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魅力建筑
Singapore 新加坡的城市风貌变得越来越精彩,很多追求设计感的作品,在实用之余运用美学,让建筑外观散发不一样的视觉魅力。
下面介绍新加坡十座深具特点的建筑,不论是“飞碟”、“榴梿”、“马蹄铁”还是“计算器”,都展现了独特魅力。
1
最高法院大厦 Supreme Court of Singapore
2005年启用,由英国建筑师事务所 Foster and Partners 所设计。这座建筑最抢眼的设计,莫过于顶楼的圆形“飞碟”。这个“飞碟”是该建筑的最高楼层即第九层楼,新加坡的终审法院——最高法院上诉庭就设在这里。“飞碟”象征着新加坡司法制度的最高权力。
最高法院大厦地址:1 Supreme Court Lane;最靠近的地铁站(MRT Station):政府大厦(City Hall)
2
珍珠苑 Pearl Bank Apartments
建于1976年,至今仍受建筑爱好者追捧,民众也为它请命,希望当局永久保留这栋富有特色的楼宇。
马蹄铁形的外观不为标新立异,而是从空间设计上做到让272户单位都能前后通风。此外,每一层楼有八个单位和八架电梯,以及共用的走廊与露天楼梯,让住户在享有隐私的同时,也有进行互动的社区空间。
珍珠苑靠近牛车水,地址:1 Pearl Bank;最靠近的地铁站:欧南园(Outram Park)
3
华侨银行大厦 OCBC Centre
1976年落成,其52层楼的高度,当年是新加坡最高的建筑物。
华侨银行大厦的外观,有三个由小窗口拼出的巨型方块,这使它有了“计算器”的昵称。楼身的边角呈浑圆状,这其实是建设时两旁各造一个半圆形大柱,中间再以三个巨梁衔接,以加速建造过程
华侨银行大厦地址:65 Chulia Street;最靠近的地铁站:莱佛士坊(Raffles Place)G出口。
4
滨海湾螺旋桥 The Helix Bridge
2010年启用,螺旋线人行桥位于新加坡河上游地段,连接新加坡城市既有CBD和新的滨海地区。设计概念是将桥体弯曲,形成一个拱形,目的是为了使桥身流畅地连接河道两侧的人行大道。
桥体在中心位置与另一个桥体的人行道相连,呈现出双重螺旋线结构。这种形式形成一个由玻璃板面和穿孔钢铁定义的盖顶结构。形式高效,同时生成一种沿途的移动感。
其双螺旋(double helix)结构就像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个设计可均匀地支撑弧形桥身的重量,也象征了生命、延续、更新和成长。螺旋桥于2010年在有“建筑界奥斯卡”之称的世界建筑节(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奖项中,获得最佳交通建筑的荣誉。
最靠近的地铁站:宝门廊(Promenade),从A出口步行约7分钟可到达
5
亨德申波浪桥 Hendersen Waves
亨德申波浪桥于2008年建成,桥身犹如后浪推前浪,有四个波峰和三个波谷。拱起的波峰也是遮篷,下面有长凳让游人休憩。
最靠近的地铁站:直落布拉雅(Telok Blangah
6
翠城新景公寓 The Interlace
2013年落成的翠城新景,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楼座之间有八个不同主题的大庭院,而庭院楼梯地面的颜色,选用深浅交叉的灰色,以加强视觉上的差异,防止使用者踩空。庭院四处都有方便轮椅和婴儿推车使用者的设施,如斜坡和扶手。九个空中花园也都配有升降梯。
设计师在采光和通风设计上落足心思,每栋建筑的角度配合南北的最佳方向,减少西照阳光直射。空中花园有一个圆桌,座位可取走,让人把轮椅推近桌子。
于隔年获得新加坡建设局颁发的“通用设计标志奖”(Universal Design Mark Awards)的最高荣誉白金奖。通用设计指的是让所有使用者都能通用的建筑设计理念。2015年,它也获得世界建筑节的年度建筑奖。
翠城新景地址:180 Depot Road;最靠近的地铁站:拉柏多公园(Labrador Park)
7
滨海艺术中心 Esplanade - Theatres on the Bay
2002年开幕的滨海艺术中心,新加坡人昵称它为“榴梿壳”。它的屋顶共用了10508片玻璃,但因新加坡长年烈日照射的原因多加了遮阳设计,遮阳板“带刺”的样子,像极了热带水果之王榴梿的外壳。
滨海艺术中心地址:1 Esplanade Drive;最靠近的地铁站:滨海中心(Esplanade)或政府大厦(City Hall)。
8
滨海湾金沙 Marina Bay Sands
2010年开业,主建筑是三座55层楼的酒店,由一个340米的长形空中花园SkyPark衔接。SkyPark面积达1.2公顷,有餐馆、酒廊、花园与游泳池,并设有世界最大的公众观景台。
滨海湾金沙也建有一座艺术科学博物馆(ArtScience Museum),建筑形状像一朵莲花。
滨海湾金沙地址:10 Bayfront Avenue;最靠近的地铁站:海湾舫(Bayfront)
9
滨海湾花园“花穹”与“云雾林” Gardens by the Bay
2012年开幕的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当中有两个巨型且内部结构不设有柱子的玻璃植物冷室(Cooled Conservatories),分别叫作“花穹” (Flower Dome)与 “云雾林”( Cloud Forest)
冷室有大型“烟囱”,可将升到冷室上端的热气回收,用来烘干冷气系统的除湿剂。它也善用木屑等园艺废料,用来焚烧发电,给冷气系统供电。焚烧过程中散发的热气也可用来烘干冷气系统的除湿剂,灰烬则可充作植物肥料。
10
芽笼24A巷店屋 Lorong 24A Geylang
这条会馆林立的巷子,两旁是建于上世纪20年代、富有浓郁南洋色彩的店屋,原有的门面保存完好,漂亮迷人。新加坡商人卢朝运和友人黄山忠30年前一口气买下这条巷子的四栋店屋,之后联合另两位友人,花五年再收购四栋。2010年,他们决定同时为这八栋店屋进行内部大翻修。
这项翻修计划很特别,业主们找来七位建筑师,让每位建筑师自由发挥,但规定每栋店屋的翻修费不能超过60万新元。结果八栋店屋内部风格迥异,以13号店屋来说,焦点是一道似 “红色火龙”的旋转楼梯。隔壁11号店屋则以不经修饰的洋灰、钢铁和玻璃作为建材,类似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的风格。21号店屋格调高雅,灯光柔和,还造了水池;曝露的砖块设计营造质朴与现代感兼容的效果。
如今,这八栋内部犹如一件件艺术品的店屋,有时有年轻艺术家办画展与摄影展。
最靠近芽笼24A巷的地铁站:阿裕尼(Aljunied),从A出口步行6分钟可到达。
未
完
待
续
(文章内容采自新加坡旅游局,新加坡联合早报,部分图片来自Pixabay,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