有效率。
在1965年8月9日独立那天,新加坡取消了所有进口关税。新加坡奉行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没有外汇管制和产业保护。转型带来了痛楚,不少在新加坡从事制造生意的人遭遇失败。然而幸运的是,新加坡成为全球幼稚产业保护浪潮中的一个例外。在山穷水尽的无奈之下,却找到了通往光明的大道。
在外向型经济导向下,新加坡开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早期新加坡的工业主要是制造植物油、化妆品、假发、蚊香、发膏、金银纸甚至还有樟脑丸,附加值高一点的行业,就是拆船和废钢轧碾。60年代台湾人香港人到新加坡设厂,发展纺织、玩具工业,但规模都不大。但到了1968年,裕廊工业区已有近三百家工厂,雇用2万1000名工人,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跨国公司这边,新加坡最早的外国投资者是英国人,但英军撤出新加坡,很多英国公司跟着撤出。新加坡招商引资真正取得成果要到1968年。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欧美投资人认为香港、台湾太靠近大陆,开始考虑转移至新加坡。
1968年10月美国德州仪器开始投资,紧接着是国民半导体厂,后来德州仪器的竞争对手惠普公司也决定在新加坡投产。美国其他的电子公司也接踵而来。美国的跨国公司为新加坡奠定了高科技电子工业的基础。电子工业不但解决了失业的问题,还把新加坡变成80年代一个主要的电子产品出口国。
1975年,这一年新加坡的工业首次超过贸易,一跃成为经济中最大的组成部分。
1975-1990年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金融业
1975年以后,新加坡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金融业:
石化工业
1973年石油危机,全球几家大石油公司在新加坡都有自己的库存石油。当时新加坡并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阻止他们出口,这赢得了石油公司的信任。石油公司把新加坡当做可靠的石油交易场地。充沛的原油供给使新加坡能发展起自己的石化产业。
1980-1990年间,新加坡又先后设立了菲利普斯新加坡石化公司等8家石化公司,石化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到90年代,裕廊岛工业区就成为仅次于美国休斯敦和荷兰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电子产业
新加坡及东南亚首家硅晶片制造厂在八十年代初期建成。苹果电脑公司也于1981年开始在新加坡生产个人电脑,1982年光盘驱动器开始生产,到1985年已经有超过150家跨国公司在新加坡从事电子或电脑配件生产。
金融业
七八十年代,区域内金融的赛道完全属于新加坡。新加坡通过取消非居民利息预扣税,吸引国际金融机构。所有亚元存款无需遵守法定流动资产和储备规定。新加坡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银行业金融中心。1984年新加坡黄金交易所扩大营业范围,成立新加坡金融交易所。1984年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开始欧洲美元利率期货合约,不久扩大到欧洲日元期货合约。90年代初外汇市场全球第四,仅次于纽约伦敦东京。
住宅产业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信奉“人无恒产必无恒心”的儒家思想,认为只有新加坡的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人民在面对外来敌人,才会坚决捍卫自己的利益。因此从1963年开始新加坡政府就实行“居者有其屋计划”。政府推出低于市场价格的组屋供民众购买。购买组屋的人数从1967年3000人增加到1996年7万人。特别是1975年以后,政府在远离市区的乡村建立大型组屋,并配套无污染工业。新加坡住房供给快速提高。到80年代中期,85%的新加坡居民拥有了自己的住房。
1990年以后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1990年以后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把发展重点从制造业转移到化工、电子和工程业等主要新兴产业。经发局也开始凭借它在这些产业的领导优势,发展制药生物技术和医疗技术等生物医学科学产业。
金融业方面,1998年1月1日新加坡监管体系全面改革。新元国际化条例,修订资产管理业条例,鼓励股票交易所和金融交易所合并。1998年日本台湾新加坡泰国香港的股市指数期货都在交易所交易。银行业方面,开放银行业,批准外资增设分行。
如今新加坡仍是世界的硬盘驱动器产地,负责全球三分之一的硬盘生产;也是世界第三大炼油和石化中心;拥有13个晶片园;全球10大药剂公司就有6家在新加坡生产。
新加坡快速发展的原因
1、认知格局上能超越那个时代意识的铁幕
在封闭起来搞进口替代的思潮中,新加坡能逆向思考,打开国门率先融入全球化。新加坡是当时幼稚产业保护浪潮的一个例外。
在英美自由竞争的思潮下,新加坡发展的却是国家资本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英国和北欧推行福利社会的压力下,李光耀却开宗明义,没有人给我们生计的义务,新加坡永远不会成为福利国家。对西方的民主,李光耀坚持法治大于民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自由、法律外面没有民主、法律上面没有权威”。
香港在房地产市场奉行自由竞争,李光耀却提倡在住房上“居者有其屋”,必须提供津贴,以抵消自由市场竞争下最极端后果。但这种津贴不能被滥用,重新分配不能伤害表现优异者的奋发图强。
没有这种认知上的突破就没有新加坡独立的发展道路。
2、正直的价值观念
李光耀认为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是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当年英国撤军,新加坡经济水深火热,新加坡拒绝了英国的援助。按李光耀的原话,国际社会没有责任为我们提供生计,我们不能够靠讨饭钵过活。
新加坡的另一个价值理念就是反对投机。一个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新加坡的《土地收购法》,政府对土地征用的补偿必须按开发之前的价值。因为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才有土地的增值,增值收益不能为土地投机者所拥有。
李光耀对李嘉诚的评价也可略见一斑,李光耀自问李嘉诚可有制造一件营销世界的商品?没有。李嘉诚投资地产,收购港口、超级市场、电讯公司,全靠和垄断结盟。十分成功,然而他不过是顺市而行,什么行业当红便进入该市场。
第三个理念是人才是立国之本。李光耀常讲人才是天下之本。若新加坡只依赖仅有的300万人口来“生产”人才,那么影响将是有限的。
新加坡把自己的官方语言定为英语,为什么定为英语?因为英语是世界语言,只有讲英文,新加坡才能延揽到全球顶尖的人才。对于外来移民的态度,李光耀实话实说:“我们还有什么选择?没有外来人才,增长就会缓慢;吸引外来人才,就能取得更快速的增长,尽管这样做会使一些顶端的工作落入外来人才手中?若没有增长,人们就可能连工作都没有。”
只要是人才,新加坡都给予市场化的薪酬。新加坡部长的薪金是以新加坡六个薪金最高的人的平均薪金作为标准,认为符合条件的部长级人选应该在这样一个级别。新加坡的全球人才战略是其能脱颖而出的关键之一。
后 记
李光耀先生和新加坡的历史意义,在中国是被严重低估。李光耀的历史意义在于他开创了一条有别于西方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始于李光耀。新加坡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去挖掘。而对我们经营商业而言,李光耀先生最为闪光的是他的价值理念。自食其力,开拓进取,不事投机,人才为本,无不是我们为人为商的基石。商业世界瞬息万变,而李光耀奠定的价值基石却未曾变过。
— End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