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为个鱼薯也能吵出世界观来

为个鱼薯也能吵出世界观来

没法聊,我和西柚为个fish chip,也能吵得天翻地覆,我说以后吃饭,都恪守食不言,不然啥话都成导火索,你享受一天一大吵,三天一超级大吵,我可不。

为个鱼薯也能吵出世界观来


起因是晚上谁都不想做饭,西柚建议打包fish and chip,我没意见,反正鱼怎么吃我都没意见。


对着西柚打包回来的两份英国国民美食鱼薯,我忍不住又由衷地赞美了下纽村物价,几十刀才两小块鱼,一大堆薯条凑数。2007年我在英国,5英磅打包一份都比这个多好多,我跟搭档一般两人打包一份share还吃不完。西柚说,我又忘了,那年你跑英国嘛去了。这人跟鱼似的,只有五分钟记忆。我说当时我们报社跟一个外语培训机构搞了summer school项目,我做带队老师去的。你又忘了,我还告诉你,团里有个孩子用蜡烛烘袜子,把home stay的房子都烧了。


结果这个讲过好几遍的事,成了西柚的新槽点。他说那孩子受法律惩罚没有?我说应该没有,都是保险赔了,home stay的妈妈跟他说了家里的规矩,周末洗衣服烘干衣服,一周一次,平时衣服不能乱晒。那孩子没干净袜子了,就手洗了一双,然后找了根蜡烛,在上面烘烤,结果把袜子点着了,酿成大火。十一二岁的孩子,自己的护照都烧了。


西柚说,重点不是放火,重点是什么样的家长,会这么狠心把十一二岁的孩子单独送出来,他们没有行为责任能力不惹祸才怪,disgusting (恶心)!

为个鱼薯也能吵出世界观来


因为对方辩友只有五分钟记忆,所以我通常不跟他一般见识,他的很多话都是左耳右耳冒,要不怎么办,你跟他认真吵,他加倍恶言恶语,伤人肺腑,五分钟后,人全忘了,会无辜地问你咋的了,或者轻描淡写道个歉,如果我还没过来这个劲儿,他就反中伤为受伤地说,不是跟你道歉了吗?还要我怎么样。所以我觉得跟他吵架非常没有效率和建议性,他说啥我就听着,或者走神想大案要案,人在心不在。但是有些关键词,总是能引发我不计成本地反击本能,disgusting就是其中一个。


我被disgusting这个词激怒不是一次两次了,听到就像听到战斗号角一样,战事开始酝酿,音调开始提高:不过是一个月的summer school,家长出钱给孩子创造学语言看世界的条件怎么恶心了?烧房子也是项目搞了很多年才发生过一次小概率事件,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家长狠心遗弃孩子了?你的思维方式disgusting!


西柚从来不总结哪几个词会特别惹到我,想说就说,没眼色没情商没分寸,三无人类。现在该三无人类继续逗火儿说,这不是孤例。我一个朋友家home stay过一个日本孩子,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在镇上的高中读了一个term(新西兰的college高中都有那种三个月一个term的国际生学习项目),回到日本后打电话回来说,因为学习报告不够优秀,在机场就被父母训斥了一顿。三个月没见的孩子,只为分数不优秀,就当众训斥,disgusting!然后三无人类总结说,所有亚洲人都这样,terrible,hopeless。

为个鱼薯也能吵出世界观来


我扛起机枪开始突突说你非往枪口上撞,不挨几梭子不痛快是吧。那个日本孩子的情况,你又不在现场,父母是怎么训诫的你又不知道,没准就是打电话跟homestay的家长撒娇说因为学习成绩不妙在机场被我爸妈K了顿博同情。不管怎么样,父母花那么多钱送孩子出来读书见识不同的世界,当然希望有好的成果,当然要过问,不然那叫打发,不叫培养。当然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教育误区,瞎judge什么呀。照我看,你动辄跟当娜恶语相向彼此出口中伤的时候,我还觉得那是世界上最不堪的事呢,我judge你们了吗,说你们disgusting了吗,不是尽量化解和劝说吗。


我火冒三丈的潜意识里,明白其实西柚想说的是中国人,怕直接说惹到我,那是之前千万次惹到终于建立起来的一点动物性条件反射,于是连累到整个亚洲,就跟中国不在亚洲似的,那点智商真替他人捉急。


西柚说,那我就问你,你会把自己十一二岁的孩子单独送出三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吗?为什么亚洲人那么喜欢这么干。我说我不会,我一向认为十八岁以下的孩子,应该在父母身边生活长大,要陪伴,这对双方的身心健康都好,因为陪伴的有效期就那么几年,过期不候,将来怎么弥补都弥补不了。尤其我自己有童年父母陪伴缺失导致终生遗憾的经验,更加小心不让这种事再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但是别人有选择的自由,你可以不认同,不选择,但没权利说别人恶心。还来不来捎上整个亚洲人,亚洲人怎么了,亚洲人聪明,勤奋,高效,掰着你手指头脚指头算算你认识的亚洲人,对比一下你认识的西人,是不是亚洲人完胜。像中国,新加坡,日本这样的亚洲国家,人口密度大,竞争激烈,节奏飞快,孩子不优秀将来很难混的,家长有时候要真要在温暖亲情和孩子的未来之间做个选择,也是挺残酷的,你有点同理心好不好。


西柚说,你当初会整天push你的女儿读书读书读书吗?我说我会啊,虽然我在中国父母中,算是很大撒把的,但是基本观点从来没有摇摆过。对中国普通人来说,读书就是to be or not to be这么个简单选项的孩子,家里没矿,只有上学,有个过得去的成绩和学历,才有体面生活可能特别是甄别判断能力欣赏能力的均衡建立的可能,虽然不是百分百把握,但是大概率。其他另类选项风险太大,不是大天才大怪才,作为个体承担不起过分放飞自我。西柚说,我一直觉得你很开放,很开通,原来你也这么狭隘。我说看走眼了吧,后悔来得及,正好我也后悔得紧呢,你个榆木脑袋,笨死算。然后就是一拍两散,嫌少的两块鱼排也没吃完。


为个鱼薯也能吵出世界观来


这样的架不知道吵过多少场,吵完我觉得不值得,我给他这种完全没有进步空间的老顽固上什么课啊,大家种族不同,背景不同,我们世界里的一些因果,在他们的世界里是没有的,思维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动气伤身还是修行不够。


前段看了“九边”的一篇推送,关于刘瑜那场说”自己是不战而降的妈妈,自己的女儿,正在势不可挡的成为一个普通人”的很火的演讲,组织二号头目说:


“我觉得她说的每句话都很对,我都同意,但是你问我,我会让我孩子按照她说的这个逻辑来过吗?不会。

原因只有一个,我不是清华教授。

咱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好好学习,因为将来要去考大学,大学又分了好几种,985、211、普通大学、还有三本,三本上不了还有专科。

但是不少人可能没注意到,这个社会还有不少隐形大学,智力,美貌,家境,关系,每个维度上都有层级,都分成大学、三本和专科。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很多东西只能是你父母教给你,别人一方面不一定会,就算会也不一定说。

智商不太好遗传,或者说不稳定遗传,两口子都是教授,自己孩子去读三本的有的是(此处没有歧视三本的意思)。

但是这不是故事的结尾,这才是开始,毕竟漫长的人生路,高考是唯一一次“无装备受限决斗”,今后的路,那就是拼三代的资源,人家的那些可以遗传的资源就开始起作用了,如果普通人家的娃没考上,东莞工厂等着你。

如果清华教授的娃没考上,先升本,再考研,如果没有导师愿意收,那就父母去打个招呼,每一步程序都是合法的,你能说有问题?

这两天学了个新词,叫“学术近亲繁殖”,说的是大学里有资源的那些人互相提携,理论上两个农民也可以互相提携,可是他们没啥可交换资源,自然也就提携不起啥来。

这一方面是人脉的比拼,同时也是见识的比拼。人家可能考大学没考上,但是可能其他领域已经大学毕业了,只是其他人不知道,还挺高兴暂时领先。

或者说,学历是普通人的唯一敲门砖,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只是兜里其中一块砖,万一没握牢,还可以通过其他办法重新弄一块回来,而且每次都比其他人快,等其他人知道了,就已经换了战场。

这些逻辑都是全世界通用的,因为如果某个孩子他父母是业界大拿,你帮了他孩子,能够获得稳定收益,为什么不呢?

而且也几乎没有父母说我能帮到我孩子,但是我就不帮,肯定会出手嘛。人越到后半程,越能发现所谓的各种奋斗目标,其实最后都是为了后代,这种写在基因里的“基本的动机”,会装扮成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钻到你脑子里,越到后来越赤裸裸。

也就是说,父母的资源本身就是孩子资源的一部分。而且相互帮衬这个习惯不是中国的,是全世界的,甚至是智人的。

学过英文的话,就知道这些欧美口头禅啥意思吧?

“do me a favor”(帮个忙);

“you own me”(你欠我的);

“we are even”(我们两清)。

这个意义上讲,中文世界反倒含蓄一些,不那么直接,不那么赤裸裸。如果大家想深刻体会美国人是怎么处理人际关系的,依旧推荐《亿万》,看完能颠覆很多大家对美国的固有观念。

我发现很多没孩子的人都喜欢说“如果自己有孩子,就让孩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其实吧,绝大部分家长并不是蠢,也不是有病,之所以天天逼孩子,他们是以自己经历,知道了一个常识,如果以孩子喜欢的方式混,他只能幸福地过十来年,剩下的日子基本就是望不到头的灰暗和无奈。绝大多数人发自内心喜欢的东西都不赚钱,也没啥卵用,如果不提前搞点防身技能,到了社会上就是个被吊打的命,喝奶茶都喝不起网红款。

甚至有人说,逼孩子不如逼自己,问题是绝大部分人到了三十岁,已经基本成型了,逼也没啥用了,孩子还处于可塑期,逼一下效果有加成,今天多读一眼书,将来就可以少看别人一个脸色。

不少人说去国外得了,其实这也是个误区,去国外就解决问题了?美国的崛起之道就是残酷的竞争,真以为跑美国就可以躲的过?而且是什么错觉让你以为美国那边的好大学容易申请了?你不想在中国上野鸡大学,去了美国就能接受了?对,还不是考,得申请,那个推荐信的权重非常重。

绕来绕去吧,你就会发现其实绝大部分家长在“逼孩子”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什么错。错在家里没有矿,错在父母没资源,所以得去参加残酷的竞争。

刘瑜站在她的层面说那些话,一点问题都没,我如果哪天不再担心阶层跌落了,我说不定也会像她那么想。但是现在不行,该咋办咋办。”


大段抄送,因为那就是我的心声,比我还说得透彻。

为个鱼薯也能吵出世界观来


后面的私货:


《亿万》正在看,以后再细写。中国人还讲究心里有杆秤,以礼还礼以牙还牙,西人世界更加赤裸裸交换,一点面纱没有,我以前说过,我的邻居帮我什么忙送我什么小礼物,常常要提一下之前受了我的什么惠,表示某笔账清了,诚恳详实得及其可笑。


西人世界,虽然只要作得不太离谱,多数人有生活体面的保证。但是养懒人的福利体制,人群在心智上严重分层不可避免。二号头目详细讲了西方教育的拉瓦轴模式,就是从10年级后就把孩子做了筛选,一大批去读职高,少数精英读高中大学。对这个模式最近德国批评非常多,认为这种模式撕裂了社会,德国今年不也有不少人在抵制口罩,这些人脑子进水了,心瞎,看不到德国上层都躲村里去了,也看不到德国中层都捂得严严实实,有德国学者说这就是多年撕裂化教育的结果,一部分人正在变回猪。


荷兰也是,这是西柚自己说的,很多中下层人抵制新冠疫苗,说新冠就是普通感冒,新冠病毒是个不存在的事情,全民注射疫苗,就是政府为了给所有人都植入芯片,从而控制人民,必须抵制。这想象力的翅膀感觉乖张无知得让人无从下口,从小不爱学习害死人。


为个鱼薯吵出来的世界观,以上。

上一篇新闻

香港美食:当“米其林”遇上“黑珍珠”

下一篇新闻

原来云南还有这么多好吃的~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